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前部进气冷却的发动机中置方法

文档序号:5167541阅读:1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客车前部进气冷却的发动机中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前部进气冷却的发动机中置方法。
背景技术
如何在车辆外形尺寸一定的前提下,扩大车内的使用空间,满足乘客对车辆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是国内外客车厂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发动机中置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常意义上的发动机中置技术,由于采用了部分专有技术及部分代表汽车行业先进技术水平(如卧式发动机,卧式变速箱,大落差前/后桥或前独立悬架,侧向进气,冷却系统液压驱动等)的技术措施,与普通发动机前置/后置客车通用化程度低,因而造价昂贵,无法大批量进入市场并实现该技术方案的设计初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前部进气冷却的发动机中置方法,以解决传统发动机中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一种客车前部进气冷却的发动机中置方法,将传统前置的发动机后移至前桥后,并使安装高度下降,发动机通过飞轮壳后端面安装螺栓与安装在变速箱前端面的离合器壳相连,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经变速箱的输出轴传递到传动轴上并经后桥输入法兰输入到后桥主动齿轮、被动齿轮,经差速器及半轴传递到后桥车轮上。
所述的发动机、离合器与变速箱共同构成一个动力总成组合体,位于发动机缸体前端左右两侧的前悬置支架,位于发动机飞轮壳左右两侧的后悬置支架通过发动机前后悬置软垫安装在左、右纵梁上。
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液由水泵经发动机出水管进入散热器上水室,通过散热器水管经发动机回水管回到发动机缸体内。
本发明结合国内客运市场/旅游市场用车的使用情况,道路改善及发展趋势,相关的国家(部/委)客车设计标准/客车等级划分标准及客车生产/销售/服务的经验,合理地确定车辆中部最小离地间隙(车辆的纵向通过半径/车辆的横向通过半径),合理地布置汽车散热器及风扇驱动,合理地布置车辆前端进气口,采用普通发动机中置(放在前桥后),前部进气可以满足客车车内地板平坦(即平地板),低噪声,维修方便的要求;该项技术方案对客车所采用的主要总成如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发动机冷却系统并无较大特殊要求,因而其通用化程度高,可以大批量实施,实现商品化。
说明书附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客车前部进气冷却的发动机中置方法,是将传统前置的发动机1后移至前桥15后,并使安装高度下降,发动机1通过飞轮壳2后端面安装螺栓与安装在变速箱4前端面的离合器壳3相连,发动机1的动力通过离合器10经变速箱4的输出轴传递到传动轴5上并经后桥输入法兰输入到后桥主动齿轮6、被动齿轮7,经差速器8及半轴9传递到后桥车轮上。发动机1、离合器10与变速箱4共同构成一个动力总成组合体,位于发动机缸体前端左右两侧的前悬置支架,位于发动机飞轮壳2左右两侧的后悬置支架通过发动机前后悬置软垫安装在左、右纵梁上。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液由水泵经发动机出水管11进入散热器13上水室,通过散热器水管经发动机回水管14回到发动机缸体内。冷却液流经散热器时其热量被由水泵轴驱动的冷却扇12吸入的冷却风冷却,从而达到冷却目的,保持发动机机体内正常的水温。
权利要求
1.一种客车前部进气冷却的发动机中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传统前置的发动机(1)后移至前桥(15)后,并使安装高度下降,发动机(1)通过飞轮壳(2)后端面安装螺栓与安装在变速箱(4)前端面的离合器壳(3)相连,发动机(1)的动力通过离合器(10)经变速箱(4)的输出轴传递到传动轴(5)上并经后桥输入法兰输入到后桥主动齿轮(6)、被动齿轮(7),经差速器(8)及半轴(9)传递到后桥车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中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1)、离合器(10)与变速箱(4)共同构成一个动力总成组合体,位于发动机缸体前端左右两侧的前悬置支架,位于发动机飞轮壳(2)左右两侧的后悬置支架通过发动机前后悬置软垫安装在左、右纵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中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液由水泵经发动机出水管(11)进入散热器(13)上水室,通过散热器水管经发动机回水管(14)回到发动机缸体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前部进气冷却的发动机中置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前置的发动机(1)后移至前桥(15)后,并使安装高度下降,发动机通过飞轮壳(2)后端面安装螺栓与安装在变速箱(4)前端面的离合器壳(3)相连,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10)经变速箱的输出轴传递到传动轴(5)上并经后桥输入法兰输入到后桥主动齿轮(6)、被动齿轮(7),经差速器(8)及半轴(9)传递到后桥车轮上。采用普通发动机中置,前部进气可以满足客车车内地板平坦,低噪声,维修方便的要求;该项技术方案对客车所采用的主要总成如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发动机冷却系统并无较大特殊要求,因而其通用化程度高,可以大批量实施,实现商品化。
文档编号F01P1/00GK1490185SQ0213919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7日
发明者吴虹飞, 罗伟, 谷杰伟, 高欣, 汤吉文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