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6268发布日期:2019-04-09 20:3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清洁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车用燃料主要包括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车用替代燃料(如甲醇、乙醇、乳化燃料、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等。车用燃料的使用性能对汽车的动力性、排放性有直接影响。车用燃料的消耗费用约占汽车运输成本的1/3左右,直接影响汽车使用的经济性。车辆在使用时会产生废气,即汽车尾气,其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由于汽车运行严重的分散性和流动性,给净化处理技术带来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大力开发机内净化技术,例如:提高燃油的燃烧率、安装防污染处理设备和采取开发新型发动机等,改变燃料成分是其中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清洁燃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制备的燃料具有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功效,是能够替代汽油的产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其中,所述的燃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甲醇45~55份,碳五轻烃35~45份,乙酸乙酯8~10份,燃油助剂0.03~0.06份。上述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其中,所述的燃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甲醇50份,碳五轻烃40份,乙酸乙酯9.95份,燃油助剂0.05份。上述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其中,所述的燃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甲醇50%,碳五轻烃40%,乙酸乙酯9.95%,燃油助剂0.05%。上述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其中,所述的燃油助剂为微生物菌剂,包含以任意比例混合的三种菌。上述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其中,所述的燃油助剂中包含的三种菌分别为粘性丝孢酵母菌、耐久肠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每种菌的含量按质量比计大于5‰,每种菌的菌落数均大于1×106cfu/ml。该三种菌的菌株,粘性丝孢酵母菌(trichosporonmucoides)eam-ac16、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durans)eam-zl009cf6、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eam-zf008t,已于2013年4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登记号分别为cgmccno.7429、cgmccno.7424、cgmccno.742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包含:步骤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步骤2、取甲醇放入搅拌器,加入碳五轻烃,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步骤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再加入乙酸乙酯,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步骤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燃油助剂,搅拌后静置。上述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2和步骤3中的搅拌时间均为10分钟,然后再分别静置15分钟。上述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4中的搅拌时间为30分钟,然后再静置1小时。本发明提供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该燃料是采用石油级酵母生物菌改变甲醇,变性为生物醇,用生物醇加入一定比例的多碳醇及融合剂制备而成的生物基甲醇汽油,或者叫动力生物醇汽油助剂。可以加入油箱和汽油混合使用,清洁油箱油路,清除发动机汽缸内部积炭,增强动力,降低尾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直接加入油箱与汽油混合使用,不需改动汽车部件,可以与汽油随时互换。菌种保藏说明i)保藏说明菌种名称:粘性丝孢酵母菌拉丁名:(trichosporonmucoides)菌株编号:eam-ac16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机构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3年4月7日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no.7429。ii)保藏说明菌种名称:耐久肠球菌拉丁名:(enterococcusdurans)菌株编号:eam-zl009cf6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机构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3年4月7日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no.7424。iii)保藏说明菌种名称:蜡状芽孢杆菌拉丁名:(bacilluscereus)菌株编号:eam-zf008t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机构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3年4月7日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no.742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甲醇45~55份,碳五轻烃35~45份,乙酸乙酯8~10份,燃油助剂0.03~0.06份。烃是碳、氢两种元素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系列物质,其中较轻的种类叫做轻烃,轻烃中的c5~c16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称为液态轻烃,一般是原油和天然气开采及石油深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液态轻烃中最轻的部分是c5、c6,c5即为碳五,包含异戊二烯、环戊二烯、间戊二烯、异戊烯、1-戊烯、2-丁炔、3-甲基-1-丁烯、环戊烷、环戊烯、异戊烷、正戊烷等。优选地,该燃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甲醇50份,碳五轻烃40份,乙酸乙酯9.95份,燃油助剂0.05份。更优选地,该燃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甲醇50%,碳五轻烃40%,乙酸乙酯9.95%,燃油助剂0.05%。燃油助剂为微生物菌剂,包含以任意比例混合的三种菌。该燃油助剂中包含的三种菌分别为粘性丝孢酵母菌、耐久肠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每种菌的含量按质量比计大于5‰,每种菌的菌落数均大于1×106cfu/ml。该三种菌的菌株,粘性丝孢酵母菌(trichosporonmucoides)eam-ac16、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durans)eam-zl009cf6、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eam-zf008t,已于2013年4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登记号分别为cgmccno.7429、cgmccno.7424、cgmccno.7428。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包含:步骤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步骤2、取甲醇放入搅拌器,加入碳五轻烃,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步骤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再加入乙酸乙酯,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步骤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燃油助剂,搅拌后静置。步骤2和步骤3中的搅拌时间均为10分钟,然后再分别静置15分钟。步骤4中的搅拌时间为30分钟,然后再静置1小时。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做更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3一种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其成分如下表1所示。表1成分配料表(按重量份数计)。成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甲醇50份45份55份碳五轻烃40份35份45份乙酸乙酯9.95份8份10份燃油助剂0.05份0.03份0.06份燃油助剂为微生物菌剂,包含以任意比例混合的三种菌。该燃油助剂中包含的三种菌分别为粘性丝孢酵母菌、耐久肠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每种菌的含量按质量比计大于5‰,每种菌的菌落数均大于1×106cfu/ml。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包含:步骤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步骤2、取甲醇放入搅拌器,加入碳五轻烃,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搅拌时间为10分钟,然后再静置15分钟。使甲醇变性为多碳醇。步骤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再加入乙酸乙酯,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搅拌时间为10分钟,然后再静置15分钟。让甲醇中的碱和乙酸乙酯中的酸进行中和。步骤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燃油助剂,搅拌后静置。搅拌时间为30分钟,然后再静置1小时。成品完成。助剂的成分是三种菌,这三种菌加入甲醇,使甲醇变性为生物醇,促进混合物整体融合,防止甲醇和碳五的分子发生反应。取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燃料分别进行质量检测,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表2.燃料检验结果(一)。检验结论所检项目符合gb17930-2016《车用汽油》标准要求。表3.燃料检验结果(二)。本发明提供的环保节能的汽车清洁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燃料其主要成分就是醇和碳,相比甲醇改良的其他清洁燃料,解决了成品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可以添加到98%,可以说是完全取代汽油。用甲醇加入助剂进行甲醇改良形成生物醇,并用甲醇和碳5混合使甲醇变性为多碳醇,还加入了酸乙酯进行融合,同时让甲醇中的碱和乙酸乙酯中的酸进行中和,使成品对汽车部件没有了酸碱性的腐蚀,也防止了对汽车橡胶制品的溶涨,脱胶问题。生物醇中加入了碳,提高了醇的热值,也增强了动力。同时甲醇具有较好的清洁和清洗功能,加入车中和汽油混合使用也清洗了油路,清除了积炭,降低了尾气排放。随着热值的提高,转换为的动能和汽油想当,也取代了汽油使用,缓解了国家石油资源不足。现在的一些清洁燃料里含有乙醇,和一些化学成分,考虑到乙醇是用粮食酿造,国家每年的国库陈粮有限,国家也不可能把大好的粮食拿出来酿酒后再放到车里烧,不符合国家政策。而甲醇和碳五在我国利用率不高,使用我国这些现有的大量资源是符合政策的。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