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2442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和空气动力的风帆式风球。
技术背景 现有风电设备的风能利用装置多是螺旋桨式,大多需搭建相当高度的塔架,还需 组合体,风向标,风速仪,钢丝拉索,地锚等,底座,还需用混凝土浇筑基础,毁坏和占用土 地。耗费大量原材料,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发电机高位安装,头重脚轻,安装保养维修复杂 耗时。稳定性和安全性均不理想,风叶在旋转时给人一种眩晕感,且产生一定量的噪音和颤 动。零部件多,易损件多,部件易松动。对风力大小有严格要求,弱风不易起动,强风又会使 叶片后掠变形,时有叶片脱落事故发生,严重时会摔倒风机,后果严重。台风多发区不宜安 装。风能利用率较底,发电机设计功率不易发挥到顶点,更不可做移动电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风面积大、推动力强大的风帆式风球。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风球,其组成包括中心立轴,所述的中心立轴上端穿过并连接上圆盘,所述的中
心立轴的下端穿过并连接下圆盘,所述的上圆盘、下圆盘分别与叶片的两个端点连接,所述
的叶片最少为12片,所述的叶片为依次叠加安装,所述的叶片采用单弧形或者双弧形或者
月牙形叶片,所述的上圆盘、下圆盘分别与叶片的两个端点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风球,所述的中心立轴的下端延伸处与内转子发电机的转子外接部分连接。 所述的风球,所述的风球多个串连安装并与发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球体的叶片采用向同一侧半圆弧形弯曲,以便聚风面得以有效利用 风能,背风面使气流加速流动,减小空气压强,减少风阻。本风球可安装成逆时针旋转,也可 安装成顺时针旋转。 2.本实用新型的球体可单球体安装,也可多个串连垂直安装使用,也可以多个水 平安装,通过机械结构共同驱动发电机,增加风能利用率,速度更快,动力更加强劲,尤其适 合外转子风力发电机 3.本实用新型附合空气动力,气象,仿生和地球物理的相关原理,是多学科知识相 结合的成果。 4.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车辆,船舶,海上平台,码头,飞机场,高速 公路,桥梁,遂道,铁路,车站,广场照明,灾区临时用电,还可用做野外无噪音移动电源,供 部队,油田,地矿勘探使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单弧形的半圆形叶片。 附图4是双弧形的树叶形叶片。 附图5是月牙形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中心立轴l,所述的中心立轴上端穿过并连接上圆盘的中心,所述的中心立轴的下 端穿过并连接下圆盘的中心,所述的上圆盘5、下圆盘3分别在叶片2的两个端点附近与之 连接,所述的叶片最少为12片,所述的叶片为依次叠加安装,所述的叶片可以采用单弧形 叶片、或者双弧形叶片,也可以采用月牙形叶片,所述的上圆盘、下圆盘分别与叶片的两个 端点通过螺栓连接。
实施例2 : 实施例1所述的风球,所述的中心立轴的下端延伸处与内转子发电机的转子外接 部分连接;或者所述的中心立轴的下端延伸处可与内转子发电机的转子外接部分或与其它 机械结构连接,以直接驱动风力发电机工作。
实施例3 : 实施例1所述的风球,所述的风球可单独安装使用,也可多个串连安装使用,所述 的风球可多个水平安装连接机械结构共同驱动发电机,所述的风球可安装成逆时针旋转, 也可安装成顺时针旋转。
实施例4 : 实施例1或2所述的叶片的具体数量可根据风力强度相适应的发电机功率而定。 所述的下圆盘可与外转子发电机转动部分直接连接或与其它机械结构连接,以直接驱动风 力发电机工作。
权利要求一种风球,其组成包括中心立轴,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心立轴上端穿过并连接上圆盘,所述的中心立轴的下端穿过并连接下圆盘,所述的上圆盘、下圆盘分别与叶片的两个端点连接,所述的叶片最少为12片,所述的叶片为依次叠加安装,所述的叶片采用单弧形或者双弧形或者月牙形叶片,所述的上圆盘、下圆盘分别与叶片的两个端点通过螺栓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球,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心立轴的下端延伸处与内转子发 电机的转子外接部分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球,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球多个串连安装并与发电机 连接。
专利摘要风球,现有风电设备的风能利用装置多是螺旋桨式,大多需搭建相当高度的塔架,还需组合体,风向标,风速仪,钢丝拉索,地锚等,底座,还需用混凝土浇筑基础,毁坏和占用土地。本实用新型风球,其组成包括中心立轴(1),所述的中心立轴上端穿过并连接上圆盘,所述的中心立轴的下端穿过并连接下圆盘,所述的上圆盘(5)、下圆盘(3)分别与叶片(2)的两个端点连接,所述的叶片最少为12片,所述的叶片为依次叠加安装,所述的叶片采用单弧形或者双弧形或者月牙形叶片,所述的上圆盘、下圆盘分别与叶片的两个端点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作车辆、船舶、风电场的风能转换装置。
文档编号F03D3/00GK201461229SQ20092010037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
发明者陆云波 申请人:陆云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