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701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音件,用于汽车发动机降噪。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噪音是影响汽车舒适性重要因素。

在汽车,尤其是目前的混合动力型汽车中,发动机噪音是主要噪声源之一。除发动机体及其他附件发出的机械声、燃烧、振动等噪声外,还有动力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噪音,当二者同时运行时,汽车前舱内产生的噪音比普通燃油车更大。发动机噪音主要由防火墙和驾驶室的前底板部位传入驾驶舱。

现有的降噪方式通常是在防火墙和前围挡板底部靠驾驶室侧(仪表板下部)增加吸音棉。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存在吸音棉在驾驶室侧不能有效吸收阻止发动机噪声由前舱传入驾驶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隔音件。本实用新型的隔音件通过在发动机和空气滤清器之间设置隔音件,可降低发动机的噪音,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音件,所述隔音件用于发动机的降噪,所述发动机位于空气滤清器下方;所述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机芯,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发动机之间具有一容纳空间;所述隔音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与下壳体相连。所述隔音件设计简单,且能有效降低发动机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隔音件,可以具有如下所述的附加特征:

所述隔音件的厚度为20mm-40mm。

所述隔音件包括吸音层;优选情况下,所述吸音层的厚度为15mm-40mm。

所述吸音层为纤维吸音棉,或者为开孔泡沫吸音棉;所述开孔泡沫吸音棉内部及表面分布有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为50μm-800μm。

所述吸音层的开孔率为50%-97%。

优选情况下,所述隔音件还包括隔音层,所述隔音层位于吸音层的上方且与所述下壳体相对,所述隔音层通过胶黏剂与吸音层连接。

优选情况下,所述隔音层的厚度为0.8mm-5mm。

所述隔音件为平板状或者为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适应的形状。

所述隔音件通过卡扣或胶黏剂与下壳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与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的主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隔音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隔音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音件,所述隔音件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降噪。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舱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隔音件的主视结构图;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音件100,用于发动机200降噪,所述发动机200位于空气滤清器300下方。

所述空气滤清器300包括:上壳体301、下壳体302以及机芯,机芯位于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之间,下壳体302与发动机200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隔音件10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所述隔音件100连接在空气滤清器下壳体302底部。隔音件100通过空气滤清器300安装在发动机200上方,可以对发动机200释放的噪音起到吸收、阻隔的作用。经测试,上述隔音件能有效降低发动机噪音至少2个分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音件100通过卡扣103或胶黏剂与空气滤清器300的下壳体302紧密连接。隔音件100的厚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厚度过大时不利于装配,厚度过小对于降噪的效果欠佳,优选情况下,隔音件100的厚度控制在20-40mm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所述隔音件100至少包含一吸音层101,所述吸音层101可以吸收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部分噪音。所述吸音层101由本领域内常用的吸音材料制成,如纤维吸音棉或者为开孔泡沫状吸音棉;优选情况下为耐热150℃以上的吸音材料,具体可以为PET吸音棉、耐高温PP-PET双组份吸音棉、聚氨酯发泡材料、三聚氰胺发泡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情况下,所述吸音层的厚度为15mm-40mm;进一步优选情况下,所述吸音层101内部及其表面分布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径分布范围为50μm-800μm,即所述孔洞直径为50μm-800μm。优选情况下,所述吸音层101的孔隙率为50%-97%,即所述吸音层101中孔洞的体积占所述吸音层100总体积的50%-97%。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音件100还可以包含至少一隔音层102;所述隔音层102位于吸音层101上方,且与所述下壳体302相对。吸音层101和隔音层102之间通过胶黏剂相互连接。所述隔音层102由本领域内常用的隔音材料制成;优选情况下,所述隔音材料为耐温性能良好的热固性橡胶材料,具体可以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硅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情况下,所述隔音层的厚度为0.8mm-5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音件100为平板状;优选地,隔音件100的形状与容纳空间的形状相适应,通过将隔音件100的形状设置成与容纳空间相适应,不仅充分利用空间,而且结构紧凑,降噪效果更佳 。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实施例1

同样以比亚迪混合动力轿车“秦”为例,其空气滤清器下壳体位于发动机正上方,空气滤清器下壳体上增加25mm厚的PP/PET双组份吸音棉,然后在半消声实验室内测量车内驾驶员右耳处噪音大小。

对比例1

同样以比亚迪混合动力轿车“秦”为例,其空气滤清器下壳体位于发动机正上方,空滤下壳体上未加任何吸音棉,然后在半消声实验室内测量车内驾驶员右耳处噪音大小。

测试结果:上述实施例1及对比例1中测试结果如附图4所示,实施例1曲线位于对比例1之下,由此可见,空滤底部增加吸音棉之后,车内噪音在相同状态下比未加隔音件时有明显降低大约2dB。同时,由于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不需要刻意修改发动机舱的结构即可装配。而且对于已经出售的汽车产品,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很容易地进行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