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风筝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619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风筝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风筝伞,属于风筝和风能利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能是清洁环保的能源,风力发电是重要的发电方式之一,具有节能、环保的特 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普通的风力发电设备,收集风能主要依靠扇页,存在问题是 风能收集效率低,转速慢,启动风速要求高。人们不断探索利用风筝(伞)进行风能利用,例 如进行风力发电等,但是,风筝(伞)如何在强风中可控、做功、飞行稳定的问题,国内外一直 没有得到解决。普通的风筝也存在强风中飞行困难、不稳定、不可控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风筝伞,结构合理,提高风能利用效率,在强风 中可控、做功、飞行稳定,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风筝伞,包含两部分以上的风筝伞体、连接体、 前拉线、后拉线,两部分风筝伞体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在一起,前拉线固定在前面风筝伞体 的最前端,后拉线固定在后面的风筝伞体上。所说的连接体可以是连接杆或柔软的连接物,也可以是连接框架等。所说的风筝伞体形状是任意的,两部分以上的风筝伞体组合在一起构成专用风筝 伞。风筝伞可以是一层结构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的。每一部分风筝伞体称为一段,本实用新型可以是多段、多层风筝伞体结构。所说的前拉线、后拉线控制风筝在空中姿态,前拉线、后拉线连接拉线控制器,由 拉线控制器控制调整。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作为专用的风能利用风筝使用,例如风力发电、风力做功等 等;又可以作为普通风筝使用,例如娱乐、比赛、放飞使用,风筝伞体的造型是任意的,例如 人物、动物等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行通过风洞、高空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强风 中可控做功,包括在12级以上风力的环境下正常工作;飞行稳定,可调控飞行角度,风越大 角度越小,可在强风中飞行;风能利用效率高,重量轻,成本低,绿色环保。作为普通的风筝 使用,可以在强风中稳定、可控飞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示意图;图中风筝伞体1、2、3,连接体4,前拉线5,后拉线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多功能风筝伞,包含两部分的风筝伞体1和2、连接体4、前 拉线5、后拉线6,两部分风筝伞体1、2之间通过连接体4连接在一起,前拉线固定在前面风 筝伞体1的最前端,后拉线固定在后面的风筝伞体2上;所说的连接体是连接杆,前拉线、后拉线连接拉线控制器,由拉线控制器控制调整,风筝伞体的形状是圆筒形状。 实施例二,参照附图2,风筝伞体的形状是伞形状,三部分风筝伞体1、2、3组合在
一起构成专用风筝伞。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风筝伞,其特征在于包含两部分以上的风筝伞体、连接体(4)、前拉线 (5)、后拉线(6),两部分风筝伞体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在一起,前拉线(5)固定在前面风筝 伞体(1)的最前端,后拉线(6)固定在后面的风筝伞体(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多功能风筝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体是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多功能风筝伞,其特征在于风筝伞是多层结构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多功能风筝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体是连接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多功能风筝伞,其特征在于前拉线、后拉线连接拉线控制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多功能风筝伞,其特征在于每一部分风筝伞体称为一段,本 实用新型是多段、多层风筝伞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风筝伞,属于风筝和风能利用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两部分以上的风筝伞体、连接体(4)、前拉线(5)、后拉线(6),两部分风筝伞体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在一起,前拉线(5)固定在前面风筝伞体(1)的最前端,后拉线(6)固定在后面的风筝伞体(2)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风洞、高空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强风中可控做功,包括在12级以上风力的环境下正常工作;飞行稳定,可调控飞行角度,风越大角度越小,可在强风中飞行;风能利用效率高,重量轻,成本低,绿色环保。作为普通的风筝使用,可以在强风中稳定、可控飞行。
文档编号F03D5/00GK201925088SQ20102067341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李建民 申请人:李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