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502发布日期:2019-01-13 16:49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配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叶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重工装。



背景技术:

在兆瓦级叶片产业化的生产过程中,对叶片进行配重时需要对叶片进行称重。现有的称重方法通常是在平地上放置地磅,然后将叶片放在地磅上以称重叶片的重量。上述叶片配重时的称重方法需要占用固定工位,使得车间工位的有效利用率较低,且配重效率较低,叶片的产能较低。

从而,在现有技术中,叶片的配重具有车间工位利用率较低、配重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叶片的配重具有车间工位利用率较低、配重效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配重工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配重工装,用于对叶片进行配重,所述叶片包括根端部分和叶尖部分,其特点在于,所述配重工装包括:

根端配重组件,所述根端配重组件设于所述根端部分,并用于支撑所述根端部分;

叶尖配重组件,所述叶尖配重组件设于所述叶尖部分,并用于支撑所述叶尖部分;

起吊组件,所述起吊组件连接于所述根端配重组件和所述叶尖配重组件,以将所述根端部分和所述叶尖部分吊起;

称重组件,所述称重组件连接于所述根端配重组件和所述叶尖配重组件,以对所述根端部分和所述叶尖部分进行称重;

其中,所述根端配重组件上设有根端水平校准器,所述叶尖配重组件上设有叶尖水平校准器,所述根端水平校准器作用于所述叶尖水平校准器,以校准所述叶片的中轴线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在本方案中,在对叶片进行配重时,起吊组件将叶片吊起,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车间工位的占用,有利于提高车间工位的利用率。另外,称重组件称得的根端部分和叶尖部分的重量之和即为叶片的总重量,称重效率较高。

较佳地,所述起吊组件用于使所述叶片在初始状态和起吊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叶片处于起吊状态时,所述叶片的中轴线处于水平状态;当所述叶片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起吊组件作用到所述叶片上的作用力为0;

当所述叶片处于初始状态时,在沿所述叶片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叶尖水平校准器位于所述根端水平校准器的上方,且所述叶尖水平校准器和所述根端水平校准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当所述叶片处于初始状态时,在沿所述叶片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根端部分中所述根端水平校准器所在的位置处的最低点与所述叶尖部分中所述叶尖水平校准器所在的位置处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本方案中,对叶尖水平校准器和根端水平校准器的具体设置位置的限制较小,只需满足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等即可。

较佳地,当所述叶片处于起吊状态时,所述根端水平校准器能够产生激光,所述叶尖水平校准器上具有校准孔,所述校准孔的中心和所述叶尖水平校准器的中心重合,所述激光穿设于所述校准孔的中心。

在本方案中,当根端水平校准器发出的激光能够穿设校准孔的中心,则表明叶片的中轴线处于水平状态。

较佳地,所述叶尖配重组件包括:

叶尖底座,所述叶尖底座的顶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并支撑所述叶尖部分,所述叶尖底座沿所述叶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叶片;

叶尖起吊部分,所述叶尖起吊部分沿所述叶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叶尖底座的两端,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叶尖底座和所述叶尖起吊部分之间,所述叶尖起吊部分中远离所述叶尖底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起吊组件和所述称重组件;

其中,所述叶尖水平校准器设于所述叶尖起吊部分上。

在本方案中,叶尖水平校准器的设置位置便于设置根端水平校准器,这主要是因为叶尖水平校准器通常位于根端水平校准器的上方,若叶尖水平校准器设置于叶尖底座上,则根端水平校准器的设置空间较为有限。

较佳地,所述叶尖底座的两端设有叶尖吊环,所述叶尖起吊部分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叶尖吊环相适配的叶尖吊钩。

在本方案中,由于叶片的长度较长,在对叶尖进行称重时,叶尖起吊部分和叶尖底座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能够先将叶尖底座移动到叶尖部分的对应位置处,待叶尖部分放置于容置槽内时,再将叶尖起吊部分连接到叶尖底座,操作较为简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配重效率。

较佳地,所述叶尖起吊部分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叶尖连接柱,所述叶尖连接柱中靠近所述叶尖底座的一端设有所述叶尖吊钩,其中一所述叶尖连接柱的外侧壁上设有所述叶尖水平校准器;

叶尖横梁,所述叶尖横梁架设于两所述叶尖连接柱中远离所述叶尖底座的一端,所述叶尖横梁中远离所述叶尖连接柱的一侧为所述叶尖横梁的顶部,所述叶尖横梁的顶部的两端设有叶尖连接孔;

叶尖吊带,所述叶尖吊带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两所述叶尖连接孔,所述叶尖吊带的中部连接于所述起吊组件和所述称重组件。

较佳地,所述叶尖连接柱由刚性材质制成,且所述叶尖连接柱为可伸缩结构。

在本方案中,将叶尖连接柱设置为可伸缩结构,使得配重工装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叶片的配重,使得配重工装的适用范围较广,有利于降低成本。

较佳地,所述叶尖连接柱由刚性材质制成;

所述叶尖起吊部分还包括:

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由柔性材质制成,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叶尖连接柱和所述叶尖吊钩之间。

在本方案中,柔性连接件能够弯折,当叶片沿宽度方向的尺寸较大时,柔性连接件能够对叶片起到保护作用。

较佳地,所述叶尖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

在本方案中,滚轮使得叶尖底座便于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配重效率。

较佳地,所述容置槽的壁面上设有缓冲垫。

在本方案中,在配重工装组装的过程中以及对叶片称重的过程中,缓冲垫能够防止叶片与叶尖底座之间的硬接触,有利于保护叶片。

较佳地,所述根端配重组件设于所述根端部分的末端面,所述末端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根端配重组件包括:

根端底座,所述根端底座用于支撑所述根端部分;

根端起吊部分,所述根端起吊部分沿所述叶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根端底座的两端,所述根端起吊部分中远离所述根端底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起吊组件和所述称重组件;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根端起吊部分,所述固定件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件通过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孔、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连接于所述末端面;

其中,所述根端水平校准器设于所述根端起吊部分或所述根端底座。

在本方案中,根端配重组件设于根端部分的末端面(即0m根端处),便于实现配重工装的组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配重效率。

较佳地,所述根端起吊部分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根端连接柱,所述根端连接柱中靠近所述根端底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根端底座;

根端横梁,所述根端横梁架设于两所述根端连接柱中远离所述根端底座的一端,所述根端横梁中远离所述根端连接柱的一侧为所述根端横梁的顶部,所述根端横梁的顶部的两端设有根端连接孔;

根端吊带,所述根端吊带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两所述根端连接孔,所述根端吊带的中部连接于所述起吊组件和所述称重组件;

其中,所述固定件连接于两所述根端连接柱之间,所述根端水平校准器连接于所述根端连接柱的外侧壁。

较佳地,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两所述根端连接柱之间,所述根端底座中朝向所述根端起吊部分的一端设有容置槽;

所述根端连接柱中靠近所述根端底座的一端设有所述根端吊钩,所述根端底座上对应设有与所述根端吊钩相适配的根端吊环。

在本方案中,当固定件从根端配重组件上拆卸下来时,根端配重组件也可以设于根端部分靠近叶尖部分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称重组件包括:

根端吊秤,所述根端吊秤连接于所述根端配重组件;

叶尖吊秤,所述叶尖吊秤连接于所述叶尖配重组件。

在本方案中,由于叶片的长度较长,若仅采用一个吊秤对叶片进行称重,操作较为复杂,配重效率较低。在此,根端吊秤和叶尖吊秤配合使用,根端吊秤和叶尖吊秤的读数之和即为叶片的总重量,便于操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配重效率。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对于该配重工装,在对叶片进行配重时,起吊组件将叶片吊起,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车间工位的占用,有利于提高车间工位的利用率。另外,称重组件称得的根端部分和叶尖部分的重量之和即为叶片的总重量,称重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的配重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用虚线表示在配重时叶尖配重组件和根端配重组件的配合。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的配重工装中根端配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示出了根端吊秤。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的配重工装中叶尖配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示出了叶尖吊秤。

附图标记说明:

10 根端配重组件

101 根端水平校准器

102 根端底座

103 根端起吊部分

104 固定件

105 第二固定孔

106 根端横梁

107 根端吊带

108 根端连接柱

109 根端连接孔

20 叶尖配重组件

201 叶尖水平校准器

202 叶尖底座

203 叶尖起吊部分

204 容置槽

205 叶尖吊环

206 叶尖吊钩

207 叶尖吊带

208 叶尖横梁

209 叶尖吊带

210 叶尖连接孔

211 叶尖连接柱

30 称重组件

301 根端吊秤

302 叶尖吊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揭示一种配重工装,用于对叶片进行配重,叶片包括根端部分和叶尖部分,参照图1-3予以理解,配重工装包括根端配重组件10、叶尖配重组件20、起吊组件(图中未示出)和称重组件30。其中,根端配重组件10设于根端部分,并用于支撑根端部分。叶尖配重组件20设于叶尖部分,并用于支撑叶尖部分。起吊组件连接于根端配重组件10和叶尖配重组件20,以将根端部分和叶尖部分吊起。称重组件30连接于根端配重组件10和叶尖配重组件20,以对根端部分和叶尖部分进行称重。其中,根端配重组件10上设有根端水平校准器101,叶尖配重组件20上设有叶尖水平校准器201,根端水平校准器101作用于叶尖水平校准器201,以校准叶片的中轴线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叶片进行配重时,起吊组件将叶片吊起,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车间工位的占用,有利于提高车间工位的利用率。另外,称重组件30称得的根端部分和叶尖部分的重量之和即为叶片的总重量,称重效率较高。

进一步地,起吊组件用于使叶片在初始状态和起吊状态之间切换,当叶片处于起吊状态时,叶片的中轴线处于水平状态;当叶片处于初始状态时,起吊组件作用到叶片上的作用力为0。当叶片处于初始状态时,在沿叶片的厚度方向上,叶尖水平校准器201位于根端水平校准器101的上方,且叶尖水平校准器201和根端水平校准器10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叶片处于初始状态时,在沿叶片的厚度方向上,根端部分中根端水平校准器101所在的位置处的最低点与叶尖部分中叶尖水平校准器201所在的位置处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

其中,对叶尖水平校准器201和根端水平校准器101的具体设置位置的限制较小,只需满足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等即可。

更进一步地,当叶片处于起吊状态时,根端水平校准器101能够产生激光,叶尖水平校准器201上具有校准孔,校准孔的中心和叶尖水平校准器201的中心重合,激光穿设于校准孔的中心。当根端水平校准器101发出的激光能够穿设校准孔的中心,则表明叶片的中轴线处于水平状态。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3予以理解,叶尖配重组件20包括叶尖底座202和叶尖起吊部分203。叶尖底座202的顶部设有容置槽204,容置槽204用于容置并支撑叶尖部分,叶尖底座202沿叶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出叶片。叶尖起吊部分203沿叶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叶尖底座202的两端,叶片位于叶尖底座202和叶尖起吊部分203之间,叶尖起吊部分203中远离叶尖底座202的一端连接于起吊组件和称重组件30,叶尖水平校准器201设于叶尖起吊部分203上。其中,叶尖水平校准器201的设置位置便于设置根端水平校准器101,这主要是因为叶尖水平校准器201通常位于根端水平校准器101的上方,若叶尖水平校准器201设置于叶尖底座202上,则根端水平校准器101的设置空间较为有限。

更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和图3予以理解,叶尖底座202的两端设有叶尖吊环205,叶尖起吊部分203的两端设有与叶尖吊环205相适配的叶尖吊钩206。其中,由于叶片的长度较长,在对叶尖进行称重时,叶尖起吊部分203和叶尖底座20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能够先将叶尖底座202移动到叶尖部分的对应位置处,待叶尖部分放置于容置槽204内时,再将叶尖起吊部分203连接到叶尖底座202,操作较为简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配重效率。

更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和图3予以理解,叶尖起吊部分203包括叶尖横梁208、叶尖吊带209和相对设置的两叶尖连接柱211。叶尖连接柱211中靠近叶尖底座202的一端设有叶尖吊钩206,其中一叶尖连接柱211的外侧壁上设有叶尖水平校准器201。叶尖横梁208架设于两叶尖连接柱211中远离叶尖底座202的一端,叶尖横梁208中远离叶尖连接柱的一侧为叶尖横梁208的顶部,叶尖横梁208的顶部的两端设有叶尖连接孔210。叶尖吊带209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两叶尖连接孔210,叶尖吊带209的中部连接于起吊组件和称重组件30。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叶尖连接柱211由刚性材质制成,且叶尖连接柱211为可伸缩结构。其中,可伸缩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类似于鱼竿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将叶尖连接柱211设置为可伸缩结构,使得配重工装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叶片的配重,使得配重工装的适用范围较广,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叶尖起吊部分203还可以包括柔性连接件(如吊带等),柔性连接件由柔性材质制成,柔性连接件连接于叶尖连接柱和叶尖吊钩206之间。其中,柔性连接件能够弯折,当叶片沿宽度方向的尺寸较大时,柔性连接件能够对叶片起到保护作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叶尖底座202的底部设有滚轮(图中未示出),容置槽204的壁面上设有缓冲垫。其中,滚轮使得叶尖底座202便于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配重效率。在配重工装组装的过程中以及对叶片称重的过程中,缓冲垫能够防止叶片与叶尖底座202之间的硬接触,有利于保护叶片。

更进一步地,根端配重组件10设于根端部分的末端面,末端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参照图1和图2予以理解,根端配重组件10包括根端底座102、根端起吊部分103和固定件104。根端底座102用于支撑根端部分,根端起吊部分103沿叶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根端底座102的两端,根端起吊部分103中远离根端底座102的一端连接于起吊组件和称重组件30。固定件104连接于根端起吊部分103,固定件104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105,固定件104通过多个第二固定孔105、多个第一固定孔连接于末端面,根端水平校准器101设于根端起吊部分103。

其中,根端配重组件10设于根端部分的末端面(即0m根端处),便于实现配重工装的组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配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根端水平校准器101也可以设置在根端底座102上。

更进一步地,与叶片起吊部分类似,根端起吊部分103也包括根端横梁106、根端吊带107和相对设置的两根端连接柱108。根端连接柱108中靠近根端底座102的一端连接于根端底座102。根端横梁106架设于两根端连接柱108中远离根端底座102的一端,根端横梁106中远离根端连接柱108的一侧为根端横梁106的顶部,根端横梁106的顶部的两端设有根端连接孔109。根端吊带107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两根端连接孔109,根端吊带107的中部连接于起吊组件和称重组件30。其中,固定件104连接于两根端连接柱108之间,根端水平校准器101连接于根端连接柱108的外侧壁。

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04可拆卸连接于两根端连接柱108之间,根端底座102中朝向根端起吊部分103的一端设有容置槽。根端连接柱108中靠近根端底座102的一端设有根端吊钩,根端底座102上对应设有与根端吊钩相适配的根端吊环。其中,当固定件104从根端配重组件10上拆卸下来时,根端配重组件10也可以设于根端部分靠近叶尖部分的一端。实际上,当根端配重组件10不是设置在根端部分的末端面时,根端配重组件10和叶尖配重组件20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而当需要将根端配重组件10设置在根端部分的末端面时,只需将连接上固定件104即可。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称重组件30包括根端吊秤301和叶尖吊秤302,根端吊秤301连接于根端配重组件10,叶尖吊秤302连接于叶尖配重组件20。由于叶片的长度较长,若仅采用一个吊秤对叶片进行称重,操作较为复杂,配重效率较低。在此,根端吊秤301和叶尖吊秤302配合使用,根端吊秤301和叶尖吊秤302的读数之和即为叶片的总重量,便于操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配重效率。

采用该配重工装对叶片进行称重时,可以先用行车将叶片吊起,然后使得叶片的根端部分靠近根端配重组件10,待根端配重组件10与根端部分安装好后,再将叶片与叶尖配重组件20安装。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常不会在根端配重工装的根端底座102的底部设置滚轮,也就是说,根端底座102与地面或其他承载物之间通常是非滚动接触。否则,在叶片靠近根端配重组件10的过程中,根端配重组件10的位置容易改变,易影响配重效率。

使用该配重工装在对叶片进行配重时,起吊组件将叶片吊起,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车间工位的占用,有利于提高车间工位的利用率。另外,称重组件称得的根端部分和叶尖部分的重量之和即为叶片的总重量,称重效率较高。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