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水下悬浮状态的涡激振动发电装置

文档序号:28283022发布日期:2021-12-31 21:4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水下悬浮状态的涡激振动发电装置

1.本发明属于海洋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水下悬浮状态的涡激振动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2.潜标是一种依靠缆绳与海底锚体相连并悬浮在海水中,是为了检测海水立体空间的海洋数据,通过在不同海水深度的缆绳位置安装水声、水压、水温、水质等检测设备来完成相应任务的装备。潜标通常要长期锚定在水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深度的海域,安装的这些设备均需要电力来维持工作,这些设备的电力来源于潜标自带的电池,但电池受体积、质量、造价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潜标电池的容量有限,通常潜标在水下工作时间为8个月到20个月,当自带电池的电能耗尽后,那么潜标上携带的这些设备就会因电能耗尽而无法正常工作,由于潜标的投放成本非常高,因电池无法持续供电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关于如何使潜标具备长时间工作的电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3.众所周知,在海洋中存在着多种可再生能源,像海流能、波浪能、潮汐能等。其中波浪能在水下近海面海域最为丰富,当水深超过10米后,海水的波动速度较慢,波浪产生的效果较小。另外,潮汐能的能量仅作用于海水表面区域。所以对于锚定在水底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潜标而言,波浪能和潮汐能很难利用。而海流能是一种长期活跃于水下,在任何深度位置都存在的可再生能源,当潜标投放到特定海域后,时刻受海流作用,所以潜标利用海流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4.如专利号为cn 107733285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全向位涡激振动发电装置,该装置利用圆柱杆的涡激振动效应来捕获潮流的动能,采用四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压电陶瓷通过圆柱杆挤压进行发电,当海流方向与四个周向方向平行时,此时圆柱杆对压电陶瓷是正向挤压,装置实现最优化发电效果,但实际上海流方向是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海流方向总是与压电陶瓷的正向挤压方向存在夹角,也即是圆柱杆的分力对压电陶瓷产生挤压作用,这个分力要比正向挤压力小,所以该装置对海流的利用率较低;如专利号为cn10783490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系留平台的涡激振动发电装置,该装置利用海流通过系留平台产生的交替旋涡,进而作用于轻质平板对压电陶瓷进行挤压发电,当海流方向平行于轻质平板时,装置实现最优化发电效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海流方向总是不平行于轻质平板,该装置也无法随海流方向变化而进行位置调整,所以,该装置对海流的利用率较低。诸如此类专利,目前都是提出将装置定点固定在海底进行能量回收,若将此类装置为各个不同水深段的检测设备进行供电,那么首先要解决电力长距离输送的问题,由于海底的工况条件比较复杂,对电缆要求特别高,所以解决起来非常困难,此外,对于深海而言,由于深海海底的水压很高,所以这对装置的抗压要求特别高,因此将装置安装在海底的这种方法存在突出的弊端,实施起来有明显的短板。
5.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在水下悬浮状态的涡激振动发电装置,该装置与潜标进行巧妙结合,可以嫁接在潜标缆绳的任何深度位置,另外,该装置可以根据海流方向进行位
置调整,相比于现有的其它发明装置,该装置的能量转化率和实际应用价值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提出一种在水下悬浮状态的涡激振动发电装置,本装置巧妙地与海洋潜标相结合,可以嫁接在潜标缆绳的任何深度位置,装置悬浮在水下,一端通过上部缆绳连接海洋潜标,另一端通过下部缆绳连接水底锚体,当海流流过装置的圆柱作用体时会产生涡激振动,出现交替作用的旋涡,进而使得圆柱作用体沿垂直于海流的方向来回移动,最终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产生电能。
7.本发明装置包括:上底座、下底座、支架、导轨连接板、导轨、圆柱作用体、上滑块、下滑块、发电机、轴封、齿轮、齿条、弹簧、上充气浮体、上阻尼板、上尾流板、下充气浮体、下阻尼板、下尾流板、转扣和转槽。
8.本装置的框架是由上底座和下底座通过三组支架连接组成;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均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圆柱体,上底座的厚度要大于下底座的厚度,上、下底座的直径相等且同轴心;所述支架有三组,均是采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圆杆,三组支架在上、下底座之间均匀分布且与底座外边缘相切。
9.所述导轨连接板共四个,其中两个导轨连接板相对安装在上底座的下平面边缘处,另外两个导轨连接板相对安装在下底座的上平面边缘处;所述导轨为圆柱杆,共有两个,一个固定在上底座的两个导轨连接板之间,另一个固定在下底座的两个导轨连接板之间。
10.所述发电机安装在上底座内部,在上底座的底部预设通孔,使发电机输出轴恰好通过,在发电机输出轴上装有齿轮;所述轴封设置在上底座的预设通孔处。
11.所述圆柱作用体采用密度和海水相同的轻质材料制成的圆柱体;所述上滑块是矩形块结构,在上滑块上开设与导轨直径相等的通孔,将上滑块固定在圆柱作用体的上底面;所述下滑块与上滑块相同,固定在圆柱作用体的下底面。在安装时,将上底座上的导轨穿过上滑块的通孔,将下底座上的导轨穿过下滑块的通孔,从而使得圆柱作用体可以沿着导轨来回移动。
12.所述弹簧用于连接滑块和导轨连接板,在上滑块需要用到两个弹簧分别与上底座的两个导轨连接板连接,下滑块需要用到两个弹簧分别与下底座的两个导轨连接板连接。
13.所述齿条安装圆柱作用体的上底面,齿条的模数、压力角与齿轮的模数、压力角相同,在安装齿条时与齿轮啮合。
14.所述上充气浮体设置在上底座的上平面,将上充气浮体顶面做成倾斜程度在2
°
~5
°
之间的斜面;所述下充气浮体设置在下底座的下平面,将下充气浮体底面做成倾斜程度在2
°
~5
°
之间的斜面,上充气浮体顶面与下充气浮体底面保持平行,在上充气浮体和下充气浮体中充满空气,下充气浮体中气体体积要多于上充气浮体中气体体积,在上充气浮体顶面和下充气浮体底面分别固定转扣;所述转槽分别设置在上部缆绳底端和下部缆绳顶端,上充气浮体中的转扣与上部缆绳中的转槽配合,可以实现相互转动,同理,下充气浮体中的转扣与下部缆绳中的转槽也可以相互转动。在设计上充气浮体顶面与下充气浮体底面时应保证:上部缆绳和下部缆绳在张紧时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15.所述上尾流板通过连接杆与上底座刚性焊接;所述下尾流板通过连接杆与下底座
刚性焊接。
16.所述上阻尼板设置在上底座上平面中间位置,在结构设计之初使其与上充气浮体巧妙结合;所述下阻尼板设置在下底座下平面中间位置,在结构设计之初使其与下充气浮体巧妙结合。上、下阻尼板的板面与上、下尾流板的板面在同一平面上。
17.当有海流流过本装置时,海流会对圆柱作用体产生涡激振动效应,在圆柱作用体两侧出现交替作用的旋涡,进而使得圆柱作用体沿导轨来回移动,从而带动齿条与齿轮啮合传动,最终通过发电机发电;若海流方向与装置尾流板不平行,则在海流的作用下会推动尾流板转动,进而使装置上、下充气浮体上的转扣相对于缆绳上的转槽发生转动,直到尾流板转动至平行于水流方向时,则停止转动。
18.本发明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巧妙地与海洋潜标相结合,装置悬浮在水中,当海流流过的时候,装置可以自适应于海流方向进行位置调整,保证圆柱作用体始终有最大的振荡幅度,从而提高了装置对海流能的利用效率。
20.2.本装置可以嫁接在潜标缆绳的任何深度位置,相比于现有发电装置而言,本装置无需安装在海底,因此,装置不需要有过高的承压能力和长距离电力输送问题。
21.3.本装置也可以在多个不同深度缆绳的位置分别嫁接一组装置,产生的电能可直接传输给就近缆绳所安装的设备,此外,装置产生的电能还可以储存起来为途经的潜水器或水下航行器供电。
附图说明
22.图1本发明的示意图;
23.图2本发明框架的组成示意图;
24.图3本发明导轨连接板与导轨的连接示意图;
25.图4本发明发电机安装位置示意图;
26.图5本发明圆柱作用体与滑块的连接示意图;
27.图6本发明弹簧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28.图7本发明齿条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29.图8本发明齿轮和齿条啮合示意图;
30.图9本发明上、下充气浮体的示意图;
31.图10本发明转扣、转槽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32.图11本发明阻尼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33.图12本发明在海流的作用下的示意图;
34.图13本发明圆柱作用体在交替旋涡作用下的示意图;
35.图14本发明圆柱作用体在交替旋涡作用下左右移动的示意图;
36.图15本发明圆柱作用体向左移动的示意图;
37.图16本发明嫁接在潜标缆绳的任何深度位置的示意图;
38.附图中:1.上底座;2.下底座;3.支架;4.导轨连接板5.导轨;6.圆柱作用体;7.上滑块;8.下滑块;9.发电机;10.轴封;11.齿轮;12.齿条;13.弹簧 14.上充气浮体;15.上阻尼板;16.上尾流板;17.下充气浮体;18.下阻尼板;19.下尾流板;20.转扣;21.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40.一种在水下悬浮状态的涡激振动发电装置,该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各个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及连接方式示意图如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支架3、导轨连接板4、导轨5、圆柱作用体6、上滑块7、下滑块8、发电机9、轴封10、齿轮11、齿条12、弹簧13、上充气浮体14、上阻尼板15、上尾流板16、下充气浮体17、下阻尼板18、下尾流板19、转扣20和转槽21。
41.本装置的框架是由上底座1和下底座2通过三组支架连接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上底座1和下底座2均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圆柱体,上底座1的厚度要大于下底座2的厚度,上、下底座的直径相等且同轴心;所述支架3有三组,均是采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圆杆,三组支架在上、下底座之间均匀分布且与底座外边缘相切。
42.如图3所示,所述导轨连接板4共四个,其中两个导轨连接板相对安装在上底座1的下平面边缘处,另外两个导轨连接板相对安装在下底座2的上平面边缘处;所述导轨5为圆柱杆,共有两个,一个固定在上底座1的两个导轨连接板之间,另一个固定在下底座2的两个导轨连接板之间。
43.如图4所示,所述发电机9安装在上底座1内部,在上底座1的底部预设通孔,使发电机9输出轴恰好通过,在发电机9输出轴上装有齿轮11;所述轴封10设置在上底座1的预设通孔处,以防止海水从通孔处进入上底座1内部。
44.如图5所示,所述圆柱作用体6采用密度和海水相同的轻质材料制成的圆柱体;所述上滑块7是矩形块结构,在上滑块7上开设与导轨5直径相等的通孔,将上滑块7固定在圆柱作用体6的上底面;所述下滑块8与上滑块7相同,固定在圆柱作用体6的下底面。在安装时,将固定在上底座1的导轨5穿过上滑块7的通孔,将固定在下底座2的导轨5穿过下滑块8的通孔,这就使得圆柱作用体6可以沿着导轨5来回移动。
45.如图6所示,所述弹簧13用于连接滑块和导轨连接板4,在上滑块7需要用到两个弹簧分别与上底座1的两个导轨连接板连接,下滑块8需要用到两个弹簧分别与下底座2的两个导轨连接板连接。设置弹簧13的目的是:防止上、下滑块在移动过程中碰撞到导轨连接板4。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齿条12安装圆柱作用体6的上底面,齿条12的模数、压力角与齿轮11的模数、压力角相同,在安装齿条12时与齿轮11啮合。
46.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上充气浮体14设置在上底座1的上平面,将上充气浮体14顶面做成倾斜程度在2
°
~5
°
之间的斜面;所述下充气浮体17设置在下底座2的下平面,将下充气浮体17底面做成倾斜程度在2
°
~5
°
之间的斜面;上充气浮体14顶面与下充气浮体17底面保持平行,在上充气浮体14顶面和下充气浮体17底面分别固定转扣20;所述转槽21分别设置在上部缆绳底端和下部缆绳顶端,上充气浮体14中的转扣20与上部缆绳中的转槽21配合,可以实现相互转动,同理,下充气浮体17中的转扣20与下部缆绳中的转槽21也可以相互转动。在设计上充气浮体14顶面与下充气浮体17底面时应保证:上部缆绳和下部缆绳在张紧时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在上充气浮体14和下充气浮体17中充满空气,上充气浮体14中气体体积要多于下充气浮体17中气体体积,这样就能保证装置悬浮在水中时,上充气浮体14与下充气浮体17会产生浮力差,上充气浮体14始终在上方,下充气浮体17始终在下方,避免
上充气浮体14的上部缆绳拉力在过小情况下,出现装置倾斜过大,造成装置回收海流能效果变差。在浮体设计时还需保证:上、下充气浮体产生的总浮力大于装置的重力,从而使得装置在水下一直处于悬浮状态。
47.如图11所示,所述上尾流板16通过连接杆与上底座1刚性焊接;所述下尾流板19通过连接杆与下底座2刚性焊接。尾流板用于捕获水流方向,当水流方向与尾流板有夹角时,就会推动尾流板从而使装置发生转动,使尾流板平行于水流方向。装置在转动过程中上、下充气浮体上的转扣20相对于缆绳上的转槽21发生转动,这就避免了缆绳发生扭转过度而损坏。
48.所述上阻尼板15设置在上底座1上平面中间位置,在结构设计之初使其与上充气浮体14巧妙结合;所述下阻尼板18设置在下底座2下平面中间位置,在结构设计之初使其与下充气浮体17巧妙结合。设置阻尼板目的如下:其一,阻尼板在圆柱作用体6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增大了装置框架左右移动的阻力,避免了圆柱作用体6移动过程中带动框架做同向运动,造成圆柱作用体6实际位移减少,导致装置发电效果变差;其二,当海流流过装置时,阻尼板可以对海流起到导向作用,增大了圆柱作用体6的振荡幅度,从而提高了装置对海流能的利用效率。
49.如图12所示,当有海流流过装置时,潜标浮体和装置浮体会沿海流方向移动,在水下锚体的牵制下,与装置连接的上部缆绳与下部缆绳发生倾斜,根据经验可知缆绳倾斜角约在2
°
~5
°
之间,这与上充气浮体14顶面与下充气浮体17底面的倾斜程度相同,所以圆柱作用体6几乎垂直于海平面,从而保证圆柱作用体6始终有最大振荡幅度,装置对海流能的利用率高,如图13所示,海流会对圆柱作用体6产生涡激振动效应,在圆柱作用体6两侧出现交替作用的旋涡,进而使得圆柱作用体6沿导轨5来回移动,从而使得齿条12与齿轮11啮合传动,进而通过发电机9发电;若海流方向与装置尾流板有夹角,则在海流的作用下推动尾流板转动,进而使装置发生转动,当尾流板转动至平行于海流方向时停止转动。装置在转动过程中,装置上、下充气浮体上的转扣20相对于缆绳上的转槽21发生转动,从而实现装置对海流能最优化利用。
50.如图14和图15所示,当圆柱作用体6在涡激振动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时,圆柱作用体6带动齿条12向左移动,从而使得齿条12与齿轮11啮合传动,进而通过发电机9发电,在圆柱作用体6左移的过程中,左侧弹簧被压缩,右侧弹簧被拉长。同理,当圆柱作用体6在涡激振动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时,圆柱作用体6带动齿条12向左移动,从而使得齿条12与齿轮11啮合传动,进而通过发电机9发电,在圆柱作用体6左移的过程中,左侧弹簧被压缩,右侧弹簧被拉长。
51.由于涡激振动效应是产生交替旋涡,所以圆柱作用体6在交替旋涡的作用下会来回移动,进而带动齿条12与齿轮11来回啮合传动,从而使得发电机9产生稳定的电力输出,产生的电能可以直接传输给潜标。
52.海洋潜标与水下锚体之间通过缆绳相连,通常在缆绳上不同的水深段安装许多用于检测水温、水压、水质的设备,由于缆绳总长度可达几百米乃至上千米,而这些设备在缆绳上分布不集中,往往间隔较远的距离,传统的潜标装备仅通过自带的电池为这些携带设备供电,既要克服传输电缆线长度过长难以布置的问题,还要面临电池电能耗尽后潜标回收的问题,基于此,如图16所示,本装置可以嫁接在潜标缆绳的任何深度位置,也可以在a
处、b处、c处或d处等不同深度位置分别嫁接一组装置,产生的电能传输给就近缆绳所安装的设备,保证了潜标具备长时间工作的电能,解决了传统潜标电缆线过长难以布置的问题。通过将装置悬浮在水中的这种方法对装置的抗压要求较低。此外,装置产生的电能还可以储存起来为途经的潜水器或水下航行器供电。
5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但实现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