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发动机水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7469发布日期:2021-05-19 01:5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发动机水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用发动机水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船用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
3.现有的船用发动机一般都是老式的在水箱内加水,用水使发动机与油箱降温,这样比较浪费水资源,也浪费人的时间,有时要是忘了加水,会造成发动机毁坏,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发动机水循环冷却系统,通过设置储液箱,使冷却液存入进去,通过设置冷却液泵,自动对储液箱内的冷却液抽出,通过冷却液管道进行对发动机与油箱进行降温,通过设置冷却液循环泵使流入管道的冷却液可以反复循环工作,减轻冷却液用的量,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冬天的时候,通过设置加热器,给冷却液管内的冷却液进行加热,使它对发动机内部的空间进行加热,使发动机容易启动,温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液的温度。
5.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发动机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固定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加热器,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固定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底部连接油箱,所述发动机的左侧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发动机的右侧连通第一冷却液管,所述油箱的底部中心连通第二冷却液管,所述第一冷却液管与第二冷却液管连通,所述发动机的顶部固定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左侧连通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散热口。
7.优选的,所述加热器的右侧连通第三冷却液管,所述第三冷却液管的表面安装冷却液循环泵,所述冷却液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冷却液管连接冷却液泵。
8.优选的,所述加热器的底部中心连通第一冷却液管,所述第一冷却液管的底部安装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9.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另一端连接冷却液泵。
10.优选的,所述冷却液泵固定在固定壳的内部,所述冷却液泵的顶部通过第一出液管连通储液箱的内部,所述储液箱的顶部中心安装加液口。
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支撑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储液箱,使冷却液存入进去,通过设置冷却液泵,自动对储液箱内的冷却液抽出,通过冷却液管道进行对发动机与油箱进行降温,通过设置冷却液循环泵使流入管道的冷却液可以反复循环工作,减轻冷却液用的量,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冬天的时候,通过设置加热器,给冷却液管内的冷却液进行加热,使它对发动机内部的空间进行加热,使发动机容易启动,温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液的温度。
14.通过设置冷却器,可以通过冷却器给发动机进行降温,增大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底板;2、支杆;3、顶板;4、加热器;5、散热管;6、散热口;7、散热扇;8、支撑腿;9、加液口;10、储液箱;11、第一出液管;12、固定壳;13、冷却液泵;14、冷却器;1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7、油箱;18、第一冷却液管;19、第二冷却液管;20、冷却液循环泵;21、第三冷却液管;22、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用发动机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支杆2,支杆2主要对顶板3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杆2的顶部固定顶板3,顶板3对加热器4起到固定与支撑的作用,顶板3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加热器4,加热器4的型号为100v的电压,加热器4主要使流入冷却液管内的冷却液进行加热,底板1的顶部中心固定发动机22,发动机22的型号为6lt8.9,发动机22只要带动船进行移动,发动机22的底部连接油箱17,油箱17主要存放柴油的地方;
21.发动机22的左侧安装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主要检测发动机22内的温度,发动机22的右侧连通第一冷却液管18,第一冷却液管18主要对发动机22进行降温与加热的,油箱17的底部中心连通第二冷却液管19,第二冷却液管19主要使柴油箱17进行降温,第一冷却液管18与第二冷却液管19连通;
22.发动机22的顶部固定散热扇7,散热扇7主要对发动机22外体进行散热,散热扇7的左侧连通散热管5,散热管5的另一端连接散热口6,通过启动散热扇7,使发动机22的外部温度通过散热管5,从散热口6排放出去;
23.加热器4的右侧连通第三冷却液管21,第三冷却液管21的表面安装冷却液循环泵20,冷却液循环泵20的型号为escl,冷却液循环泵20主要使冷却液在冷却液管内进行循环
流动,冷却液循环泵20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冷却液管21连接冷却液泵13;
24.加热器4的底部中心连通第一冷却液管18,第一冷却液管18的底部安装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5,冷却液传感器的型号为pt200,主要对冷却液管内的冷却液进行监测,第二冷却液管19的另一端连接冷却器14,冷却器14的型号为glc1,冷却器14的作用对冷却液进行制冷,冷却器14的另一端连接冷却液泵13,冷却液泵13对储液箱10内的冷却液进行抽出使用;
25.冷却液泵13固定在固定壳12的内部,固定壳12主要固定冷却液泵13,使冷却液泵13不易掉落,冷却液泵13的顶部通过第一出液管11连通储液箱10的内部,储液箱10的顶部中心安装加液口9,通过加液口9对储液箱10内进行加冷却液,使它不用经常加,减少加的次数,降低时间,底板1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支撑腿8,支撑腿8起到对整体支撑的作用。
26.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把冷却液倒入储液箱10内,通过启动冷却液泵13,把储液箱10内的冷却液进行抽出流入到第一冷却液管18、第二冷却液管19与第三冷却液管21,通过启动加热器4可以对管道内的冷却液进行加热使用,启动冷却液循环泵20对冷却液在其管道内进行循环流动使用,开启冷却器14,使冷却液制冷,给发动机22降温。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