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器尾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7020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消声器尾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以消音方法为特点的消音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过程中,气体快速冲出出气管,由于压强和速度与外界空气相差悬殊,空气冲出出气管时巨大的压力会对外面的空气引起冲击震动,会产生巨大噪音,因此,一般都需要在出气管中安装消声器尾筒以消除噪音。

现有技术中的消声器尾筒为直管,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经消声器并不能将噪音降至最低,废气经直管的消声器尾筒排出仍然存在较大的噪音,较大的噪音对城市环境是一种严重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器尾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消声器尾筒不能进一步降低噪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消声器尾筒,包括尾筒管道,还包括出气管,出气管具有大端和小端,出气管的内径由小端至大端逐渐增大,尾筒管道设置在小端,大端内安装有至少两根排气管,排气管外壁与出气管内壁之间存在用于快速排气的排气间隙。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废气经消声器后进入出气管内,噪音降低了一大部分。因为出气管具有大端和小端,消声器安装在小端。废气经消声器由出气管的小端流向出气管的大端,废气的体积得到相对缓慢的膨胀,因此废气的压力降低。因为出气管的内径由小端至大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过程中,防止内径突然变大而发出噪音。

当发动机高转速时,经出气管压力降低后的废气一部分经排气管与出气管之间的快速排气通道快速排出,降低了回压,同时另一部分从三根排气管中缓慢排出,保证了排气系统中具有适当的回压,有效提升了转速下的动力性能。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的消声器尾筒可以进一步降低从消声器中排出废气的噪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消声器尾筒不能进一步降低噪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发动机高转速时,本方案中的消声器尾筒能降低回压,同时保证排气系统中存在一定的回压,有效提升高了转速下的动力性能。

进一步,所述出气管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位于第二侧壁上方,出气管的侧壁长度由第一侧壁到第二侧壁递减。为降低回压出需将出气管设计得较短,但是短的出气管,因为出气管的侧壁长度由第一侧壁到第二侧壁递减,废气排出时被上方较长的第一侧壁挡住,只能从下方长度较短的第二侧壁排出,防止废气从出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的间隙排出时,影响到驾驶人员。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有三根。三根排气管能提供摩托车高转速时适当的回压,有效提升高转速下的动力性能。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远离出气管端安装有尾盖。尾盖防止了排气管端部磨损。

进一步,还包括支撑管,排气管位于支撑管内。支撑管的设置防止了排气管与出气管发生撞击。

进一步,还包括装饰筒,支撑管位于装饰筒内。装饰筒的设置使本方案中的消声器尾筒外形美观,并且防止了支撑管磨损。

进一步,所述尾筒管道为消音管,消音管内嵌在出气管内。消音管设置在出气管内部,出气管壁对消音管气道保护作用,防止消音管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消声器尾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排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尾盖1、装饰筒2、出气管3、排气管4、消音管5、连接管6、支撑管7、第一侧壁8、第二侧壁9。

实施例:本方案中的消声器尾筒,包括尾筒管道、连接管6、支撑管7、装饰筒2、出气管3和排气管4,出气管3具有大端和小端,出气管3的内径由小端至大端逐渐增大。尾筒管道为消音管5,出气管3的侧壁长度由出气管3上方到出气管3下方逐渐递减。出气管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8和第二侧壁9,第一侧壁8位于第二侧壁9上方,出气管的侧壁长度由第一侧壁8到第二侧壁9沿出气管直径方向递减。大端安装有三根排气管4,排气管4外壁与出气管3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排气管4尾部安装有尾盖1,排气管4安装在连接管6内,连接管6安装在支撑内,连接管6的内侧与排气管4外壁连接,连接管6的外侧与支撑管7内壁连接。支撑管7位于装饰筒2内,支撑管7一端与尾盖1连接,支撑管7另一端与大端连接。消音管5位于出气管3内,消音管5安装在出气管3的小端。

工作原理:废气经消声器后进入出气管3内,噪音降低了一大部分。因为出气管3具有大端和小端,消声器安装在小端。废气经消声器由出气管3的小端流向出气管3的大端,废气的体积得到相对缓慢的膨胀,因此废气的压力降低。因为出气管3的内径由小端至大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过程中,防止内径突然变大而发出噪音。

当发动机高转速时,经出气管3压力降低后的废气一部分经排气管4与出气管3之间的间隙快速排出,降低了回压,同时另一部分从三根排气管4中缓慢排出,保证了排气系统中具有适当的回压,有效提升高了转速下的动力性能。另外,废气从排气管4与出气管3之间的间隙排出时,因为出气管3的侧壁长度由出气管3上方到出气管3下方逐渐递减,防止废气从出气管3和排气管4之间的间隙排出时,影响到驾驶人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