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油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4287阅读:8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油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普通蒸馏工艺进行原有脱水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稀油脱水,但也存在脱水过程中原油中轻质成分流失,油品性质发生变化的问题。采用离心工艺进行原油脱水的方法,很难将处理后的原油中的含水量控制在0.5wt%以下,一般该类仪器适用于含水要求不高的油田现场,而不适用于实验室脱水。化学破乳一般也用于油田现场,不适应实验室脱水,一是含水超标,二是一种破乳剂只能针对一种性质的原油,适用范围窄。超声波法和微波辐射法国内还处于研究阶段,没有成熟的产品。目前比较成熟、生产比较多的是采用电脱原理的脱水仪。该类脱水仪对于粘度在5000mpa·s以上的原油,连续24小时脱水,含水率也达不到0.5%,主要是因为油稠,电场强度不能破坏油水的乳状结构。

申请号为201510532262.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原油脱水仪,具有脱水快速,脱水率高的优点。然而还具有一些缺陷:1、其承接部的外壁直接跟蒸汽接触,导致会有部分蒸汽在承接部的外壁凝结,并顺着承接部外壁流回原油,影响脱水率;2、分离器的导流部出口也同样跟蒸汽接触,同样会导致分离器的分离出的油再次跟油水混合蒸汽混合,影响脱水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原油脱水装置,通过如下手段实现:

一种原油脱水装置,包括脱水釜,所述的脱水釜内设有脱水腔、冷凝器、油水分离器,其中:所述的冷凝器呈倒锥形,设置在脱水釜顶端,并将脱水釜内部空间封闭,冷凝器设有冷凝剂进口和冷凝剂出口;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包括斗状的油水斗以及设在油水斗下部的分离管,所述的油水斗设在冷凝器下方,所述的分离管跟脱水釜底部的排放口相连;所述的脱水腔围绕油水分离器设置,脱水腔由脱水釜侧壁、跟油水斗边缘投影重合的隔绝板、以及底板组成,并使得脱水腔内的空间跟油水斗外壁接触的空间相互隔绝;所述的脱水腔内设有环形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器的冷凝剂进口跟其中轴线重合,冷凝剂出口沿其边缘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脱水腔的进油口设在其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水腔外壁还设有减压阀和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原油脱水装置,将脱水腔内的空间跟油水斗外壁接触的空间相互隔绝,同时将分离器的分离管出口也同样跟脱水腔隔绝,进一步提高了脱水率;同时由于脱水腔温度高,气压大,使得分离管内的排油速率增加,提高脱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一种原油脱水装置,包括脱水釜,所述的脱水釜1内设有脱水腔2、冷凝器3、油水分离器4,其中:所述的冷凝器3呈倒锥形,设置在脱水釜1顶端,并将脱水釜1内部空间封闭,冷凝器3设有冷凝剂进口31和冷凝剂出口3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4包括斗状的油水斗41以及设在油水斗41下部的分离管42,所述的油水斗41设在冷凝器3下方,所述的分离管42跟脱水釜1底部的排放口相连;所述的脱水腔2围绕油水分离器4设置,脱水腔由脱水釜1侧壁、跟油水斗41边缘投影重合的隔绝板21、以及底板22组成,并使得脱水腔2内的空间跟油水斗41外壁接触的空间相互隔绝;所述的脱水腔2内设有环形加热器5。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器3的冷凝剂进口31跟其中轴线重合,冷凝剂出口31沿其边缘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脱水腔2的进油口23设在其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水腔2外壁还设有减压阀6和压力表7。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