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太阳能选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4227发布日期:2019-07-27 11:4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太阳能选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太阳能选矿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钒钛磁铁矿开采工艺中,重选法因其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而备受重视,在重选法工艺中,螺旋式选矿机必不可少,例如攀钢选钛厂采用了GL-2C螺旋式选矿机来对钒钛磁铁矿进行选别,GL-2C螺旋式选矿机是由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在吸收澳大利亚螺旋选矿机优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螺旋选矿机,该机结构独特,具有处理能力大、可宽级别入选、选别指标好、无需补加水等优点,因此,在重选法钒钛磁铁矿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该螺旋式选矿机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给料槽往往设置在选矿机本体的中上部位置,给料槽的倾斜度较大,在进料过程中,选矿机本体受到物料的冲击较大而导致选矿机本体出现无规则的晃动,尽管选矿机本体是通过地脚螺栓牢固地固定在水泥地面上,但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与地面的连接部位明显出现了松动和裂纹,进而选矿机出现了晃动现象,这不仅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影响选矿机的整个选别过程,导致选矿机的选别效率有所下降。同时,目前的选矿机的结构大都比较复杂且笨重,移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太阳能选矿机,用以解决现有选矿机移动不方便、安全可靠性差且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太阳能选矿机,包括选矿机本体,设置于所述选矿机本体上部一侧的给料槽,所述选矿机本体顶部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给料槽倾斜布置在所述选矿机本体上,且所述给料槽的最底端与所述选矿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给料槽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与所述给料槽的横截面齐平,所述分料板上均布有多个用于形成物料流的出料孔,所述选矿机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的表面两端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固定设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内设有丝杠,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空腔,所述固定块的顶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空腔内的底端设有多个万向滚珠,所述万向滚珠上活动设有顶板,所述丝杠的底端穿过通孔与顶板连接,所述丝杠的顶端设有内四棱孔,所述固定块的底端设有地脚,还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电连接。

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控制电路板、蓄电池以及接线盒,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以及所述蓄电池均位于所述接线盒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选矿机本体的外部圆周方向上,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动力装置电连接,所述接线盒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的正、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分料板具有弧形结构,所述分料板采用硬质聚氨酯材料制成。

所述分料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具有圆形结构的引流盖,所述引流盖的外边缘内嵌于分料板内,所述引流盖与分料板围成一个缓冲室。

所述引流盖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引流盖上无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分料板来缓冲吸收物料的大部分冲击能量,给料槽内的物料在进入选矿机本体前先冲击在分料板上,通过分料板的分流作用,将物料分割成多个小的物料流,提高了物料的分散度,由此减少了选矿机本体所受到的冲击力,解决了选矿机晃动的问题,保证了选矿机的选别效率;另外,同时通过设置的太阳能充电装置,无需外部动力源,节约能源;同时,通过丝杠的设计,方便调整底座的平整度,通过地脚对底座进行支撑,地脚回缩悬空,通过转轮推行;简单实用,方便该移动太阳能选矿机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太阳能选矿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太阳能选矿机中底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太阳能选矿机中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太阳能选矿机中粉料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太阳能选矿机中太阳能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选矿机本体;12、给料槽;13、分料板;14、引流盖;15、缓冲室;16、动力装置;20、底座;21、移动轮;22、固定孔;23、内螺纹管;24、丝杠;25、固定块;26、空腔;27、通孔;28、万向滚珠;29、顶板;30、地脚;40、太阳能充电装置;41、太阳能电池板;42、充电控制电路板;43、蓄电池;44、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太阳能选矿机,包括选矿机本体11,设于所述选矿机本体11上部一侧的给料槽12,所述选矿机本体11顶部设置有动力装置16,所述给料槽12倾斜布置在所述选矿机本体11上,且所述给料槽12的最底端与选矿机本体11固定连接,所述给料槽12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分料板13,所述分料板13与给料槽12的横截面齐平,所述分料板13上均布有多个用于形成物料流的出料孔(图中未标出)。通过设置所述分料板13来缓冲吸收物料的大部分冲击能量,所述给料槽12内的物料在进入选矿机本体11前先冲击在分料板13上,通过所述分料板13的分流作用,将物料分割成多个小的物料流,提高了物料的分散度,由此减少了所述选矿机本体11所受到的冲击力,解决了选矿机晃动的问题,保证了选矿机的选别效率,且安全可靠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为了便于所述分料板13更好地受力,防止所述分料板13在物料的冲击下变形,所述分料板13具有弧形结构,同时,考虑到所述分料板13的耐冲刷性能,所述分料板13采用硬质聚氨酯材料制成。为了便于物料更好地分流和进一步提高所述分料板13的耐冲刷性能,所述分料板1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具有圆形结构的所述引流盖14,所述引流盖14的外边缘内嵌于所述分料板13内,所述引流盖14与所述分料板13围成一个缓冲室15。为了防止物料进入所述缓冲室15内,使所述引流盖14起到更好地引流作用,所述引流盖14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引流盖14上无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太阳能选矿机,所述选矿机本体11底部设置有底座20和移动轮21,所述移动轮21设置在所述底座20的底部,所述底座20的下表面两端设有固定孔22,所述固定孔22内固定设有内螺纹管23,所述内螺纹管23内设有丝杠24,还包括固定块25,所述固定块25内设有空腔26,所述固定块25的顶端设有通孔27,所述通孔27与空腔26相连通,所述空腔26内的底端设有多个万向滚珠28,所述万向滚珠28上活动设有顶板29,所述丝杠24的底端穿过通孔27与顶板29连接,所述丝杠24的顶端设有内四棱孔,所述固定块25的底端设有地脚30,所述地脚底部设置有减震垫31,可有效达到减震吸振的效果,进而。所述万向滚珠28为承重不锈钢滚珠。

所述丝杠24的顶端设有与内四棱孔相配合的外四棱手摇把手,所述顶板29的直径面积大于所述通孔27的内径,转动把手,所述丝杠24在内螺纹管23向上移动,通过顶板29带动固定块25上的地脚30回缩悬空,通过转轮推行。数控机床固定在底座20上,由于铁路客车上水装置的重力使顶板29落到万向滚珠28上,转动丝杠24时,顶板29在万向滚珠28上转动,减小阻力,方便地脚30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太阳能选矿机,通过丝杠的设计,方便调整底座的平整度,通过地脚对底座进行支撑,地脚回缩悬空,通过转轮推行;简单实用,方便该移动太阳能选矿机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太阳能选矿机,还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40,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40与所述卷管器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太阳能选矿机,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40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1、充电控制电路板42、蓄电池43以及接线盒44,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42以及所述蓄电池43均位于所述接线盒44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1设置在所述选矿机本体11的外部圆周方向上,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42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1和所述蓄电池43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盒4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20的底部。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42包括第一输入端421和第二输入端422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421和第二输入端422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1的正、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42包括第一输出端423和第二输出端424,所述第一输出端423和第二输出端424分别与所述蓄电池43的正、负极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太阳能选矿机,通过设置的太阳能充电装置40,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向动力装置提供电力,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且通过将控制电路板以及蓄电池集成在接线盒里面,实现对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充电的保护,使得元器件集成度提高,安装方便,有利于技术推广。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