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高温高压透平泵用叶片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393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高温高压透平泵用叶片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泵设计和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透平泵用叶片的设计,尤其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



背景技术:

透平泵是一种可逆式水力机械,在发电等行业被广发使用,然而现有的透平泵用叶片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使用效率并不高,而一种新型的内部中空的叶片能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稳定运行;然而对于透平泵用叶片的设计,现有的方法主要采用一元、二元和三元理论设计叶片,对叶轮内的流动作出一系列的假设,用具有不同规律的流动,代替叶轮内的复杂流动,这种设计方法比较复杂,而且对于这种新型的内部中空的叶片并不适用。

专利申请号201610059473.8公开了一种叶片设计方法,能够使空化初生得到推迟,提高初生空化性能,但在高温高压工况下效果不明显。专利申请号为201610259479.X公开了一种空心叶片壁厚控制方法,但没有给出叶片其他参数的控制方法,且不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对传统透平泵用叶片设计方法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的透平泵用叶片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可以对叶片的几何参数进行调节,达到透平泵的设计性能曲线与要求的性能曲线重合的效果,特别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场合。本发明以透平泵叶轮外径为基础,利用以下几个关系式来确定叶片的主要几何参数,主要包括:叶片液流角β'1,叶片进口角β1,叶片出口角β2,叶片平坦部分厚度s1,叶片弯曲部分厚度s2,叶片工作面厚度b1,叶片背面厚度b2,叶片截面长度L1、L2、L3,工作面曲率半径R1,背面曲率半径R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高温高压透平泵用叶片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满足:

β1=Δβ+β1′ (4)

b1=b2=k1s (10)

L1=k2L2=k3L3 (13)

式中:β'1a——叶片前盖板边缘液流角,单位:度;

β'1b——叶片中轴线处液流角,单位:度;

β'1c——叶片后盖板边缘液流角,单位:度

K——修正系数;

V0——叶轮进口轴面速度,单位:米/秒;

u1——计算点液体的圆周速度,单位:米/秒;

β1——叶片进口角,单位:度;

Δβ——正冲角,单位:度;

β2——叶片出口角,单位:度;

H——单级扬程,单位:米;

n——转速,单位:转/分钟;

ns——比转速;

Q——流量,单位:立方米/秒;

A1——系数;

A2——系数;

D2——叶轮外径,单位:米;

z——叶片数;

s1——叶片平坦部分厚度,单位:毫米;

s2——叶片弯曲部分厚度,单位:毫米;

b1——叶片工作面厚度,单位:毫米;

b2——叶片背面厚度,单位:毫米;

k1——系数;

kL——系数,与转数有关;

L1——叶片截面长度,单位:毫米;

L2——叶片截面长度,单位:毫米;

L3——叶片截面长度,单位:毫米;

k2——系数;

k3——系数;

R1——工作面曲率半径,单位:米;

R2——背面曲率半径,单位:米。

进一步,所述修正系数K取0.9~1.1。

进一步,所述正冲角Δβ取5°~20°。

进一步,所述系数k1取0.2~0.4。

进一步,所述系数k2取0.3~0.7。

进一步,所述系数k3取0.4~0.7。

公式(1)、(2)、(3)为叶片液流角β'1不同计算点的方法,受计算点液体圆周速度u1影响,系数K进行修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一种快速设计新型透平泵叶片的方法,节省人力,提高了扬程和效率,拓宽了高效区的范围,并且提高了透平泵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平的平面投影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平泵用叶片的截面图。

图中:1.翼尾,与后盖板相连;2.翼尖,与前盖板相连;3.工作面;4.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平的平面投影图。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平泵用叶片的截面图,所述翼尾1与透平后盖板相连接,所述翼尖2与透平前盖板相连,工作面3与背面4设于翼尾1和翼尖2之间。

本发明以透平泵叶轮外径为基础,利用以下几个关系式来确定叶片的主要几何参数,主要包括:叶片液流角β'1,叶片进口角β1,叶片出口角β2,叶片平坦部分厚度s1,叶片弯曲部分厚度s2,叶片工作面厚度b1,叶片背面厚度b2,叶片截面长度L1、L2、L3,工作面曲率半径R1,背面曲率半径R2

一种大型高温高压透平泵用叶片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满足:

β1=Δβ+β1′ (4)

b1=b2=k1s (10)

L1=k2L2=k3L3 (13)

式中:β'1a——叶片前盖板边缘液流角,单位:度;

β'1b——叶片中轴线处液流角,单位:度;

β'1c——叶片后盖板边缘液流角,单位:度

K——修正系数;

V0——叶轮进口轴面速度,单位:米/秒;

u1——计算点液体的圆周速度,单位:米/秒;

β1——叶片进口角,单位:度;

Δβ——正冲角,单位:度;

β2——叶片出口角,单位:度;

H——单级扬程,单位:米;

n——转速,单位:转/分钟;

ns——比转速;

Q——流量,单位:立方米/秒;

A1——系数;

A2——系数;

D2——叶轮外径,单位:米;

z——叶片数;

s1——叶片平坦部分厚度,单位:毫米;

s2——叶片弯曲部分厚度,单位:毫米;

b1——叶片工作面厚度,单位:毫米;

b2——叶片背面厚度,单位:毫米;

k1——系数;

kL——系数,与转数有关;

L1——叶片截面长度,单位:毫米;

L2——叶片截面长度,单位:毫米;

L3——叶片截面长度,单位:毫米;

k2——系数;

k3——系数;

R1——工作面曲率半径,单位:米;

R2——背面曲率半径,单位:米。

所述修正系数K取0.9~1.1。

所述正冲角Δβ取5°~20°。

所述系数k1取0.2~0.4。

所述系数k2取0.3~0.7。

所述系数k3取0.4~0.7。

公式(1)、(2)、(3)为叶片液流角β'1不同计算点的方法,受计算点液体圆周速度u1影响,系数K进行修正。

以上为本发明专利参照几个实施例所做出的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包含本发明专利构思范围内的其它实施例或变形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