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83036发布日期:2021-08-06 18: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包括两列第一空气压缩装置和位于两列第一空气压缩装置中间的第一储气装置,每列第一空气压缩装置均包含若干空气压缩单元,两列第一空气压缩装置中的空气压缩单元一一对应排列,且每个空气压缩单元均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储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出气单向阀,用于使每个空气压缩单元中被压缩的空气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单向进入第一储气装置;每个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还设有第一进气单向阀和自复位装置,用于在所述自复位装置的带动下,使每个空气压缩单元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单向吸入空气并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压缩装置的一端还连接有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进气过滤装置和第二进气单向阀,用于使进入进气管路的气体依次经进气过滤装置和第二进气单向阀进入第一空气压缩装置;所述进气管路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与每个空气压缩单元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二空气压缩装置和位于两个第二空气压缩装置中间的第二储气装置,每个第二空气压缩装置的压缩腔均为一个整体,且每个第二空气压缩装置与第二储气装置之间均设有第三出气单向阀,用于使每个第二空气压缩装置中被压缩的空气通过第三出气单向阀单向进入第二储气装置;每个第二空气压缩装置还设有第三进气单向阀和自复位装置,用于在所述自复位装置的带动下,使每个第二空气压缩装置通过第三进气单向阀单向吸入空气并复位;

所述第一储气装置与所述第二储气装置通过第二出气单向阀连通,使空气由第一储气装置单向进入第二储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气装置上连接有出气主管道,所述出气主管道上带有第四出气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装置,所述第二储气装置通过带有第一电磁阀的第一出气分支管道与所述蓄水装置连通,所述蓄水装置的出水口与喷洒水管道连接,所述喷洒水管道上设有出水控制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气装置还通过带有第二电磁阀的第二出气分支管道与风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气装置上还带有压力检测器件,用以检测空气压力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杀菌消毒装置,所述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密封的水箱,所述水箱通过隔板水平分为被动进气室和主动抽吸排气室两个气室;所述第二储气装置进气管路的进气口设置在主动抽吸排气室内,被动进气室上设有臭氧注入口;所述隔板安装有多组紫外线杀菌灯,用于对水箱两侧水体进行杀菌消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还设有水位计和排污阀。

10.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方法,通过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实现,包括:

利用车辆前进时和静止时的重力带动所述第一空气压缩装置和第二空气压缩装置,将空气压缩后分别储存于所述第一储气装置和第二储气装置内;当车轮离开所述第一空气压缩装置和第二空气压缩装置时,在所述自复位装置的带动下,所述第一空气压缩装置和第二空气压缩装置复位;

所述第一储气装置和第二储气装置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进入所述蓄水装置内,通过空气压力部分取代泵压力对车辆进行清洗,当被蓄压的高压压缩空气气压达到一定压力值后,在洗车完毕时,通过带有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出气分支管道进入风刀,对车体表面残余水分进行吹除;

所述第二空气压缩装置的进气口通过不断的抽吸水箱上层空气,使得水箱内部形成压力差,经过所述进水过滤装置初步处理空气,通过进气管道进入水体内溢出,需要对水体消毒时,臭氧通过所述臭氧注入口进入水体内对水体进行混合杀菌,溢出气体被主动抽吸至所述第二空气压缩装置的进气管路内,对整个气路进行无死角杀菌消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利用车辆重力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两列第一空气压缩装置和位于两列第一空气压缩装置中间的第一储气装置,每列第一空气压缩装置均包含若干空气压缩单元,两列第一空气压缩装置中的空气压缩单元一一对应排列,且每个空气压缩单元均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储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出气单向阀,用于使每个空气压缩单元中被压缩的空气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单向进入第一储气装置;每个所述空气压缩单元还设有第一进气单向阀和自复位装置,用于在所述自复位装置的带动下,使每个空气压缩单元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单向吸入空气并复位。本发明利用车辆低速行驶时的重力势能进行回收,用于水处理和空气压缩。

技术研发人员:曾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曾佳
技术研发日:2021.03.29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