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

文档序号:25824001发布日期:2021-07-13 14:5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即汽车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一重大因素,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氧化氮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尤其是含铅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现有技术为了对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通常在尾气排气管内同时设置doc(dieseloxidationcatalyst,即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dpf(dieselparticulatefilter,即柴油颗粒捕捉器)组件以及scr(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即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组件,而车用尿素液是scr技术中必须要用到的消耗品。

车用尿素液是指将尿素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其在高温下能够分解出nh3,scr系统利用nh3将发动机废气中的nox还原成n2,以降低nox的排放。然而当尿素液温度较低时容易出现结晶结冰等现象,从而导致管路堵塞,尿素喷嘴无法正常喷射,影响发动机的排放。现有结构通常是采用电加热对尿素液进行加热,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一方面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还会对汽车蓄电池造成极大的负荷,减少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现有结构中加热方式单一,在加热过程中并不能使尿素箱内的尿素液快速的均匀受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尿素液易结晶结冰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道、出气管道以及设于所述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之间的混合管道,于所述进气管道内设置有doc组件和dpf组件,于所述出气管道内设置有scr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混合管道连通的尿素液投加组件,所述尿素液投加组件包括尿素箱,以及连接于所述尿素箱和所述混合管道之间的尿素管,于所述尿素管上设置有尿素泵,并于所述尿素箱上连通有循环加热组件,以及于所述尿素箱内设置有水力搅拌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加热组件包括与所述尿素箱连通的循环管道,以及设于所述循环管道上的循环泵,于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水力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尿素箱内并与所述循环管道出液端相连通的出液管,于所述出液管上连通有多个分水管,并于所述分水管端部设置有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为串联于所述循环管道上的加热盘管,且所述加热盘管置于所述进气管道或出气管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dpf组件包括具有尾气进口和尾气出口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分隔所述尾气进口和尾气出口的芯体,所述芯体包括沿所述壳体径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隔板,并于各所述环形隔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进气间隙,于所述环形隔板上形成蜂窝孔,以及于所述环形隔板上涂敷有催化剂。

进一步的,于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所述尾气进口形成于所述端盖上,所述尾气出口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并与所述壳体共中心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隔板包括固连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环形隔板,以及固连于所述端盖上的第二环形隔板,因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环形隔板穿插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环形隔板形成的间距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间隙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环形隔板上的第一进气间隙,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环形隔板上的第二进气间隙,且所述第一进气间隙与所述第二进气间隙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间隙和第二进气间隙的侧壁沿所述壳体径向呈圆弧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通过同时设置doc组件、dpf组件以及scr组件,进而可对尾气中的各类有害物质进行处理,而在尿素箱上设置循环加热组件可使得尿素箱内的尿素液保持较高的温度,避免结晶结冰等现象的发生,而设置水力搅拌组件可利用循环加热组件的水力对尿素液进行搅拌,使得尿素箱内的尿素液均匀快速的受热。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出液管和分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dpf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面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b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俯视图;

图11为图6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6中b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气管道,2-出气管道,3-混合管道,4-doc组件,5-dpf组件,6-scr组件,7-尿素箱,8-尿素管,9-尿素泵,10-循环管道,1001-旋转接头,11-循环泵,12-出液管,13-分水管,14-喷嘴,15-加热盘管,16-喷雾嘴,17-壳体,1701-尾气进口,1702-尾气出口,18-端盖,19-第一环形隔板,20-第二环形隔板,21-第一进气间隙,22-第二进气间隙,23-第三环形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进气管道1、出气管道2以及设于进气管道1和出气管道2之间的混合管道3,其中在进气管道1内设置有doc组件4和dpf组件5,而在出气管道2内设置有scr组件6。本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混合管道3连通的尿素液投加组件,该尿素液投加组件包括尿素箱7,以及连接于尿素箱7和混合管道3之间的尿素管8,并在尿素管8上设置有尿素泵9,在尿素箱7上连通有循环加热组件,在尿素箱7内设置有水力搅拌组件。

为了提高尿素液与尾气的接触效果,本实施例中在混合管道3内固连有喷雾嘴16,并将尿素管8与该喷雾嘴16连通,从而使得尿素液以雾状喷出。本实施例中循环加热组件包括与尿素箱7连通的循环管道10,以及设于循环管道10上的循环泵11,在循环管道10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为串联于循环管道上的加热盘管15,且该加热盘管15设于进气管道1或出气管道2内,最优为设于出气管道2内。为了提高换热效果,本实施例中加热盘管15可呈蛇形延伸或螺旋延伸。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加热盘管15设于出气管道2内,进而可利用尾气余温对尿素液进行加热,防止尿素液在尿素箱7内结晶。

由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水力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于尿素箱7内并与循环管道10出液端相连通的出液管12,以及在出液管12周向连通有多个分水管13,并在分水管13端部设置有喷嘴14,该喷嘴14的喷射方向可斜向下或水平,从而使得尿素液喷出时对喷嘴14形成反推,驱使分水管13旋转,进而对尿素液形成搅拌,使得尿素箱7内的尿素快速的均匀受热。此外,为了便于出液管12的转动设置,本实施例中在循环管道10的出液端上设置有旋转接头1001,并将出液管12与旋转接头1001连接即可。

由图3和图4并结合图5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dpf组件5包括具有尾气进口1701和尾气出口1702的壳体17,以及设于壳体17内以分隔尾气进口1701和尾气出口1702的芯体。具体结构上,本实施例中壳体17为内部中空且顶端敞口的圆柱体结构,其安装于进气管道1内,并使得尾气进口1701位于进气管道1的进气口一侧,同时在壳体17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18,该端盖18构成所述敞口的封堵,本实施例中尾气出口1702形成于壳体17的底壁上,并与壳体17共中心线设置,而尾气进口1701形成于端盖18上,且该尾气进口1701位于下文所述的最外层的第二环形隔板20外侧,以及位于壳体17侧壁的内侧,并为环形布置的多个,进而可防止尾气直接由尾气出口1702排出,本实施例中端盖18随型于壳体1设置,其可通过螺栓拧紧于壳体17上。

本实施例中芯体包括沿壳体17径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隔板,该环形隔板与壳体17共中心线设置并由陶瓷制成,并在各环形隔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进气间隙,同时在环形隔板上涂敷有催化剂,以及在环形隔板上形成图中未示出的蜂窝孔。本实施例中环形隔板包括固连于壳体17底壁上的第一环形隔板19,以及固连于端盖18上的第二环形隔板20,因端盖18盖设于壳体17上,该第二环形隔板20穿插于相邻两个第一环形隔板19形成的间距内。

具体结构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隔板19和第二环形隔板20依次为等间距设置的多个,且第一环形隔板20与壳体17共中心线布置,而第二环形隔板20与端盖18共中心线布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环形隔板19和第二环形隔板20分体式设置,进而可便于加工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当端盖18与壳体17顶部抵接接触后,第二环形隔板20的底端压紧于壳体17底壁上,而第一环形隔板19的顶端则压紧于端盖18底壁上,进而实现了对壳体17内部的分隔。

本实施例中进气间隙包括形成于第一环形隔板19上的第一进气间隙21,以及形成于第二环形隔板20上的第二进气间隙22,且第一进气间隙21与第二进气间隙22错位设置,通过将第一进气间隙21与第二进气间隙22错位设置进而可保证尾气在壳体17具有较好的流动效果,保证尾气与环形隔板上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接触效果。同时,为了减少风噪,由图6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间隙21和第二进气间隙22的侧壁沿壳体17径向呈圆弧状,且第一进气间隙21和第二进气间隙22进气侧和出气侧的开口呈渐宽状。

此外,为了防止少部分尾气由进气间隙透过而直接由尾气出口102排出,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尾气出口102,在壳体1底壁上固连有第三环形隔板23,该第三环形隔板23与第一环形隔板19和第二环形隔板20结构相同,也涂覆有催化剂,区别在于不设置进气间隙。

本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尾气进入到进气管道1内后依次经过doc组件4、dpf组件5以及scr组件6,进而对尾气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而设置循环加热组件可防止尿素液因温度较低而出现结晶现象,本实施例中doc组件4和scr组件可采用现有结构,而dpf组件5通过设置多个环形隔板,进而避免了尾气直通尾气出口而造成的接触时间少、净化效果差等问题,而通过设置进气间隙一方面可减少进气阻力,另一方面可使得第一环形隔板19、第二环形隔板20以及第三环形隔板23吸附的有害物质较为均匀,防止外层的第一环形隔板19、第二环形隔板20吸附有害物质较多而形成堵塞。当然,本实施例中dpf组件5除了可采用上述的结构外,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但尾气吸附效果较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