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6667发布日期:2021-11-03 18:3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发动机工作时,部分含有机油的可燃油气混合物和废气会进入到箱体内,从而增大箱体内部的压力,威胁发动机系统的稳定性,这就需要在发动机系统配置油气分离结构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后的气体重新进入气缸内燃烧或者被排出,而分离后的机油重新返回油底壳,再次被利用。
3.现有的发动机油气分离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申请号:202010058413.0;申请公布号:cn111156067a],其包括设在变速箱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室、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设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迷宫式分离结构,进气口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室和变速箱内腔,进气口处设有油气分离管,油气分离管向油气分离室的顶部延伸且上端端口封闭,油气分离管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油气提前分离口,油气分离室通过油气提前分离口与变速箱内腔相连通。
[0004]
该种结构的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分离管呈直柱状且上端内顶部具有由上往下向油气提前分离口所在一侧倾斜的油气分离斜面,该种结构,让油气混合物在靠近斜顶结构的附近进行急速转弯,由于机油颗粒具有较大的惯性,因此机油会继续往上运动,汇聚在斜顶结构的最右端,机油完成碰撞后会顺着右边管壁从油气分离管回流,然后其余的油气混合物直接从油气提前分离口排出,即油气提前分离口并未具有油气分离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油气分离结构的油气分离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包括设在空滤器中的分离壳和上部伸入到分离壳内腔中的分离管,所述分离管上部的端部中具有倾斜设置的斜顶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管上部的侧部设有凸出设置的分离嘴,所述分离嘴中具有贯穿的分离通道,所述分离通道的内径沿气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少,所述斜顶面朝向分离通道斜向下设置,所述分离嘴中具有若干个连通分离通道和分离壳内腔的分离孔。
[0007]
分离管下部连接发动机曲轴箱,油气混合物从发动机曲轴箱进入到分离管中,斜顶面的设置使油气混合物在该处发生急速转弯,由于油气混合物中的机油颗粒具有较大的惯性,因此机油会继续往上运动,汇聚在斜顶面的最高端,机油碰壁后会顺着分离管的管壁回到曲轴箱。分离通道和分离孔的设置使分离嘴呈蜂窝状结构,会引起油气混合物足够的扰动,大大增加油气混合物中的机油碰壁斜顶面的几率,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同时分离孔的设置和分离通道的内径沿气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少,大大降低机油的流速,增大了机油碰壁的几率,机油会从分离孔中溢出到分离壳内腔中,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0008]
在上述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中,所述分离嘴出气端的端面与正对的分离壳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控制在2mm以内,该结构不但可以有效控制油气分离结构的阻力,降低曲轴箱泵气损失,同时油气混合物会直接冲击在分离壳内腔的腔壁上,机油会直接粘附在分离壳内腔的腔壁上,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及气体的推动下流向分离壳内腔的底部,实现油气分离,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0009]
在上述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中,所述分离嘴出气端的端面与正对的分离壳的腔壁相平行,所述分离通道的中心线与该分离壳的腔壁相垂直。该种结构,使油气混合物直接冲击在分离壳内腔的腔壁上,阻力最大,使机油可以更好的粘附在分离壳内腔的腔壁上,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0010]
在上述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中,所述分离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分离通道的中心线相垂直。该种结构,使分离孔的部分内侧壁凸出设置在分离通道中,提高机油撞壁的几率,机油从分离孔中排出,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0011]
在上述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中,所述分离壳中具有连通分离壳内腔和空滤器内腔的出气孔,该出气孔中的气体流动方向与所述分离通道出气端中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反。该种结构,增加了经过油气分离后的油气混合物从分离壳内腔流向空滤器内腔的路径,增大机油触碰分离壳腔壁的几率,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0012]
在上述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中,所述分离壳中具有连通分离壳内腔和外界的通孔,所述分离管中部具有凸出设置回流块,所述回流块中具有若干个回流口,所述分离管管壁中具有若干个贯穿的回油孔,所述回油孔与对应的回流口相连通,所述分离壳底部腔壁中具有若干个延伸至通孔孔壁且凹入设置的回油槽,所述回流块嵌入设置在通孔中,所述回油槽与对应的回流口和回油孔相连通,所述分离壳中的机油能通过回油槽、回流口和回油孔回流到分离管中。经过分离后的机油流动到分离壳内腔的底部,然后该机油沿着回油槽、回流口和回油孔回流到分离管中,最终流向曲轴箱,实现机油的回收利用;回流块的设置弥补分离管因为开设回流孔降低的强度,使分离管具有足够的强度,分离管不易损坏。
[0013]
在上述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中,所述分离管和回流块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牢固程度高,稳定性好。
[0014]
在上述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中,所述通孔的孔壁中具有凹入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回流块上具体凸出设置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嵌入到定位槽中使分离管与分离壳轴向定位。防止分离管转动,提高分离管的稳定性,使分离管和分离壳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0015]
在上述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中,所述回流块与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沿分离管的轴向位于回流口的下方。密封圈的设置提高密封性。
[0016]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中,所述分离壳底部腔壁中具有若干个凹入设置的回油槽,所述分离管管壁中具有若干个贯穿的回油孔,所述回油槽与对应的回油孔相连通,所述分离壳中的机油能通过回油槽和回油孔回流到分离管中。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本油气分离结构通过斜顶面、分离孔和分离通道形成一个斜蜂窝状结构,增大油气混合物的扰动,大大增加油气混合物中的机油碰壁的几率,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0019]
2、本油气分离结构的分离嘴出气端的端面与分离壳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及分离嘴出气端的端面与该腔壁相平行,使机油可以更好的粘附在分离壳的腔壁上,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油气分离结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1]
图2是本油气分离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油气分离结构分离管和分离嘴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油气分离结构机油回流通道的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发动机空滤器分离管的安装位置。
[0025]
图中,1、空滤器;2、分离壳;21、出气孔;22、通孔;23、回油槽;24、定位槽;3、分离管;31、斜顶面;32、回油孔;4、分离嘴;41、分离通道;42、分离孔;5、回流块;51、回流口;52、定位部;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7]
实施例一
[0028]
如图1、图2所示,本发动机空滤器中的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分离壳2、分离管3和分离嘴4。
[0029]
如图3所示,分离管3上部的端部中具有倾斜设置的斜顶面31,分离管3上部的侧部设有凸出设置的分离嘴4,分离嘴4中具有贯穿的分离通道41,分离通道41的内径沿气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少,斜顶面31朝向分离通道41斜向下设置,本实施例中,分离嘴4中具有六十个连通分离通道41和分离壳2内腔的分离孔42,在实际生产中,分离孔42的数量可以为四十个或者八十个。
[0030]
分离嘴4出气端的端面与正对的分离壳2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该间隙的距离为1.5mm,在实际生产中,该间隙的距离可以为1mm或者2mm。分离嘴4出气端的端面与正对的分离壳2的腔壁相平行,分离通道41的中心线与该分离壳2的腔壁相垂直,分离孔42的中心线与分离通道41的中心线相垂直。分离壳2中具有连通分离壳2内腔和空滤器1内腔的出气孔21,该出气孔21中的气体流动方向与分离通道41中出气端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反。
[0031]
分离壳2设在空滤器1中,分离壳2中具有连通分离壳2内腔和外界的通孔22,如图5所示,分离管3的上部伸入到分离壳2内腔中,分离管3的下部位于空滤器1外,分离管3的中部位于通孔22中。
[0032]
如图4所示,分离管3中部具有凸出设置回流块5,分离管3和回流块5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回流块5中具有四个回流口51,分离管3管壁中具有四个贯穿的回油孔32,回油孔32与对应的回流口51相连通,分离壳2底部腔壁中具有四个延伸至通孔22孔壁且凹
入设置的回油槽23,回流块5嵌入设置在通孔22中,回油槽23与对应的回流口51和回油孔32相连通,分离壳2中的机油能通过回油槽23、回流口51和回油孔32回流到分离管3中,在实际生产中,回油槽23、回流口51和回油孔32的数量可以均为三个或者六个。通孔22的孔壁中具有凹入设置的定位槽24,回流块5上具体凸出设置的定位部52,定位部52嵌入到定位槽24中使分离管3与分离壳2轴向定位。回流块5与通孔22的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6,密封圈6沿分离管3的轴向位于回流口51的下方。
[0033]
工作时,油气混合物进入到分离管3中,油气混合物朝上流动,在接近分离管3顶部处产生絮流后从分流嘴排出,然后进入到分离壳2内腔后通过出气孔21流向空滤器1内腔中。在上述过程中,机油颗粒由于惯性较大,机油一是沿着斜顶面31向上移动到最高处然后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着分离管3回流实现油气分离,二是通过分离孔42进行油气分离,机油从分离孔42掉落到分离腔中,三是油气混合物直接撞击在分离壳2的腔壁上进行油气分离,最后机油通过回油槽23、回流口51和回油孔32流回到分离管3中。
[0034]
实施例二
[0035]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分离壳2底部腔壁中具有四个凹入设置的回油槽23,分离管3管壁中具有四个贯穿的回油孔32,回油槽23与对应的回油孔32相连通,分离壳2中的机油能通过回油槽23和回油孔32回流到分离管3中。
[003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7]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空滤器1、分离壳2、出气孔21、通孔22、回油槽23、定位槽24、分离管3、斜顶面31、回油孔32、分离嘴4、分离通道41、分离孔42、回流块5、回流口51、定位部52、密封圈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