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磁珠分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7026发布日期:2021-02-26 23:2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容量磁珠分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珠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磁珠分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是将免疫学反应的高度特异性与磁珠特有的磁响应性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是一种特异性强、灵质纯化敏度高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和抗原纯化手段。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在细胞分离、蛋白、免疫学及微生物学检测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是目前最有推广价值的技术之一。
[0003]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内含铁成分,可被磁铁磁力所吸引,外有功能基团,可结合活性蛋白质(抗体)的磁珠,作为抗体的载体。当磁珠上的抗体与相应的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结合后,则形成抗原-抗体-磁珠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磁响应性,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使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目的。
[0004]
目前,为提高分离效率,常采用规格为5ml、10ml、15ml的离心管应用于免疫磁珠分离当中,但是,不同规格的离心管需要用不同型号的磁珠分离装置,对于离心管规格的是适配性差;此外,容量较大的离心管匹配的磁珠分离装置孔位较少,甚至有单孔位的磁珠分离装置,工作效率不佳;同时,由于容量较大的离心管内的液体相对静止,需要轻度晃动以使得远端(不贴近磁铁的面)的磁珠通过液体流动被吸附,以提高磁珠的富集效率,但是现有的磁珠分离装置不便于此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容量磁珠分离收集装置,通过在收集腔内设置限位收集部,并与安装槽、调节槽配合作用,可用于规格为5ml、10ml、15ml离心管的免疫磁珠分离当中。再配合旋转机构的作用下,转盘部内收集腔设置的离心管内,使得不贴近磁吸层的磁珠通过液体相对流动被吸附,提高磁珠的富集效率。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大容量磁珠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部,所述转盘部内对称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对称设有限位柱,所述收集腔内远离限位柱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对称设有调节槽;
[0008]
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限位收集部,所述限位收集部包括固定件、限位调节件、限位收集件,所述限位收集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所述限位调节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另一端的侧面。
[0009]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收集腔内设置限位收集部,并与安装槽、调节槽配合作用,可用于规格为5ml、10ml、15ml离心管的免疫磁珠分离当中。
[0010]
优选的,所述转盘部内对称设有6-15个收集腔,可以满足不同实验要求,提高实验效率。
[0011]
特别的,本实用新型设安装槽的两侧对称设有4组调节槽,相邻调节槽之间的距离为1mm。现有技术中,规格为5ml、10ml、15ml的离心管的直径(外径)为13-18mm,通过此设置,可配合连接上述三种规格的离心管,当限位收集件与离收集腔最远的调节槽配合连接时,限位收集件可在收集腔内对直径为17-18mm的离心管进行限位;当限位收集件与最靠近收集腔的调节槽配合连接时,限位收集件可在收集腔内对直径为13-14mm的离心管进行限位;通过调整限位收集件与收集腔的调节槽配合连接的位置,可对上述其它尺寸的离心管进行限位安装。
[0012]
特别的,所述限位收集件与固定件的下端连接,通过此设置,可针对现有技术中,规格为5ml、10ml、15ml的离心管的长度为50-120mm,当离心管较长的时候,可以在其中部和下半部分区域进行吸附分离,保证不同长度的离心管都可以与磁吸层贴附。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收集件设置在收集腔内,用以对离心管进行限位,避免离心管过度位移或晃动,使得其与磁吸层贴附。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收集件包括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中部设有磁吸层,所述磁吸层的两层设有弹性层。优选的,所述弹性层为橡胶弹性层。通过设置的磁吸层,所述磁吸层表面具有一定的弧度,可以与离心管更好的贴合,更有利于磁珠的吸附收集分离;再通过弹性层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与离心管外表面接触,防止离心管在收集腔内晃动,另一方面,可通过一定的弹性形变对离心管有限位作用。
[0015]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为弹性限位柱。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柱为采用现有技术三元乙丙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丙乙烯、橡胶、硅胶中任一种制备的弹性限位柱。
[0016]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弹性限位柱的作用,使得其与限位收集件之间的区域的直径为13-18mm左右,通过弹性限位柱与离心管贴合,可有效避免离心管在收集腔内晃动,同时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0017]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调节件为弹性限位调节件。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调节件为采用现有技术三元乙丙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丙乙烯、橡胶、硅胶中任一种制备的弹性限位调节件。更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调节件为硅胶弹性限位调节件。特别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较大弹性形变的材料制备。
[0018]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弹性限位调节件与调节槽的配合作用,可以调节固定件在限位槽中的位置,进而控制限位收集件在收集腔内的位置,针对不同直径的离心管进行限位。通过弹性限位调节件,是因为其可实现较大的弹性形变,在把手推拉固定件的外力作用下,可以通过弹性形变从原来的调节槽内脱离,当进入到下一个调节槽的时候,可通过弹性形变恢复,起到限位调节的作用。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部设有把手,通过把手推拉固定件,以控制限位收集件在收集腔内的位置,针对不同直径的离心管进行限位,避免离心管过度位移。
[0020]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腔底部设有限位槽,通过限位槽的作用,针对现有技术中离心管底部(尖底或圆底)进行限位固定,进一步避免离心管在收集腔内位移。
[0021]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部下方连接有旋转机构。
[0022]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转盘部下方连接。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
转盘部内收集腔设置的离心管内,使得不贴近磁吸层的磁珠通过液体相对流动被吸附,提高磁珠的富集效率。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控制转盘部的转速为5-20r/min,避免转速过快,使得离心管内被吸附的磁珠又再次分散。
[0023]
特别的,所述旋转机构还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0024]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收集腔内设置限位收集部,并与安装槽、调节槽配合作用,可用于规格为5ml、10ml、15ml离心管的免疫磁珠分离当中。再配合旋转机构的作用下,转盘部内收集腔设置的离心管内,使得不贴近磁吸层的磁珠通过液体相对流动被吸附,提高磁珠的富集效率。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实施例1
[0033]
一种大容量磁珠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部1,所述转盘部内对称设有收集腔2,所述收集腔内对称设有限位柱3,所述收集腔内远离限位柱的一侧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对称设有调节槽5;
[0034]
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限位收集部6,所述限位收集部包括固定件61、限位调节件62、限位收集件63,所述限位收集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所述限位调节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另一端的侧面。
[0035]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收集腔内设置限位收集部,并与安装槽、调节槽配合作用,可用于规格为5ml、10ml、15ml离心管的免疫磁珠分离当中。
[0036]
优选的,所述转盘部内对称设有6个收集腔,可以满足不同实验要求,提高实验效率。
[0037]
特别的,本实用新型设安装槽的两侧对称设有4组调节槽,相邻调节槽之间的距离为1mm。现有技术中,规格为5ml、10ml、15ml的离心管的直径(外径)为13-18mm,通过此设置,可配合连接上述三种规格的离心管,当限位收集件与离收集腔最远的调节槽配合连接时,限位收集件可在收集腔内对直径为17-18mm的离心管进行限位;当限位收集件与最靠近收集腔的调节槽配合连接时,限位收集件可在收集腔内对直径为13-14mm的离心管进行限位;通过调整限位收集件与收集腔的调节槽配合连接的位置,可对上述其它尺寸的离心管进行
限位安装。
[0038]
特别的,所述限位收集件与固定件的下端连接,通过此设置,可针对现有技术中,规格为5ml、10ml、15ml的离心管的长度为50-120mm,当离心管较长的时候,可以在其中部和下半部分区域进行吸附分离,保证不同长度的离心管都可以与磁吸层贴附。
[0039]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收集件设置在收集腔内,用以对离心管进行限位,避免离心管过度位移或晃动,使得其与磁吸层贴附。
[0040]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收集件63包括弧形开口631,所述弧形开口中部设有磁吸层632,所述磁吸层的两层设有弹性层633。优选的,所述弹性层为橡胶弹性层。通过设置的磁吸层,所述磁吸层表面具有一定的弧度,可以与离心管更好的贴合,更有利于磁珠的吸附收集分离;再通过弹性层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与离心管外表面接触,防止离心管在收集腔内晃动,另一方面,可通过一定的弹性形变对离心管有限位作用。
[0041]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为弹性限位柱。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柱为三元乙丙橡胶限位柱。
[0042]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弹性限位柱的作用,使得其与限位收集件之间的区域的直径为13-18mm左右,通过弹性限位柱与离心管贴合,可有效避免离心管在收集腔内晃动,同时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0043]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调节件为弹性限位调节件。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调节件为硅胶弹性限位调节件。特别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较大弹性形变的材料制备。
[0044]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弹性限位调节件与调节槽的配合作用,可以调节固定件在限位槽中的位置,进而控制限位收集件在收集腔内的位置,针对不同直径的离心管进行限位。通过弹性限位调节件,是因为其可实现较大的弹性形变,在把手推拉固定件的外力作用下,可以通过弹性形变从原来的调节槽内脱离,当进入到下一个调节槽的时候,可通过弹性形变恢复,起到限位调节的作用。
[0045]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部设有把手64,通过把手推拉固定件,以控制限位收集件在收集腔内的位置,针对不同直径的离心管进行限位,避免离心管过度位移。
[0046]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腔底部设有限位槽21,通过限位槽的作用,针对现有技术中离心管底部(尖底或圆底)进行限位固定,进一步避免离心管在收集腔内位移。
[0047]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部下方连接有旋转机构7。
[0048]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底座71,所述底座内设有驱动装置72,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转轴73,所述转轴上端设有连接部74,所述连接部与转盘部下方连接。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转盘部内收集腔设置的离心管内,使得不贴近磁吸层的磁珠通过液体相对流动被吸附,提高磁珠的富集效率。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控制转盘部的转速为5-20r/min,避免转速过快,使得离心管内被吸附的磁珠又再次分散。
[0049]
特别的,所述旋转机构还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0050]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收集腔内设置限位收集部,并与安装槽、调节槽配合作用,可用于规格为5ml、10ml、15ml离心管的免疫磁珠分离当中。再配合旋转机构的作用下,转盘部内收集腔设置的离心管内,使得不贴近磁吸层的磁珠通过液体相对流动被吸附,提高磁珠的富集效率。
[0051]
实施例2
[005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与实施例1结构一致的大容量磁珠分离收集装置,所不同的是,优选的,所述转盘部内对称设有9个收集腔,可以满足不同实验要求,提高实验效率。
[0053]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柱为热塑性弹性体限位柱。
[0054]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调节件为热塑性弹性体限位调节件。
[0055]
实施例3
[005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与实施例1结构一致的大容量磁珠分离收集装置,所不同的是,优选的,所述转盘部内对称设有12个收集腔,可以满足不同实验要求,提高实验效率。
[0057]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柱为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限位柱。
[0058]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调节件为橡胶限位调节件。
[0059]
实施例4
[006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与实施例1结构一致的大容量磁珠分离收集装置,所不同的是,优选的,所述转盘部内对称设有15个收集腔,可以满足不同实验要求,提高实验效率。
[0061]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柱为聚丙乙烯限位柱。
[0062]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调节件为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限位调节件。
[006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64]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