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自动调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327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润滑油自动调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油调和系统。
背景技术
润滑油的生产,大都是采用基础油为基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根据不同的用途添·加一定的添加剂,调和成各种用途的润滑油。为了使制备的润滑油更好地具备其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充分的调和,其中包括沉淀、混合、力口热、搅拌等,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反应釜调和润滑油使得各项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油料不能充分的调和搅拌,造成添加剂在基础油中混合不均等问题,使生产的润滑油达不到国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润滑油调和系统。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自动调和系统,包括酸性预处理装置、调和釜、过滤装置、滤油收集装置、调和罐和储油罐,所述酸性预处理装置的上方设有进油管和计量泵,下方设有出油管,该出油管与调和釜的进油口连接,调和釜的出油口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设有滤油收集装置,该滤油收集装置与调和罐连接,调和罐通过油泵与储油罐连接。所述调和釜内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上部设有添加剂入口,下部设有卸料口。所述酸性预处理装置、调和釜和过滤装置、以及滤油收集装置、调和罐和储油罐之间均设置有截止阀。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设有调和釜和加热搅拌装置,使得沉淀功能和搅拌加热功能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具有工艺合理、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酸性预处理装置、2调和釜、3过滤装置、4滤油收集装置、5储油罐、6计量泵、7添加剂入口、8卸料口、9调和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调和系统,包括酸性预处理装置1、调和釜2、过滤装置3、滤油收集装置4、调和罐9和储油罐5,所述酸性预处理装置I的上方设有进油管和计量泵6,下方设有出油管,该出油管与调和釜2的进油口连接,调和釜2的出油口与过滤装置3连接,所述过滤装置3的下方设有滤油收集装置4,该滤油收集装置4与调和罐9连接,调和9罐通过油泵与储油罐5连接。所述调和釜2内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上部设有添加剂入口 7,下部设有卸料
n 8。所述酸性预处理装置1、调和釜2和过滤装置3、以及滤油收集装置4、调和罐9和储油罐5之间均设置有截止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设有调和釜和加热搅拌装置,使得沉淀功·能和搅拌加热功能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具有工艺合理、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权利要求1.一种润滑油自动调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性预处理装置(I)、调和釜(2)、过滤装置(3)、滤油收集装置(4)、调和罐(9)和储油罐(5),所述酸性预处理装置(I)的上方设有进油管和计量泵(6),下方设有出油管,该出油管与调和釜(2)的进油口连接,调和釜(2)的出油口与过滤装置(3)连接,所述过滤装置(3)的下方设有滤油收集装置(4),该滤油收集装置(4)与调和罐(9)连接,调和罐(9)通过油泵与储油罐(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自动调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釜(2)内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上部设有添加剂入口( 7 ),下部设有卸料口( 8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自动调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预处理装置(I)、调和釜(2)和过滤装置(3)、以及滤油收集装置(4)、调和罐(9)和储油罐(5)之间均设置有截止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自动调和系统,包括酸性预处理装置、调和釜、过滤装置、滤油收集装置、调和罐和储油罐,所述酸性预处理装置的上方设有进油管和计量泵,下方设有出油管,该出油管与调和釜的进油口连接,调和釜的出油口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设有滤油收集装置,该滤油收集装置与调和罐连接,调和罐通过油泵与储油罐连接;所述调和釜内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上部设有添加剂入口,下部设有卸料口;所述酸性预处理装置、调和釜和过滤装置、以及滤油收集装置、调和罐和储油罐之间均设置有截止阀。本实用新型设有调和釜和加热搅拌装置,使得沉淀功能和搅拌加热功能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具有工艺合理、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C10M177/00GK202849364SQ20122059957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李斌, 张国义 申请人:青州市远洋润滑油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