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极针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7662发布日期:2019-08-23 23:3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阴极针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除油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阴极针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单头固定电场而言,其结构一般包括支撑架、若干个平行设置于支撑架内的除油烟通道、设置于除油烟通道内的阴极针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一侧面上的阴极针固定架,所述阴极针的一端固定焊接于阴极针固定架上,而另一端为悬空设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阴极针与除油烟通道之间形成的强电场对灰尘、油烟颗粒进行吸附,实现除油烟效果。我们知道,只有当阴极针设置在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上时所取得的除油烟效果是最佳的,但是在日常的清洗或者是搬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造成一些除油烟通道内的阴极针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使得除油烟效果不能达到最佳状态。此时,一般都通过人工(即徒手)对阴极针的位置进行矫正,这种矫正方法既浪费时间又难以确保矫正的准确性。

针对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在专利号为:201420305332.6,专利名称为: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包括校正阴极针的校正部件和判断阴极针是否处于蜂巢电场的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上的校正判断部件;校正部件包括握手部、与握手部连接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末端的校正头部,校正头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校正阴极针的校正凹槽。该实用新型的整体操作都相对简单,既能够对阴极针进行校正,还能够判断阴极针是否校正成功,从而保证蜂巢电场的除油烟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先安装校正判断部件,再通过校正部件一边校正一边观察校正判断部件以便判断阴极针是否处于最佳位置,整个操作过程还是相对繁琐,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更高工作效率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快捷且矫正精确度高的阴极针矫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阴极针矫正装置,包括矫正装置本体,所述矫正装置本体包括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一端端部的矫正头、设置于连接杆另一端的把手以及滑动套设于连接杆上的定位件,所述矫正头包括预接部和连接部,所述预接部为锥台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上靠近预接部的一端设有若干个沿着连接部的周向方向设置的滚槽,所述滚槽内设有滚珠,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一个滚轴,所述滚轴上对应于滚珠的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滚珠的一侧面延伸出通孔外部,所述矫正装置本体还包括一个依次贯穿于预接部、连接部和连接杆的校正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件上靠近矫正头的一端设有卡部,所述卡部上靠近矫正头的一端设有一个与连接部相配的卡槽,所述连接部上靠近卡部的一端能够拆卸的卡接于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校正孔上靠近预接部的一端为向外扩张的喇叭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接部上背离连接部的一端端部外侧为圆弧过渡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槽的数量为三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时只需要将校正孔对准阴极针的悬空端,再将矫正头插入除油烟通道内,接着推动矫正头使得阴极针进入校正孔内,此时定位件与矫正头上的连接部脱离同时卡接于除油烟通道的一端对连接杆起到定位的作用以保证校正孔的矫正精确度,然后继续推动矫正头在除油烟通道内来回滑动即可实现对除油烟通道内的阴极针进行校正,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滚珠能够使得矫正头和除油烟通道内侧壁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从而避免矫正头和除油烟通道在发生相对滑动时对除油烟通道内侧壁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阴极针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阴极针矫正装置在除油烟通道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

连接杆1,把手2,定位件3,预接部4,连接部5,滚槽6,滚珠7,滚轴8,通孔9,校正孔10,卡部11,卡槽12,阴极针13,除油烟通道14。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阴极针矫正装置,包括矫正装置本体,所述矫正装置本体包括连接杆1、设置于连接杆1一端端部的矫正头、设置于连接杆1另一端的把手2以及滑动套设于连接杆1上的定位件3,所述矫正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预接部 4和连接部5,所述预接部4为锥台形结构,所述连接部5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连接部5上背离预接部4的一端与连接杆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5的外侧壁上且靠近预接部4的一端设有四个沿着连接部的周向方向设置的滚槽6(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滚槽6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滚槽6的数量,例如还可以是三个、五个、六个、七个等),所述滚槽6内设有能够相对于滚槽6滚动的滚珠7,所述连接部5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一个用于将滚珠7卡接于滚槽6内的滚轴8,所述滚轴8上对应于滚珠7的位置处设有通孔9,所述滚珠7的一侧面延伸出通孔9外部,在使用时,当所述的矫正头插入到除油烟通道14内时,所述滚珠7延伸出通孔9外部的一侧面与除油烟通道14 的内侧面滑动抵接于一起;所述矫正装置本体还包括一个依次贯穿于预接部4、连接部5和连接杆1的校正孔10,所述校正孔10的长度大于除油烟通道14的长度;

所述定位件3上靠近矫正头的一端设有卡部11,所述卡部11上靠近矫正头的一端设有一个与连接部5相配的卡槽12,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所述连接部5上靠近卡部11的一端能够拆卸的卡接于卡槽12内;

所述校正孔10上靠近预接部4的一端为向外扩张的喇叭状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将阴极针13的悬空端插入校正孔10内,提高矫正装置本体的矫正便捷性;

所述预接部4上背离连接部5的一端端部外侧为圆弧过渡设置,采用圆弧过渡设置则能够避免矫正头在除油烟通道14内滑动时对除油烟通道14内侧壁造成的损坏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简述如下:

使用时首先将校正孔10对准阴极针13的悬空端,再将矫正头插入除油烟通道14内,接着推动矫正头使得阴极针13进入校正孔10内,此时定位件3上的卡部11与矫正头上的连接部5脱离同时卡接于除油烟通道14的一端对连接杆1 起到定位的作用以保证校正孔10的矫正精确度,然后继续推动矫正头在除油烟通道14内来回滑动即可实现对除油烟通道14内的阴极针13进行校正,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