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0575发布日期:2020-01-14 23:09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



背景技术:

中冷器一般只有在安装了增压器的车才能看到。因为中冷器实际上是涡轮增压的配套件,其作用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

目前市场上的中冷器结构复杂,其零件大多为铝合金材质,且形状不规则,生产零件的磨具造价成本高,故而其生产组装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利用,而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的中冷器难以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了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中冷器壳体为方筒型且外壁厚度均匀,所述中冷器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导热块,所述中冷器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块,两个所述第一导热块分别位于第二导热块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一导热块关于第二导热块相对称,所述第二导热块的内部镶嵌有若干排散热铜管,每个所述散热铜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反向延伸至两个第一导热块的内部,每个所述散热铜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导热块的内部并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导热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

所述中冷器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外循环铜管,所述第一导热块的内部和第二导热块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内循环铜管,所述内循环铜管的顶端贯穿中冷器壳体的内顶壁并延伸至中冷器壳体的上方,所述内循环铜管的顶端与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所述内循环铜管的底端贯穿中冷器壳体的内底壁并延伸至中冷器壳体的下方,所述内循环铜管的底端与外循环铜管固定连通,所述中冷器壳体的上表面和中冷器壳体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相对称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中冷器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右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左端贯穿集气罩的内部并延伸至集气罩的左侧面,所述中冷器壳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回气罩,所述回气罩的左侧设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的右端贯穿回气罩的内部并延伸至回气罩的右侧面,所述中冷器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出风孔,所述中冷器壳体的背面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出风孔与进风孔的相对应,所述中冷器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孔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风机远离中冷器壳体的一侧设有网罩,所述网罩与风机的进风口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回气罩的右侧面与中冷器壳体的左端密封连接,所述集气罩的左侧面与中冷器壳体的右端密封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导热块均与中冷器壳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个所述散热铜管的管壁直径的长度值均小于一公分,每个所述散热铜管的内径的长度值均大于零点三公分,且每个散热铜管的内径的长度值均小于零点五公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散热铜管至少为六排,且每排散热铜管为竖排,每排所述散热铜管的数量至少为十五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排所述散热铜管中的每个单体均等距离排列,每排所述散热铜管均相互平行,每排所述散热铜管中的每个单体均相互平行,且每排散热铜管的奇数排中的每个单体与偶数排中的每个单体的空间分布相互错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第一导热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一排等距离排列的导热板,每排所述导热板的每个单体的水平长度值均由中部向两端依次递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冷器壳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所述回气罩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水泵和风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排散热铜管组成本技术中的中冷器的主要散热单元,不仅能实现其高效的冷却效果,而且其散热部件的形状规则,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大大降低了其生产成本,使其生产组装过程更加快捷高效,有利于推广利用。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其散热铜管的合理布局,使每个散热铜管之间形成合理的空隙,使风机提供的气流均匀穿过每排散热铜管的外表面,达到了改善每排散热铜管的每个单体表面的空气流通分布效果,进一步提高本中冷器的降温能力,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水泵和风机的功率大小,调节本中冷器的降温效果,可实现本中冷器的冷却功能的智能调节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第二导热块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第一导热块的侧视图。

图中:1、中冷器壳体;2、集气罩;3、回气罩;4、第一导热块;5、第二导热块;6、散热铜管;7、进气管;8、回气管;9、内循环铜管;10、水泵;11、外循环铜管;12、温度控制器;13、安装片;14、安装孔;15、温度传感器;16、导热板;17、风机;18、网罩;19、进风孔;20、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1,中冷器壳体1为方筒型且外壁厚度均匀,中冷器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导热块4,中冷器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块5,两个第一导热块4分别位于第二导热块5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一导热块4关于第二导热块5相对称,第二导热块5的内部镶嵌有若干排散热铜管6,每个散热铜管6的左右两端分别反向延伸至两个第一导热块4的内部,每个散热铜管6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导热块4的内部并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导热块4相互远离的一侧面;

中冷器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0,水泵10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外循环铜管11,第一导热块4的内部和第二导热块5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内循环铜管9,内循环铜管9的顶端贯穿中冷器壳体1的内顶壁并延伸至中冷器壳体1的上方,内循环铜管9的顶端与水泵10的输出端固定连通,内循环铜管9的底端贯穿中冷器壳体1的内底壁并延伸至中冷器壳体1的下方,内循环铜管9的底端与外循环铜管11固定连通,中冷器壳体1的上表面和中冷器壳体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相对称的安装片13,安装片13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4;

中冷器壳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罩2,集气罩2右侧设有进气管7,进气管7的左端贯穿集气罩2的内部并延伸至集气罩2的左侧面,中冷器壳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回气罩3,回气罩3的左侧设有回气管8,回气管8的右端贯穿回气罩3的内部并延伸至回气罩3的右侧面,中冷器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出风孔20,中冷器壳体1的背面开设有进风孔19,出风孔20与进风孔19的相对应,中冷器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风机17,风机17的出风口与进风孔19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风机17远离中冷器壳体1的一侧设有网罩18,网罩18与风机17的进风口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杨棉、柳絮等漂浮物粘附在散热铜管6的外表面上和风机17的叶片上,保证了散热铜管6的散热效果,并能减小风机的机械磨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回气罩3的右侧面与中冷器壳体1的左端密封连接,集气罩2的左侧面与中冷器壳体1的右端密封连接,两个第一导热块4均与中冷器壳体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能够保证本技术中的中冷器的密封性,防止进气管7中的空气流通到回气管8的过程中出现泄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个散热铜管6的管壁直径的长度值均小于一公分,每个散热铜管6的内径的长度值均大于零点三公分,且每个散热铜管6的内径的长度值均小于零点五公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能够增大本中冷器中的空气与散热铜管6的接触面积,细化空气的流通路径,增加其降温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散热铜管6至少为六排,且每排散热铜管6为竖排,每排散热铜管6的数量至少为十五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能够进一步的增大中冷器中的空气与散热铜管6的接触面积,细化空气的流通路径,增加其降温能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排散热铜管6中的每个单体均等距离排列,每排散热铜管6均相互平行,每排散热铜管6中的每个单体均相互平行,且每排散热铜管6的奇数排中的每个单体与偶数排中的每个单体的空间分布相互错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能够使每个散热铜管6之间形成合理的空隙,使风机17提供的气流均匀穿过每排散热铜管6的外表面,改善每排散热铜管6的每个单体的表面的空气流通分布情况,进一步提高本中冷器的降温能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第一导热块4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一排等距离排列的导热板16,每排导热板16的每个单体的水平长度值均由中部向两端依次递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能够进一步加大本中冷器内的空气与导热部件的接触面积,提热传导却速率,并能改善本中冷器内部的气流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中冷器壳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2,回气罩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5通过导线与温度控制器12电连接,温度控制器12通过导线分别与水泵10和风机17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能够通过温度控制器12控制水泵10和风机17的功率大小,调节本中冷器的降温效果,可实现本中冷器的冷却功能的智能调节能力。

工作原理:若干排散热铜管6组成本技术中的中冷器的主要散热单元,当发动机工作时,进气管7和回气管8内的气压差使进气管7内预降温的空气流入中冷器的内部,然后通过散热铜管6细化空气的流通路径再流入到回气管8内,空气在散热铜管6内流通时自身的热量被传导给散热铜管6,此时风机17转动产生的气流带走散热铜管6表面的热量,实现对空气的降温功能同时,同时,散热铜管6的热量还会传导至第一导热块4和第二导热块5,第一导热块4和第二导热块5的热量再通过内循环铜管9传导给内循环铜管9内的冷却液,内循环铜管9内的冷却液由水泵10提供动力循环到中冷器的外部,中冷器内的热量就能通过冷却液循环到外循环铜管11内,外循环铜管11分布于汽车底盘下,通过外部的热传导自然散热,外循环铜管11内的冷却液冷却后,继续在内循环铜管9和外循环铜管11内反复循环,把中冷器内的热量传导至中冷器的外部,实现本技术中的中冷器的冷却散热功能,通过其散热铜管6的合理布局,使每个散热铜管6之间形成合理的空隙,使风机17提供的气流均匀穿过每排散热铜管6的外表面,达到了改善每排散热铜管6的每个单体表面的空气流通分布效果,进一步提高本中冷器的降温能力,通过温度控制器12控制水泵10和风机17的功率大小,调节本中冷器的降温效果,可实现本中冷器的冷却功能的智能调节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