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中压汽轮机的高效疏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8057发布日期:2021-02-26 23:2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中压汽轮机的高效疏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中压汽轮机的高效疏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转子在转动时,若是蒸汽湿度过大,蒸汽品质不合格,会导致汽轮机机壳汽缸内含有积水,积水会造成水击,会使得汽轮机转子上的叶轮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中压汽轮机的高效疏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中压汽轮机的高效疏水结构,包括壳体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部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高压叶轮和低压叶轮,所述高压叶轮和低压叶轮分别设置在转动轴的两端,所述壳体的顶部对应高压叶轮的位置和低压叶轮的位置分别固定连通有高压蒸汽进气管和低压蒸汽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内部对应高压蒸汽进气管开设有环形的高压进气腔,所述高压蒸汽进气管与高压进气腔连通,所述高压进气腔的一侧对应高压叶轮的位置开设有高压导气腔,所述高压导气腔远离高压进气腔的一端的内顶部开设有高压排气腔,所述壳体的顶部对应高压排气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高压蒸汽排管,所述高压蒸汽排管与高压排气腔连通,且所述高压导气腔远离高压进气腔的一端的内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腔,所述第一排水腔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一闸阀,所述第一闸阀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一排水腔的内壁上,所述壳体的底部对第一排水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一排水腔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对应低压蒸汽进气管开设有环形的低压进气腔,所述低压蒸汽进气管与低压进气腔连通,所述低压进气腔的一侧对应低压叶轮的位置开设有低压导气腔,所述低压导气腔远离低压进气腔的一端的内顶部开设有低压排气腔,所述壳体的顶部对应低压排气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低压蒸汽排管,所述低压蒸汽排管与低压排气腔连通,且所述低压导气腔远离低压进气腔的一端的内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腔,所述第二排水腔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三闸阀,所述第三闸阀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二排水腔的内壁上,所述壳体的底部对第二排水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与第二排水腔连通。
[0005]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对应高压导气腔开设有第一导液腔,所述高压导气腔与第一导液腔连通。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远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闸阀。
[0007]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对应低压导气腔开设有第二导液腔,所述低压导气腔与第二导液腔连通。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水管远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闸阀。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汽轮机汽缸壳体的内底部开设的分别与高压导气腔和低压导气腔连通的第一排水腔和第二排水腔,能够有效的将水由导气腔的内底壁输送至排水腔的内部存储,使得汽缸壳体内部不含有积水,并通过设置在排水腔内壁上的液位传感器实现自动排水,当排水腔内的水位漫过液位传感器时,液位传感器发出信号,开启闸阀,使得积水由排水管排出,能够有效的防止汽轮机叶轮发生水击现象,从而避免叶轮受损。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壳体;2、转动轴;3、高压叶轮;4、低压叶轮;5、高压蒸汽进气管;6、低压蒸汽进气管;7、高压进气腔;8、高压导气腔;9、第一导液腔;10、高压排气腔;11、高压蒸汽排管;12、第一排水腔;13、第一闸阀;14、第一液位传感器;15、第一排水管;16、第二闸阀;17、低压进气腔;18、低压导气腔;19、第二导液腔;20、低压排气腔;21、低压蒸汽排管;22、第二排水腔;23、第三闸阀;24、第二液位传感器;25、第二排水管;26、第四闸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中压汽轮机的高效疏水结构,包括壳体1和转动轴2,转动轴2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部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高压叶轮3和低压叶轮4,高压叶轮3和低压叶轮4分别设置在转动轴2的两端,壳体1的顶部对应高压叶轮3的位置和低压叶轮4的位置分别固定连通有高压蒸汽进气管5和低压蒸汽进气管6,壳体1的内部对应高压蒸汽进气管5开设有环形的高压进气腔7,高压蒸汽进气管5与高压进气腔7连通,高压进气腔7的一侧对应高压叶轮3的位置开设有高压导气腔8,高压导气腔8远离高压进气腔7的一端的内顶部开设有高压排气腔10,壳体1的顶部对应高压排气腔1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高压蒸汽排管11,高压蒸汽排管11与高压排气腔10连通,且高压导气腔8远离高压进气腔7的一端的内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腔12,第一排水腔12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一闸阀13,第一闸阀1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4,第一液位传感器14固定安装在第一排水腔12的内壁上,壳体1的底部对第一排水腔1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水管15,第一排水管15与第一排水腔12连通,壳体1的内部对应低压蒸汽进气管6开设有环形的低压进气腔17,低压蒸汽进气管6与低压进气腔17连通,低压进气腔17的一侧对应低压叶轮4的位置开设有低压导气腔18,低压导气腔18远离低压进气腔17的一端的内顶部开设有低压排气腔20,壳体1的顶部对应低压排气腔2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低压蒸汽排管21,低压蒸汽排管21与低压排气腔20连通,且低压导气腔18远离低压进气腔17的一端的内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腔22,第二排水腔22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三闸阀23,第三闸阀2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24,第二液
位传感器24固定安装在第二排水腔22的内壁上,壳体1的底部对第二排水腔2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水管25,第二排水管25与第二排水腔22连通。
[0015]
壳体1的内部对应高压导气腔8开设有第一导液腔9,高压导气腔8与第一导液腔9连通,第一导液腔9便于将高压导气腔8内的液体排至第一排水腔12的内部。
[0016]
第一排水管15远离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闸阀16,当第一排水腔12的内部没有积水时,第二闸阀16可以确保高压蒸汽不会由第一排水管15排出。
[0017]
壳体1的内部对应低压导气腔18开设有第二导液腔19,低压导气腔18与第二导液腔19连通,第二导液腔19便于将低压导气腔18内的液体排至第二排水腔22的内部。
[0018]
第二排水管25远离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闸阀26,当第二排水腔22的内部没有积水时,第四闸阀26可以确保低压蒸汽不会由第二排水管25排出。
[0019]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初始状态时,第一闸阀13为开启状态,第二闸阀16为闭合状态,当高压蒸汽由高压蒸汽进气管5输送至高压进气腔7的内部时,在高压导气腔8内顶部产生的水会滴落至第一导液腔9的内部,第一导液腔9内部的水会滴落至高压导气腔8的内底部并沿着高压导气腔8内底部的倾斜边聚集至第一排水腔12的内部,当第一排水腔12内部的水位漫过第一液位传感器14时,第一液位传感器14发出信号,外接控制器控制第一闸阀13闭合,第二闸阀16开启,第一排水腔12内的积水由第一排水管15排出,同理可将低压进气腔17内的水由第二排水管25排出,即将积水排出,能够有效的防止汽轮机叶轮发生水击现象,从而避免叶轮受损。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