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5153发布日期:2020-11-13 12:1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发动机来说,机油冷却器是发动机冷却以及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动机运行中,其内部的冷却和润滑是靠机油循环来进行的。如果未经冷却的机油一直在发动机内部循环势必造成发动机机油温度过高,会降低润滑效果最终造成发动机损坏。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需要控制机油温度,机油冷却器性能尽可能提升。

现有技术中,很多机油冷却器内流道存在对冲结构,此时冷却器中对冲位置流体流通无规则,容易形成紊流,这样对流体的流动阻力极大:导致水流速度慢,换热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到了对发动机的零部件的冷却效果差,导致发动机功耗增加,机件磨损等也提高,降低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旨在解决流道内流体对冲,使流体在流道内顺畅流动,形成层流,减小流动阻力。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水泵安装部,滤清器安装部,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冷却水道,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水泵安装部和滤清器安装部,所述进水通道与冷却水道汇合处设置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于进水通道出口内,并与进水通道内壁合围形成第一导流区域,且所述第一导流板沿水流切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于冷却水道内,与冷却水道内壁合围形成第二导流区域,且所述第二导流板沿冷却水道内水流切线方向延伸,所述支架底部还设置有发动机冷却液入口,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入口分别与进水通道出口和冷却水道出口相连通。这样的设计,对液体起到阻断作用,两股液体不会发生对冲,减小液体在流道中的压力损失。

优选地,第一导流板朝向进水通道,以及第二导流板朝向冷却水道的面均为圆弧面,两个圆弧面的一端相互抵接,另一端分别与进水通道与冷却水道的内壁焊接固定。这样圆弧的设置,可以更有利于液体圆滑改变方向,减小对管壁等的冲击,阻力更小,降低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能够阻断两股冷却液不发生对冲,减小了冷却液的压力损失;优化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使得机油冷却器可以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水流场压力损失,避免了水过高的问题,降低水泵功耗,间接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提升了整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的底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的导流另一种方式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水泵安装部;3-滤清器安装部;4-进水通道;5-冷却水道;6-第一导流板;7-第二导流板;8-发动机冷却液入口;9-进水通道出口;10-冷却水道出口;11-第一导流区域;12-第二导流区域;a-进水通道液体流动方向;b-冷却水道液体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水泵安装部2,滤清器安装部3,所述支架1上还设置有进水通道4和冷却水道5,所述进水通道4连通水泵安装部2和滤清器安装部3,所述进水通道4与冷却水道5汇合处设置有第一导流板6和第二导流板7,所述第一导流板6设置于进水通道4出口内,并与进水通道4内壁合围形成第一导流区域11,且所述第一导流板6沿水流切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7设置于冷却水道5内,与冷却水道5内壁合围形成第二导流区域12,且所述第二导流板7沿冷却水道5内水流切线方向延伸,所述支架1底部还设置有发动机冷却液入口8,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入口8分别与进水通道出口9和冷却水道出口10相连通。这样的设计,对液体起到阻断作用,两股通道液体不会发生对冲,减小液体在流道中的压力损失,降低水流场压力损失,避免了水过高的问题,降低水泵功耗,间接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提升了整机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导流板6朝向进水通道4,以及第二导流板7朝向冷却水道5的面均为圆弧面,两个圆弧面的一端相互抵接,另一端分别与进水通道与冷却水道的内壁焊接固定。这样圆弧的设置,可以更有利于液体圆滑改变方向,减小对管壁等的冲击,阻力更小,降低消耗。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水泵安装部(2),滤清器安装部(3),所述支架(1)上还设置有进水通道(4)和冷却水道(5),所述进水通道(4)连通水泵安装部(2)和滤清器安装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4)与冷却水道(5)汇合处设置有第一导流板(6)和第二导流板(7),所述第一导流板(6)设置于进水通道(4)出口内,并与进水通道(4)内壁合围形成第一导流区域(11),且所述第一导流板(6)沿水流切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7)设置于冷却水道(5)内,与冷却水道(5)内壁合围形成第二导流区域(12),且所述第二导流板(7)沿冷却水道(5)内水流切线方向延伸,所述支架(1)底部还设置有发动机冷却液入口(8),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入口(8)分别与进水通道出口(9)和冷却水道出口(1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6)朝向进水通道(4),以及第二导流板(7)朝向冷却水道(5)的面均为圆弧面,两个圆弧面的一端相互抵接,另一端分别与进水通道(4)与冷却水道(5)的内壁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水泵安装部,滤清器安装部,支架上还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冷却水道,进水通道连通水泵安装部和滤清器安装部,进水通道与冷却水道汇合处设置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设置于进水通道出口内,并与进水通道内壁合围形成第一导流区域,且第一导流板沿水流切线方向延伸,第二导流板设置于冷却水道内,与冷却水道内壁合围形成第二导流区域,且所述第二导流板沿冷却水道内水流切线方向延伸,支架底部还设置有发动机冷却液入口,发动机冷却液入口分别与进水通道出口和冷却水道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流道内流体对冲,使流体在流道内顺畅流动,形成层流,减小流动阻力。

技术研发人员:毛龙归;刘益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8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