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有冷却水路的机油热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1869发布日期:2022-06-04 08:5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有冷却水路的机油热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有冷却水路的机油热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机油滤清器只起到基本的过滤作用,不具备对发动机油路水路进行合理有效管理的功能,在发动机升温阶段,机油升温缓慢产生大量的积碳,在发动机高负载时又不能有效的对机油进行冷却从而产生大量的炭烟,对发动机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有冷却水路的机油热管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对发动机内油路和水路的高效管理,能保证发动机启动时机油温度的快速升温,减少积碳降低油耗,也可以在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对发动机机油进行冷却润滑,减少炭烟的生成,保证发动机的高效平稳运行降低客户的保养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集有冷却水路的机油热管理装置,包括滤座,所述滤座的一侧设有油冷器,所述滤座内部设有机油滤芯系统,所述滤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内设有一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内设有电子机油节温器,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出油口和冷却水路,所述出油口内设有主油口和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所述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内设有活塞冷却活塞冷却喷嘴节温器。
6.优选地,所述电子机油节温器包括节温器阀体,所述节温器阀体内设有节温器弹簧,所述节温器弹簧的另一端设有节温器盖子,所述节温器盖子上设有节温器电磁阀,所述节温器阀体上设有节温器阀孔。
7.优选地,所述活塞冷却活塞冷却喷嘴节温器包括喷嘴螺栓座,所述喷嘴螺栓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喷嘴螺栓座位于与所述喷嘴弹簧接触,所述喷嘴弹簧的另一端设有喷嘴阀体,所述喷嘴阀体上设有喷嘴阀孔。
8.优选地,机油滤芯系统包括机油滤芯,所述机油滤芯上侧设有机油转子滤。
9.优选地,所述机油滤芯下侧设有服务阀,所述服务阀固定在所述滤座上。
10.优选地,所述冷却水路包括水泵安装位,所述水泵安装位中心设有水路蜗壳,所述水路蜗壳上设有水路接口,所述水路接口与一进水水路连接,所述进水水路下游设有出水水路。
11.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2.该使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滤座实现了机油过滤的同时,还可以调节机油的流向的调节,确保机油在发动机启动时机油能够快速升温,也可以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能够保证发动机油温度不至于过高,减少机油积碳,降低油耗节约发动机的维护成本;
13.通过设置机油滤芯系统,实现了对机油的自动过滤,不同的机油压力下均可在该
机油滤芯系统中过滤,保证了机油的过滤的同时,还能够发动机对应的组件中含有足够的机油。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18.图5是图1的剖面图,同于显示所述机油转子滤。
19.图6是电子机油节温器的机油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活塞冷却喷嘴节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图1的剖视图,用于显示所述滤芯直接进油口。
22.图9是图1的剖视图,用于显示所述油冷器进油孔。
23.图中,1、滤座;2、油冷器;11、进油口;12、止回阀;13、电子机油节温器;14、冷却水路;15、出油口;16、壳体;31、机油转子滤;32、机油滤芯;33、服务阀;131、节温器阀体;132、节温器弹簧;133、节温器盖子;134、节温器电磁阀;141、水泵安装位;142、水路转接口;143、水路蜗壳;144、发动机转接头;145、进水水路;146、出水水路;151、主油口;152、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153、活塞冷却喷嘴节温器;154、节温器阀孔;155、滤芯直接进油口;156、油冷器进油孔;1531、喷嘴螺栓座;1532、喷嘴弹簧;1533、喷嘴阀体;1534、喷嘴电磁阀;1535、喷嘴阀孔;1538、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有冷却水路的机油热管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对发动机内油路和水路的高效管理,能保证发动机启动时机油温度的快速升温,减少积碳降低油耗,也可以在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对发动机机油进行冷却润滑,减少炭烟的生成,保证发动机的高效平稳运行降低客户的保养成本。
2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27.一种集有冷却水路的机油热管理装置,包括滤座1,所述滤座1的一侧设有油冷器2,通过设置所述油冷器2,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机油内的机油温度过高造成积碳,所述滤座1内部设有机油滤芯系统,通过设置所述机油滤芯系统,实现了对发动机机油的过滤,所述滤座1包括壳体16,所述壳体16是整个装置的基本部分。所述壳体16上设有进油口11,所述进油口11内设有一止回阀12,所述止回阀12内设有电子机油节温器13,发动机机油可以经过所述进油口11,推开所述止回阀12,进而进入所述电子机油节温器13内,由于所述止回阀12是一个单向阀,通过设置所述止回阀12之后,可以避免发动机在不工作时,发动机机油从内部系统中流出,保证发动机启动后第一时间就有机油对发动机润滑,减少干摩擦,所述壳体16表面设有出油口15和冷却水路14,所述出油口15内设有主油口151和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152,所述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152内设有活塞冷却活塞冷却喷嘴节温器153,经过所述主
出油口15的机油分别进入发动机曲轴、凸轮、摇臂轴等运行环境,以对发动机部件进行润滑,所述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152内设置了一个活塞冷却活塞冷却喷嘴节温器153,进而可以根据活塞冷却喷嘴的温度调节去往活塞冷却喷嘴位置的机油的量。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机油节温器13包括节温器阀体131,所述节温器阀体131内设有节温器弹簧132,所述节温器弹簧132的另一端设有节温器盖子133,所述节温器盖子133上设有节温器电磁阀134,所述节温器阀体131上设有节温器阀孔154。在所述发动机启动时,发动机会向所述节温器电磁阀134发出一个信号,所述节温器电磁阀134接受该信号之后,此时所述节温器电磁阀134会从关闭状态缓慢开启,机油会推动所述节温器阀体131,进而压缩所述节温器弹簧132,所述此时所述节温器阀孔154和所述滤芯直接进油口155连通,而不与发动机油冷器进油孔156连通,发动机机油不经过冷却直接进入所述机油滤芯32系统,以加快发动机机油升温;当所述发动机正常工作后,机油温度快速升高,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在本实施例中为100℃,此温度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设定,范围一般为90℃~115℃。发动机会释放出一个信号,此时节温器电磁阀134工作,将回油口1538堵住,此时由于油压降低,所述节温器弹簧132会推动所述节温器阀体131运动,所述节温器阀体131将所述滤芯直接进油口155堵住,发动机机油经所述节温器阀体131,从所述油冷器进油孔156进入所述油冷器2,机油经过机油滤芯32过滤完再进入出油口15。整个过程可以保证发动机机油温度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从而减少了炭烟的产生,提高发动机滤芯和机油的更换里程,降低了客户的保养费用。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冷却喷嘴节温器153包括喷嘴螺栓座1531,所述喷嘴螺栓座1531固定在所述壳体16上,所述喷嘴螺栓座1531位于与所述喷嘴弹簧1532接触,所述喷嘴弹簧1532的另一端设有喷嘴阀体1533,所述喷嘴阀体1533上设有喷嘴阀孔1535。在发动机未启动时,所述喷嘴弹簧1532处于初始位置,发动机启动时,发动机释放一个信号,所述喷嘴电磁阀1534接受到信号后逐渐开启,由于所述喷嘴电磁阀1534处于所述回油口1538和所述主油口151之间,使得所述回油口1538和所述主油口151之间的油路逐渐打开,机油从所述主油口151进入所述活塞冷却喷嘴节温器153内,进而推动喷嘴阀体1533挤压所述喷嘴弹簧1532,此时所述喷嘴阀孔1535从与所述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152连通切换到所述喷嘴阀孔1535与所述回油口1538,此时所述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152的通道关闭,机油不在对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进行冷却,能够保证发动机快速升温,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减少发动机积碳。但是随着发动机的工作,冷却喷嘴温度逐渐升高,当所述活塞温度高于一定温度,一般为110℃~120℃。在本实施例中高于107℃时,发动机会释放一个信号,此时所述喷嘴电磁阀1534启动,所述回油口1538和所述主油口151之间的油道被所述喷嘴电磁阀1534堵塞,所述回油口1538和所述主油口151之间的油道逐渐关闭,此时所述喷嘴阀体1533在所述喷嘴弹簧1532的作用下移动,所述主油口151和所述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152之间的通道被逐渐打开,所述喷嘴阀体1533逐渐与所述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152逐渐连通,直到所述活塞冷却喷嘴温度高于一定温度时,在本实施例中为115℃,所述喷嘴电磁阀1534彻底将所述回油口1538和所述主油口151之间的通道彻底关闭,所述主油口151和所述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152之间通过所述喷嘴阀口连通,机油从所述活塞冷却喷嘴出油口152进入所述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进行冷却,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工况下工作,减少烟碳的生成,提高了机油和机油滤芯32的更换里程,降低了客户的后期保证成本。
30.在本实施例中,机油滤芯系统包括机油滤芯32,所述机油滤芯32上侧设有机油转子滤31。当机油进入机油滤芯系统后,机油被留在机油滤芯32过滤,过滤后的机油通过中心管进入所述主油口151,然后过滤后的机油进入发动机内部,对发动机的零部件进行润滑,以保证发动机稳定高效的工作。如果发动机机油的机油温度过低或者滤芯寿命到期后,此时滤芯的通过性为大幅降低,当滤芯内外两侧的压力达到一定的压差时,在本实施例中压差为250
±
50kpa,机油滤芯32上侧的旁通阀会开启,使得部分脏机油不经过滤就进入干净机油的一侧,保证发动机的机油可以正常供应,避免发动机因机油供油不足,引起发动机的磨损。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所述机油转子滤31的单向阀会在机油的油压的作用下开启,小部分的脏机油会进入所述机油转子滤31,进而驱动机油转子滤31高速旋转,脏机油内的杂质会留在机油转子滤31内,干净的机油可以通过机油回油油路进入回油口1538,进而回到油底壳内,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滤芯32下侧设有服务阀33,所述服务阀33固定在所述滤座1上,在所述更换所述机油滤芯32时,所述服务阀33从所述滤座1上脱离,两者之间不再密封,所述滤座1内的机油会沿着油路流回油底壳,保证在更换滤芯时过滤后的机油不会与未过滤的机油发生混合,更好的保护发动机。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路14包括水泵安装位141,所述水泵安装位141中心设有水路蜗壳143,所述水路蜗壳143上设有水路接口,所述水路接口与一进水水路145连接,所述进水水路145下游设有出水水路146,从发动机水箱过来的冷却液经过所述水路蜗壳143之后,一部分经过发动机转接头144进入发动机,对发动机进行冷却,一部分经过油冷器2进水水路145流向所述油冷器2,在所述油冷器2内将机油热量带走,并从所述油冷器2出水水路146流向所述水路节温器,而水路节温器是一个常规的零部件,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33.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34.该使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滤座1实现了机油过滤的同时,还可以调节机油的流向的调节,确保机油在发动机启动时机油能够快速升温,也可以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能够保证发动机油温度不至于过高,减少机油积碳,降低油耗节约发动机的维护成本;
35.通过设置机油滤芯系统,实现了对机油的自动过滤,不同的机油压力下均可在该机油滤芯系统中过滤,保证了机油的过滤的同时,还能够发动机对应的组件中含有足够的机油。
36.通过设置一个电磁阀来控制另外一个更大的阀的移动,以让发动机更好的进行热管理,达到降低发动机的油耗的目的。
37.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