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民用燃烧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1539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民用燃烧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民用燃烧块及其制作方法,具体说是利用植物废 料经炭化后制成一种可点火即燃的燃烧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背景火给人类带来进步,从古至今世代相传,人们生活取暖、做饭都 离不了火。可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民间却还没有一种很方便理 想的民用燃料。虽然现今生活中有木炭、煤、电、液化气、固体酒精 等,但这些燃料在使用上都存在许多弊端,如木炭,毁坏森林资源、 不易点燃、易压碎、不卫生、不便携带;煤,矿藏日益枯竭、燃烧有 煤气、残留土渣、大气污染严重,不易点燃;电,不便移动使用、且 电价贵、不安全;液化气,不安全、易漏气、不便携带;固体酒精, 易挥发、燃烧时间短,价格贵,有气味。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民用燃烧块及其制作方法,该燃烧块充分利 用植物废料,如竹木碎渣、树枝竹杈、茎杆谷壳、锯木竹屑等,经绞 压粉碎、高温高压加热分解,进行干馏炭化成为炭,或用窑烧的大、 竹炭作燃料。然后根据传统的民间烧火方法,即用易燃物点燃碎木条, 再引燃木炭或煤。本发明将这种燃烧过程进行一体化组合,制作成一 种可以点火即燃的燃烧块,制作方法为植物废料一炭化一粉碎一加
胶粘剂、水搅拌一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该燃烧块具有点火即燃、火 力大、热值高、燃烧时间长,燃烧时无烟、无毒、无味、无污染,使 用安全、表面光洁、干净卫生、轻巧坚硬、携带方便、可长期存放, 适用面广、生产简单、成本低廉、设计独特、新颖美观等优点。适合 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或乡镇企业、城乡居民小作坊半机械化生产,可 开发出各种新颖的日用燃料系列商品进入商场,创造较大的社会和经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燃烧块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例(见图l)说明制作方法。外观设计造型为中间空心的圆柱体1,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三 支脚4,形如古鼎。上层是炭末块2,为主体燃烧部分。将植物废料炭化后粉碎成炭末,加入胶粘剂、水,比例为10: 1: 10,混合搅拌成胶状,但lj入模 具中压制成型。下层是末屑块3,为点火即燃部分。将植物废料粉碎成末屑,加 入胶粘剂'、水、比例为2: 1: 6,混合搅拌成胶状,倒入模具中压制 成型。将上下两层粘合,待充分干燥后,下层浸入少量石蜡溶液作为燃烧剂,(也可在配料时添加适量其他燃烧剂或助燃剂)使其点火即燃, 又增加光洁和硬度。上下层的高度、大小、形状及各种比例,可根据 情况和要求灵活调整。胶粘剂可用一种或多种配制,如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玉米淀粉、其他淀粉等。燃烧块6还可以加入适量香 料,成品即产生香味。燃烧块的上下层中心各有1个(或多个)圆形孔,两层之间和下 层支脚7间都留有较大空隙,使燃烧块在独立燃烧时供氧充足、燃烧 火力大、热值高,给上层炭末块提供了与氧气在高温上直接化合的燃 烧条件。因燃烧块结构坚硬,燃烧时也是易坍塌,所以在引燃后便可随时添加炭末块(见图2),以延续或增加火力和热值。燃烧块也可 设计成两层之间不留空隙,(见图3)或其他任何形状的造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民用燃烧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该燃烧块的原料来源为各种植物废料,如竹木碎渣、树枝竹杈、茎杆谷壳、锯木竹屑等,本发明将这些原料进行一体化组合,制作成一种可以点火即燃的燃烧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民用燃烧块的制作方法,其 特征是,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植物废料-炭化-粉碎-加胶粘剂-加 水-搅拌-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民用燃烧块及其制作方法,该燃烧块利用植物废料经炭化制作成一种可以点火即燃的燃烧块。制作方法为植物废料→炭化→粉碎→加胶粘剂、水搅拌→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该燃烧块具有点火即燃、火力大、热值高、燃烧时间长、无环境污染、使用安全、携带方便,可长期存放、适用面广、生产简单、设计独特等优点。适合规模化、现代化或半机械化生产,可开发出各种新颖的日用燃料系列商品进入市场,创造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C10L5/44GK101148623SQ200610127400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9日
发明者潘洪生 申请人:潘洪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