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定位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1399发布日期:2021-06-29 23:5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定位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定位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叶片出厂前将叶片螺栓采取横向螺母或者螺纹套结构形式安装于叶片上;叶片发货到风场后,再将叶片安装固定于变桨轴承上。具体地,请参阅图1-2,叶片螺栓需同时穿过叶片、叶根法兰和变桨轴承,将三者连接紧固于一起。叶片、叶根法兰和变桨轴承三者的叶片螺栓孔同心度将直接影响着叶片螺栓安装以及运行受力。其中,由于叶片与叶根法兰的安装可在地面借助定位工装完成,因此叶根法兰与叶片的同心度误差较小,通常小于0.3mm;而叶片与变桨轴承的安装需借助吊车辅助,在吊起叶片的过程中多次变桨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叶片与变桨轴承之间的偏移,叶片与变桨轴承的同心度误差较大,通常大于1.5mm,使得叶片在运行过程中,叶片螺栓可能受剪,导致寿命大幅降低,若剪力过大则易使叶片螺栓断裂,叶片螺栓断裂后,高空拆除比较困难,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无法拆卸和更换的,更需要将整支叶片拆卸重新安装,带来更大的人力物力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定位装配结构,解决了在安装叶片和变桨轴承时,叶片与变桨轴承同心度误差较大,导致叶片螺栓容易受剪,寿命大幅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定位装配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杆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螺杆部用于与变桨轴承表面定位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与螺杆部一体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以可滑动的方式与第一定位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远离螺杆部一端设有滑移孔,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滑移杆、定位段和导向段,所述定位段外径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外径相等以用于适配叶根法兰的定位孔,所述滑移杆与滑移孔滑动连接,以便于调整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间距以适配不同厚度的叶根法兰。

可选地,所述导向段远离定位段一端设有内六角沉孔,以便于通过所述内六角沉孔旋拧螺杆部。

可选地,所述滑移杆呈多边体形,所述滑移孔内轮廓与滑移杆外轮廓相适应。

可选地,所述滑移杆呈圆柱形,所述滑移杆外周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滑移孔为圆形盲孔,所述滑移孔内壁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通过限位块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高度调节螺杆和弹性复位件,所述滑移孔底部设有螺纹孔,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经所述内六角沉孔贯穿所述第二定位部后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夹设于滑移杆与滑移孔之间。

可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滑移孔底部抵接,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滑移杆端面抵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定位装配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杆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螺杆部用于与变桨轴承表面定位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与螺杆部一体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以可滑动的方式与第一定位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远离螺杆部一端设有滑移孔,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滑移杆、定位段和导向段,所述定位段外径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外径相等以用于适配叶根法兰的定位孔,所述滑移杆与滑移孔滑动连接,以便于调整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间距以适配不同厚度的叶根法兰。通过在叶根法兰和变桨轴承上设置定位孔,并在定位孔内设置本申请提供的定位装配结构,保证了叶根法兰与变桨轴承的同心度,使得叶片螺栓不易受剪,提高了叶片螺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3为叶根法兰与变桨轴承的装配截面图;

图4为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定位装配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定位装配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定位装配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螺杆部、2-第一定位部、3-第二定位部、4-高度调节螺杆、5-弹性复位件;

21-滑移孔、22-螺纹孔、31-滑移杆、32-定位段、33-导向段;

211-第一限位槽、311-第二限位槽、331-内六角沉孔;

100-叶片、200-叶根法兰、300-变桨轴承、400-叶片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变桨轴承定位装配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杆部1、第一定位部2和第二定位部3;所述螺杆部1用于与变桨轴承表面定位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2朝向变桨轴承一面与变桨轴承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定位部2和第二定位部3同时与叶根法兰的定位孔连接以完成叶根法兰与变桨轴承的同心对位。所述第一定位部2与螺杆部1一体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3以可滑动的方式与第一定位部2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定位部2远离螺杆部1一端设有滑移孔21,所述滑移孔21与螺杆部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3包括依次连接的滑移杆31、定位段32和导向段33,所述定位段32外径与所述第一定位部2外径相等以用于适配叶根法兰的定位孔,所述滑移杆31与滑移孔21滑动连接,以便于调整第一定位部2和第二定位部3的间距以适配不同厚度规格的叶根法兰。一个实施例,在变桨轴承端面预设三个变桨定位孔,在叶根法兰上也预设三个法兰定位孔,所述变桨定位孔与法兰定位孔一一对应,在叶片吊装前,将本申请结构的螺杆部与变桨定位孔螺纹连接,在吊装叶片时候,使叶根法兰上的法兰定位孔与留置在变桨轴承端面外侧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准确对位,之后再安装叶片螺栓。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段33远离定位段32一端设有内六角沉孔331,且所述滑移杆31与滑移孔21不发生相对转动,以便于通过所述内六角沉孔331旋拧螺杆部1,具体采用内六角扳手。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4,所述滑移杆31呈多边体形,所述滑移孔21内轮廓与滑移杆31外轮廓相适应,通过多边形结构限制滑移杆31的转动自由度,以便于传递内六角扳手的扭力。另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6,所述滑移杆31呈圆柱形,所述滑移杆31外周设有第一限位槽211,所述滑移孔21为圆形盲孔,所述滑移孔21内壁设有第二限位槽311,所述第一限位槽211与第二限位槽311通过限位块(图中未示)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槽211、第二限位槽311和限位块限制滑移杆31的转动自由度,以便于传递内六角扳手的扭力。显然,滑移杆31与滑移孔21之间也可采用花键连接。

请参阅图5,所述导向段33顶面与第一定位部2底面的间距(如图中h1或h2所示)需小于叶片法兰的厚度1-2mm,以保证定位装配结构对叶片与变桨轴承的定位效果。而现有叶根法兰存在多种厚度规格,因此,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请参阅图4-5,所述定位装配结构还包括高度调节螺杆4和弹性复位件5,所述滑移孔21底部设有螺纹孔22,所述高度调节螺杆4经所述内六角沉孔331贯穿所述第二定位部3后与所述螺纹孔22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5夹设于滑移杆31与滑移孔21之间,以配合高度调节螺杆4共同完成对所述第一定位部2与第二定位部3的间距调节。具体地,所述弹性复位件5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滑移孔21底部抵接,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滑移杆31端面抵接,压缩弹簧在整个高度调节过程中均处于受压状态,以对第二定位部3施加支撑力。

本申请通过在叶根法兰和变桨轴承上设置定位孔,并在定位孔内设置本申请提供的定位装配结构,保证了叶根法兰与变桨轴承的同心度,使得叶片螺栓不易受剪,提高了叶片螺栓的使用寿命。采用本申请的定位装配结构,具体有以下有意效果:

1)使得叶片与变桨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错位,使得叶片螺栓不易受剪,从而提高叶片螺栓的使用寿命,降低叶片螺栓损坏的可能性,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2)即使叶片螺栓偶发断裂,也能使其顺利取出并更换,不需耗费大量人力财力,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3)首次安装时基本不影响装配工时,成本增加低,近乎忽略不计;

4)通过高度调节螺杆调节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规格的叶根法兰,适用性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