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动装置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4466发布日期:2022-06-25 12:1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动装置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动装置及船舶。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船舶的气马达与盘车机构分开设置,分别各自实现独立的功能,集成度差,所需零件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动装置及船舶,通过起动装置集成盘车的功能,实现集成化,气马达可作为手动盘车机构的用途。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起动装置,起动装置包括:涡轮气马达和主启动阀;所述主启动阀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进气口、第一控制气出气口、第一控制气进气口和操作气出气口,所述涡轮气马达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控制气出气口、第二控制气进气口和操作气进气口,所述第一控制气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控制气进气口连通,第二控制气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控制气进气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阀芯,所述阀芯可在第一控制气进气口的进气的驱动下由第一工位向第二工位移动,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控制气出气口连通,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操作气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控制腔和涡轮腔,所述第二控制气出气口和第二控制气进气口均与所述控制腔连通,所述操作气进气口与所述涡轮腔连通;所述控制腔内设有阀塞,所述阀塞可在第二控制气进气口的进气驱动下由第三工位向第四工位移动,当所述阀塞处于第三工位时,所述阀塞位于所述第二控制气出气口和所述第二控制气进气口之间,当所述阀塞处于第四工位时,所述第二控制气出气口和所述第二控制气进气口位于所述阀塞的同一侧;所述涡轮腔内设有涡轮;所述涡轮气马达还包括驱动轴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控制腔和所述涡轮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涡轮和所述阀塞均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连接于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气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控制气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
6.在上述起动装置中,第二控制气出气口与第一控制气进气口之间增设第一控制阀,在第一控制阀打开时,主启动阀可以控制涡轮气马达正常的伸出驱动齿轮,并使操作气控制驱动涡轮转动,以带动驱动齿轮对发动机进行起动;在第一控制阀关闭后,阀塞被控制气驱动至第四工位,驱动齿轮可以正常伸出至与发动机的齿圈啮合的位置,但控制气被第一控制阀截止,而无法返回至第一控制气进气口,第一壳体的进气口的气体无法到达操作气出气口,也就不会驱动涡轮气马达转动。此时,可以通过转动驱动轴进行盘车操作。该起动装置同时集成了盘车功能,简化了零件。
7.可选地,所述驱动轴设置所述驱动齿轮的端部设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连接结构。
8.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9.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棱柱。
10.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于驱动轴的端部内的内方槽。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手动阀。
12.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气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控制气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阀。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进气口依次连接有减压阀和过滤器。
14.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船舶,船舶包括:发动机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起动装置;当所述阀塞处于第四工位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发动机的齿圈啮合,当所述阀塞处于第三工位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发动机的齿圈脱离啮合。
15.所述的船舶与上述的起动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动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动装置包括:涡轮气马达5和主启动阀3;主启动阀3包括第一壳体34,第一壳体34具有进气口341、第一控制气出气口342、第一控制气进气口32和操作气出气口343,涡轮气马达5包括第二壳体51,第二壳体51具有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第二控制气进气口512和操作气进气口511,第一控制气出气口342与第二控制气进气口512连通,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与第一控制气进气口32连通;其中,第一壳体34内设有阀芯33,阀芯33可在第一控制气进气口32的进气的驱动下由第一工位向第二工位移动,阀芯33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31,第一弹簧31用于为阀芯33提供由第二工位向第一工位移动的回复力,具体是可以利用第一弹簧31的压缩状态下或者拉伸状态下的弹力作为上述回复力,阀芯33的中部设有一个垫圈35,当阀芯33处于第一工位时,阀芯33将第一壳体34内部空间隔离为上下两部分,进气口341和第一控制气出气口342均与下部分连通,因此,进气口341与第一控制气出气口342连通,当阀芯33处于第二工位时,阀芯33整体被控制气驱动下移,垫圈35避开,第一壳体34内部空间隔离为上下两部分连通,进气口341与操作气出气口343连通;第二壳体51具有控制腔54和涡轮腔52,控制腔54和涡轮腔52沿左右方向排列,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和第二控制气进气口512均与控制腔54连通,操作气进气口511与涡轮腔52连通;控制腔54内设有阀塞56,阀塞56可在第二控制气进气口512的进气驱动下由第三工位向第四工位移动,在图1中,当阀塞56处于第三工位时,阀塞56位于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和第二控制气进气口512之间(参考图1的状态),当阀塞56处于第四工位时,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和第二控制气进气口512位于阀塞56的同一侧(阀塞56移动至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的左侧),阀塞56的左侧还设有第二弹簧55,第二弹簧55为阀塞56提供由第四工位回复
至第三工位;涡轮腔52内设有涡轮53;涡轮气马达5还包括驱动轴58和驱动齿轮57,驱动轴58贯穿控制腔54和涡轮腔52并延伸至第二壳体51外,涡轮和阀塞56均与驱动轴58连接,驱动齿轮57连接于驱动轴58位于第二壳体51外的一端;其中,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与第一控制气进气口32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4。
19.在上述起动装置中,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与第一控制气进气口32之间增设第一控制阀4,在第一控制阀4打开时,压缩气体由进气口341进入第一壳体34,此时,阀芯33处于第一工位,压缩气体作为控制气依次经过第一控制气出气口342和第二控制气进气口512进入控制腔54中阀塞56的右侧,驱动阀塞56向左侧移动,直至第四工位,此时,驱动齿轮57向左侧伸出至与发动机的齿圈啮合,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也接入阀塞56的左侧空间,第二控制气进气口512和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接通,控制气经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第一控制阀4和第一控制气进气口32推动阀芯33向第二工位移动,将进气口341与操作气出气口343连通,进气口341进入的气体经进气口341、操作气出气口343和操作气进气口511进入涡轮腔52驱动涡轮53转动,进而通过驱动轴58将驱动齿轮57驱动,发动机被起动。
20.当关闭第一控制阀4,控制气被第一控制阀4截止,无法返回至第一控制气进气口32,第一壳体34的进气口341的气体无法到达操作气出气口343,也就不会驱动涡轮气马达5转动。此时,可以通过转动驱动轴58进行盘车操作。该起动装置同时集成了盘车功能,简化了零件。
2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轴58设置驱动齿轮57的端部(具体为端面处)设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连接结构,操作人员可通过工具与该非圆形的连接结构的外轮廓配合并转动,带动发动机转动,实现盘车。非圆形的结构在转动时可以防止与工具打滑。
2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横截面为六边形,六边形具有较好的防止打滑的效果。连接结构为棱柱(工具可选用带有六边形通孔的扳手)或者设置于驱动轴58的端部内的内方槽(工具可选用内六角扳手)。
2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4为手动阀,便于操作人员盘车时现场手动操作。
2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气出气口513与第一控制气进气口32之间设有第二控制阀6,第二控制阀6为电磁阀,以便于自动控制上述控制气的通断。
2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4的进气口341依次连接有减压阀2和过滤器1,分别进行减压和过滤。
26.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船舶,船舶包括:发动机和上述实施例的起动装置;当阀塞56处于第四工位时,驱动齿轮57与发动机的齿圈啮合,当阀塞56处于第三工位时,驱动齿轮57与发动机的齿圈脱离啮合。其效果分析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起动装置。
2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