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气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1054发布日期:2022-01-26 18:4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气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压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马达。


背景技术:

2.气动马达也称为风动马达,是指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旋转的机械能的装置,一般作为机器或更复杂装置的旋转动力源。现有常规的气动马达按结构可分类为:叶片式气动马达,活塞式气动马达,紧凑叶片式气动马达,紧凑活塞式气动马达。因叶片式气动马达的转速、扭矩和功率范围更广,故市面上也用的比较多,叶片式气动马达通常都是从马达端盖侧边进气直接吹动叶片进行转动,市面上大部分叶片气动马达正是限制于自身的结构,因马达壳体自身无法旋转,导致其无法与回转体配合使用,致使其利用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气动马达,通过将气源座套设在回转马达上配合使用,使得高压力的压缩空气可以在回转马达的气道内循环进出气,利用气体驱动叶片转子转动进而带动回转马达整体旋转,从而解决了因气动马达壳体无法旋转导致其利用率十分低下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回转气动马达,包括回转马达及套设在回转马达上的气源座,回转马达包括马达端盖及固设在马达端盖上的接头安装座,气源座上开设有用于进气或出气的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所述接头安装座内分别成型有与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相连通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马达端盖内设有分别与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相连通的腔体,腔体内设有穿过马达端盖的气动转子。
5.优选地,所述腔体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气道或第二气道相连通的通气槽。
6.优选地,所述第一气道或第二气道呈纵向段及自该纵向段延伸至横向段。
7.优选地,所述气动转子包括旋转体及设置在旋转体周侧的若干个叶片,旋转体上设有穿过马达端盖的旋转轴,旋转体开设有若干个叶片槽,叶片安设在叶片槽内。
8.优选地,所述接头安装座上成型有芯杆,芯杆穿设在气源座内气源座和芯杆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
9.优选地,所述芯杆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相连通的第三通气口和第四通气口。
10.优选地,所述腔体上开设有弧形槽。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上分别安设有管道接头。
12.优选地,所述气源座和接头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承。
13.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回转马达上套设有气源座,气体通过压缩空气管与管道接头相连输送至气源座,通过将当高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气源座进入回转马达的气道内,高压力的压缩空气在第一气道或第二气道内流动再传递至腔体内,利用气体对叶片产生压力驱动叶片转子转动进而带动回转马达整体旋转;
14.通过将气源座套设在回转马达上配合使用,使得气体从回转马达的上端部进气和出气,因此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就变为整个回转气动马达的进出气端口,改变了传统气动马达从马达端盖侧边进气直接吹动叶片转动的进气方式,使得传统的叶片气动马达不再限制于自身的结构,从而合理利用传统气动马达的气体驱动叶片转子转动的势能,进而带动回转马达整体旋转,使得车床上的转动马达可以通过气源驱动旋转加工,与和它起同样作用的电机驱动相比,工作安全,具有防爆性能,同时不受高温及振动的影响,可长期满载工作,而温升较小,大大提高了气动马达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爆炸图之一。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爆炸图之二。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马达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马达端盖的平面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第一密封腔的剖视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第一密封腔的截面示意图。
23.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第二密封腔的剖视图。
24.附图标记:1-马达端盖;2-接头安装座;3-气源座;4-第一气道;5-第二气道;6-腔体;7-气动转子;8-叶片;9-旋转体;10-通气槽;11-弧形槽;12-叶片槽;13-芯杆;14-第一密封腔;15-第二密封腔;20-管道接头;41-第一通气口;51-第二通气口;61-第三通气口;71-第四通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如图1-9所示,第一通气口41和第二通气口51均采用大孔径进气,大幅度增大进气量从而提升输出功率,并且两者可以相互转换,既可以当做进气口又可以作为出气口,操作更加简便,通用性强。
27.一种回转气动马达,包括回转马达及套设在回转马达上的气源座3,回转马达包括马达端盖1及固设在马达端盖1上的接头安装座2,当安装到车床上使用时气源座3固定不动,回转马达转动,所述气源座3上开设有用于进气或出气的第一通气口41和第二通气口51,所述接头安装座2内分别成型有与第一通气口41相连通的第一气道4;及与第二通气口51相连通的第二气道5,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相对设置;气道呈纵向段及自该纵向段弯曲延伸至横向段,所述马达端盖1内设有分别与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相连通的腔体6,腔体6内设有穿过马达端盖1的气动转子7。
28.所述气源座3和接头安装座2之间设置有多个定位轴承,使得回转马达转动,通过卡簧将轴承固定住,防止回转马达转动时脱落。卡簧为常规固定件,故附图中省略。
29.所述第一通气口41和第二通气口51上分别安设有管道接头20,压缩空气管分别插接在管道接头20内,腔体6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相连通的通气槽10,气源
从第一通气口41输入至第一气道4内,气体在第一气道4内从纵向转变为横向;通过通气槽10传递至腔体6内吹动叶片7,在腔体6内回转的气体从另一个通气槽10流入至第二气道5内,气体在第二气道5内从横向转变为纵向直至从第二通气口51排出,以此循环,气体对叶片7产生压力,通过克服一定的摩擦力随之带动气动转子7转动,从而实现回转马达旋转。
30.通过将气源座3套设在回转马达上配合使用,改变了传统气动马达从马达端盖侧边进气直接吹动叶片进行转动的方式,使得气体从回转马达的上端部进气和出气;也就是芯杆13端部,只需将气体通过气源座3的通气口传输至回转马达内,然后再利用气动马达本身的气道即可实现气体循环,因此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就变为整个回转气动马达的进出气端口,合理利用气动马达的气体驱动叶片转子转动的势能,进而带动回转马达整体旋转,使得车床上的转动马达可以通过气源驱动旋转加工,与和它起同样作用的电机驱动相比,其工作更加安全,并且具有防爆性能,同时不受高温及振动的影响,可长期满载工作,而温升较小,大大提高了气动马达的利用率。
31.所述腔体6上开设有弧形槽11,弧形槽11则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得垂直下流的气体通过弧形槽11流动后,流向在腔体6内呈环形流动,驱使气动转子7在腔体6内做圆周运动从而保持稳定的转动,与上述第一气道4相呼应,形成稳定的回流,使得即便是大排量的气体输入也能够维持好气动马达整体的动平衡,适用范围更广。
32.本实用气动马达则更加适用于高温、潮湿、高粉尘等恶劣环境下使用,本身就具有耐水性和防潮、防爆等特点,工作安全,且防火、防爆、防潮,不受振动、高温、电磁、辐射等影响,其使用空气作为介质,无供应上的困难,用过的空气不需处理,放到大气中无污染,安全稳定。
33.气动转子7偏心安装,气压作用在叶片8上产生的转矩差,使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偏心转子转动时,腔体6容积发生变化,在相邻腔体6的叶片8上产生压力差,充分利用该压力差推动气动转子7转动,作功后的气体可从第一通气口41或第二通气口51排出。
34.当从第一通气口41进气时,气体则从第二通气口51排出,如要改变气动转子7的转向时,只需改变气体输送位置,转变为从第二通气口51输入,这时第一通气口41则变为排出口,从而改变压缩气体输进方向,工人在操作时只需改变气源的输入位置即可轻松控制转子的正反转,操作十分简便。
35.所述转子包括旋转体9及设置在旋转体9周侧的多个叶片8,旋转体9上设有穿过马达端盖1的旋转轴,旋转体9上对称分布有四个叶片槽12,叶片8浮动式插接在叶片槽12内。
36.所述接头安装座2上成型有芯杆13,芯杆13穿设在气源座3内,气源座3和芯杆1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腔14和第二密封腔15,所述芯杆13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通气口41和第二通气口51相连通的第三通气口61和第四通气口71,在气体从第三通气口61或第四通气口71流入到气道时,气体会同时充满第一密封腔14和第二密封腔15。
37.第一密封腔14的腔体呈环形,将第三通气口61设置在芯杆13侧壁从而与回转马达转动配合,使得回转马达无论怎么转动,第一通气口41和第一气道4始终处于连通状态,保持通气。
38.将第四通气口71设置在芯杆13上端,使得气体从第二通气口51进入时,气体始终处于第二密封腔15内,使得气体只能从第四通气口71进入第二气道5内,回转马达无论怎么转动,第二通气口51和第二气道5始终处于连通状态,保持通气。
39.气源座3和芯杆13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位于第一密封腔14上下两端,从而防止气体从第一密封腔14或第二密封腔15内跑出,实现密封。所述接头安装座2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接头安装座2通过紧固件穿过固定孔固设在马达端盖1上。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