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门阀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97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气门阀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喷摩托车节气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具体涉及一种节气门阀 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节气门阀体,包括安装在阀体供气通道中的节气门,节气门的形状与供气 通道相吻合,该节气门的中部固定有转轴,该穿出所述阀体,转轴的转角由油门拉索控制, 所述节气门将供气通道分隔为空滤器连接腔和发动机连接腔,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开有碳罐 脱附口,如图1所示,空滤器连接腔接收空滤器过来的干净空气,碳罐脱附口连接碳罐,碳 罐吸附油箱内挥发的油气,为保持碳罐的有效性,需要负压脱附碳罐中的油气分子。碳罐脱 附口连接碳罐,当节气门打开时,发动机负压脱附碳罐中的油气分子,由发动机连接腔将干 净空气和油气分子提供给发动机,供发动机燃烧需要。但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目前节气门阀体碳罐脱附口的开设位置都较节气门位置过 远,发动机负压吸取的主要是干净空气,碳罐中油气分子的脱附量过小,碳罐脱附口处的负 压较低,低于2KPa 3KPa的负压效果,碳罐脱附效果差。同时,如果将碳罐脱附口开设在 距离节气门位置过近的地方,就会出现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发动机负压吸取的主要是碳罐 中的油气分子,造成发动机内空燃比过小,失去节能减排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气门阀体,能够合理确 定碳罐脱附口的开设位置,当发动机正常运转时,能保证碳罐内的油气分子能长期有效地 脱附并吸入发动机,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能保证碳罐内的油气分子不被脱附入发动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气门阀体,包括安装在阀体供气通道中的节 气门,节气门的形状与供气通道相吻合,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开有碳罐脱附口,该碳罐脱附口 与供气通道相通,所述该节气门的中部固定有转轴,该转轴穿出所述阀体,设转轴所在的供 气通道横截面为基准面,所述节气门将供气通道分隔为空滤器连接腔和发动机连接腔,其 关键在于在自然状态下,节气门与所述基准面的夹角为a,此时碳罐脱附口靠近所述基 准面,且所述碳罐脱附口完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腔隔离;此时碳罐脱附口完全位于空滤器 连接腔内。a的大小为5° 8° ;当靠近所述碳罐脱附口的节气门端向空滤器连接腔旋转时,节气门打开;随着节 气门开度的改变,空滤器连接腔和发动机连接腔的形状和容易也跟随改变。当所述节气门开度等于0时,即节气门与所述基准面夹角为0,所述碳罐脱附口 完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腔直接相通;0的大小为15° 25°。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节气门开度大于a,碳罐脱附口与发动机相通,发动机既能吸收碳罐脱附口处的油气,又吸收干净空气,同时,0角限制了碳罐脱附口到节气门的距 离,实现2KPa 3KPa的负压效果,使碳罐内的油气分子能长期有效地被罐脱附出来,保证 碳罐的长期有效性和稳定的油气脱附量。在靠近所述碳罐脱附口的节气门上固定有橡胶块。无论节气门开度有多小,节气门与阀体之间都会出现装配间隙,利用橡胶块填充 装配间隙,或者堵住碳罐脱附口,都能够在怠速运转时增加碳罐脱附口与发动机的隔离效 果。也可以利用橡胶块封堵住碳罐脱附口。在自然状态下,S卩驾驶员没有轰踩油门,油门拉索处于放松状态,节气门处于自然 状态,橡胶块封堵住碳罐脱附口,实现碳罐脱附口与供气通道的隔离。所述碳罐脱附口的直径大小为1 1. 5mm。所述碳罐脱附口的纵向中心线到所述基准面的距离为1 2cm。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合理确定碳罐脱附口的开设位置,当发动机正常运转 时,能保证碳罐内的油气分子能长期有效地脱附并吸入发动机,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能保 证碳罐内的油气分子不被脱附入发动机,实现碳罐内的油气分子细水长流地稳定供应给发 动机。

图1为节气门阀体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自然状态下,节气门阀体的结构图;图3为开度为3时,节气门阀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气门阀体,包括安装在阀体1供气通道中的节 气门2,节气门2的形状与供气通道相吻合,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开有碳罐脱附口 a,该碳罐 脱附口 a与供气通道相通,所述该节气门2的中部固定有转轴3,该转轴3穿出所述阀体1, 设转轴3所在的供气通道横截面为基准面b,所述节气门2将供气通道分隔为空滤器连接腔 la和发动机连接腔lb,其特征在于在自然状态下,节气门2与所述基准面b的夹角为a, 此时碳罐脱附口 a靠近所述基准面b,且所述碳罐脱附口 a完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腔lb隔 罔;a的大小为5° 8° ;当靠近所述碳罐脱附口 a的节气门2端向空滤器连接腔la旋转时,节气门2打 开;如图3所示,当所述节气门2开度等于0时,即节气门2与所述基准面b夹角为 3,所述碳罐脱附口 a完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腔lb直接相通;0的大小为15° 25°。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节气门2开度大于a,碳罐脱附口 a与发动机相通,发动机 既能吸收碳罐脱附口 a处的油气,又吸收干净空气,同时,0角限制了碳罐脱附口 a到节气 门2的距离,实现2KPa 3KPa的负压效果,使碳罐内的油气分子能长期有效地被罐脱附出来,保证碳罐的长期有效性和稳定的油气脱附量。在靠近所述碳罐脱附口 a的节气门2上固定有橡胶块2a。无论节气门2开度有多小,节气门2与阀体1之间都会出现装配间隙,利用橡胶块 2a填充装配间隙,或者堵住碳罐脱附口 a,都能够在怠速运转时增加碳罐脱附口 a与发动机 的隔离效果。也可以自然状态下,利用橡胶块2a封堵住碳罐脱附口 a。所述碳罐脱附口 a的直径大小为1 1. 5mm。所述碳罐脱附口 a的纵向中心线到所述基准面b的距离为1 2cm。当碳罐脱附 口 a限制在α和β之间时,碳罐脱附口 a纵向中心线到所述基准面b的距离往往在1 2cm 之间。如 lcm、1. 5cm、2cm。其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节气门2与所述基准面b的夹角为α,碳罐脱附口 a并未与 发动机相通,发动机是无法负压吸收碳罐脱附口 a处的油气,确保了发动机内的空燃比,保 证发动机节能减排的效果。根据节气门2型号的不同,α从节气门2开度限制了碳罐脱附口 a到基准面b的 最小距离,保证发动机怠速旋转时不会脱附碳罐中的油气。α可以取5°、6°、7°、8°。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转轴随油门拉索的牵引转动,带动节气门2转动,打开供气 通道。节气门2开度大于α,碳罐脱附口 a与发动机相通,发动机既能吸收碳罐脱附口 a处 的油气,又吸收干净空气,同时,适当的距离,实现2KPa 3KPa的负压效果,使碳罐内的油 气分子能长期有效地被罐脱附出来,保证碳罐的长期有效性和稳定的油气脱附量。β为最大限制角,根据节气门2型号的不同,β从节气门2开度限制了碳罐脱附 口 a到基准面b的最大距离,保证发动机高速旋转时,保证碳罐能获得2KPa 3KPa的负压, 稳定有效地脱附碳罐中的油气。β可以取15°、16°、20°、21°、24°、25°。
权利要求一种节气门阀体,包括安装在阀体(1)供气通道中的节气门(2),节气门(2)的形状与供气通道相吻合,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开有碳罐脱附口(a),该碳罐脱附口(a)与供气通道相通,所述该节气门(2)的中部固定有转轴(3),该转轴(3)穿出所述阀体(1),设转轴(3)所在的供气通道横截面为基准面(b),所述节气门(2)将供气通道分隔为空滤器连接腔(1a)和发动机连接腔(1b),其特征在于在自然状态下,节气门(2)与所述基准面(b)的夹角为α,此时碳罐脱附口(a)靠近所述基准面(b),且所述碳罐脱附口(a)完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腔(1b)隔离;α的大小为5°~8°;当靠近所述碳罐脱附口(a)的节气门(2)端向空滤器连接腔(1a)旋转时,节气门(2)打开;当所述节气门(2)开度等于β时,即节气门(2)与所述基准面(b)夹角为β,所述碳罐脱附口(a)完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腔(1b)直接相通;β的大小为1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气门阀体,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碳罐脱附口(a)的节气 门(2)上固定有橡胶块(2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气门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罐脱附口(a)的直径大小为 1 L 5mm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气门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罐脱附口(a)的纵向中心线 到所述基准面(b)的距离为1 2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气门阀体,包括安装在阀体供气通道中的节气门,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开有碳罐脱附口,所述节气门将供气通道分隔为空滤器连接腔和发动机连接腔,其特征在于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碳罐脱附口完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腔隔离;当所述节气门开度等于β时,所述碳罐脱附口完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腔直接相通。其显著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合理确定碳罐脱附口的开设位置,当发动机正常运转时,能保证碳罐内的油气分子能长期有效地脱附并吸入发动机,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能保证碳罐内的油气分子不被脱附入发动机,实现碳罐内的油气分子细水长流地稳定供应给发动机。
文档编号F02M25/08GK201635842SQ20102012050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6日
发明者周向东, 张恒, 曾伟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