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增压燃气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8167发布日期:2021-04-13 23:0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中冷增压燃气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冷增压燃气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2.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在国民生产及生活的各个领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发电机组一般广泛用作民用及工业电源,以满足家庭、学校、医院、工地等众多场合的电力需求。
3.为了提高现有技术中燃气发电机组的效率,需要设置有增压器以及与增压器对应的中冷装置,现有技术中的中冷装置主要为风冷中冷器和水冷中冷器,水冷中冷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内部,来为混合气体降温,但是由于水冷中冷器集成在所述发动机的内部,因此水冷中冷器的降温效果受到发动机的影响,即进气冷却温度直接受限于发动机水温,导致进气冷却效率不高,并且集成水冷中冷器的水箱冷却系统更加复杂,且时间一长容易出现漏水故障;而风冷中冷器上通过设置风扇进行降温,不仅需要布置在迎风面,并且其风扇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导致设备的使用环境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置合理、选型方便、噪音小的中冷增压燃气发电机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中冷增压燃气发电机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发电机和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增压器、混合器、消音器和中冷装置,空气与燃气在所述混合器内混合后,经过所述增压器压缩和所述中冷装置冷却后,进入所述发动机的燃烧室燃烧并经出气腔排出,最后经所述消音器排出所述发动机外;所述中冷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外的水冷中冷器,所述水冷中冷器安装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发动机的驱动端一侧,所述水冷中冷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发动机水箱,所述发动机外设置有发动机循环水套,所述发动机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发动机循环水套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发动机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发动机循环水套的进水口连接;
6.所述水冷中冷器外包括中冷器循环水套,所述发动机水箱外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发动机水箱进行冷却的水箱循环水套,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进水口用于通入冷水,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出水口用于排出热水;由所述水冷中冷器循环水套的进水口通入的冷水进入所述水冷中冷器后,由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出水口流经至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进水口,然后进入至所述水箱循环水套内,最后由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出水口排出。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发动机的驱动端一侧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水冷中冷器与所述发动机水箱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安装框架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水冷中冷器的安装位一,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发动机水箱的安装位二。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冷中冷器的高度与所述发动机的中部对应。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与所述水箱循环水套外还套装有防护套。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进水口处对应安装有智能温控阀,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出水口处对应安装有温度采集器,所述智能温控阀与所述温度采集器之间对应连接。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进入至所述水冷中冷器内部的循环冷却水进行多级利用,进一步的为所述发动机水箱进行降温,不仅提高所述水冷中冷器的降温效果,而且充分利用外部循环冷却水来对发动机组进行整体降温;
13.(2)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水冷中冷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外侧,与集成在发动机内部的水冷中冷器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水冷中冷器的冷却温度不再受限于发动机水温,并且由于此时所述水冷中冷器的结构不再受到发动机结构的限制,其可以根据发动机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型号来满足进气冷却的实际需要,可以提高进气冷却的效率,并且该水冷中冷器的结构简单、独立安装,使用过程中如果存在漏水等现象可以及时被发现;而与风冷中冷器相比,由于其不再设置有风扇,因此该结构的噪音较小,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在任何位置,不再受环境影响,可以增大燃气发动机组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14.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图;
17.图中:1

底座;2

发电机;3

发动机;4

水冷中冷器;5

发动机水箱;6

安装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9.如图1和图2所示,中冷增压燃气发电机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发电机2和与所述发电机2传动连接的发动机3,所述发动机3上设置有增压器、混合器、消音器和中冷装置,空气与燃气在所述混合器内混合后,经过所述增压器压缩和所述中冷装置冷却后,进入所述发动机3的燃烧室燃烧并经出气腔排出,最后经所述消音器排出所述发动机3外;所述增压器为涡轮增压器,中冷装置的原理是在涡轮增压器出口与进气管之间,对进入气缸的混合气体进行冷却。中冷装置的作用与散热器的作用相同,用风冷却或者水冷却,混合气体的热量通过冷却而逸散到大气中。
20.所述中冷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发动机3外的水冷中冷器4,所述水冷中冷器4安装在
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发动机3的驱动端一侧,所述水冷中冷器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发动机水箱5,所述发动机3外设置有发动机循环水套,所述发动机水箱5的进水口与所述发动机循环水套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发动机水箱5的出水口与所述发动机循环水套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发动机水箱5用于为所述发动机循环水套进行降温,即所述发动机循环水套内的高温水由出水口进入至所述发动机水箱5内,在所述发动机水箱5内降温后,高温水变成低温水,然后再循环返回至所述发动机循环水套内。所述发动机水箱5的内部设置有一水泵,用于为与所述发动机循环水套之间的循环管路提供循环水。
21.所述水冷中冷器4外包括中冷器循环水套,所述发动机水箱5外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发动机水箱5进行冷却的水箱循环水套,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进水口用于通入冷水,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出水口用于排出热水;
22.循环冷却水的路线为:由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进水口通入的冷水进入所述水冷中冷器4后,由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出水口流经至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进水口,然后进入至所述水箱循环水套内,最后由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出水口排出。由于所述水冷中冷器4对高温混合气体进行降温后,其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内的温度仍然低于所述发动机水箱5内水的温度,因此当循环冷却水为所述水冷中冷器4内的高温冷却气体降温后,该循环冷却水由所述水冷中冷器4的出水口排出进入至所述水箱循环水套内,然后继续为所述发动机水箱5进行降温,然后再由所述水箱循环水套排出,将进入至所述水冷中冷器4内部的循环冷却水进行多级利用,进一步的为所述发动机水箱5进行降温,不仅提高所述水冷中冷器4的降温效果,而且充分利用外部循环冷却水来对发动机组进行整体降温。
23.由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出水口排出的热水可以进入至锅炉或其他设备进行利用,实现对燃气发动机组热量的收集与利用。
24.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水冷中冷器4设置在所述发动机3的外侧,与集成在发动机3内部的水冷中冷器4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水冷中冷器4的冷却温度不再受限于发动机3水温,并且由于此时所述水冷中冷器4的结构不再受到发动机3结构的限制,其可以根据发动机3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型号来满足进气冷却的实际需要,可以提高进气冷却的效率,并且该水冷中冷器4的结构简单、独立安装,使用过程中如果存在漏水等现象可以及时被发现;而与风冷中冷器相比,由于其不再设置有风扇,因此该结构的噪音较小,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在任何位置,不再受环境影响,可以增大燃气发动机组的使用范围。据测试,本实用新型的水冷中冷器4不但可以使发动机3压缩比能保持一定值而不会产生爆燃,同时降低温度也可提高进气压力,进一步提高发动机3的有效功率。
25.由于所述水箱循环水套设置在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出水端,为了增加循环冷却水的循环流动效果,将所述发动机水箱5设置在所述水冷中冷器4的上方。
26.所述底座1上靠近所述发动机3的驱动端一侧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水冷中冷器4与所述发动机水箱5的安装框架6,所述安装框架6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一端,所述安装框架6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水冷中冷器4的安装位一,所述安装框架6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发动机水箱5的安装位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安装框架6用于安装水冷中冷器4和发动机水箱5,使得安装空间不受限,可以安装不用型号的设备,并且有利于操作人员的维修与观察。所述安装位一与安装位二处对应设置有安装平板。将所述水冷中冷器4和发动
机水箱5至于所述发动机3的一侧,并且与发动机3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连接,可以有效避免受到发动机3振动影响。
27.所述水冷中冷器4的高度与所述发动机3的中部对应,避免与发动机3气缸之间的距离较大,减少连接管路。
28.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与所述水箱循环水套外还套装有防护套,该防护套用于避免热量散失在外部影响到周围设备以及操作人员,并且用于循环水流动的管路外也设置有防护套,避免操作人员误触摸。
29.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进水口处对应安装有智能温控阀,所述水箱循环水套的出水口处对应安装有温度采集器,所述智能温控阀与所述温度采集器之间对应连接。所述温度采集器内设置有一个最大值与最小值,当所述温度采集器采集到所述水箱循环水套排出的循环水的温度超过最大值时,代表此时降温效果稍差,此时所述智能温控阀的开度增大,用于增大进入至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内的进水流量,使得循环冷却水流动变快,用于加大降温效果;当所述温度采集器采集到所述水箱循环水套排出的循环水的温度低于最小值时,代表此时降温效果过强,为了避免影响到发动机3的工作效率,此时所述智能温控阀的开度减小,用于减小进入至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内的进水流量,使得循环冷却水的流动变慢,降低冷却效果;当所述温度采集器采集到所述水箱循环水套排出的循环水的温度处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代表此时降温效果满足实际使用需要。所述温度采集器与所述智能温控阀均为现有技术,属于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30.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智能温控阀与所述温度采集器的结合使用来实现一种动态平衡的降温过程,用于充分利用外部循环水实现良好的降温效果。
31.所述中冷器循环水套的进水口处设置有一水泵,用于提供循环冷却水。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