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16533发布日期:2020-11-20 12:3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集尘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市中心之类的户外捕集空气中的灰尘的集尘塔。



背景技术:

为了给生活空间营造舒适的空气并且保护健康而安装空气过滤装置的人们持续不断地增加。近来,微细灰尘频繁发生而使得不仅建筑物或地下设施之类的室内需要净化空气,野外也需要净化空气。

尤其是,近来由于各式各样的污染源与邻国使得市中心区频繁地发生微细灰尘。该污染粉尘的粒径分布广泛,小的以亚微米为单位,大的则以数十微米为单位,在化学或微生物学上也呈现出非常不同的特性。因此所述污染粉尘对人体的伤害也会根据这些污染粉尘的化学或微生物学特性而不同。

为此,人们提出了在户外,尤其是在市中心安装集尘塔的方法。现有的集尘塔所采取的方式是加热空气使热气上升并且在空气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滤芯将其净化后排放。但通过滤芯净化空气的方式存在着压力损失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以前述技术背景为基础,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压力损失的最小化并且有效清除灰尘的的集尘塔。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尘塔是一种安装在户外并且捕集空气所含微细灰尘的集尘塔,可以包括:塔体,形成有供气体流入的流入口和排放气体的排放口;集尘模块,配置在所述塔体内部,包括被施加电压的多个放电极、与配置在所述放电极之间并被接地的集尘极,凭借电晕放电捕集粒子状物质;框架总成,将所述集尘模块固定到所述塔体的内墙;及清洗水供应单元,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所述集尘模块包括具有使所述放电极插入的多个下插槽的第一设置粱。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塔体的外表面上可以安装利用光产生电的太阳能面板。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塔体的外表面可以附着有显示大气状态的显示面板。

还包括配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下部而收容从集尘模块下落的清洗水的清洗水处理单元,清洗水处理单元可以包括:水槽,收容清洗水;吸附带,以履带形态连续地形成;辊轮,与吸附带连接,使吸附带移动;及刮尘部件,刮下附着在吸附带的灰尘使其脱离吸附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带能以网格形态形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带的一部分沉没在清洗水中,吸附带的其它部分可位于比清洗水更靠上方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刮尘部件可以包括在水槽的底部竖立安装的支持单元、和从支持单元朝上突出并且具备弹性的尖端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刮尘部件可以包括能够旋转地安装的柱、和从柱的外周面突出并且在柱的圆周方向隔开的多个分离条。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清洗水处理单元包括2个支持辊轮、配置在支持辊轮之间并且支持吸附带的下端使其往上移动的第一转向辊轮、和支持吸附带的下端使其往下移动的第二转向辊轮,在水槽安装了将刮尘部件所在的空间和其余空间隔开的阻断墙,第一转向辊轮支持吸附带使其位于比阻断墙的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二转向辊轮支持吸附带使其位于比阻断墙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刮尘部件可以安装成在第二转向辊轮与支持辊轮之间抵接于吸附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刮尘部件的下部安装分离容器,分离容器可位于被阻断墙隔开的空间内。

还包括固定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塔体并支持集尘模块的框架总成,框架总成还可以包括下框架,该下框架沿放电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而支持第一设置粱,并且通过第一设置粱对放电极施加电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框架总成还包括具有下绝缘碍子和贯穿下绝缘碍子的端子棒的绝缘连接件,下框架能以悬挂在绝缘连接件的方式安装。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框架总成还包括固定在塔体的墙面并且使多个绝缘连接件插入的管型大梁,下绝缘碍子可以置放在管型大梁内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放电极上安装沿放电极的宽度方向连续的第一补强杆,第一补强杆形成为从放电极的两侧侧端突出并且被支持于第一设置粱。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设置粱包括下梁和结合在下梁的上梁,下梁包括底部、和从底部的两侧侧端折弯而向上部突出的2个侧墙,下插槽只形成于侧墙,上梁可以包括与底部抵接的下支持部、从下支持部折弯并且和位于外侧的侧墙抵接的外支持部、从外支持部往上倾斜地折弯的倾斜部、从倾斜部折弯而与底部分离地平行配置的上支持部、和从上支持部折弯而往下连续的内支持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框架总成还包括在对集尘模块施加了压力的状态下固定在塔体内部的预应力锁定件(prestresslockingmember),预应力锁定件可以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绝缘碍子、以结合方式安装在绝缘碍子并且往下突出的加压杆、和以固定方式安装在加压杆并且对集尘模块加压的加压支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尘塔包括:第一拉杆,固定在放电极,并且安装成贯穿集尘极;第二拉杆,固定在集尘极,并且安装成贯穿放电极;和多个上支持架,固定第一拉杆中的一部分第一拉杆;预应力锁定件被固定安装成往内侧加压上支持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尘极的下表面形成有位于比其它部分更靠下方的位置而使得清洗水汇集的最下端部,在最下端部的正下方安装排放导件,该排放导件形成对从集尘极流下的清洗水进行收纳的渠道,排放导件沿集尘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并且形成为中央部分的底部高度可以高于侧端的底部高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尘极的下部形成有固定用孔,在固定用孔以插入方式安装有挂架固定杆,支持排放导件的支持用挂架以结合方式安装在挂架固定杆,支持用挂架包括往上突出而使集尘极的下部插入的多个连接用突起,连接用突起形成有使挂架固定杆插入的支持孔。

如前所述,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集尘模块安装在集尘塔内部,所以实现差压的最小化,并有效清除空气所含灰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塔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塔的纵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与框架总成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放电极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极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中放电极、支持部及框架总成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设置粱支持放电极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设置粱与集尘极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框架总成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缘连接件与下框架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侧上支持架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央上支持架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配置在集尘塔的下部的清洗水处理单元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吸附带与辊轮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配置在集尘塔的下部的清洗水处理单元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集尘塔的支持用挂架与排放导件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第一设置粱与放电极的局部立体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第一设置粱与放电极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施加各式各样的修改,还能具有各种实施例,本说明书例示特定实施例并在详细说明书中详细说明。然而,这并非要将本发明局限在特定的实施形态,应理解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畴内所包含的所有变换、等同物物及替代物均属于本发明。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仅为说明特定实施例而使用,不得因此局限本发明。除非在句子的脉理中可以明显地加以区分,否则单数表现方式也包括复数的情形。本发明的“包括”或“具有”等术语只是指定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零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不得视为事先排除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它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零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的存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请注意,附图中形中的同一构成要素将尽量使用同一附图标记。而且,下面将省略可能引起本发明主旨混淆的公知功能及构成要素的详细说明。根据同样的理由,附图中一部分构成要素可能会较为夸张或概略地图示或予以省略。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塔。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塔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塔的纵剖视图。

请参阅图1与图2,本第一实施例的集尘塔1000是一种使外部空气流入并且清除空气所含灰尘后加以排放的装置。集尘塔1000可以配置在户外,尤其是,可以配置在市中心。

集尘塔1000可以包括塔体1200、集尘模块100、框架总成200、以及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

塔体1200以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形状形成,能以随着朝向上部而截面积变小的结构形成。塔体1200的下部形成有使空气流入的多个流入口1210,塔体1200的上端则形成有排放空气的排放口1230。塔体1200的下部可以安装贮存清洗水的储水部1400。

可以在塔体1200的外表面安装多个太阳能面板1240。太阳能面板1240采取了利用光产生电的一般结构,对集尘塔1000提供驱动电力。太阳能面板1240能沿塔体1200的圆周方向连续安装。而且,在塔体1200的外表面设置显示面板1250,显示面板1250能以led等构成。显示面板1250能沿塔体1200的圆周方向或高度方向连续安装。显示面板1250不仅能显示广告,还能显示湿度、微细灰尘浓度之类的大气状态。

塔体1200的上部配置送风机1600,使空气从下往上移动,以空气从流入口1210流入而且从排放口1230排放空气的方式形成空气流。塔体1200的内部可以安装至少一个以上的送风机1600,送风机1600能配置在塔体1200的上部及下部。

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配置在集尘模块的上部并且向集尘模块100喷射清洗水。在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可以安装喷嘴,清洗水供应管路能沿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安装。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采取间歇式运行,例如,可以每隔数小时运行数分钟。供应清洗水时不对放电极12施加电压。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与框架总成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放电极的主视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极的主视图。

请参阅图3至图6,集尘模块100包括放电极12、集尘极13、第一拉杆16、第二拉杆17、第一设置粱14、第二设置粱15及中央设置粱18。集尘模块100在被拉杆16、17与设置粱14、15、18固定的状下能以框架总成200为媒介安装在塔体1200内部。框架总成200固定在塔体1200的内墙而将集尘模块100固定到塔体1200的内墙。

放电极12以平板形状构成,放电极12上形成多个开口122。开口122能以四角形状构成,放电极12的边部上形成有多个放电销。放电销能以针状形成,能沿着放电极12的外侧端部及开口122以隔离方式排列多个。

放电极12包括安装在板的下部的第一补强杆121,第一补强杆121结合在第一设置粱14并支持放电极12。第一补强杆121比放电极12的宽度更长地形成以从放电极12的两侧侧端突出。而且,放电极12能形成有使第二拉杆17通过的多个第一孔123。

而且,放电极12的两侧下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设置粱14的切割槽125。使第一补强杆121与切割槽125的上端一起插入第一设置粱14而予以固定。

集尘极13以平板构成,集尘极13形成有使第一拉杆16贯穿的多个第二孔133。集尘极13包括配置在上部并且支持集尘极13的第二补强杆131。第二补强杆131比集尘极13的宽度更长地形成以便从集尘极13的两侧侧端突出。

多个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互相平行地配置,放电极12以等距配置在多个集尘极13之间。集尘极13与放电极12的间距g1可以是50mm~70mm。

集尘极13的两侧下部侧端形成有回避槽135,第一设置粱14以在形成有回避槽135的部分通过的方式安装。回避槽135的上端形成于比第一补强杆更靠上方的的位置,从而能够防止集尘极13与放电极12短路。

放电极12被施加高电压,凭此,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之间发生电晕放电并且产生静电力。气体在发生了电晕放电与静电力的领域移动的过程中粒子状物质和凭借电晕放电生成的离子(电子)结合而带电,带电的粒子状物质则凭借静电力附着在集尘极13。而且,凭借电晕放电产生的臭氧能清除空气所含细菌。

另一方面,集尘极13的下端134可以对于地面倾斜地形成,倾斜的部分中形成有位于最下面的最下端部138。最下端部138可以成为集尘极13的中央,也可以成为集尘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侧端。

集尘极13的下端134随着从两侧侧端朝向宽度方向的中央而相对于地面朝下倾斜地形成。凭此,集尘极13的中央部分位于比两侧侧端更靠下方的位置,沿着集尘极13的表面流动的清洗水则沿着集尘极13的下端汇聚到位于最低处的集尘极13的中央部分的最下端部138。

第一拉杆16以夹入方式结合地安装在多个放电极12,贯穿形成于集尘极13的第二孔133地安装而不接触集尘极13。在放电极12的上部安装多个第一拉杆16,在放电极12的下部也以结合方式安装多个第一拉杆16。

第一拉杆16的长度方向端部形成有螺纹,第一拉杆16中配置在下部的第一拉杆16固定在下支持架51,第一拉杆16中配置在上部的第一拉杆16则固定在上支持架61。

另一方面,第二拉杆17以夹入方式结合地安装在多个集尘极13,第二拉杆17贯穿形成于放电极12的第一孔123地安装而不接触放电极12。

在集尘极13的上部与下部分别结合第二拉杆17,第二拉杆17的长度方向端部可固定在集尘极13。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第二拉杆17也可以固定在塔体1200内的其它部件。

第一拉杆16与第二拉杆17上可以安装用于保持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的间距的间隔器。安装在放电极12的间隔器贯穿第二孔133并且长度方向端部则和放电极12的表面抵接地安装,安装在集尘极13的间隔器贯穿第一孔123并且长度方向端部则和集尘极13的表面抵接地安装。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中放电极、支持部及框架总成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设置粱支持放电极的状态的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设置粱与集尘极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请参阅图7至图9,第一设置粱14沿放电极12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第一设置粱14形成有使放电极12的侧端插入的多个下插槽143。第一补强杆121插入并安装在第一设置粱14,第一补强杆121贯穿第一设置粱14地安装,第一补强杆121的下端被第一设置粱14的底部支持。

第一设置粱14可以包括下梁141与结合在下梁141的上梁142。下梁141包括底部141a和从底部141a的两侧侧端折弯并且向上部突出的2个侧墙141b、141c。另一方面,上梁142包括与底部141a抵接的下支持部142a、从下支持部142a折弯并且和位于外侧的侧墙141c抵接的外支持部142b、从外支持部142b往上部倾斜地折弯的倾斜部142c、从倾斜部142c折弯而平行于底部141a地配置的上支持部142d、以及从上支持部142d折弯而往下连续的内支持部142e。存在于第一设置粱14上的水分能通过倾斜部142c轻易排放到外侧。

下插槽143只形成于侧墙141b、141c而底部141a则不形成。而且,上梁142也形成有下插槽143,下插槽143形成于下支持部142a与外支持部142b。形成于下梁141的下插槽143和形成于上梁142的下插槽143互相连接,第一补强杆121贯穿形成于外侧侧墙141b的下插槽143和形成于外支持部142b的下插槽143而突出。

若结合上梁142与下梁141,则第一设置粱14以一侧侧面切开的管形状形成。若如前所述将第一设置粱14以上梁142与下梁141分离形成,则能将放电极12轻易焊接到下梁141。即,将放电极12焊接到下梁141后将上梁142结合到下梁141并将放电极12焊接到上梁142,就能以管形状形成第一设置粱14并且放电极12能稳定地固定在第一设置粱14上。

而且,第一补强杆121能使用和第一设置粱14相同的材料制作并且比放电极12的厚度更厚地形成。凭此,第一补强杆121能轻易焊接到第一设置粱14,放电极12的厚度需要最小化,电导性则要优异,若放电极12的导电性高并且厚度薄则很难焊接。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一实施例,放电极12由于包含第一补强杆121,所以能够将放电极12轻易焊接到第一设置粱14。

第二设置粱15沿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第二设置粱15形成有使集尘极13的侧端插入的多个上插槽156。上插槽156在第二设置粱15的长度方向以隔离方式配置,第二设置粱15能位于比第一设置粱14更靠上方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集尘极13的上端宽度方向中央安装了以t字形状形成并且形成有使集尘极13的上端中央插入的多个插槽的中央设置粱18。

第二补强杆131固定在集尘极13的上端,第二补强杆131插入并安装在第二设置粱15。第二补强杆131贯穿第二设置粱15地安装,第二补强杆131的下端支持于第二设置粱15。

第二设置粱15包括下板151、从下板151折弯并往上连续的侧板152、从侧板152折弯并且和下板151相对地配置的上板153以及配置在下板151的下部的支持板154。第二补强杆131插入并安装在下板151与侧板152的一部分,第二补强杆131的下端则和支持板154的上表面抵接。第二补强杆131能以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设置粱15。

如前所述,本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100凭借第一拉杆16、第二拉杆17、第一设置粱14、第二设置粱15、以及中央设置粱18保持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的间距并且进而稳定地被固定。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框架总成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缘连接件与下框架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0与图11,框架总成200包括下框架30、管型大梁48、外侧上支持架61、下支持架51、预应力锁定件70及绝缘连接件40,

下框架30沿放电极12及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并且得到绝缘连接件40的支持。2个下框架30平行地配置,各个下框架30上安装2个绝缘连接件40。下框架30形成有往下框架30的侧方向突出的多个支架35,第一设置粱14置放在支架35上。下框架30以高压被带电,并且第一设置粱14与放电极12也通过下框架30以高压被带电。在此,放电极12的带电电压可以是25000v~75000v。

另一方面,下支持架51沿下框架30所隔离的方向连续而置放在2个下框架30上,下支持架51分别配置在集尘模块100的外侧与中央。下支持架51包括位于下框架30上的侧端突出部51a、往下突出而与下框架30的侧面抵接的下突出部51b、以及固定第一拉杆16的支持棒51c。

与第一拉杆16结合的多个连接器55安装在下支持架51,连接器55以螺纹方式结合在第一拉杆16而固定第一拉杆16。第一拉杆16的长度方向一侧端部固定在配置于外侧的下支持架51,长度方向另一侧端部则固定在配置于中央的下支持架51。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一实施例,将第一拉杆16紧固到下支持架就能将集尘模块100轻易地固定安装到框架总成200。

另一方面,绝缘连接件40安装在下框架30,在绝缘连接件40安装了对放电极12施加高电压的端子棒42、和用于绝缘的下绝缘碍子41。绝缘连接件40的下部可以形成有往下喷射空气的孔,端子棒42通过该孔往下突出并固定在下框架30。在端子棒42安装了用于支持下框架30的锚43。

凭此,通过下框架30与第一设置粱14对放电极12施加高电压。而且,下框架30以悬挂在绝缘连接件40的结构安装。

绝缘连接件40插入并安装在具有内部空间的管型大梁48,管型大梁48沿相同于下框架30的方向连续形成。管型大梁48可固定安装在塔体1200的内墙,清污空气供应管49可以安装在管型大梁48。管型大梁48的下部可形成有排放清污空气的排放孔44。

在管型大梁48的内部安装了支持下绝缘碍子41的支架46,下绝缘碍子41置放在支架46上。在绝缘连接件40连接施加高电压的电源,端子棒42则以下绝缘碍子41为媒介固定地安装在管型大梁48而被绝缘。端子棒42贯穿下绝缘碍子41的中心地安装,端子棒42的上端可以连接并安装供电线。凭此,端子棒42以高压被带电,管型大梁48则可以接地。

第二设置粱15固定在管型大梁48的上表面,第二设置粱15的下端能以焊接之类的方式固定地安装在管型大梁48。第二设置粱15沿与管型大梁48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连续配置。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侧上支持架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央上支持架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12与图13,外侧上支持架61配置在集尘模块100的上侧,分别配置在集尘模块100的两侧外侧端。中央上支持架63配置在外侧上支持架61之间并且可位于集尘模块100的中央上部。

外侧上支持架61与中央上支持架63安装了与第一拉杆16结合的多个连接器65(示于图10),连接器65以螺纹方式结合在第一拉杆16而固定第一拉杆16。第一拉杆16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固定在外侧上支持架6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则固定在中央上支持架63。

外侧上支持架61包括互相相对地配置的正面板611与背面板612、以及连接正面板611与背面板612的支持板613。正面板611与背面板612以平板形成而支持板613则以曲面板形成。支持板613形成有用于排放清洗水的多个孔619。而且,正面板611可形成有与连接器结合的孔618。

背面板612的高度低于正面板611的高度,在背面板612中和预应力锁定件70结合的部分形成有往下突出的结合板615。结合板615位于外侧上支持架6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

而且,外侧上支持架61还包括补强肋617,补强肋617位于正面板611与背面板612之间,通过抵接于正面板611与背面板612的内面而给予支持。补强肋617在外侧上支持架61的长度方向以隔离方式配置多个。

另一方面,中央上支持架63包括往下连续的2个墙面631、632、以及连接墙面631、632并且以曲面构成的支持面633。墙面631、632形成有使连接器65插入的多个槽635,支持面633可以形成有用于排放清洗水的多个孔636。

外侧上支持架61上连接并安装了进行加压支持的预应力锁定件(prestressrockingmember)70,预应力锁定件70为了减少集尘模块100的振动而以适用了往内侧加压外侧上支持架61的压力的状态下固定安装。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14与图15,预应力锁定件70固定在塔体1200的内墙,并且包括外壳73、安装在外壳73内的绝缘碍子75、以结合方式安装在绝缘碍子75的加压杆71、以及结合在加压杆71的加压支架72。

外壳73以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形状形成,外壳73的一侧安装了用于固定到塔体1200的托架76,而且,在外壳73安装空气流入口731,在空气流入口731上能以连接方式安装清污空气供应管79。流入外壳73内部的清污空气往下部排放,由此防止水分所造成的短路。

绝缘碍子75可以包括固定在外壳73的上部的上碍子75a、固定在外壳73的下部的下碍子75b、以及连接上碍子75a与下碍子75b的绝缘管75c。加压杆71固定安装在绝缘碍子75并且向预应力锁定件70的下部突出。加压杆71的下部形成了用于和加压支架72紧固的螺纹。

加压支架72固定在加压杆71的下部,加压支架72包括用于和加压杆71固定的内部支持板721。内部支持板721以螺纹方式结合在加压杆71。加压支架72通过与外侧上支持架61抵接而将外侧上支持架61往集尘模块100的内侧加压。

如同本第一实施例,如前所述地,若外侧上支持架61以被预应力锁定件70加压的状态安装,则能有效地减少集尘模块100的振动。而且,由于集尘模块100安装在集尘塔1000内部,因此能大幅减少压力损失并且清除微细灰尘而能有效地净化市中心等区的大气污染。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集尘塔。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配置在集尘塔的下部的清洗水处理单元的剖视图,图17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吸附带与辊轮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16与图17,除了清洗水处理单元以外,本第二实施例的集尘塔的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塔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在塔体2200的下部配置清洗水处理单元2400,清洗水处理单元2400收容从集尘模块200下落的清洗水并且将清洗水所含灰尘予以固化。清洗水处理单元2400可以包括贮存清洗水的水槽2410、安装在水槽2410上部的吸附带2420、使吸附带2420移动的辊轮2430、以及使附着在吸附带2420的灰尘脱离的刮尘部件2450。在此,清洗水能由水构成,也能由氢氧化钠水溶液组成。作为清洗水,若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则能提高清洗能力。

水槽2410配置在塔体2200的底部上,在下部贮存通过清洗水供应单元2300供应的清洗水。水槽2410上可以连接并安装用于补充清洗水的清洗水补充管路2460,可以在清洗水补充管路2460上安装阀门。

吸附带2420能以网格(mesh)形态形成,能以形成有多个孔的金属或树脂材料形成。若以网格形态形成吸附带2420,则清洗水所含灰尘附着到吸附带2420,清洗水则可以通过吸附带2420后移动到水槽。

吸附带2420通过将长度方向端部连接而以履带形态连续地形成。吸附带2420的下部沉没在清洗水而吸附带2420的上部则位于比清洗水更靠上方的位置而暴露于清洗水之外。即,在纵截面扁平的环形态吸附带2420中,以高度方向的中心部分为基准的下部沉没在清洗水而上部则可以位于清洗水之外。吸附带2420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平坦的下表面以及连接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弯曲侧面,平坦的下表面位于清洗水内而平坦的上表面则位于清洗水之外。

配置在下部的吸附带2420利用清洗水内部吸附灰尘,配置在上部的吸附带2420则将下落的清洗水中所含的灰尘加以吸附。

2个辊轮2430在吸附带24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支持吸附带2420。在辊轮2430连接了使辊轮2430旋转的马达而使得吸附带2420移动。辊轮2430间歇式运行,可以只在供应清洗水的期间运行。

刮尘部件2450通过抵接于吸附带2420的下部而刮下附着在吸附带2420的灰尘使其脱离吸附带2420。刮尘部件2450可以包括支持单元2451和固定在支持单元2451的上部的尖端部2452。支持单元2451固定在水槽2410并且在水槽的底部竖立安装。尖端部2452相对于支持单元2451倾斜地往上突出,能以具备弹性的材料制作。被刮尘部件2450分离的灰尘块则固化而堆积在水槽2410的底部,比较干净的清洗水则位于水槽2410的上部。该上部的清洗水被供应到清洗水供应单元2300后可以用于后续清洗。

凭此,根据本第二实施例,放水槽2410所贮存的清洗水可以使用预设的期间而无需排放。而且,需要更换清洗水时,工作人员可以移除水槽2410底部的灰尘块后更换清洗水。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二实施例,灰尘块下沉到水槽2410底部而能够净化清洗水,凭此,能增加清洗水的使用时间。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集尘塔。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配置在集尘塔的下部的清洗水处理单元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8,除了清洗水处理单元以外,本第三实施例的集尘塔的结构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塔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在塔体的下部配置清洗水处理单元3400,清洗水处理单元3400收容从集尘模块300下落的清洗水并且将清洗水所含灰尘予以固化。清洗水处理单元3400可以包括贮存清洗水的水槽3410、安装在水槽3410上部的吸附带3420、使吸附带3420移动的辊轮、以及使附着在吸附带3420的灰尘脱离的刮尘部件3450。在此,清洗水能由水构成,也能由氢氧化钠水溶液构成。作为清洗水,若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则能提高清洗能力。

水槽3410配置在塔体的底部上,在下部贮存通过清洗水供应单元3300供应的清洗水。水槽3410上可以连接并安装用于补充清洗水的清洗水补充管路,可以在清洗水补充管路上安装阀门。

吸附带3420能以网格形态形成,能以形成有多个孔的金属或树脂材料形成。若以网格形态形成吸附带3420,则清洗水所含灰尘附着到吸附带3420,清洗水则可以通过吸附带3420后移动到水槽3410。

即,吸附带3420是经丝与纬丝罗制而成的网结构,可以由金属或合成树脂材质网格形成。而且,构成吸附带3420的丝线上可形成有用于吸附灰尘的多个微细突起。在此,微细突起指的是直径小于0.1mm的突起。另一方面,吸附带3420可以由形成有多个孔的金属或树脂材料板构成。若以网格形态形成吸附带3420,则清洗水所含灰尘附着到吸附带3420,清洗水则可以通过吸附带3420后移动到水槽3410。

吸附带3420通过将长度方向端部连接而以履带形态连续地形成。吸附带3420的下部沉没在清洗水而吸附带3420的上部则位于比清洗水更靠上方的位置而暴露于清洗水之外。配置在下部的吸附带3420利用清洗水内部吸附灰尘,配置在上部的吸附带3420则将下落的清洗水中所含的灰尘加以吸附。暴露的部分吸附灰尘并且可以往刮尘部件3450移动。

支持吸附带3420并使其移动的多个辊轮安装在吸附带3420,辊轮包括:位于吸附带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2个支持辊轮3431、3432、配置在支持辊轮3431、3432之间并且支持配置在下部的吸附带3420使其以上下方向折弯的第一转向辊轮3433与第二转向辊轮3434。支持辊轮3431、3432和吸附带3420中的朝向内侧的面抵接,第一转向辊轮3433与吸附带3420的外侧抵接,第二转向辊轮3434与吸附带3420的朝向内侧的面抵接。

第一转向辊轮3433支持吸附带3420的下端使其往上移动,凭此,吸附带3420的下端对于地面倾斜地形成,随着从一侧支持辊轮3432朝向第一转向辊轮3433,吸附带3420之间的间距朝向上部减小。第二转向辊轮3434配置在第一转向辊轮3433与支持辊轮3431之间并且支持吸附带3420的下端使其往上倾斜。

第二转向辊轮3434使吸附带3420的下端位于比阻断墙3415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即,第一转向辊轮3433支持吸附带3420使其向比阻断墙3415的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移动而防止吸附带3420与阻断墙3415的干涉,第二转向辊轮3434使吸附带3420的下端位于比阻断墙3415更靠下方的位置而避免灰尘块越过阻断墙3415。另一方面,刮尘部件3450在第二转向辊轮3434与支持辊轮3431之间抵接于吸附带3420。

在水槽3410安装阻断墙3415,阻断墙3415将刮尘部件3450所在的空间和其余空间隔开。阻断墙3415可位于第一转向辊轮3433与第二转向辊轮3434之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阻断墙3415能毗邻刮尘部件3450地配置。第一转向辊轮3433可位于阻断墙3415的上部。

刮尘部件3450安装在水槽内,通过与吸附带3420的下部抵接而刮下附着在吸附带3420的灰尘使其从吸附带3420脱离。刮尘部件3450包括可旋转地安装的柱3451、和从柱3451的外周面突出的多个分离条3452。分离条3452以在柱的长度方向连续的板形态形成,在柱3451上,多个分离条3452能在柱3451的圆周方向以隔离方式配置。分离条3452能以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通过抵接于吸附带3420而刮下灰尘。在柱3451可以安装使柱旋转的马达。

被刮尘部件3450分离的灰尘块则固化而堆积在水槽3410的底部,比较干净的清洗水则位于水槽3410的上部。由于灰尘块位于由阻断墙3415分割的空间内,因此能净化其余部分的清洗水。

另一方面,在刮尘部件3450的下部可以安装收容灰尘块的分离容器3460。分离容器3460位于被阻断墙3415隔开的空间内,能形成为具备三角形纵剖面。凭此,分离容器3460内部的灰尘块无法轻易脱离分离容器,工作人员能以定期更换分离容器的方式轻易管理清洗水。

依据本第三实施例,水槽3410所贮存的清洗水可以使用预设的期间而无需排放。而且,需要更换清洗水时,工作人员可以移除水槽3410底部的灰尘块后更换清洗水。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三实施例,灰尘块下沉到水槽3410的底部而能够净化清洗水,凭此,能增加清洗水的使用时间。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集尘塔。图19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集尘塔的支持用挂架与排放导件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19,除了在集尘模块安装了支持用挂架450与排放导件410以外,本第四实施例的集尘塔的结构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塔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用于收集集尘极13所排放的被污染的清洗水的支持用挂架450与排放导件410安装在集尘模块的下部。集尘极13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固定用孔137,沿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的挂架固定杆430插入并安装在固定用孔137。挂架固定杆430结合在支持用挂架450而将支持用挂架450固定到集尘极13。

支持用挂架450包括沿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的下支持杆451、以及从下支持杆451往上突出而使集尘极13的下端插入的连接用突起452。连接用突起452形成有使集尘极13的下端插入的连接槽454,连接槽454形成有使挂架固定杆430插入的支持孔453。

连接用突起452可以由隔离的2个板构成,板之间可形成有连接槽454。连接用突起452在下支持杆451的长度方向以隔离方式排列而结合在各个集尘极13的下端。支持孔453与固定用孔137连接,挂架固定杆430则贯穿支持孔453与固定用孔137地安装。凭此,支持用挂架450能稳定地固定在集尘极13的下端。

排放导件41配置在集尘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排放导件41的宽度小于集尘极13的宽度地形成。例如,排放导件41的宽度可以是集尘极13的宽度的1/100~1/10。

排放导件410的上部开放而内侧则形成有使清洗水移动的渠道。排放导件410的中央部分的底部高于两侧侧端部分的底部,随着从中央接近两侧侧端,底部逐渐变低。

凭此,流入排放导件410的清洗水可以往排放导件4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端移动。排放导件410两侧的侧端可以连接并安装用于排放清洗水的排放管(未图示)。

集尘极13的下端倾斜地形成以便使中央部分往下突出,凭此,沿着集尘极13的表面流动的清洗水则沿着集尘极13的下端汇聚到位于最低处的集尘极13的中央部分的最下端部。汇聚到集尘极13的中央部分的下端的清洗水则进入排放导件410而能够排放到外部。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四实施例,在集尘极13的下端安装支持用挂架450及排放导件410而能够在最小限度地妨碍气体流动的情况下稳定地排放清洗水,能防止含有杂质的清洗水污染冷却水。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集尘模块。图20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第一设置粱与放电极的局部立体图。

请参阅图20,除了第一设置粱以外,本第五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结构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塔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第一设置粱540沿放电极12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第一设置粱540形成有使放电极12的侧端插入的多个下插槽543。第一补强杆121插入并安装在第一设置粱540,第一补强杆121贯穿第一设置粱540地安装,第一补强杆121的下端被第一设置粱540支持。

第一设置粱540包括具有圆形截面的管状支持管541与固定在支持管541下端的下支持板542。支持管541形成有多个下插槽543,第一补强杆121与放电极12的侧端插入下插槽543。

另一方面,下支持板542以平板形态形成并且固定安装在支持管541的下端。下支持板542通过抵接于第一补强杆121的下表面而支持第一补强杆121。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五实施例,能更轻易地结合第一设置粱540与放电极12。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集尘模块。图21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第一设置粱与放电极的局部立体图。

请参阅图21,除了第一补强杆630的结构以外,本第六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结构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放电极12包括安装在板的下部的第一补强杆630,第一补强杆630结合在第一设置粱14并支持放电极12。第一补强杆630比放电极12的宽度更长地形成以从放电极12的两侧侧端突出。第一补强杆630能以第一焊接部651为媒介接合到第一设置粱14。

第一补强杆630形成有往上突出的支持用突起631。支持用突起631贯穿第一设置粱14的上端地安装,能以焊接方式接合到第一设置粱14。凭此,支持用突起631能以第二焊接部652为媒介接合到第一设置粱14。

第一设置粱14沿放电极12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第一设置粱14形成有使放电极12的侧端插入的多个下插槽143。第一补强杆630插入并安装在第一设置粱14,第一补强杆630贯穿第一设置粱14地安装,第一补强杆630的下端被第一设置粱14支持。

第一设置粱14可以包括下梁141与结合在下梁141的上梁142。第一焊接部651将第一补强杆630中的沿放电极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的部分与下梁141予以固定,第二焊接部652则将支持用突起631与上梁142予以固定。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六实施例,第一补强杆630形成有支持用突起631,第一补强杆630凭借第一设置粱14、第一焊接部651及第二焊接部652固定而使得放电极12被更稳定地固定。

如前所述,前文通过有限的实施例与附图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备一般知识者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与权利要求书的等值范围内实现各种修改及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