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集成引风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002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集成引风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与风能相结合的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 集成引风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的风能发电技术最为先进的也即是建造大型风场,并且 将风力发电并入常规电网运行。但是,这一风力发展技术出现瓶颈,主要表 现为风能能量密度低,风轮直径都很大;风向、风速不稳定,因而发电机 工作时间受限;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叶片长度,塔架高度,风速范围都有 一定限制,发电功率不高,风能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成引 风发电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发电效率,而且可有效降低发电机系统成 本,得到稳定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的风能能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 上的塔体,塔体内设置有一喇叭形中空体,该中空体的下端进风口的截面积 大于上端出风口的截面积,且在出风口处设置有与控制室及电机房相连接的 风轮,且塔体上端塔顶的表面为弧形曲面。
本发明的基座为塔体实体支撑圆柱,塔体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控制室 及电机房设置在塔体的实体部分;塔体中空体形状为喇叭形,由回转曲线回 转而成。本发明将塔体中部设置成喇叭形结构,进风口截面积大于出风口截面积, 当强烈太阳光照射地面时,地面受太阳能加热的热气流受热膨胀上升,便形 成了进风口上升风流,在热空气上升过程中,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及流体动力 学可知,上升速度会越来越快,使得到达出风口处的风能密度大大高于进风 口处的风能能量密度,足够推动风轮发电机发电。另外本发明将塔顶设计为 一弧形曲面,高空风流流经塔顶,将沿塔顶流动,形成沿塔顶上升的风流, 它将对塔内的上升热空气起到拔风作用,大大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中1.塔顶,2.塔体,3.基座,4.风轮,5.控制室及电机房,6.集风塔 中空体,7塔内腔曲线,8.塔顶弧形曲面,9.地面受太阳能加热的热气流, IO.进风口上升风流,ll.高空风流,12.沿塔顶上升的风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l, 2, 3,本发明包括基座3以及设置在基座3上的塔体2,基座 3与塔体2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在塔体2内设置有一喇叭形中空体6,该 中空体6的下端进风口的截面积大于上端出风口的截面积,在出风口处设置 有风轮4,且塔体2上端塔顶1的表面为弧形曲面8,在塔体2的实体部分设 置有与风轮相连接的控制室及电机房5。
当高空风流ll通过塔顶l上下表面时,形成行程差,流经上表面的风流 速度将大于下表面的风速,如此设计的效果将会使沿塔顶上升的风流12形成"气流上升效应",对进风口上升风流10起到拔风作用,提高作用于风轮4 上的风能能量密度。塔体和基底都为中空圆柱体,塔体实体部分建造电机房 及控制室5,也可作为办公室、休息室等使用,这样做的目的为有效利用空 间,节约建造成本。图3中集风塔中空体6为汇集风能装置,中空体6下半 部分为塔内腔曲线7回转而成回转体,上半部分为圆柱形,整个中空体6贯 穿于塔顶l、塔体2及基座3,下面为进风口,上部为出风口,进风口截面积 大于出风口截面积。最初,地面受太阳能加热的热气流9沿中空体6的塔内 腔曲线7上升,塔内腔曲线7可使风流行走路线加长,有效提高风速。进而 进风口上升风流10受拔风作用,风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风轮4,推动其旋 转发电。因为本发明的塔内腔曲线7和塔顶1的弧形曲面8双重提高风速作 用,将大大提高风能利用率,达到设计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集成引风发电装置,包括基座(3)以及设置在基座(3)上的塔体(2),其特征在于塔体(2)内设置有一喇叭形中空体(6),该中空体(6)的下端进风口的截面积大于上端出风口的截面积,且在出风口处设置有与控制室及电机房(5)相连接的风轮(4),且塔体(2)上端塔顶(1)的表面为弧形曲面(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成引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 的基座(3)为塔体实体支撑圆柱,塔体(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成引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 的控制室及电机房(5)设置在塔体(2)的实体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成引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 的塔体中空体(6)形状为喇叭形,由回转曲线(7)回转而成。
全文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成引风发电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塔体,塔体内设置有一喇叭形中空体,该中空体的下端进风口的截面积大于上端出风口的截面积,且在出风口处设置有与控制室及电机房相连接的风轮,且塔体上端塔顶的表面为弧形曲面。本发明将塔体中部设置成喇叭形结构,当太阳光照射地面时,地面受太阳能加热的热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了进风口上升风流,上升速度会越来越快,使得到达出风口处的风能能量密度大大高于进风口处的风能能量密度,足够推动风轮发电机发电。另外本发明将塔顶设计为一弧形曲面,高空风流流经塔顶,将沿塔顶流动,形成沿塔顶上升的风流,它将对塔内的上升热空气起到拔风作用,大大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F03D9/00GK101315065SQ20081015007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9日
发明者毅 丁, 雯 刘, 曾珊琪, 鹏 杨, 汪如宏, 玲 王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