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机械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00237发布日期:2019-05-07 20:1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机械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脂是为了解决设备在运转时产生离心力的状态下,为减少设备摩擦磨损需要的一种润滑材料。设备运行部位大都是水平状态与稍倾斜状态,而在垂直状态,也只是低温低转速。针对大工业企业,如冶金、煤炭现在使用的大型设备——轴流风机,长期在较高温度(120-130℃),中等转速(1400-1500r/min),中等负荷的运转运行部位的脂润滑,国内目前还没有专用润滑脂。可耐同等温度、同等转速、负荷的润滑脂,处于垂直运行后,寿命很短(流淌)。频繁仃机补充,给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又不便于清理,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能源,增加了设备成本,加大了工作的劳动强度。为了解决此问题,国内同类设备大都用进口产品(美国le公司的1275脂)使用。但是价位是国产脂的10-20倍,而且运输时间长、不方便,加上生产到使用,周期长,期间由于自然氧化,也降低了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对电触点的防腐蚀和防锈性能有明显的改善的冲压机械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压机械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取脂肪酸钙皂1-5份和基础油10-20份混合,并加热至50-80℃,保温0.5-1h再经循环搅拌、冷却得到第一基础脂;

2)取脂肪酸钠皂1-5份和基础油10-20份混合,并加热至50-80℃,保温0.5-1h后升温到100-120℃,加入脂肪酸钠皂1-5份,并加热至150-200℃,保温1-2h再经循环搅拌、冷却得到第二基础脂;

3)取由分子中含有脲基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稠化剂稠化基础油所制备得第三基础脂10-20份;

4)将第一基础脂、第二基础脂与第三基础脂混合后通过均化器均化或研磨机研磨后得到本发明基础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润滑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有效改善的电触点的接触状况,对电触点的防腐蚀和防锈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具体实施例1:一种冲压机械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取脂肪酸钙皂1份和基础油10份混合,并加热至50℃,保温0.5h再经循环搅拌、冷却得到第一基础脂;

2)取脂肪酸钠皂1份和基础油10份混合,并加热至50℃,保温0.5h后升温到100℃,加入脂肪酸钠皂1份,并加热至150℃,保温1h再经循环搅拌、冷却得到第二基础脂;

3)取由分子中含有脲基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稠化剂稠化基础油所制备得第三基础脂10份;

4)将第一基础脂、第二基础脂与第三基础脂混合后通过均化器均化或研磨机研磨后得到本发明基础酯。

具体实施例2:一种冲压机械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取脂肪酸钙皂5份和基础油20份混合,并加热至80℃,保温1h再经循环搅拌、冷却得到第一基础脂;

2)取脂肪酸钠皂5份和基础油20份混合,并加热至80℃,保温1h后升温到120℃,加入脂肪酸钠皂5份,并加热至200℃,保温2h再经循环搅拌、冷却得到第二基础脂;

3)取由分子中含有脲基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稠化剂稠化基础油所制备得第三基础脂20份;

4)将第一基础脂、第二基础脂与第三基础脂混合后通过均化器均化或研磨机研磨后得到本发明基础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机械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取脂肪酸钙皂1-5份和基础油10-20份混合,并加热至50-80℃,保温0.5-1h再经循环搅拌、冷却得到第一基础脂;2)取脂肪酸钠皂1-5份和基础油10-20份混合,并加热至50-80℃,保温0.5-1h后升温到100-120℃,加入脂肪酸钠皂1-5份,并加热至150-200℃,保温1-2h再经循环搅拌、冷却得到第二基础脂;3)取由分子中含有脲基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稠化剂稠化基础油所制备得第三基础脂10-20份;4)将第一基础脂、第二基础脂与第三基础脂混合后通过均化器均化或研磨机研磨后得到本发明基础酯。本发明提供的润滑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有效改善的电触点的接触状况,对电触点的防腐蚀和防锈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

技术研发人员:陆伯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陆伯川
技术研发日:2017.10.31
技术公布日:2019.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