一种内环洄流低矮型浮选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756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环洄流低矮型浮选柱。



背景技术:

在选矿领域,由于浮选柱由于没有机械搅动机构,具有能耗低、维护运营简单、维修费用低廉等特点,受到众多选矿企业的青睐。由于许多现行选矿车间高度有限,而现有浮选柱高度达10米以上,严重影响了浮选柱的推广应用,如果简单的降低浮选柱高度,又会出现翻浆以及矿化捕收时间不够等现象而影响浮选指标。如何在不影响浮选柱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其高度,是现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在不影响浮选柱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使得浮选柱有效高度降低到4-5米,而且能耗低、维护维修简单、费用低廉的一种内环洄流低矮型浮选柱。

一种内环洄流低矮型浮选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上端设置导泡槽,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出口端与尾排管连接,所述柱体的下端、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层微泡枪插入口,每层所述微泡枪插入口由多个微泡枪插入口沿柱体圆周方向排列构成,所述柱体内下端中心设置、所述底板的上方有一个内桶,所述内桶内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半球型的挡板,所述挡板的边缘与内桶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柱体内中心设置有内导管,所述内导管的下端置于内桶的挡板上方,上端连接有负压气液混合器,所述负压气液混合器上端连接进浆管,所述柱体在内桶的外侧空间、从底板到导泡槽之间设置有多层格栅筛板。在柱体内设置一个内桶,使得矿浆进入浮选柱不直接下沉流出,而是要在内桶内自下而上反向洄流后再沿四周下沉流出,这样就相当于在一个浮选柱内形成了两次矿化浮选过程,也相当于增加了矿浆在浮选柱内的流动距离,不会因为浮选柱高度降低而严重缩短矿化捕收时间。

优选地,所述底板为漏斗型,所述底板的出口设置在漏斗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格栅筛板包括第一格栅筛板和第二格栅筛板,所述第一格栅筛板设置在内桶与柱体之间,所述第二格栅筛板设置在内桶的上方开口与导泡槽之间。

进一步,所述负压气液混合器为文丘里管结构的负压气液混合器。根据伯努利原理,矿浆在负压气液混合器处会形成负压而吸入空气,空气在负压气液混合器与矿浆形成剧烈碰撞而分散成微小气泡,与矿浆充分混合而进入内导管,通过在进浆管道上增加进气口,使矿浆与气泡在进浆管内就进行充分碰撞、接触,从而等于延长矿化捕收时间,使得在不影响浮选柱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使得浮选柱有效高度降低。

优选地,多个所述微泡枪插入口均匀设置在柱体外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微泡枪插入口上安装有用于密封微泡枪的密封锁紧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浮选柱高度从10-12米降低到4-5米,可满足现行绝大多数选矿车间的安装需要,这样就可直接取代一些浮选机,有利于浮选柱的推广应用。同时,原浮选柱的优势并没有被消弱,依然具有能耗低、维护维修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柱体,2.底板,3.导泡槽,4.内桶,5.第一格栅筛板,6.第二格栅筛板,7.内导管,8.负压气液混合器,9.密封锁紧机构,10.微泡枪,11.尾排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内环洄流低矮型浮选柱,包括一个柱体1,柱体1上端设置有利于泡沫(精矿)流出的导泡槽3,下端设置有多个微泡枪插入口,微泡枪插入口安装有密封锁紧机构9,底部设置有利于尾矿流动的漏斗型底板2,底板2连接有尾排管11;柱体1内下端中心设置有一个内桶4,该内桶4底部为一个凹型的球面挡板D,球面底的边缘与内桶壁之间留有间隙。在柱体1内设置有第一格栅筛板5和第二格栅筛板6,第一格栅筛板5设置在内桶4的外侧,第二格栅筛板6设置在内桶4的上方;柱体1内正中心设置有内导管7,内导管7下端置于内桶4的凹型的球面底上方,内导管7上端连接有负压气液混合器8,所述负压气液混合器8为文丘里管结构的负压气液混合器,所述负压气液混合器8上端连接进浆管。

具体实施时,矿浆通过渣浆泵泵入进浆管,从进浆管A处进入负压气液混合器8,根据伯努利原理,在负压气液混合器C处会形成负压而吸入空气,空气在负压气液混合器与矿浆形成剧烈碰撞而分散成微小气泡,与矿浆充分混合而进入内导管7,通过内导管7下端口喷出进入内桶4,由于内桶底部挡板D呈凹型球面结构,自上而下高速喷入的矿浆在碰到内桶底部挡板D后会从四周反转沿内桶4向上涌出形成洄流。在这一阶段,自负压气液混合器8吸入并分散形成的微小气泡会与矿浆不断进行激烈的碰撞而矿化,当矿浆从内桶向上涌出时,携带了矿物的气泡会自然的向上浮出,形成泡沫精矿,从柱体1上端的导泡槽3流出。这一个过程相当于完成了一次粗选。同时,上涌的矿浆会受到第二格栅筛板6的压制,并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四周分散转向下沉,开始第二段浮选。此时,矿浆沿柱体1与内桶4之间的环形通道向下流动,环布于柱体下端的微泡枪10会向柱体内高速喷入高压空气,高速空气会与矿浆形成激烈碰撞,同时伴随着压力的瞬间释,会在矿浆分散中形成无数的微气泡,然后向上浮动,与自上而下的矿物接触矿化,而最终将目的矿物带出,经柱体上端的导泡槽3流出,最后经泡沫流出口G流出进入下一道工艺,完成浮选。而尾矿会继续向下朝柱体1底端的底板2会聚,经由尾排管11排出。尾排管11的出口K处会安装有流量调节阀,用以控制矿浆排出的速度,进而调节与控制浮选柱体内泡沫层的厚度,(泡沫层厚度控制是浮选柱通用控制参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