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8286发布日期:2021-06-18 20:1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



背景技术:

离心机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免疫学、血站等领域,是实验室中用于离心沉淀的常规仪器,能够产生旋转、使被旋转的物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做沉降运动,从而利用不同物质在离心力场中沉淀速度的差异,实现物体的分离。

根据上述,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医用离心机,虽然具备很好的离心作用,但是因其结构较为简易,容舱普遍为固定式,无法便捷拆卸,因此不便更换不同型号的容舱以及清洗消毒,大大制约了使用范围;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可分离容舱的离心机,但是因容舱与转轴之间缺乏限位夹持机构和自动分离机构,因此不仅操作麻烦,此外也容易在离心过程中发生容舱飞出的问题,影响了使用的稳定和安全。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包括壳体、电机、转轴、容舱组件、第一隔板、电动推杆、分离架组件、第二隔板、半导体制冷器,所述的电机固设于壳体内部前端下侧,所述的电机与壳体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转轴固设于电机顶部,所述的转轴与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的容舱组件套设于转轴外壁,所述的容舱组件与转轴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第一隔板固设于壳体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第一隔板与壳体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电动推杆固设于壳体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电动推杆与壳体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分离架组件固设于电动推杆底部前端,所述的分离架组件与电动推杆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分离架组件与容舱组件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隔板固设于第一隔板后端中部,所述的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第二隔板与壳体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固设于第二隔板内部,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第二隔板采用热熔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前端还固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与壳体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控制面板分别与电机、电动推杆和半导体制冷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壳体内部还设有导流腔,所述的导流腔为空心腔体,所述的导流腔顶端还设有避让槽,所的避让槽为环形凹槽,所述的壳体内部后端上侧还固设有散热网,所述的散热网与壳体采用热熔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转轴内部前端还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为矩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容舱组件由舱体、卡套、卡块、放置槽和流通孔组成,所述的导流腔内部还设有舱体,所述的舱体与导流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舱体内部中端还固设有卡套,所述的卡套与舱体采用一体成型,所述的卡套内部还固设有卡块,所述的卡块与卡套一体成型,且所述的卡块与卡槽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舱体内部还设有若干数量的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为圆形凹槽,所述的舱体外壁还设有若干数量的流通孔,所述的流通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分离架组件由连接架、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组成,所述的电动推杆底部前端还固设有连接架,所述的连接架与电动推杆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连接架与壳体采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架前端顶部还固设有上限位环,所述的上限位环与连接架一体成型,且所述的上限位环与壳体采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架前端底部还固设有下限位环,所述的下限位环与连接架一体成型,且所述的下限位环与壳体采用上下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顶部还固设有放热端,所述的放热端与半导体制冷器一体成型,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底部还固设有吸热端,所述的吸热端与半导体制冷器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具有以下优点:

1、首先由电机驱动转轴可带动容舱组件进行离心,且配合半导体制冷器从而实现了低温冷冻,满足了医疗试剂的离心和保存。

2、其次由容舱组件和分离架组件的相互配合作用,从而不仅便于容舱组件进行自动分离,方便后续工作人员直接将容舱组件从壳体内部抽出,拓展了操作的便捷性,此外也能够对容舱组件进行限位,确保了离心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的a向剖视图;

图3是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的立体图1;

图4是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的立体图2;

图5是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的变化状态立体图;

图6是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的分离状态立体图;

图7是导流腔的露出状态立体图;

图8是容舱组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9是分离架组件的立体放大图。

壳体1、电机2、转轴3、容舱组件4、第一隔板5、电动推杆6、分离架组件7、第二隔板8、半导体制冷器9、控制面板101、导流腔102、避让槽103、散热网104、卡槽301、舱体401、卡套402、卡块403、放置槽404、流通孔405、连接架701、上限位环702、下限位环703、放热端901、吸热端9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包括壳体1、电机2、转轴3、容舱组件4、第一隔板5、电动推杆6、分离架组件7、第二隔板8、半导体制冷器9,所述的电机2固设于壳体1内部前端下侧,所述的电机2与壳体1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转轴3固设于电机2顶部,所述的转轴3与电机2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的容舱组件4套设于转轴3外壁,所述的容舱组件4与转轴3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第一隔板5固设于壳体1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第一隔板5与壳体1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电动推杆6固设于壳体1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电动推杆6与壳体1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分离架组件7固设于电动推杆6底部前端,所述的分离架组件7与电动推杆6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分离架组件7与容舱组件4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隔板8固设于第一隔板5后端中部,所述的第二隔板8与第一隔板5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第二隔板8与壳体1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9固设于第二隔板8内部,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9与第二隔板8采用热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一种可自动分离容舱的大容量低速冷冻离心机具备以下功能;

a、电机2开启后可驱动转轴3带动容舱组件4进行旋转,实现对试管的离心处理;

b、半导体制冷器9开启后能够对壳体1内部进行吸热,实现制冷降温,利于医疗样品离心和保存;

c、容舱组件4内部可放置若干数量的试管样品,方便后续的旋转离心,同时容舱组件4可顺着转轴3可上下滑动,方便了拆装,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对容舱组件4进行更换;

d、电动推杆6能够驱动分离架组件7上下滑动,借助分离架组件7的作用,不仅能够对容舱组件4进行限位,提高了离心的稳定性,此外也能够在离心后,实现上升,便于容舱组件4自动与壳体1分离,方便后续工作人员直接将容舱组件4从壳体1内部抽出,拓展了操作的便捷性;

所述的壳体1前端还固设有控制面板101,所述的控制面板101与壳体1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控制面板101分别与电机2、电动推杆6和半导体制冷器9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壳体1内部还设有导流腔102,所述的导流腔102为空心腔体,所述的导流腔102顶端还设有避让槽103,所的避让槽103为环形凹槽,所述的壳体1内部后端上侧还固设有散热网104,所述的散热网104与壳体1采用热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面板101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机2、电动推杆6和半导体制冷器9进行开关控制调节,方便操作使用,导流腔102不仅能够对容舱组件4和分离架组件7进行放置,此外也便于低温冷气流通,实现冷冻存放,避让槽103能够对分离架组件7中的上限位环702进行避让,便于上限位环702嵌入,散热网104能够便于半导体制冷器9顶部的热量外溢;

所述的转轴3内部前端还设有卡槽301,所述的卡槽301为矩形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卡槽301能够对容舱组件4进行限位,使得转轴3能够带动容舱组件4同步旋转;

所述的容舱组件4由舱体401、卡套402、卡块403、放置槽404和流通孔405组成,所述的导流腔102内部还设有舱体401,所述的舱体401与导流腔102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舱体401内部中端还固设有卡套402,所述的卡套402与舱体401采用一体成型,所述的卡套402内部还固设有卡块403,所述的卡块403与卡套402一体成型,且所述的卡块403与卡槽301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舱体401内部还设有若干数量的放置槽404,所述的放置槽404为圆形凹槽,所述的舱体401外壁还设有若干数量的流通孔405,所述的流通孔405为圆形通孔;

需要说明的是舱体401位于导流腔102内部,卡套402能够套设在转轴3外壁,配合卡块403,能够与转轴3相互扣合,便于被转轴3带动进行旋转,放置槽404能够便于试管插入,方便对样品试管进行离心,流通孔405能够便于低温冷气传递到舱体401内部的试管中,实现了冷冻离心和存储目的;

所述的分离架组件7由连接架701、上限位环702和下限位环703组成,所述的电动推杆6底部前端还固设有连接架701,所述的连接架701与电动推杆6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连接架701与壳体1采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架701前端顶部还固设有上限位环702,所述的上限位环702与连接架701一体成型,且所述的上限位环702与壳体1采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架701前端底部还固设有下限位环703,所述的下限位环703与连接架701一体成型,且所述的下限位环703与壳体1采用上下滑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架701能够在电动推杆6的驱动下带动上限位环702和下限位环703进行上下滑动,借助上限位环702的向下作用,能够对容舱组件4进行向上的约束,避免容舱组件4在离心过程中向外发生脱离飞出的问题,借助下限位环703的向上作用,能够对容舱组件4进行向上的托起,便于将容舱组件4向上从导流腔102内部分离,方便后续工作人员对容舱组件4进行更换清洁;

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9顶部还固设有放热端901,所述的放热端901与半导体制冷器9一体成型,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9底部还固设有吸热端902,所述的吸热端902与半导体制冷器9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放热端901具备放热性,能够将半导体制冷器9顶部的热量向外排出,吸热端902具备吸热性,能够对导流腔102内部进行吸热,便于对容舱组件4进行制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