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点火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0236阅读:20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点火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点火器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在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上点火器通常是安装在油缸外侧的,由于摩托车在山地颠簸的路面行驶容易导致点火器的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点火器结构,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点火器结构,包括点火器外壳,固定板,插筒和弯折挂钩;所述点火器外壳内设置电路板,点火器外壳上的开口面上设置密封层,密封层与电路板之间存在间隔空间,在间隔空间内填充棉花;所述密封层与点火器外壳的开口面内壁密封接触,它们的接触面为凹凸咬合纹面,所述插筒设置在密封层上;所述插筒数量为两个,其顶面设置粘性层,其外壁为锥面形态,其内壁光滑为圆柱形态并设置导向滑棱,所述导向滑棱呈十字对称设置插筒内壁上;位于插筒的内壁上设置导向滑棱,所述导向滑棱从上往下呈现渐变趋势,上端的尺寸小于下端的尺寸;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点火器外壳两侧,所述固定板上设置两个不等径的螺孔;所述弯折挂钩设置在点火器外壳一侧并与固定板同侧;所述弯折挂钩为包括第一板面,第二板面和第三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位于第三板面的上方并长于第三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一端与第三板面一端垂直设置在第二板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板面另一端与点火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板面的另一端与火器外壳外壁存在间隔距离;其间隔距离为第一板面长度的一半;在点火器外壳侧壁上高于弯折挂钩的位置留设置孔槽,所述孔槽内沿口设置带锁滑门,位于孔槽内设置弹性绳套圈;所述点火器外壳底面设置吸附层,位于吸附层表面设置两个方形的吸盘,所述吸盘内存在方形的凹陷区,位于凹陷区内存在多个椭圆形的次级凹陷区。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绳套圈的局部与孔槽内侧固定连接,位于弹性绳套圈中段位置设置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长度小于孔槽的开口尺寸;所述弹性绳套圈的芯层为橡胶圈,包裹在橡胶圈外层为尼龙网层和防火柔性网层,所述防火柔性网层为玻璃网面层,所述弹性绳套圈的体积小于孔槽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滑棱截面为三角形,所述螺孔的直径为20-40mm。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层中心区域凹陷设置;所述吸附层为磁铁层,其厚度大于3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改进新颖,在插筒内设置导向块能够便于点火器与电源插孔连接,同时能够点火器与电源插孔之间的稳定性,设置点火器外壳底面的吸盘有利于点火器固定安装在油缸上,设置的弹性绳套圈还能够有利于捆绑固定,在颠簸的路面行驶不会导致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弯折挂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弹性绳套圈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示:1点火器外壳、2密封层、3插筒、4导向滑棱、41粘性层、5固定板、51螺孔、6弯折挂钩、61第一板面、62第二板面、63第三板面、7金属管、8弹性绳套圈、81芯层、82尼龙网层、83防火柔性网层、9孔槽、10带锁滑门、11吸盘、12凹陷区、13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点火器结构,包括点火器外壳1,固定板5,插筒3和弯折挂钩6;所述点火器外壳1内设置电路板,点火器外壳1上的开口面上设置密封层2,所述密封层2中心区域凹陷设置,密封层2与电路板之间存在间隔空间,在间隔空间内填充棉花;棉花能够起到防潮作用,能够吸附点火器内部中潜在的水蒸汽;所述密封层2与点火器外壳1的开口面内壁密封接触,它们的接触面为凹凸咬合纹面,凹凸咬合纹面的密封效果更好,传统的接触面为平面,密封效果不理想,容易导致密封层脱落;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插筒3设置在密封层2上;所述插筒3数量为两个,其顶面设置粘性层41,粘性层具有粘性,可以选用耐用的双面胶;其外壁为锥面形态,其内壁光滑为圆柱形态并设置导向滑棱4,插筒采用锥面设计,更有利于点火器的插入。所述导向滑棱4呈十字对称设置插筒3内壁上;位于插筒3的内壁上设置导向滑棱4,所述导向滑棱4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导向滑棱4从上往下呈现渐变趋势,上端的尺寸小于下端的尺寸;导向滑棱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点火器与摩托车电源插孔连接的方便性;所述固定板5设置在点火器外壳1两侧,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两个不等径的螺孔51;所述螺孔51的直径为20-40mm。所述弯折挂钩6设置在点火器外壳一侧并与固定板5同侧;如图3所示,所述弯折挂钩6为包括第一板面61,第二板面62和第三板面63,所述第一板面61位于第三板面63的上方并长于第三板面63,所述第一板面61一端与第三板面63一端垂直设置在第二板面62的两端,所述第一板面61另一端与点火器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板面63的另一端与火器外壳外壁存在间隔距离;其间隔距离为第一板面61长度的一半;在点火器外壳1侧壁上高于弯折挂钩6的位置留设置孔槽9,所述孔槽9内沿口设置带锁滑门10,带锁滑门可以上下移动,形成打开和关闭状态;位于孔槽9内设置弹性绳套圈8;所述弹性绳套圈8的局部与孔槽9内侧固定连接,位于弹性绳套圈8中段位置设置金属管7,所述金属管7的长度小于孔槽9的开口尺寸;如图5所示,所述弹性绳套圈的芯层81为橡胶圈,包裹在橡胶圈外层为尼龙网层82和防火柔性网层83,所述防火柔性网层为玻璃网面层,所述弹性绳套圈8的体积小于孔槽9的内部空间。如图2所示,所述点火器外壳1底面设置吸附层13,所述吸附层13为磁铁层,其厚度大于3mm。位于吸附层13表面设置两个方形的吸盘11,所述吸盘11内存在方形的凹陷区12,位于凹陷区12内存在多个椭圆形的次级凹陷区。

点火器安装通过螺栓固定在摩托车油箱上,由于点火器外壳底面设置了磁铁层和吸盘,由于设置的吸盘具有凹陷区和次级凹陷区,增加了吸盘的凹陷面深度,能够产生更多的吸附力,同时磁铁层通过磁性加强点火器的固定,此时需要一只手轻微固定即可,然后通过螺丝穿插在固定板上的螺孔内,在固定板设置两种不同径螺孔在于可以用不同直径的螺栓进行固定,其中一个为辅助备用螺孔。插筒采用锥面设计和在插筒内壁设置导向滑棱,能够方便插筒与插孔连接,由于插筒顶面设置粘性层,能够加强其稳定性,同时滑棱还能提高插筒与插孔连接的稳定性,不容易松动,现有技术中的插筒内壁光滑,容易导致松动,本实用新型创新点还在于,设置弯折挂钩和弹性绳套圈,通过弹性绳套圈拉升延长围绕在摩托车油箱上的导线管上,然后从点火器外壳顶面绕过讲套圈与弯折挂钩连接,此时,套圈上的金属管与板面弯折端处接触并形成阻挡,能够进一步对点火器形成有力固定。套圈可以选用备用设置,如果不需要使用弹性绳套圈的时候,将弹性绳套圈全部塞入孔槽9,然后关闭带锁滑门即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改进新颖,在插筒内设置导向块能够便于点火器与电源插孔连接,同时能够点火器与电源插孔之间的稳定性,设置点火器外壳底面的吸盘有利于点火器固定安装在油缸上,设置的弹性绳套圈还能够有利于捆绑固定,在颠簸的路面行驶不会导致松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