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叠传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912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叠传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函分拣机的配套设备。
为适应我国平信交换量的需要,邮局开始采用分拣机、信叠传输机系统来代替人工操作。进口全套的分拣传输系统,价格难以接受,一般只进口信函分拣机,信函传输机的工作仍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已知的德国信叠传输机,需在现场整体焊接安装,体积大,不利于位置调整及维护保养,传输速度固定不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低、结构简单、速度可调的信叠传输机。
本实用新型是由箱体、驱动装置、从动装置、传输带组成。其中,驱动装置包括调速电机5、联轴器4、减速器3、链条2、驱动滚筒1;传输带包括隔板11与基带10粘接,基带工作面由平行托辊支撑,基带下非工作面两侧置布托辊7及托板6,纵向绕过从动滚筒及驱动滚筒,并由张紧丝杠调紧;箱体包括驱动箱体、从动箱体、中间箱体积木式拼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与德国160格口,3万件/小时信函分拣机配套。工作时置于信函分拣机格1米处,当信函分拣机格口平信满格后,巡机员将把签及信叠放置在信叠传输机上,传输到另一端的捆扎机捆成信把。使信函分拣机和捆扎机联系起来,形成了人机结合的工作流水线,提高工作效率10倍,减少人工传递强度。结构合理、操作维护方便、输送速度可快可慢随需要控制,成本低,每台可节约外汇几十万元,十分适合国内邮局使用。


图1 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
图1的A-A剖视图。
参阅
图1,箱体8由驱动箱体、从动箱体及5个相同的中间箱体拼装,并用螺钉固定,均是2mm钢板弯压成型,四周有检查维修窗口,每个窗口有两个螺钉固定,箱底装支承脚,表面涂漆。
驱动滚筒1由固定座装于箱体,通过链条2、蜗轮蜗杆减速器3,连轴器4与调速电机5连接,调速电机由电气开关控制。
传输带10采用麻纹树脂带粘接橡胶隔板11,隔板是中间带芯软橡胶模压成型,为了增加树脂基带横向刚性,在带体加入金属加强层,当中间不支撑时不下凹,上工作面采用平行辊支撑,下非工作面两侧布置托辊7和托板6。在纵向驱动滚筒与从动滚筒12处各置一对张紧丝杠9,纵向张紧传输带,张紧丝杠按装箱体外侧,便于工作调整。设备外形尺寸11500×380×800mm,传输速度0.1~0.8米/秒,效率3万件/小时。
权利要求1.一种信叠传输机,由箱体、驱动装置、从动滚筒、传输带组成,其特征在于a、驱动装置包括调速电机、减速器、连轴器、链条、驱动滚筒构成;b、传输带包括基带与中间带芯软橡胶隔板粘接,工作面用平行辊支撑,下非工作面两侧布置托辊,纵向绕过从动滚筒及驱动滚筒,并由张紧丝杠调紧;c、箱体包括驱动箱体、从动箱体及中间箱体积木式拼装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带基带中间夹有加强层。
专利摘要信叠传输机,箱体是驱动箱体、从动箱体及中间箱体积木式拼装结构,驱动装置由调速电机、减速器、链条、驱动液筒构成,传输带具有夹强层的基带粘接带芯软橡胶隔板,使信函分拣、捆扎形成人机结合的工作流水线,提高工作效率10倍,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十分适合我国邮局使用。
文档编号B07C3/00GK2206158SQ9422896
公开日1995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3日
发明者郭宇东, 郭志强, 庞桂芬, 王佩, 李品成 申请人:沈阳市邮政通信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