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手机钢化膜用的检测分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5526发布日期:2019-02-12 22:10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手机钢化膜用的检测分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手机钢化膜用的检测分类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保护膜又称手机美容膜、手机膜,是可用于装裱手机机身、屏幕的一种冷裱膜;正道手机膜可以保护视力,不伤眼睛,九层防护,有效阻隔紫外光射线、短波蓝光射线、柔和炫目光源刺激,附着AF涂层,使手机膜的手感和硬度做到完美结合,不过随着手机等数码产品在中国的普及,保护膜已经慢慢的成为屏幕保护膜的一种统称,而其在屏幕保护膜领域的功能也是五花八门,最早高清防刮,功能型保护膜的受宠。材料从最早的PP材料到AR材质再到如今流行的钢化膜玻璃,中间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慢慢的被广大手机群体所接受。

钢化玻璃手机贴膜是2012年中国新推出的一种手机保护膜,是目前对保护屏幕最具强化保护的高端新产品,这种保护层的厚度只有0.1毫米,能将原有的屏幕面完全覆盖,防止受到外力的损害,划伤,更增加了冲击吸收性,比PET膜的标准高5倍,一般塑料贴膜的表面硬度不超过3H左右,玻璃的硬度大概是6左右,而经过钢化处理的玻璃,硬度略高于普通玻璃。且不会影响屏幕的视频效。表面足够硬,耐刮,哪怕你拿刀子在上面使劲划也不会弄花,因为铁的硬度是低于玻璃的,更不用说经过钢化的。缺点:脆。那么硬的东西做成那么薄的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碎的。如果贴在手机上,屏幕受到大力的撞击,贴膜本身会像玻璃一样裂开。防爆防刮:可防止手机不慎撞击造成玻璃面板的破碎飞散,减少玻璃面板的隐性伤害,保障用户安全。同时防止意外刮花,影响手机美观。使用方便简单,不起气泡。画面透光度高达98%。不影响手机套和其他手机配件的使用。

现有技术中手机钢化膜的检测通常采用人工用肉眼进行检测,但每次检测都需要将钢化膜拿起,造成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钢化膜的检测通常采用人工用肉眼进行检测,但每次检测都需要将钢化膜拿起,造成效率的降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生产手机钢化膜用的检测分类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手机钢化膜用的检测分类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和其上安装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有竖直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远离蜗轮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上设有多个钢化膜,所述蜗轮连接有用于钢化膜的吸玻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锥齿轮组和第一转轴,所述锥齿轮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组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连接,所述锥齿轮组的输出端通过平键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蜗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蜗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玻机构包括中心块、支撑臂、吸盘和第二转轴,所述中心块采用多边形结构,所述中心块的中心过盈配合联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支架并与蜗轮通过平键连接,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多个并分别焊接在中心块侧面中心,所述支撑臂远离中心块的一端安装有吸盘。

优选地,所述中心块采用矩形结构,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地,所述蜗杆上过盈配合联接有内置轴承深沟球轴承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装置上设置吸玻机构,能有有效的将钢化膜玻璃吸起并进一步选择,使之与输送装置垂直,便于肉眼进行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后的合格平及残次品通过人工取下进行分类收集。

2、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并同构锥齿轮组将水平输出便于蜗杆7的竖直输出,并经由蜗杆与蜗轮的啮合实现传动比的降低和吸玻机构的转动,可实现流水线式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产手机钢化膜用的检测分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产手机钢化膜用的检测分类设备的侧视图。

图中:1输送装置、2支架、3中心块、4支撑臂、5吸盘、6蜗轮、7蜗杆、8轴承座、9联轴器、10第一转轴、11锥齿轮组、12钢化膜、13第二转轴、14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生产手机钢化膜用的检测分类设备,包括输送装置1和其上安装的支架2,支架2的顶端安装有蜗轮6,蜗轮6啮合有竖直设置的蜗杆7,蜗杆7远离蜗轮6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输送装置1上设有多个钢化膜12,蜗轮6连接有用于钢化膜12的吸玻机构。

更具体地,参照图1,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4、锥齿轮组11和第一转轴10,锥齿轮组11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锥齿轮组11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平键连接,锥齿轮组11的输出端通过平键与第一转轴10连接,第一转轴10与蜗杆7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可实现由伺服电机14驱动,实现流水线式作业。

更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2,吸玻机构包括中心块3、支撑臂4、吸盘5和第二转轴13,中心块3采用多边形结构,中心块3的中心过盈配合联接有第二转轴13,第二转轴13贯穿支架2并与蜗轮6通过平键连接,支撑臂4的数量为多个并分别焊接在中心块3侧面中心,支撑臂4远离中心块3的一端安装有吸盘5,吸玻装置利用吸盘5的负压对钢化膜12进行固定,相比传动刚性夹持,此方式不易对钢化膜12造成划痕。

更优选的,第一转轴10的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架2上,第一转轴10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9与蜗杆7固定连接,联轴器安装方便,连接稳定、工艺成熟;蜗杆7上过盈配合联接有内置轴承深沟球轴承的轴承座8,轴承座8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架2上;中心块3采用矩形结构,支撑臂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臂4可交替实现钢化膜12的90°展示,过少则效率降低,过度则容易导致钢化膜间的碰触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14与外界的伺服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伺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14的启闭、速度等相关参数。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输送装置1,可通过人工的方式在流水线的起始端放置玻璃,并在输送装置1的途中增加其他拓展性设备实现流水线式作业。

当输送装置1将钢化膜12送至吸玻机构处时,通过伺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14运行,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组11,将水平输出变为第一转轴10纵向输出并进一步通过联轴器9传递给蜗杆7,蜗杆7进一步通过与之啮合的蜗轮6带动第二转轴13转动,从而使吸盘5与钢化膜12实现接触、压缩,使得吸盘5内形成负压,通过第二转轴13的进一步转动,使钢化膜12被吸起,此时检测人员站在一侧对钢化膜12的表面特性进行检测,将合格及残次品分别分类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