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机油节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3182发布日期:2022-09-03 01:0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机油节温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机油节温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机油节温器是一种蜡包式机油节温器,通过蜡包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推动阀体,进而调节进入油冷器的机油量。但蜡包式机油节温器行程较短,对油路的控制有限,而且蜡包的反应时间相对迟缓,无法满足发动机对机油温度快速反应的需。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机油节温器,该机油节温器通过设置所述节温器电磁阀实现了对发动机机油温度的快速反馈,通过设置所述节温器阀体直接控制进入滤芯和进入油冷器的机油比例,以便更好的控制机油的温度,使机油一直处于最佳的温度,并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润滑,保证发动机一直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电子机油节温器,包括节温器阀体,所述节温器阀体一端设有节温器弹簧,所述节温器弹簧另一端设有节温器安装盖,所述节温器安装盖上设有所述节温器电磁阀。
6.优选地,所述节温器阀体包括弹簧腔,所述节温器弹簧位于所述弹簧腔内,所述节温器阀体远离所述弹簧腔的一端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腔的表面设有油孔。
7.优选地,所述弹簧腔内设有弹簧固定柱,所述节温器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固定柱上。
8.优选地,所述节温器安装盖靠近所述节温器阀体的一侧设有进油腔和回油腔,所述进油腔和所述回油腔通过一密封垫隔绝。
9.优选地,所述进油腔和所述回油腔通过一油道连接,所述节温器电磁阀位于所述油道内。
10.该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11.在发动未启动时,发动机的弹簧处于初始状态,在发动机启动时,所述节温器电磁阀打开,所述进油腔和所述回油腔连通,然后机油会推动所述节温器阀体压缩所述节温器弹簧,此时所述油孔与发动机机油滤芯进油口连通,所述节温器阀体挡在油冷器进油口处,避免机油进入油冷器进油口内,发动机机油可以直接进入滤芯,然后进入发动机冷却润滑,完成机机油的循环,在此过程中,发动机机油不经冷却,确保发动机机油快速升温。
12.在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内部机油温度逐步升高,当机油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发动机电磁阀逐渐关闭,也就是说所述进油腔和所述回油腔之间的油道也逐渐关闭,同时所述节温器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所述节温器弹簧推动所述节温器阀体向右运动,滤芯和所述节温器阀体之间的滤芯进油口逐渐关闭,油冷器进油口逐渐打开,机油逐渐进入油冷器进油口,经过油冷器后在流入滤芯,从而对机油进行了冷却,确保机油进入处于一个合理的温度范围内,避免碳烟的产生。
13.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4.通过设置所述节温器电磁阀和所述节温器阀体实现了对发动机内机油流向的控制,以便于控制发动机机油温度,使发动机机油既可以发动机启动时快速升温,又可以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机油温度不至于过高,保证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15.通过设置所述节温器电磁阀式的节温器来替代原来的蜡包式的节温器,使的发动机系统对机油温度的感控速率更快,避免发动机在启动时机油温度过低影响机油对发动机的润滑,以及发动机正工作时机油温度过高,造成碳烟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装配到机油模块后的示意图。
18.图3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所述节温器阀体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显示所述油孔和所述油冷器进油口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所述阀腔本体将所述滤芯进油口堵住,禁止机油在此处通过。
19.图4是发动机未启动时所述节温器阀体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显示所述油孔和所述滤芯进油口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所述阀腔本体外表面堵塞住所述油冷器进油口,机油由所述滤芯机油口进入滤芯。
20.图5是节温器安装盖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节温器阀体;2、节温器弹簧;3、节温器安装盖;4、节温器电磁阀;5、弹簧腔;6、阀腔;7、油孔;8、滤芯进油口;9、弹簧固定柱;10、油冷器进油口;11、机油模块;12、进油腔;13、回油腔;14、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5所示,一种电子机油节温器,包括节温器阀体1,所述节温器阀体1一端设有节温器弹簧2,所述节温器弹簧2可以推动所述节温器阀体1在机油模块11内运动,所述节温器弹簧2另一端设有节温器安装盖3,所述节温器安装盖3通过螺钉安装在机油模块11上,所述节温器安装盖3上设有所述节温器电磁阀4,所述节温器阀体1外侧的壳体上设有滤芯进油口8和油冷器进油口10,所述滤芯进油口8和所述油冷器进油口10错位设置,通过设置所述油孔7,可以实现了与所述滤芯进油口8或者所述油冷器进油口10开闭状态的切换,当所述油孔7与所述滤芯进油口8连通时,机油可以直接进入滤芯内,当所述油孔7与所述油冷器进油孔10连通时,机油可以直接进入对应的油冷器。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节温器阀体1包括弹簧腔5,所述节温器弹簧2位于所述弹簧腔5内,所述节温器阀体1远离所述弹簧腔5的一端内设有阀腔6,所述阀腔6的表面设有油孔7,当所述节温器弹簧2推动所述节温器阀体1运动时,可以实现所述油孔7与所述滤芯进油口8或者所述油孔7与所述油冷器进油口10连通状态的切换。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腔5内设有弹簧固定柱9,所述节温器弹簧2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固定柱9上,通过设置所述弹簧固定柱9实现了对节温器弹簧2的固定。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节温器安装盖3靠近所述节温器阀体1的一侧设有进油腔12和回油腔13,所述进油腔12和所述回油腔13通过一密封垫14隔绝,所述进油腔12和所述回油腔13通过一油道连接,所述节温器电磁阀4位于所述油道内,通过设置所述节温器电磁阀4可以实现对所述进油腔12和所述回油腔13中间油道的连通转台的控制,当所述节温器电磁阀4伸出时,所述油道关闭,所述节温器电磁阀4收缩时,所述油道开启。
27.该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8.在发动未启动时,发动机的弹簧处于初始状态,在发动机启动时,所述节温器电磁阀4打开,所述进油腔12和所述回油腔13连通,然后机油会推动所述节温器阀体1压缩所述节温器弹簧2,此时所述油孔7与发动机机油滤芯进油口8连通,所述节温器阀体1挡在油冷器进油口10处,避免机油进入油冷器进油口10内,发动机机油可以直接进入滤芯,然后再进入发动机冷却润滑,完成机机油的循环,在此过程中,发动机机油不经冷却,确保发动机机油快速升温。
29.在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内部机油温度逐步升高,当机油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发动机电磁阀逐渐关闭,也就是说所述进油腔12和所述回油腔13之间的油道也逐渐关闭,同时所述节温器弹簧2在弹力的作用下,所述节温器弹簧2推动所述节温器阀体1向右运动,滤芯和所述节温器阀体1之间的滤芯进油口8逐渐关闭,油冷器进油口10逐渐打开,机油逐渐进入油冷器进油口10,经过油冷器后在流入滤芯,从而对机油进行了冷却,确保机油进入处于一个合理的温度范围内,避免碳烟的产生。
30.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31.通过设置所述节温器电磁阀4和所述节温器阀体1实现了对发动机内机油流向的控制,以便于控制发动机机油温度,使发动机机油既可以发动机启动时快速升温,又可以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机油温度不至于过高,保证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2.通过设置所述节温器电磁阀4式的节温器来替代原来的蜡包式的节温器,使的发动机系统对机油温度的感控速率更快,避免发动机在启动时机油温度过低影响机油对发动机的润滑,以及发动机正工作时机油温度过高,造成碳烟问题。
33.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