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0307发布日期:2021-06-08 17:3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润滑油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润滑油组合物,详细涉及适于电动机的润滑的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从能源效率和环境适应性的观点出发,将电动机作为行驶动力源的电动汽车以及将电动机与内燃机并用来作为行驶动力源的混合动力汽车正受到瞩目。电动机在运行中会伴随着产热,但电动机包含线圈和磁铁等不耐热的部件。因此,这些使用电动机作为行驶动力源的汽车中设有冷却电动机的手段。作为冷却电动机的手段,公知的有空气冷却、水冷却和油冷却。这些之中,油冷却方式可通过使油在电动机内部流通而使电动机内的发热部位(例如线圈、铁芯和磁铁等)与冷却介质(油)直接接触,从而获得较高的冷却效果。在油却冷方式的电动机中,通过使油(润滑油)在电动机内部流通,同时进行电动机的润滑和冷却。对电动机的润滑油(电动机油)要求具有电绝缘性。
3.使用电动机作为行驶动力源的汽车通常配置有具有齿轮机构的变速器。由于需要具有耐磨耗性和耐疲劳性,因此在润滑齿轮机构的润滑油中混合各种添加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

11339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

32869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8

05301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5.通常使用不同的润滑油对电动机和变速器进行润滑。如果能用同一润滑油对电动机和变速器(齿轮机构)进行润滑,则能使润滑油循环机构简略化。另外,最近还提出有将电动机和变速器(齿轮机构)作为一体装置(package)进行统合而成的电动驱动模块。在这种电动驱动模块的润滑中,从小型轻量化的观点来看,理想的是用同一润滑油对电动机和变速器(齿轮机构)进行润滑。
6.然而,以往的变速器油,即使因用于电动机的润滑而提高了新油的电绝缘性,由于使用导致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也不充分。另外,以往的电动机油用于变速器(齿轮机构)的润滑时,耐磨耗性和耐疲劳性并不充分。
7.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均衡地具有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耐磨耗性和耐疲劳性。用以解决问题的手段
8.本发明包含下述[1]~[15]的方式。[1]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润滑油基础油;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钙量计为0.005~0.03质量%的(a)水杨酸钙清净剂;以及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磷量
计为0.01~0.06质量%的(b)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
[0009]
【化1】(通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碳原子数为5~20的基团。)
[0010]
【化2】(通式(2)中,r3是碳原子数为2~17的直链烃基,r4是碳原子数为3~17的直链烃基,x1是氧原子或硫原子。)
[0011]
[2]根据[1]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润滑油组合物中的钙含量(ca)与磷含量(p)的和(ca+p)为0.015~0.075质量%。
[0012]
[3]根据[1]或[2]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在40℃下的运动粘度为4~20mm2/s,所述组合物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为1.8~4.0mm2/s。
[0013]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含有: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0.001~0.1质量%的(c)甲基苯并三氮唑系金属减活剂或苯并三唑系金属减活剂或者它们的组合。
[0014]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含有或不含有: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氮量计为0.15质量%以下的作为(d)抗氧化剂的胺系抗氧化剂。
[0015]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含有或不含有: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氮量计为0.03质量%以下的(f)含有氮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所述(f)成分的含量为以下化合物的总含量:作为具有碳原子数为8~36的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胺化合物的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和胺系抗氧化剂以外的化合物;以及作为具有碳原子数为8~36的脂肪族烃基或脂肪族烃基羰基和酰胺键的化合物的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和胺系抗氧化剂以外的化合物。
[0016]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金属系清净剂的总含量如下: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金属量计为0.03质量%以下。
[0017]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金属系清净剂的总皂基中水杨酸盐所占的比例为65质量%以上。
[0018]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润滑油组合物中的总磷含量如下: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磷元素计为0.06质量%以下。
[0019]
[10]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润滑油组合物中的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如下: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金属量计为0.03质量%以下。
[0020]
[11]根据[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作为具有o/n系含活性
氢基团的化合物的、且对金属系清净剂、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胺系抗氧化剂、琥珀酰亚胺系摩擦调整剂、醇残基中不具有o/n系含活性氢基团的亚磷酸二酯化合物以及三唑系金属减活剂中的任一种的含量都无贡献的化合物的总含量如下: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氧量和氮量的总量计为0~500质量ppm;所述o/n系含活性氢基团表示可为其他官能团的一部分的非酚式oh基或其盐、>nh基或

nh2基团。
[0021]
[12]根据[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通过jis k2514

1中规定的isot法,对所述组合物氧化处理150小时而得的氧化劣化油在80℃下的体积电阻率为1.0
×
109ω
·
cm以上。
[0022]
[13]根据[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用于装有电动机的汽车中的所述电动机的润滑或所述电动机和变速器的润滑。
[0023]
[14]一种电动机的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对具备电动机的汽车的所述电动机进行润滑。
[0024]
[15]一种电动机和变速器的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对具备电动机的汽车的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变速器进行润滑。发明效果
[0025]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可提供一种均衡地具有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耐磨耗性和耐疲劳性的润滑油组合物。
[0026]
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润滑油组合物可优选用于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润滑方法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述。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关于数值a和b的以“a~b”这样的表述是指“a以上、b以下”。在这种表述中仅在数值b上附加单位时,该单位也适用于数值a。另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词语“或”和“或者”表示逻辑加。本说明书中,关于要素e1和e2的以“e1和/或e
2”这样的表述是指“e1或e2,或者它们的组合”;关于要素e1、...、e
n
(n为3以上的整数)的以“e1、...、e
n
‑1和/或e
n”这样的表述是指“e1、...、e
n
‑1/或e
n
,或者它们的组合”。
[0028]
<润滑油基础油>作为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润滑油组合物”或仅称为“组合物”)中的润滑油基础油,可使用1种以上的矿物油系基础油或1种以上的合成系基础油,或者它们的混合基础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优选使用api基础油分类中的ⅱ类基础油、ⅲ类基础油、ⅳ类基础油或

类基础油,或者它们的混合基础油。api的ⅱ类基础油是硫分为0.03质量%以下、饱和分为90质量%以上且粘度指数为80以上并小于120的矿物油系基础油。api的ⅲ类基础油是硫分为0.03质量%以下、饱和分为90质量%以上并且粘度指数为120以上的矿物油系基础油。api的ⅳ类基础油是聚α

烯烃基础油。api的

类基础油是上述i~ⅳ类以外的基础油,作为其优选的例子,可举出酯系基础油。
[0029]
作为矿物油系基础油,可举出通过以下方法而得的石蜡系或环烷烃系等矿物油系基础油:对于将原油进行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而得的润滑油馏分,将溶剂脱沥青、溶剂萃取、氢化分解、溶剂脱蜡、催化脱蜡、加氢精制、硫酸洗涤、白土处理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
精制手段适当组合而适用。api的ⅱ类基础油和ⅲ类基础油通常是通过氢化分解工序进行制造的。另外,还可使用蜡异构化基础油和通过对gtl wax(gas to liquid wax,天然气合成油蜡)进行异构化的方法所制造的基础油等。
[0030]
作为api的ⅳ类基础油,例如可举出乙烯

丙烯共聚物、聚丁烯、1

辛烯低聚物、1

癸烯低聚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
[0031]
作为api的

类基础油,例如可举出:单酯(例如硬脂酸丁酯、月桂酸辛酯、油酸2

乙基己酯等);二酯(例如戊二酸双十三烷基酯、己二酸双(2

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双十三烷基酯和、癸二酸双(2

乙基己基)酯等);聚酯(例如偏苯三酸酯等);多元醇酯(例如三羟甲基丙烷辛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壬酸酯、季戊四醇
‑2‑
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壬酸酯等)等。
[0032]
润滑油基础油(总基础油)可由1种基础油构成,也可以是包含2种以上的基础油的混合基础油。在包含2种以上的基础油的混合基础油中,这些基础油的api分类可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然而,以润滑油基础油的总量为基准,api的

类基础油含量优选为0~20质量%,更优选为0~15质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0~10质量%。通过使酯系基础油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提高润滑油组合物的氧化稳定性。
[0033]
润滑油基础油(总基础油)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1.7~4.0mm2/s,更优选为2.2~3.0mm2/s。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100℃下的运动粘度可为1.7~3.5mm2/s。通过使润滑油基础油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提高省燃耗性。通过使润滑油基础油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除了能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和耐疲劳性以外,还能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另外,本说明书中,“100℃下的运动粘度”是指astm d

445中所规定的100℃下的运动粘度。
[0034]
润滑油基础油(总基础油)在4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5.0~20.0mm2/s,更优选为7.0~12.0mm2/s。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40℃下的运动粘度可为5.0~14.7mm2/s。通过使润滑油基础油在40℃下的运动粘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提高省燃耗性。通过使润滑油基础油在40℃下的运动粘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除了能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和耐疲劳性以外,还能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另外,本说明书中,“40℃下的运动粘度”是指astm d

445中所规定的40℃下的运动粘度。
[0035]
润滑油基础油(总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05以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110以上,也可为120以上,也可为125以上。通过使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提高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

温度特性和热/氧化稳定性,降低摩擦系数,并能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另外,本说明书中,粘度指数是指根据jis k2283

1993所测定的粘度指数。
[0036]
从氧化稳定性的观点来看,润滑油基础油(总基础油)中的硫分的含量优选为0.03质量%(30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ppm以下,特别优选为10质量ppm以下或1质量ppm以下。
[0037]
润滑油基础油(总基础油)占润滑油组合物的主要部分。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润滑油组合物中的润滑油基础油(总基础油)的含量优选为80~98质量%,更优选为83~90质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83~93质量%。
[0038]
<(a)水杨酸钙清净剂>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a)水杨酸钙清净剂(以下有时仅称为“(a)成分”)。作为(a)成分,可使用水杨酸钙或者其碱性盐或过碱性盐。作为(a)成分,可单独使用1种水杨酸钙清净剂,也可以将2种以上的水杨酸钙清净剂组合使用。作为水杨酸钙的例子,可举出以下通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
[0039]
【化3】
[0040]
通式(3)中,r5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30的烷基或烯基。a表示1或2,优选为1;但通式(3)的化合物可以是a=1时的化合物与a=2时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另外,当a=2时,r5可为不同基团的组合。
[0041]
作为水杨酸钙清净剂的一个优选的方式,可举出上述通式(3)中的a=1的水杨酸钙或者其碱性盐或过碱性盐。
[0042]
水杨酸钙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公知的水杨酸单烷基酯的制造方法等。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等获得水杨酸钙:以苯酚作为起始原料并使用烯烃进行烷基化,接着用二氧化碳等进行羧化而得的水杨酸单烷基酯,或以水杨酸作为起始原料并使用当量的上述烯烃进行烷基化而得的水杨酸单烷基酯等,与钙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钙碱进行反应;或者一旦将这些水杨酸单烷基酯等转化为碱金属盐(钠盐或钾盐等)后,与钙盐进行金属交换。
[0043]
获得被过碱化的水杨酸钙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在二氧化碳存在下,使水杨酸钙与钙碱(如氢氧化钙等)反应,从而获得过碱化水杨酸钙。
[0044]
(a)成分的碱值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0~350mgkoh/g,更优选为100~350mgkoh/g,特别优选为150~350mgkoh/g。通过使(a)成分的碱值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进一步提高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
[0045]
润滑油组合物中的(a)成分的含量如下: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钙量计为0.005~0.03质量%,优选为0.005~0.02质量%。通过使(a)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另外,通过使(a)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提高耐疲劳性。
[0046]
润滑油组合物中,作为金属系清净剂,可仅包含(a)成分,也可以除了(a)成分以外还包含水杨酸钙清净剂以外的1种以上的金属系清净剂(例如磺酸钙清净剂、酚钙清净剂等)。然而,润滑油组合物中的金属系清净剂的总含量优选如下: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金属量计为0.005~0.03质量%。通过使润滑油组合物中的金属系清净剂的总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另外,金属系清净剂的总皂基中水杨酸盐所占的比例,即相对于以金属系清净剂的总皂基的有机酸换算的质量,以水杨酸盐清净剂的总皂基的有机酸换算的质量的比例,优选为65~100mol%,更优选为90~100mol%。通过水杨酸盐对金属系清净剂的总皂基的贡献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进一步提高耐疲劳性。另外,本说明书中,金属系清净剂的总皂基是指构成金属系清净剂
的皂基的有机酸的共轭碱(水杨酸盐清净剂的情况时,例如为烷基水杨酸盐阴离子;磺酸盐清净剂的情况时,例如为烷基苯磺酸盐阴离子;酚盐清净剂的情况时,例如为烷基酚盐阴离子)。
[0047]
<(b)亚磷酸酯化合物>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通式(1)所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b)成分”)。作为(b)成分,可单独使用1种亚磷酸酯化合物,也可将2种以上亚磷酸酯化合物组合使用。
[0048]
【化4】通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碳原子数为5~20的基团。
[0049]
【化5】通式(2)中,r3是碳原子数为2~17的直链烃基,优选为亚乙基或亚丙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r3为亚乙基。r4是碳原子数为3~17的直链烃基,优选是碳原子数为3~16的直链烃基,特别优选是碳原子数为6~10的直链烃基。x1是氧原子或硫原子,优选为硫原子。
[0050]
通过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作为(b)成分,在提高耐磨耗性和耐疲劳性的同时,也能抑制新油和氧化劣化油的电绝缘性下降。
[0051]
作为r1和r2的优选例子,可举出:3

硫杂己基、3

硫杂庚基、3

硫杂辛基、3

硫杂壬基、3

硫杂癸基、3

硫杂十一烷基、4

硫杂己基、3

氧杂戊基、3

氧杂己基、3

氧杂庚基、3

氧杂辛基、3

氧杂壬基、3

氧杂癸基、3

氧杂十一烷基、3

氧杂十二烷基、3

氧杂十三烷基、3

氧杂十四烷基、3

氧杂十五烷基、3

氧杂十六烷基、3

氧杂十七烷基、3

氧杂十七烷基、3

氧杂十九烷基、4

氧杂己基、4

氧杂庚基和4

氧杂辛基。
[0052]
润滑油组合物中的(b)成分的含量如下: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磷量计为0.01~0.06质量%,优选为0.02~0.06质量%,更优选为0.02~0.05质量%,特别优选为0.02~0.04质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0.02~0.06质量%。通过使(b)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另外,通过使(b)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提高耐磨耗性。
[0053]
<(c)三唑系金属减活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润滑油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含:甲基苯并三氮唑系金属减活剂和/或苯并三唑系金属减活剂(以下有时称为“(c)成分”)。作为(c)成分,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用于润滑油中的甲基苯并三氮唑系金属减活剂和/或苯并三唑系金属减活剂。作为(c)成分,可单独使用1种化合物,也可以将2种以上化合物组合使用。
[0054]
润滑油组合物可以不含有(c)成分,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c)成分时,(c)成分的含量优选为0.001~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01~0.075质量%,特别优选为0.001~0.05质量%。通过使(c)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提高防铜腐蚀性。另外,通过使
(c)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
[0055]
<(d)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润滑油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含(d)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以下有时称为“(d)成分”)。(d)成分可包含硼化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也可包含非硼化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也可以包含它们的组合。然而,从氧化稳定性的观点来看,(d)成分优选包含硼化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
[0056]
作为(d)成分,例如可使用分子中至少具有1个烷基或烯基的琥珀酰亚胺或者其衍生物(改性化合物)。作为分子中至少有具有1个烷基或烯基的琥珀酰亚胺的例子,可举出下述通式(4)或(5)所表示的化合物。
[0057]
【化6】
[0058]
通式(4)中,r6表示碳原子数为40~400的烷基或烯基,b表示1~5的整数,优选表示2~4的整数。r6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0以上,并且优选为350以下。
[0059]
通式(5)中,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40~400的烷基或烯基,也可以是不同基团的组合。另外,c表示0~4的整数,优选表示1~4的整数,更优选表示1~3的整数。r7和r8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0以上,并且优选为350以下。
[0060]
通过使通式(4)和(5)中的r6~r8的碳原子数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可获得在润滑油基础油中的良好的溶解性。另一方面,通过使r6~r8的碳原子数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提高润滑油组合物的低温流动性。
[0061]
通式(4)和(5)中的烷基或烯基(r6~r8)可为直链状也可为支链状,优选地,例如可举出衍生自丙烯、1

丁烯、异丁烯等烯烃的低聚物、或者乙烯与丙烯的共低聚物的支链状烷基或支链状烯基。其中,最优选衍生自异丁烯的低聚物(通常被称为聚异丁烯)的支链状烷基或烯基、聚丁烯基。通式(4)和(5)中的烷基或烯基(r6~r8)的适宜的数均分子量为800~3500,在一实施方式中,为1000~3500。
[0062]
分子中至少具有1个烷基或烯基的琥珀酰亚胺中,包含以下化合物:仅多胺链的一
个末端氨基被酰亚胺化而得的由通式(4)所表示的所谓的单型琥珀酰亚胺;以及多胺链的两个末端氨基被酰亚胺化而得的由通式(5)所表示的所谓的双型琥珀酰亚胺。(d)成分可包含单型琥珀酰亚胺和双型琥珀酰亚胺中的任意种,也可包含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以(d)成分的总量为基准(100质量%),(d)成分中的双型琥珀酰亚胺或其衍生物(改性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
[0063]
分子中至少具有1个烷基或烯基的琥珀酰亚胺的制法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通过具有碳原子数为40~400的烷基或烯基的烷基或烯基琥珀酸或者其酸酐与多胺的反应而获得作为缩合反应生成物的上述琥珀酰亚胺。作为(d)成分,可直接使用该缩合生成物,也可将该缩合生成物转换为后述的衍生物(改性化合物)来使用。烷基或烯基琥珀酸或者其酸酐与多胺的缩合生成物可为多胺链的两末端被酰亚胺化而得的双型琥珀酰亚胺(参照通式(5)),也可以为仅多胺链的一个末端被酰亚胺化而得的单型琥珀酰亚胺(参照通式(4)),也可以为它们的混合物。此处,具有碳原子数为40~400的烯基的烯基琥珀酸酐,可通过碳原子数为40~400的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反应而得;通过该烯基琥珀酸酐的催化氢化反应,可获得具有碳原子数为40~400的烷基的烷基琥珀酸酐。与马来酸酐反应的烯烃,例如可为上述烯烃的低聚物或乙烯与丙烯所形成的共低聚物;例如,也可为异丁烯低聚物。作为多胺的例子,可举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和五亚乙基六胺,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可优选使用包含选自这些中的1种以上的多胺原料。多胺原料还可进一步含有乙二胺,也可以不含有乙二胺,但从提高缩合生成物或其衍生物(改性化合物)的作为分散剂的性能的观点来看,以多胺原料的总量为基准,多胺原料中的乙二胺的含量优选为0~1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作为具有碳原子数为40~400的烷基或烯基的烷基或烯基琥珀酸或者其酸酐与2种以上的多胺的混合物的缩合反应生成物而得的琥珀酰亚胺,是具有通式(4)或(5)中的不同的b或c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0064]
作为琥珀酰亚胺的衍生物(改性化合物),可优选使用:通过使硼酸作用于上述琥珀酰亚胺而使残留的氨基和/或亚氨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被中和或酰胺化而得的硼改性化合物(硼化琥珀酰亚胺)
[0065]
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200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2000~2000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为4000~9000。
[0066]
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d)成分,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d)成分时,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d)成分的含量优选为1~8质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1~6质量%。通过使(d)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另外,通过使(d)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从进一步提高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的观点来看,润滑油组合物中的(d)成分的含量优选: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氮量计为0.25质量%以下。
[0067]
<(e)抗氧化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润滑油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含(e)抗氧化剂(以下有时称为“(e)成分”)。作为(e)成分,可单独使用1种抗氧化剂,也可以将2种以上的抗氧化剂组合使用。作为(e)成分,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酚系抗氧化剂和胺系抗氧化剂等公知的抗氧化剂。
[0068]
作为胺系抗氧化剂的例子,可举出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和受阻胺系抗氧化剂。作
为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的例子,可举出:苯基

α

萘胺等伯芳香族胺化合物;以及烷基化二苯胺、烷基化

α

萘胺、烷基化苯基

α

萘胺、苯基

β

萘胺等仲芳香族胺化合物。作为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可优选使用烷基化二苯胺或烷基化苯基

α

萘胺、或者它们的组合。作为受阻胺系抗氧化剂的例子,可举出具有2,2,6,6

四烷基哌啶骨架的化合物(2,2,6,6

四烷基哌啶衍生物)。2,2,6,6

四烷基哌啶骨架的n

位可为无取代,也可以在该n

位上取代有烷基。2,2,6,6

四烷基哌啶衍生物的4

位上可具有取代基(例如酰氧基、烷氧基、烷基氨基、酰氨基等)。另外,2个2,2,6,6

四烷基哌啶骨架可通过它们各自的4

位上的取代基(例如亚烃基双(羰氧基)基、亚烃基二氨基、亚烃基双(羰基氨基)基等)相互键合。作为胺系抗氧化剂,可使用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也可以使用受阻胺系抗氧化剂,也可以将它们组合使用;但可优选使用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
[0069]
作为酚系抗氧化剂的例子,可举出:4,4
′‑
亚甲基双(2,6

二叔丁基苯酚)、4,4
′‑
双(2,6

二叔丁基苯酚)、4,4
′‑
双(2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2,2'

亚甲基双(4

乙基
‑6‑
叔丁基苯酚)、2,2'

亚甲基双(4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4,4'

亚丁基双(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4,4'

异亚丙基双(2,6

二叔丁基苯酚)、2,2'

亚甲基双(4

甲基
‑6‑
壬基苯酚)、2,2'

异亚丁基双(4,6

二甲基苯酚)、2,2'

亚甲基双(4

甲基
‑6‑
环己基苯酚)、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2,6

二叔丁基
‑4‑
乙基苯酚、2,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2,6

二叔丁基
‑4‑
(n,n'

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4,4'

硫代双(2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4,4'

硫代双(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2,2'

硫代双(4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双(3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苄基)硫化物、双(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苄基)硫化物、2,2
′‑
硫代二乙基双[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酯]、十三烷基
‑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酯]、辛基
‑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
‑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酯;3

甲基
‑5‑
叔丁基
‑4‑
羟基苯酚脂肪酸酯类等。作为(e)成分,可使用1种以上的胺系抗氧化剂,也可以使用1种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也可以使用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优选使用1种以上的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或1种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或者它们的组合。
[0070]
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e)成分,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作为(e)成分时,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e)成分的含量优选为0.1~1.5质量%,更优选为0.1~1.0质量%。通过使(e)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进一步提高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另外,通过使(e)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润滑油组合物含有胺系抗氧化剂作为(e)成分时,胺系抗氧化剂的含量如下: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氮量计,优选为大于0质量%且在0.15质量%以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大于0质量%且在0.12质量%以下。通过使胺系抗氧化剂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胺系抗氧化剂的含量的下限值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氮量计可为0.005质量%以上。润滑油组合物含有酚系抗氧化剂作为(e)成分时,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酚系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为大于0质量%且在1.5质量%以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大于0质量%且在1.0质量%以下。通过使酚系抗氧化剂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酚系抗氧化剂的含量的下限并没有特
别限制,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0.1质量%以上。
[0071]
<(f)含有氮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润滑油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含:含有氮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以下有时仅称为“(f)成分”的)。作为含有氮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的例子,除了后述的琥珀酰亚胺系摩擦调整剂以外,还可举出胺系摩擦调整剂、酰胺系摩擦调整剂等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f)成分包含:作为具有碳原子数为8~36的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胺化合物的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d)成分)和胺系抗氧化剂((e)成分)以外的化合物;以及作为具有碳原子数为8~36的脂肪族烃基或脂肪族烃基羰基和酰胺键的化合物的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d)成分)和胺系抗氧化剂((e)成分)以外的化合物。
[0072]
作为胺系摩擦调整剂的例子,可举出具有碳原子数为10~30(优选为12~24、更优选为12~20)的烷基或烯基(优选直链烷基或直链烯基)的脂肪族胺化合物。
[0073]
作为酰胺系摩擦调整剂的例子,可举出直链或支链的脂肪酸(优选直链脂肪酸)与氨、脂肪族单胺或脂肪族多胺所形成的缩合生成物。
[0074]
作为酰胺系摩擦调整剂的例子,可举出具有碳原子数为10~30(优选为12~24)的烷基羰基或烯基羰基的脂肪酸酰胺化合物。该酰胺化合物,例如可通过碳原子数为10~30(优选为12~24)的脂肪酸或其酰氯化物与脂肪族伯或仲胺化合物、脂肪族伯或仲烷醇胺化合物或者氨进行的缩合反应而得。上述胺化合物和烷醇胺化合物,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30的脂肪族基,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族基,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4的脂肪族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碳原子数为1或2的脂肪族基。作为脂肪酸酰胺摩擦调整剂的例子,可举出:月桂酸酰胺、肉豆蔻酸酰胺、棕榈酸酰胺、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椰子油脂肪酸酰胺、碳原子数为12~13的合成混合脂肪酸酰胺等。
[0075]
作为酰胺系摩擦调整剂的其他例子,可举出:具有碳原子数为10~30的烷基或烯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0~30的烷基羰基或烯基羰基的、脂肪酸酰肼、脂肪族氨基脲、脂肪族脲、脂肪酸酰脲、脂肪族脲基甲酸酰胺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改性化合物)等。作为酰胺系摩擦调整剂的衍生物(改性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通过使上述酰胺化合物与硼酸或硼酸盐反应而得的硼酸改性化合物。
[0076]
作为脂肪族脲摩擦调整剂的例子,可举出:十二烷基脲、十三烷基脲、十四烷基脲、十五烷基脲、十六烷基脲、十七烷基脲、十八烷基脲、油基脲等具有碳原子数为12~24(优选12~20)的烷基或烯基的脂肪族脲化合物以及它们的酸改性衍生物(酸改性化合物,例如硼酸改性化合物等)。
[0077]
作为脂肪酸酰肼摩擦调整剂的例子,可举出:十二烷酸酰肼、十三烷酸酰肼、十四烷酸酰肼、十五烷酸酰肼、十六烷酸酰肼、十七烷酸酰肼、十八烷酸酰肼、油酸酰肼、芥酸酰肼等具有碳原子数为12~24的烷基羰基或烯基羰基的脂肪酸酰肼化合物以及它们的酸改性衍生物(酸改性化合物,例如硼酸改性化合物等)。
[0078]
作为酰胺系摩擦调整剂的其他例子,可举出具有碳原子数1~30的羟基取代的烷基或烯基的脂肪族羟基酸的酰胺化合物。该酰胺化合物例如可通过上述脂肪族羟基酸与脂肪族伯或仲胺化合物或者脂肪族伯或仲烷醇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而得。上述脂肪族羟基酸所具有的羟基取代的烷基或烯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10,更优选为1~4;在一个实施方案
中,为1或2。上述脂肪族羟基酸优选为直链脂肪族α

羟基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羟基乙酸。上述胺化合物和烷醇胺化合物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30的脂肪族基,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30的脂肪族基,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2~24的脂肪族基,特别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2~20的脂肪族基。
[0079]
作为酰胺系摩擦调整剂的其他例子,可举出碳原子数为10~30(优选碳原子数为12~24)的脂肪酸与氨基酸所形成的酰胺化合物(n

酰基化氨基酸)。作为n

酰基化氨基酸摩擦调整剂的例子,可举出n

酰基化n

甲基甘氨酸(例如n

油酰基

n

甲基甘氨酸等)。
[0080]
作为琥珀酰亚胺系摩擦调整剂的例子,可举出具有碳原子数为8~36的烷基或烯基的双琥珀酰亚胺化合物和单琥珀酰亚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改性化合物)。这样的琥珀酰亚胺化合物,例如用下述通式(6)或(7)表示。
[0081]
【化7】通式(6)和(7)中,r9和r
10
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8~36(优选碳原子数为8~30,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2~22)的烷基或烯基;而在一个实施方式中,r9和r
10
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18的烷基或烯基。r
11
和r
12
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亚烷基,优选表示碳原子数为2~3的亚烷基,特别优选表示亚乙基。r
13
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6的烷基或烯基,优选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0的烷基或烯基,更优选表示氢原子。d表示1~7的整数,优选表示1~4的整数,更优选表示1~3的整数。e表示1~7的整数,优选表示1~5的整数,更优选表示2~5的整数,进一步优选表示2~4的整数。
[0082]
琥珀酰亚胺系摩擦调整剂的制法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通过使具有碳原子数为8~36(优选碳原子数为8~30,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2~22)的烷基或烯基的烷基或烯基琥珀酸或者其酸酐与多胺、其n

单c1‑
36
烷基化物或n

单c1‑
36
烯基化物或者它们的混合物进行反应,可获得作为缩合反应生成物的通式(6)或(7)所表示的琥珀酰亚胺化合物。作为琥珀酰亚胺系摩擦调整剂,可直接使用该缩合生成物,也可将该缩合生成物转换为后述的衍生物(改性化合物)来使用。烷基或烯基琥珀酸或其酸酐与多胺的缩合生成物可以是多胺链的两末端被酰亚胺化的双型琥珀酰亚胺(参照通式(6)),也可以是仅多胺链的一个末端被酰亚胺化的单型琥珀酰亚胺(参照通式(7)),也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物。此处,作为多胺的例子,
可举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五亚乙基六胺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优选使用包含选自这些中的1种以上的多胺原料。多胺原料还可进一步含有,也可以不含有乙二胺,但从提高缩合生成物或其衍生物的作为摩擦调整剂的性能的观点来看,以多胺原料的总量为基准,多胺原料中的乙二胺的含量优选为0~1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作为多胺的n

单c1‑
36
烷基化物,可优选使用在上述多胺的链末端的氮原子上具有c1‑
30
烷基的n

单c1‑
36
烷基化多胺。作为多胺的n

单c1‑
36
烯基化物,可优选使用在上述多胺的链末端的氮原子上具有c1‑
36
烯基的n

单c1‑
36
烯基化多胺。另外,本说明书中,“c
i

j”(i和j为整数)指碳原子数为i以上且j以下。
[0083]
作为能用作琥珀酰亚胺系摩擦调整剂的琥珀酰亚胺化合物的衍生物(改性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通过使上述琥珀酰亚胺与选自硼酸、磷酸、碳原子数为1~20的羧酸和含硫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进行反应而得的改性化合物,其中,可优选使用硼酸改性化合物。
[0084]
润滑油组合物可包含(f)成分,也可以不包含。润滑油组合物中的(f)成分的含量如下: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氮量计,优选为0~0.03质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0~0.02质量%。通过使(f)成分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
[0085]
<其他添加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润滑油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含选自粘度指数提高剂、倾点降低剂、(b)成分以外的防磨耗剂或极压剂、(f)成分以外的摩擦调整剂、(c)成分以外的防腐蚀剂、(c)成分以外的金属减活剂、防锈剂、抗乳化剂、消泡剂和着色剂中的1种以上的添加剂。
[0086]
作为粘度指数提高剂,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用于润滑油中的公知的粘度指数提高剂。作为粘度指数提高剂,可举出:聚甲基丙烯酸酯、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及其氢化物、α

烯烃与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酯单体的共聚物、聚异丁烯及其氢化物、苯乙烯

二烯共聚物的氢化物、苯乙烯

马来酸酐酯共聚物以及聚烷基苯乙烯等。这些之中,可优选使用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者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或其氢化物,或者它们的组合。粘度指数提高剂可为分散型,也可为非分散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度指数提高剂的重均分子量例如可为2000~30000。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粘度指数提高剂,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粘度指数提高剂时,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粘度指数提高剂的含量优选为1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质量%以下。通过使该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粘度指数提高剂的含量的下限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1质量%以上。
[0087]
作为倾点降低剂,例如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聚甲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等公知的倾点降低剂。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倾点降低剂,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倾点降低剂时,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倾点降低剂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下。通过使该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倾点降低剂的含量的下限并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0.1质量%以上。
[0088]
作为(b)成分以外的防磨耗剂或极压剂的例子,可举出:二硫化物类、硫化烯烃类、硫化油脂类、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等含硫化合物;以及(b)成分以外的含磷防磨耗剂。作为(b)成分以外的含磷防磨耗剂的例子,可举出:磷酸、硫代磷酸、二硫代磷酸、三硫代磷酸以
及它们的全酯或部分酯;亚磷酸、硫代亚磷酸、二硫代亚磷酸、三硫代亚磷酸以及它们的单酯、它们的二酯(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除外)和它们的三酯。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b)成分以外的防磨耗剂,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b)成分以外的防磨耗剂时,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b)成分以外的防磨耗剂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通过使该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该含量的下限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1质量%以上。另外,润滑油组合物可含有(b)成分以外的含磷添加剂,也可以不含有,但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润滑油组合物中的总磷含量优选为0.06质量%以下。通过使润滑油组合物中的总磷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润滑油组合物中的(b)成分以外的含磷添加剂的总含量如下: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磷分计为0.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2质量%以下。通过使(b)成分以外的含磷添加剂的总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
[0089]
作为(f)成分以外的摩擦调整剂,例如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选自有机钼化合物和(f)成分以外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中的1种以上的摩擦调整剂。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f)成分以外的摩擦调整剂,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f)成分以外的摩擦调整剂时,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f)成分以外的摩擦调整剂的含量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5质量%以下。通过使该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该含量的下限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0.01质量%以上。
[0090]
作为有机钼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含硫的有机钼化合物和不含有以硫作为构成元素的有机钼化合物。作为含硫的有机钼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化合物;二硫代磷酸钼化合物;钼化合物(例如二氧化钼、三氧化钼等氧化钼;原钼酸、仲钼酸、(聚)硫化钼酸等钼酸;这些钼酸的金属盐、铵盐等钼酸盐;二硫化钼、三硫化钼、五硫化钼和、聚硫化钼等硫化钼;硫化钼酸;硫化钼酸的金属盐或胺盐;氯化钼等卤化钼等)与含硫有机化合物(例如烷基(硫代)黄原酸酯、噻二唑、巯基噻二唑、硫代碳酸酯、四烃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双(二(硫代)烃基二硫代膦酸酯)二硫化物、有机(聚)硫化物、硫化酯等)或其他有机化合物所形成的络合物等;以及上述硫化钼、硫化钼酸等含硫钼化合物与烯基琥珀酸酯酰亚胺的络合物等含硫有机钼化合物。另外,有机钼化合物可以是单核钼化合物,也可以是双核钼化合物或三核钼化合物等多核钼化合物。对于不含有以硫作为构成元素的有机钼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钼

胺络合物、钼

琥珀酰亚胺络合物、有机酸的钼盐、醇的钼盐等。润滑油组合物可含有金属系清净剂以外的含金属添加剂(例如有机钼化合物、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等),也可以不含有,但润滑油组合物中的金属元素的总含量优选: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金属量计为0.03质量%以下。通过使润滑油组合物中的金属元素的总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润滑油组合物中的金属系清净剂以外的含金属添加剂的总含量如下: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金属量计,优选为0.0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07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50质量%以下。通过使金属系清净剂以外的含金属添加剂的总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
[0091]
作为(f)成分以外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的例子,可举出:脂肪酸酯、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脂肪族醇、脂肪族醚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30的脂肪族烃基或脂肪族烃基羰基,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30的烷基或烯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0~30的烷基羰基或烯基羰基,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30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烯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0~30的直链烷基羰基或直链烯基羰基。
[0092]
作为(c)成分以外的防腐蚀剂,例如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噻二唑系化合物和咪唑系化合物等公知的防腐蚀剂。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c)成分以外的防腐蚀剂,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c)成分以外的防腐蚀剂时,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c)成分以外的防腐蚀剂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下。通过使该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该含量的下限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为0.01质量%以上。
[0093]
作为(c)成分以外的金属减活剂,例如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咪唑啉、嘧啶衍生物、烷基噻二唑、巯基苯并噻唑、1,3,4

噻二唑多硫化物、1,3,4

噻二唑基

2,5

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2

(烷基二硫代)苯并咪唑和β

(邻羧基苄基硫代)丙腈等公知的金属减活剂。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c)成分以外的金属减活剂,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c)成分以外的金属减活剂时,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c)成分以外的金属减活剂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下。通过使该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该含量的下限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为0.01质量%以上。
[0094]
作为防锈剂,例如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酯、二壬基萘磺酸酯、烯基琥珀酸酯和多元醇酯等公知的防锈剂。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防锈剂,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防锈剂时,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防锈剂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下。通过使该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该含量的下限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为0.01质量%以上。另外,本说明书中,即使将金属磺酸盐用作防锈剂时,其对金属系清净剂的含量也是有贡献的。
[0095]
作为抗乳化剂,例如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和聚氧乙烯烷基萘基醚等聚亚烷基二醇系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公知的抗乳化剂。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抗乳化剂,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抗乳化剂时,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抗乳化剂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通过使该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该含量的下限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1质量%以上。
[0096]
作为消泡剂,例如可使用硅酮、氟硅酮和氟烷基醚等公知的消泡剂。润滑油组合物可不含有消泡剂,但当润滑油组合物含有消泡剂时,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消泡剂的含量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下。通过使该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该含量的下限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0.0001质量%以上。
[0097]
作为着色剂,例如可使用偶氮化合物等公知的着色剂。
[0098]
<润滑油组合物>
润滑油组合物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1.8~4.0mm2/s。通过使润滑油组合物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提高省燃耗性。另外,通过使组合物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进一步提高耐烧熔性、耐磨耗性、耐疲劳性、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
[0099]
润滑油组合物在4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4~20mm2/s。通过使组合物在40℃下的运动粘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提高省燃耗性。另外,通过使组合物在40℃下的运动粘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进一步提高耐烧熔性、耐磨耗性、耐疲劳性、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
[010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润滑油组合物中的钙含量(ca)与磷含量(p)的和(ca+p)优选为0.015~0.075质量%。通过使该和ca+p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另外,通过使该和ca+p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和耐疲劳性。
[01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润滑油组合物的氧化劣化油在80℃下的体积电阻率优选为1.0
×
109ω
·
cm以上。本说明书中,氧化劣化油的体积电阻率是按照以下方法所测定的:对于按照jis k2514

1中规定的isot方法(indiana stirring oxidation test)在165℃下对新油氧化处理150小时而得的氧化劣化油,根据jis c2101中规定的体积电阻率试验,在80℃油温下所测定的体积电阻率。
[010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非酚式oh基(该oh基可以是其他官能团(例如羧基、磷酸基等)的一部分)或其盐、>nh基或-nh2基(以下有时称为“o/n系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o/n系活性氢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氧元素和氮元素的总量计,优选为0~500质量pp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0~300质量ppm;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为0~150质量ppm,该o/n系活性氢化合物是对金属系清净剂、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胺系抗氧化剂、在醇残基上不具有o/n系含活性氢基团的亚磷酸二酯化合物以及三唑系金属减活剂中的任意种的含量都无贡献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o/n系活性氢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磷酸(可形成盐)及其部分酯;亚磷酸(可形成盐)及其部分酯(但在醇残基上不具有上述o/n系含活性氢基团的亚磷酸二酯(例如上述(b)成分等)不当作o/n系活性氢化合物);具有n-h键的含有氮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例如脂肪族伯胺、脂肪族仲胺、脂肪酸伯酰胺、脂肪酸仲酰胺、具有n-h键的脂肪族脲、脂肪酸酰肼等);具有羟基的含有氮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例如脂肪酸与伯或仲烷醇胺所形成的酰胺、脂肪族伯或仲胺与脂肪族羟基酸所形成的酰胺等);具有羧基(可形成盐)的含有氮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例如n-酰基化氨基酸等);具有羟基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例如甘油单油酸酯等);以及具有羧基(可形成盐)的油性剂系摩擦调整剂(例如脂肪酸和脂肪酸金属盐等)等。一个o/n系活性氢化合物同时包含氧元素和氮元素时,不论该化合物的各氧原子是否与氢原子键合以及该化合物的各氮原子是否与氢原子键合,来自该化合物的氧元素量和氮元素量这两者都对上述o/n系活性氢化合物的总含量(氧元素和氮元素的总量)有贡献。通过使上述o/n系活性氢化合物的总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进一步提高新油的电绝缘性和氧化劣化油的电绝缘性。
[0103]
(用途)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均衡地具有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耐磨耗性和
耐疲劳性,因而,优选用作电动机油、变速器油、电动机与变速器(齿轮机构)的共同润滑油或者装有电动机与变速器(齿轮机构)的电动驱动模块的润滑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可优选用于装有电动机的汽车中的电动机的润滑。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可优选用于装有电动机和变速器(齿轮机构)的汽车中的电动机和变速器(齿轮机构)的润滑。实施例
[0104]
以下,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105]
<实施例1~18和比较例1~8>如表1~5所示,分别制备了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实施例1~18)和比较用的润滑油组合物(比较例1~8)。表中,关于基础油“mass%”是指以基础油总量(设基础油的总量为100质量%)为基准计的质量%;对于其他成分“mass%”是指以组合物总量(设组合物的总量为100质量%)为基准计的质量%;“mass ppm”是指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的质量ppm。成分的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0106]
(润滑油基础油)o

1:加氢精制矿物油(ⅱ类;运动粘度(40℃):7.7mm2/s;运动粘度(100℃):2.3mm2/s;粘度指数:118;硫分:小于1质量ppm)o

2:加氢精制矿物油(ⅲ类;运动粘度(40℃):19.5mm2/s;运动粘度(100℃):4.2mm2/s;粘度指数:125;硫分:小于1质量ppm)o

3:蜡异构化基础油(ⅲ类;运动粘度(40℃):9.3mm2/s;运动粘度(100℃):2.7mm2/s;粘度指数:125;硫分:小于1质量ppm)o

4:蜡异构化基础油(ⅲ类;运动粘度(40℃):15.7mm2/s;运动粘度(100℃):3.8mm2/s;粘度指数:143;硫分:小于1质量ppm)o

5:聚α

烯烃(ⅳ类;运动粘度(40℃):5.0mm2/s;运动粘度(100℃):1.7mm2/s)o

6:聚α

烯烃(ⅳ类;运动粘度(40℃):18.4mm2/s;运动粘度(100℃):4.1mm2/s;粘度指数:124)o

7:单酯基础油(

类;运动粘度(40℃):8.5mm2/s;运动粘度(100℃):2.7mm2/s;粘度指数:177)
[0107]
((a)钙系清净剂)a

1:水杨酸钙清净剂,碱值325mgkoh/ga

2*:磺酸钙清净剂,碱值300mgkoh/g
[0108]
((b)亚磷酸酯)b

1:双(3

硫杂十一烷基)亚磷酸酯b

2*:二苯基亚磷酸酯b

3*:二丁基亚磷酸酯b

4*:双(2

乙基己基)亚磷酸酯
[0109]
((c)三唑系金属减活剂)c

1:甲基苯并三氮唑系金属减活剂
[0110]
((d)琥珀酰亚胺系无灰分散剂)
d

1:硼化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
[0111]
((e)抗氧化剂)e

1:胺系抗氧化剂e

2:酚系抗氧化剂
[0112]
【表1】
[0113]
【表2】
[0114]
【表3】
[0115]
【表4】
[0116]
【表5】
[0117]
(体积电阻率)对于每种润滑油组合物,测定了新油的体积电阻率和氧化劣化油的体积电阻率。氧化劣化油是通过按照jis k2514

1中的isot(indiana stirring oxidation test)法在165℃油温下对新油进行氧化处理150小时而得的。对于每种新油和氧化劣化油,其体积电阻率的测定是根据jis c2101中规定的体积电阻率试验在80℃油温下所进行的。结果如表1
~5所示。本试验中,80℃下的体积电阻率越高,表示电绝缘性越良好。本试验中的氧化劣化油在80℃下的体积电阻率优选为1.0
×
109ω
·
cm以上。
[0118]
(高速四球试验)对于每种润滑油组合物,按照jpi

5s

40

93的高速四球试验并通过测定在转速1800rpm、负荷392n和80℃油温下运转30分钟后的磨痕直径,从而评价耐磨耗性。结果如表1~5所示。本试验中,磨痕直径越小,表示耐磨耗性越良好。
[0119]
(unisteel试验)使用unisteel滚动疲劳试验机(三连式高温滚动疲劳试验机(trf

1000/3

01h),株式会社东京试验机制造),通过unisteel试验(英国石油学会法:ip305/79),对每种润滑油组合物进行推力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测定。对于用平坦的试验片(材料:suj2)替换推力滚针轴承(nsk制造的fnta

2542c)的一侧轨道轮而形成的试验轴承,在负荷7000n、表面压力2gpa、转速1450rpm、油温120℃的条件下,测定直到辊或试验片中的任一种出现疲劳损伤为止的时间。另外,当通过unisteel滚动疲劳试验机上配备的振动加速度计所测定的试验部的振动加速度达到了1.5m/s2时,判断发生了疲劳损伤。从10次重复试验中的产生疲劳损伤为止的时间,通过威伯尔图表(weibull plot),以50%寿命(l50:累积概率变为50%的时间)来计算疲劳寿命。结果如表1~5所示。本试验中所测定的50%寿命越长,表示耐疲劳性越良好。
[0120]
(评价结果)在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耐磨耗性和耐疲劳性方面,实施例1~18的润滑油组合物显示出良好的结果。在耐疲劳性方面,含有磺酸钙清净剂来代替(a)成分(水杨酸钙清净剂)的比较例1和2的润滑油组合物显示出较差的结果。在耐磨耗性方面,含有侧链不满足(b)成分的规定的亚磷酸酯化合物的比较例3~6的润滑油组合物显示出较差的结果。尤其,含有二烷基亚磷酸酯作为亚磷酸酯化合物的比较例5和6的润滑油组合物,即使在新油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以及耐疲劳性方面,也显示出较差的结果。在新油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方面,(a)成分的含量过大的比较例7的润滑油组合物显示出较差的结果。在新油和氧化劣化后的组合物的电绝缘性方面,(b)成分的含量过大的比较例8的润滑油组合物显示出较差的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