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摇摆筛上的筛框和缓冲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9626发布日期:2018-09-21 22:2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筛框和缓冲进料装置,特别适用于圆形摇摆筛上使用。



背景技术:

圆形摇摆筛是为了满足大产量、高精度筛分的需要而特殊设计的一种高效筛分机,由于筛框尺寸过大,所制作筛框因材料工艺要求不能过于重厚,故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形变,从而导致圆形摇摆筛密封性得不到保障,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国家专利局授权的专利号为201521085615.5,名称“圆形摇摆筛筛框均匀固定结构”,它包括摇摆筛筛框1、底部耳板2、上部耳板、紧固槽31、锁紧螺杆4、锁紧螺母8、套筒9,是在最底层摇摆筛筛框外圆周面上的底部耳板2、均匀分布在最上层摇摆筛筛框外圆周面上位置与底部耳板对应的上部耳板4,连接所述上部耳板和底部耳板的紧固螺杆4,所述紧固螺杆4与底部耳板2通过销轴连接,上部耳板没有安装紧固螺杆的紧固槽31,紧固螺杆4上端摆出上部耳板的部分设有均匀压紧装置,其缺点是,固定结构是在圆形筛筛框的固定防护,只能对筛框的外部上下加固,结构复杂。

再则,圆形摇摆筛粉分物料时,往往由圆形摇摆筛进料口喂入,喂料口喂入后的直击冲击筛网网面,使用一段时间后,筛网变形松弛,给企业带来维修和更换的麻烦。

发明任务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增强筛框的强度,使筛框不易变形,并且减少物料集中冲击筛网,延长使用寿命的一种圆形摇摆筛上的筛框和缓冲进料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其特征在于:圆形摇摆筛包括进料口、筛框,所述筛框内壁里焊有加强筋,所述进料口下方的壳盖内设置有一个物料过渡层,所述物料过渡层通过连接板一端与壳盖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物料过渡层外边缘固定,且物料过渡层上加工有圆形缺口,所述加强筋的直径同筛框内径相同,且加强筋要求与筛框内壁垂直焊接。且物料过渡层的形状是圆锥体,且物料过渡层中间高的位置距离进料口的尺寸最近,以物料过渡层中间为中心逐渐向外倾斜,且物料过渡层的底部距离筛网的距离为120-150mm,过渡物料层上均匀加工有圆形缺口,所述圆形缺口和相邻的圆形缺口之间连接加强筋。连接板形状是长条状,且连接板的一端为光滑面与壳盖顶部内壁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的形状呈倒L型,连接板倒L型的这一端勾在物料过渡层的外侧边缘上,连接板可以与物料过渡层对称安装。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方案增强筛框强度,并且保证筛框的密封性,并且能使物料均匀的流动到筛网表面,从而提高筛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筛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圆锥形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进料口,2、物料过渡层,3、L形,4、壳盖,5、筛框,6、加强筋,7、连接板,8、圆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圆形摇摆筛包括进料口1、筛框5,所述筛框5内壁里焊有加强筋6,所述进料口下方的壳盖内设置有一个物料过渡层2,所述物料过渡层通过连接板一端与壳盖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物料过渡层外边缘固定,且物料过渡层上加工有圆形缺口8。

所述加强筋的直径同筛框内径相同,且加强筋要求与筛框内壁垂直焊接,从而保证了筛框的强度,工作时不易变形。

所述物料过渡层如图3所示,且物料过渡层的形状是圆锥体,且物料过渡层中间高的位置距离进料口的尺寸最近,以物料过渡层中间为中心逐渐向外倾斜,且物料过渡层的底部距离筛网的距离为120-150mm,过渡物料层上均匀加工有圆形缺口8,为了更进一步增强过渡物料层的强度,所述圆形缺口和相邻的圆形缺口之间连接加强筋。

所述连接板如图4所示,连接板7形状是长条状,且连接板的一端为光滑面与壳盖4顶部内壁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的形状呈倒L型3,连接板倒L型的这一端勾在物料过渡层的外侧边缘上,连接板可以与物料过渡层对称安装,也可以均匀分布安装。

综上所知,本技术方案是由加强筋、物料过渡层2、连接板3、连接板7、圆形缺口8,克服了现有技术筛框尺寸过大,易发生变形,物料从进料口喂入落至筛网时,筛网易变形之问题。

工作时,由于筛框内壁上焊有一个同筛框内径相同的加强筋,故筛框不易变形。并且物料是从圆形摇摆筛进料口喂入后,落入物料过渡层后会向四周流动,物料在流动过程中顺着圆形缺口向下流处均匀落至筛网表面,避免了物料直接冲击筛网,充分提高了筛分效率。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