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机上的生物安全密封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9632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机上的生物安全密封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离心机,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机上的生物安全密封盖结构。



背景技术:

实验室离心机是利用转头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来加快液体中颗粒的沉降速度,把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进行分离的仪器。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医学、化学、环保等领域。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有一套完整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实践用以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及意外释放。离心机吊篮密封结构装置已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组成部分。传统水平转头吊篮生物安全密封盖通常采用旋盖及搭扣方式锁紧密封盖以确保密封。离心机在正常离心工作时由于转头的高速旋转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当离心管(瓶)破裂或离心管(瓶)密封失效。携带细菌、病毒或其他影响身体健康的生物样品就会飞溅出来,对整个离心腔造成污染。就有可能对离心机操作人员或实验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离心机上的生物安全密封盖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机上的生物安全密封盖结构,包括吊篮、与吊篮配合的盖体;所述吊篮设有作为密封面的上端口,两侧设有凸台;所述盖体的两侧上设有可转动的倒U形提手,下端口上设有与所述吊篮的上端口相配合的密封圈;所述提手的两端设有可与吊篮上凸台相配合的卡槽。

所述盖体的前面设有小凸台,所述提手的上部设有与盖体上的小凸台相配合的坡口。

所述盖体通过与提手咬合的阶梯轴与所述提手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手通过卡槽与吊篮上的凸台相配合,只需一只手转动提手即可将盖体与吊篮密封,相比传统的旋盖及搭扣式生物安全密封盖密封能达到更有效的防护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中:1、盖体,2、提手,3、吊篮,4、密封圈,5、轴孔,6、阶梯轴,7、弧形卡槽,8、凸台,9、小凸台,10、小凸台,11、坡口,12、环形凹槽,13、上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机上的生物安全密封盖结构,包括吊篮3、与吊篮3配合的盖体1;所述吊篮3设有作为密封面的上端口13,两侧设有凸台8;所述盖体1的两侧上对称设有与提手2咬合的阶梯轴6,前面设有小凸台10,下端口上设有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内设有密封圈4;倒U形提手2的两端通过轴孔5绕设在盖体1的阶梯轴6上可以转动,倒U形提手2两端的扣手位置设有可与吊篮3上凸台8相配合的弧形卡槽7,倒U形提手2的上部设有与盖体1上的小凸台10相配合的坡口11;盖体1的两侧上还设有用于对倒U形提手2限位的小凸台9。

工作原理:

如图1、图2所示,当提手2竖立被盖体1的小凸台9限位时,这时可以把盖体1与吊篮3实现分离,当盖体1扣在吊篮3上时,密封圈4的下半部分与吊篮3的上端口13接触。盖体1与吊篮3闭合时,如图3、图4所示,按箭头a方向转动提手2,提手2绕阶梯轴6转动,提手2扣手位置的弧形卡槽7按箭头b方向转向吊篮上的凸台8,当提手2上的坡口11越过盖体1上小凸台10扣合上的同时,提手2上的弧形卡槽7扣在了吊篮3的凸台8上;这时密封圈4受压,充盈在盖体1的环形凹槽12与吊篮3的上端口13构成的狭窄空间中,在盖体1与吊篮3之间起到密封作用。当需要拆卸盖体1时,用一只手把提手2上的坡口11扳离盖体1上小凸台10,就可以轻松提起盖体1,方便单手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