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漏尘沙簸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64570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漏尘沙簸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漏尘沙簸箕。
【背景技术】
[0002]在土建工程中,完成基坑或条形基础的开挖后,使用人工将基坑中土石方、渣土运弃至建筑承包商或建筑方指定的销纳场地,基槽之间碎石机械无法彻底清理干净,需人工进行配合清理,常规簸箕不仅会将碎石清理,也会带走沙粒,无形中增加工作量,另外,施工过程中一些工人不遵守文明施工要求,随意乱扔垃圾,这些垃圾清理时用常规簸箕会将沙土一同带走,给垃圾清理带来额外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保证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新型漏尘沙簸箕。
[0004]本发明的发明思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漏沙的簸箕,包括簸箕底、簸箕帮以及与所述簸箕帮相连的把手,所述簸箕帮为“U”型金属框架,其上部固定连接把手,下部周边设置与簸箕底相连接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安装孔;由螺钉将簸箕底与簸箕帮固定成一体,所述簸箕底为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为根据不同施工要求提供不同尺寸的金属网,其前端采用楔形护边封边收头处理。
[0005]—种新型漏尘沙簸箕,包括簸箕底、簸箕帮以及与所述簸箕帮相连的把手,其中:
[0006]所述簸箕帮为“U”型金属框架,其上部固定连接把手,下部周边设置与簸箕底相连接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安装孔;
[0007]所述簸箕底为搭接在簸箕帮上的金属网,由设置在安装孔内的螺钉将其与簸箕帮固定成一体;
[0008]在簸箕口处设有与簸箕底相连接的楔形护边。
[0009]所述楔形护边的横截面为楔形状。
[0010]所述安装孔为若干个,且沿所述翻边等间距设置。
[0011]所述把手是由跨接在所述簸箕帮两帮之间的支撑架,一端与支撑架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簸箕帮后部相连接的提杆。
[0012]所述金属丝网的孔径为0.3-0.5cm。
[001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手提手柄,将需要清理的基坑中土石方、渣土堆放在簸箕底上,用力对手柄震动,使簸箕底上的沙土漏掉,再把土石方和渣土运弃至建筑承包商或建筑方指定的销纳场地。
[0014]通过试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设计合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也使文明施工得到了保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簸箕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为:1、簸箕底;2、簸箕帮;3、把手;4、翻边;5、安装孔;6、楔形护边;31、支撑架;32、提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0]实施例1
[0021]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漏尘沙簸箕,包括簸箕底1、簸箕帮2以及与簸箕帮2相连的把手3,其中:
[0022]簸箕帮2为“U”型金属框架,其上部固定连接把手3,下部周边设置与簸箕底1相连接的翻边4,翻边4上设置安装孔5 ;
[0023]簸箕底1为搭接在簸箕帮2上的金属网,由设置在安装孔5内的螺钉将其与簸箕帮2固定成一体;
[0024]在簸箕口处设有与簸箕底1相连接的楔形护边6。
[0025]楔形护边6的横截面为楔形状。
[0026]安装孔5为二十二个,且沿翻边4等间距设置。
[0027]把手3是由跨接在簸箕帮2两帮之间的支撑架31,一端与支撑架31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簸箕帮2后部相连接的提杆32。
[0028]金属丝网的孔径为0.4cm。
[002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手提手柄,将需要清理的基坑中土石方、渣土堆放在簸箕底上,用力对手柄震动,使簸箕底上的沙土漏掉,再把土石方和渣土运弃至建筑承包商指定的销纳场地。
[0030]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漏尘沙簸箕,包括簸箕底(I)、簸箕帮(2)以及与所述簸箕帮(2)相连的把手(3),其特征在于: 所述簸箕帮(2)为“U”型金属框架,其上部固定连接把手(3),下部周边设置与簸箕底(1)相连接的翻边(4),所述翻边(4)上设置安装孔(5); 所述簸箕底(I)为搭接在簸箕帮(2 )上的金属网,由设置在安装孔(5 )内的螺钉将其与簸箕帮(2)固定成一体; 在簸箕口处设有与簸箕底(I)相连接的楔形护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漏尘沙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护边(6)的横截面为楔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漏尘沙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5)为若干个,且沿所述翻边(4)等间距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漏尘沙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是由跨接在所述簸箕帮(2)两帮之间的支撑架(31),一端与支撑架(31)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簸箕帮(2)后部相连接的提杆(3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漏尘沙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网的孔径为.0.3-0.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漏尘沙簸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漏尘沙簸箕,包括簸箕底、簸箕帮以及与所述簸箕帮相连的把手,其中:簸箕帮为“U”型金属框架,其上部固定连接把手,下部周边设置与簸箕底相连接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安装孔;簸箕底为搭接在簸箕帮上的金属网,由设置在安装孔内的螺钉将其与簸箕帮固定成一体;在簸箕口处设有与簸箕底相连接的楔形护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设计合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也使文明施工得到了保证。
【IPC分类】B07B1/28, E04G21/00
【公开号】CN204974415
【申请号】CN201520426127
【发明人】鞠方伦, 黄红喜, 左京力, 包妍, 王锡杰, 孟涛, 聂红恩, 王波, 吕守龙, 陈前廷, 孙加瑞
【申请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