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及应用其的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8326发布日期:2022-06-18 01:1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及应用其的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都包括风扇和水箱,利用风扇的旋转产生空气流动对水箱内的冷却介质实施冷却,一般发动机风扇的耗功大,约占发动机总功率的5%,这一系统体积庞大,耗功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发动机用散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4.方案1: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包括冷却介质流体通道,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旋转设置,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入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出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入口。
5.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入口套装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出口内;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吸热后的空气的出口指向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旋转方向上有推力设置。
6.方案3: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包括旋转结构体和冷却介质流体通道,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入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出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入口。
7.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入口套装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出口内;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吸热后的空气的出口指向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旋转方向上有推力设置。
8.方案5:在方案1至方案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入口经旋转接头a与发动机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设置,使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出口经旋转接头b与发动机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设置。
9.方案6:在方案1至方案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直接或间接受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设置。
10.方案7:在方案1至方案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包括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旋转体设为具有风机功能的旋转体。
11.方案8:一种应用方案1至方案7中任一方案的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的发动机,可选择性地选择在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设置附属冷却区,在所述附属冷却区内设置机油冷却通道,或设置空调用冷却通道,或同时设置机油冷却通道和空调用冷却通道。
12.本实用新型中,应根据发动机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发动机用散热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耗功低。
附图说明
14.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15.图2本实用新型设有旋转接头实施例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16.图3本实用新型设有旋转接头且发动机的冷却介质进出口套装设置实施例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17.图中:1 冷却介质流体通道 2 旋转结构体 3 旋转接头a 4 旋转接头b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
19.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旋转设置,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入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出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入口。
20.实施例2
21.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入口套装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出口内(参见图1)。
22.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或实施例2均可选择性地选择使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吸热后的空气的出口指向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方向上有推力设置。
23.实施例3
24.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包括旋转结构体2和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体2上,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入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出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入口(参见图1)。
25.实施例4
26.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入口套装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出口内(参见图1)。
27.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或实施例4均可选择性地选择使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吸热后的空气的出口指向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方向上有推力设置。
28.前述所有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入口经旋转接头a 3与发动机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设置,使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出口经旋转接头b 4与发动机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设置,参见图2和图3,其中图2为发动机的冷却介质进口和出口非同轴套装设置的结构布置示意图,图3为发动机的冷却介质进口和出口同轴套装设置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29.前述所有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直接或间接受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设置;以及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包括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体设为具有风机功能的旋转体。
30.应用前述所有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的发动机,均可选择性地选择在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设置附属冷却区,在所述附属冷却区内设置机油冷却通道,或设置空调用冷却通道,或同时设置机油冷却通道和空调用冷却通道。
3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发动机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32.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包括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旋转设置,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入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出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入口套装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出口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吸热后的空气的出口指向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方向上有推力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吸热后的空气的出口指向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方向上有推力设置。5.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包括旋转结构体(2)和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体(2)上,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入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出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入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入口套装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出口内。7.如权利要求5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吸热后的空气的出口指向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方向上有推力设置。8.如权利要求6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吸热后的空气的出口指向在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方向上有推力设置。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入口经旋转接头a(3)与发动机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设置,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冷却介质出口经旋转接头b(4)与发动机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设置。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直接或间接受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设置。11.如权利要求9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直接或间接受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设置。12.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体设为具有风机功能的旋转体。13.如权利要求9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体设为具有风机功能的旋转体。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体设为具有风机功能的旋转体。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1)的旋转体设为具有风机功能的旋转体。16.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所述发动机用散热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设置附属冷却区,在所述附属冷却区内设置机油冷却通道和/或空调用冷却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包括冷却介质流体通道,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旋转设置,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入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流体通道的冷却介质出口设为发动机冷却介质入口。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发动机用散热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耗功低。耗功低。耗功低。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9
技术公布日:2022/6/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