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490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油器,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控制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 化油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用化油器的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汽油与空气混合,以使发动机正常运转。 普通化油器对于某一特定工况,空燃比是固定的,如果要改变其数值,必须调整结构参数, 但结构参数的调整势必影响其他工况的空燃比,普通化油器的结构参数由于油针和同步联 动,不能实现空燃比完全满足每个工况点的需要。电控化油器是在传统化油器的基础上进 行电控化改造得到的,电控化油器系统对于每一工况点,空燃比是可调的,一般可在3 17. 1的范围调整。因而,可以做到对每一工况点的优化,使发动机的各个工况都处于最佳工 作状态。摩托车用化油器均为喉管式化油器,现有的电控化油器采用两个步进电机分别驱 动两个齿轮齿条机构来控制节气门和拉动油针,可以实现电子控制步进电机来调节进气量 和进油量,精确控制空燃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排放和油耗,但采用两个步进电机分别通 过齿轮齿条拉动油针和节气门的电控化油器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1、齿轮和齿条间隙和齿轮本身导致这种方法精度低;2、由于拉动油针和节气门的机构都集中在一个管内,互相之间有影响和摩擦,易 于磨损;3、由于负压的影响,导致进油量波动较大,影响控制精度。因此,需开发一种可对进气量和进油量分别进行电子控制,克服上述缺点,以使摩 托车发动机在各个工况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降低摩托车的油耗和排放。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该化油器通过拉线 控制节气门和油针的升程,以达到精确控制空燃比的目的,且节气门和油针采用单独设置 方式,以避免两者之间产生影响和摩擦,提高控制精度,降低磨损。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的喉管、设置 于喉管内的节气门、用于驱动调节节气门开度的节气门步进电机、设置在本体上并与喉管 连通的主喷管、尖端插入主喷管的油针和用于驱动油针沿主喷管移动的油针步进电机,还 包括节气门拉线和油针拉线,所述节气门步进电机通过节气门拉线驱动调节节气门,所述 油针步进电机通过油针拉线驱动油针。进一步,所述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还包括节气门弹簧和油针弹簧,所述本 体上设置有连通喉管的气门缸管和油门缸管,气门缸管内滑动配合设置有节气门柱塞,油 门缸管内滑动配合设置有用于驱动油针的油针柱塞,所述节气门弹簧作用于节气门柱塞使 其一端伸入喉管形成节气门,所述节气门拉线一端连接节气门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
3沿节气门弹簧作用力反方向与节气门柱塞连接;所述油针弹簧作用于油针柱塞使其一端伸 入喉管,所述油针拉线一端连接油针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沿油针弹簧作用力反方向 与油针柱塞连接;进一步,所述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还包括设置于本体上的定滑轮I和定滑 轮II,所述节气门拉线以定滑轮I为支点并沿节气门柱塞轴向与节气门柱塞连接;所述油 针拉线以定滑轮II为支点并沿油针柱塞轴向与油针柱塞连接;进一步,所述气门缸管和油门缸管平行设置,所述本体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 盖住气门缸管和油门缸管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用于节气门拉线和油针拉线穿过的通 孔,所述节气门弹簧设置于气门缸管内,一端顶住节气门柱塞,另一端顶住盖体,所述油针 弹簧设置于油门缸管内,一端顶住油针柱塞,另一端顶住盖体;进一步,所述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还包括油针固定机构,所述油针固定机 构包括固定套于油针柱塞内的下套环和与下套环螺纹连接的上套环,油针沿轴线固定于下 套环上,油针尾端与由上至下穿过上套环中心的油针拉线固定连接,油针拉线上外套设置 下端顶住油针尾端且上端顶住上套环的弹簧;进一步,所述节气门步进电机和油针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均沿周向固定配合设置拉 线轮盘,拉线轮盘外圆周设置周向线槽,拉线轮盘上设置拉线固定孔,线槽底部开有连通线 槽与拉线固定孔的过线孔;进一步,所述节气门柱塞上设置有怠速进气孔和对怠速进气孔形成流量调节作用 的怠速调节螺钉;进一步,所述节气门柱塞上设置有怠速进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包括本体、喉 管、节气门、主喷管、油针、节气门步进电机、油针步进电机、节气门拉线和油针拉线,节气门 步进电机和油针步进电机分别通过节气门拉线和油针拉线控制节气门开度和油针的升程, 使用时,将节气门步进电机和油针步进电机与摩托车化油器电控单元连接,并按化油器电 控单元的指令分别对供气量和供油量精细独立控制产生不同空燃比,使发动机输出恰当的 扭矩和转速,达到节油和降低排放的效果,拉线代替现有的齿轮齿条机构,有效避免了齿间 间隙对控制精度的影响,并且拉线的柔性特性也能防止其拉动的活动件产生偏磨,有效降 低磨损,提高化油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该化油器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
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拉线轮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怠速调节螺钉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5为
图1中的 A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拉线轮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怠速调节螺钉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 8为图7的A-A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包括本体1、浮 子室2、设置于本体1上的喉管3、设置于喉管3内的节气门、设置在本体1上并连通浮子室 2与喉管3的主喷管4和尖端插入主喷管4的油针5,还包括节气门步进电机6、油针步进电 机7、节气门弹簧8和油针弹簧9,所述本体1上还设置有连通喉管3的气门缸管Ia和油门 缸管lb,气门缸管Ia内沿孔的轴向往复滑动配合设置有节气门柱塞10,油门缸管Ib内沿 孔的轴向往复滑动配合设置有油针柱塞11 ;将节气门步进电机6和油针步进电机7固定安 装在本体1外,让节气门弹簧8下端向下顶住节气门柱塞10,节气门弹簧的弹力使节气门柱 塞下端伸入喉管3形成节气门,所述节气门步进电机6的输出端上设置拉线轮盘21,拉线轮 盘21与节气门柱塞10之间连接设置向上作用于节气门柱塞10的节气门拉线12,节气门步 进电机工作时将带动拉线轮盘缠绕收起节气门拉线,从而带动节气门上升,节气门步进电 机反转时,节气门将在节气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节气门弹簧还起到将拉线张紧的作 用,避免步进电机拉动拉线时产生空行程,提高控制精度;让油针弹簧9下端顶住油针柱塞 11使其下端伸入喉管3,所述油针步进电机7的输出端也设置拉线轮盘21,拉线轮盘21与 油针柱塞11之间连接设置向上作用于油针柱塞11的油针拉线13,所述油门缸管Ib沿油 针5轴向设置,油针5尾端与油针柱塞11固定连接,油针步进电机工作时将带动拉线轮盘 缠绕收起油针拉线,从而带动油针上升,油针步进电机反转时,油针柱塞在油针弹簧弹力的 作用下复位,油针弹簧还起到将拉线张紧的作用,避免步进电机拉动拉线时产生空行程,提 高控制精度;因此,使用该化油器时,将步进电机的控制端接入摩托车的控制单元,即可通 过电子控制步进电机正转或反转,从而精确控制节气门和油针的升程,达到各种所需的空 燃比。同时,本实施例控制节气门和油针升程的柱塞、弹簧等零件是分别设置在相互独立的 气门缸管和油门缸管内的,有效避免了节气门和油针之间相互影响和摩擦,可有效提高控 制精度,降低磨损。另外,拉线结构相对于现有的齿轮齿条结构,不仅结构更简单,实施成本 更低,且由于其柔性特性,可更好的防止偏磨,降低磨损。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还包括设置于本体1上的定滑轮 I 14和定滑轮II 15,所述节气门拉线12以定滑轮I 14为支点并沿节气门柱塞10轴向与
节气门柱塞10连接;所述油针拉线13以定滑轮II 15为支点并沿油针柱塞11轴向与油针 柱塞11连接,通过定滑轮作为拉线支点,使步进电机的布置位置更加灵活,同时,也能防止 柱塞拉力不在轴线上而产生偏磨,进一步减小磨损,提高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气门缸管Ia和油门缸管Ib平行设置,所述本体1上以螺钉连接 的方式设置有盖住气门缸管Ia和油门缸管Ib的盖体16,以便于随时打开进行维护,所述盖 体16上设置用于节气门拉线12和油针拉线13穿过的通孔,所述节气门弹簧8设置于气门 缸管Ia内,一端顶住节气门柱塞10,另一端顶住盖体16,所述油针弹簧9设置于油门缸管 Ib内,一端顶住油针柱塞11,另一端顶住盖体16,结构简单合理,易于装配。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还包括油针固定机构,所述油针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于油针柱塞11内的下套环18和与下套环18螺纹连接的上套环19,油针 5沿轴线固定于下套环18上,油针5尾端与由上至下穿过上套环19中心的油针拉线13固 定连接,油针拉线13上外套设置下端顶住油针5尾端且上端顶住上套环19的弹簧20,通过 弹簧可使拉线张紧,避免油针步进电机控制油针上升时产生延时,提高控制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节气门步进电机6和油针步进电机7的输出端均沿周向固定配 合设置拉线轮盘21,拉线轮盘21外圆周设置周向线槽21a,拉线轮盘21上设置拉线固定孔 21b,线槽21a底部开有连通线槽21a与拉线固定孔21b的过线孔21c,通过线槽对节气门拉 线和油针拉线进行限位,可防止拉线被拉动时产生漂移,提高控制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节气门柱塞10上设置有怠速进气孔和对怠速进气孔形成流量 调节作用的怠速调节螺钉17,即节气门上设置有怠速进气孔和怠速调节螺钉,通过旋动它 可调节发动机怠速时的进气量,调节范围较小,适合在小排量发动机上应用。实施例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 施例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主要应用于大排量的发动机,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比, 去掉了怠速调节螺钉,由于大排量发动机怠速调节时所需变化的进气量较大,且怠速调节 螺钉所能调节的进气量变化范围较小,因此,本实施例直接通过节气门步进电机控制节气 门上升,来实现怠速时进气量的调节,不需要设置怠速调节螺钉来调节。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包括本体(1)、设置于本体(1)上的喉管(3)、设置 于喉管(3)内的节气门、用于驱动调节节气门开度的节气门步进电机(6)、设置在本体(1) 上并与喉管(3)连通的主喷管(4)、尖端插入主喷管(4)的油针(5)和用于驱动油针沿主喷 管移动的油针步进电机(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气门拉线(12)和油针拉线(13),所述节 气门步进电机(6 )通过节气门拉线(12 )驱动调节节气门,所述油针步进电机(7 )通过油针 拉线(13)驱动油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气门弹 簧(8)和油针弹簧(9),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连通喉管(3)的气门缸管(Ia)和油门缸管 (lb),气门缸管(Ia)内滑动配合设置有节气门柱塞(10),油门缸管(Ib)内滑动配合设置有 用于驱动油针的油针柱塞(11),所述节气门弹簧(8)作用于节气门柱塞(10)使其一端伸入 喉管(3 )形成节气门,所述节气门拉线(12 ) —端连接节气门步进电机(6 )的输出端,另一端 沿节气门弹簧(8)作用力反方向与节气门柱塞(10)连接;所述油针弹簧(9)作用于油针柱 塞(11)使其一端伸入喉管(3),所述油针拉线(13) —端连接油针步进电机(7)的输出端,另 一端沿油针弹簧(9)作用力反方向与油针柱塞(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本 体(1)上的定滑轮I (14)和定滑轮II (15),所述节气门拉线(12)以定滑轮I (14)为支点 并沿节气门柱塞(10)轴线与节气门柱塞(10)连接;所述油针拉线(13)以定滑轮II (15)为 支点并沿油针柱塞(11)轴线与油针柱塞(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缸管 (Ia)和油门缸管(Ib)平行设置,所述本体(1)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盖住气门缸管(Ia) 和油门缸管(Ib)的盖体(16),所述盖体(16)上设置用于节气门拉线(12)和油针拉线(13) 穿过的通孔,所述节气门弹簧(8)设置于气门缸管(Ia)内,一端顶住节气门柱塞(10),另一 端顶住盖体(16),所述油针弹簧(9)设置于油门缸管(Ib)内,一端顶住油针柱塞(11),另一 端顶住盖体(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针固定 机构,所述油针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于油针柱塞(11)内的下套环(18)和与下套环(18)螺 纹连接的上套环(19),油针(5)沿轴线固定于下套环(18)上,油针(5)尾端与由上至下穿过 上套环(19)中心的油针拉线(13)固定连接,油针拉线(13)上外套设置下端顶住油针(5) 尾端且上端顶住上套环(19)的弹簧(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步 进电机(6)和油针步进电机(7)的输出端均沿周向固定配合设置拉线轮盘(21),拉线轮盘 (21)外圆周设置周向线槽(21a),拉线轮盘(21)上设置拉线固定孔(21b),线槽(21a)底部 开有连通线槽(21a)与拉线固定孔(21b)的过线孔(21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柱塞 (10)上设置有怠速进气孔和对怠速进气孔进行流量调节的怠速调节螺钉(1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柱塞 (10)上设置有怠速进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空燃比的化油器,包括本体、喉管、节气门、主喷管、油针、节气门步进电机、油针步进电机、节气门拉线和油针拉线,节气门步进电机和油针步进电机分别通过节气门拉线和油针拉线控制节气门开度和油针的升程,使用时,将节气门步进电机和油针步进电机与化油器电控单元连接,并按化油器电控单元的指令分别对供气量和供油量精细独立控制产生不同空燃比,使发动机输出恰当的扭矩和转速,达到节油和降低排放的效果,拉线代替现有的齿轮齿条机构,有效避免了齿间间隙对控制精度的影响,并且拉线的柔性特性也能防止其拉动的活动件产生偏磨,有效降低磨损,提高化油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该化油器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
文档编号F02M7/10GK201843704SQ20102058005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
发明者周黔, 薛荣生, 郝允志 申请人:西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