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结构、发动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0201发布日期:2022-09-27 22:56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进气结构、发动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发动机进气结构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发动机的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车辆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代步工具,涉沙、涉水等户外越野运动受到越来越多玩车爱好者追捧。但在玩沙过程中,进气系统的脏侧会进入大量沙尘,所以涉沙爱好者需要频繁保养、更换滤芯来维护车辆,使顾客对车辆的时间投入以及费用成本都有所提高。
3.现有技术中,车辆过滤后的沙尘只能堆积在空滤下壳体,保养时必须拆卸空滤,费时费力。并且,由于越野车型在沙地行驶过程中,进气系统进沙量很大,现有的排尘结构,不能有效提高过滤灰尘的效率和排尘的能力。从而无法避免顾客对车辆的额外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以能够有效提高发动机进气管路的过滤效率和排尘能力。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沙尘滤除机构;
7.所述沙尘滤除机构具有串连在所述进气管路中的滤尘组件,以及与所述滤尘组件相连的集尘组件;
8.所述滤尘组件通过引导所述进气管路中的气流绕所述进气管路轴线旋转,而将所述气流中的沙尘滤出,且滤出的所述沙尘能够进入所述集尘组件中,并在所述集尘组件的底部设有排尘阀。
9.进一步的,所述滤尘组件包括相连的滤尘管路和过渡管路;
10.所述滤尘管路的一端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过渡管路插入所述滤尘管路的另一端,并在所述过渡管路的外壁和所述滤尘管路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11.所述集尘组件与所述间隙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滤尘管路内具有位于所述螺旋叶片和所述过渡管路的插入端之间的旋风腔,且所述旋风腔的内径沿进气方向渐大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组件包括内部形成有集尘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滤尘组件连接,所述排尘阀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14.进一步的,所述排尘阀采用橡胶制成。
15.进一步的,所述排尘阀上设有长条状的缝隙,且所述缝隙的宽度在预设范围内。
1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扣合相连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排尘阀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结构,通过在进气管路上设置滤尘组件和集尘组件,以使带有沙尘的进气气流通过滤尘组件的引导将沙尘滤出,沙尘由集尘组件收集并由排尘阀排出。从而保证车辆在高沙尘的路况下,可使进入进气管路的灰尘有效排出,提高预过滤的效率,从而提高滤芯使用寿命,减少滤芯保养周期。
19.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叶片,可驱使进气管路中转动的气流和气流中的沙尘分离,使沙尘通过间隙能够进入到集尘组件内。该螺旋叶片可促进沙尘与气流分离,进而提高过滤效果。通过设置旋风腔,使被旋动的气流中的沙尘由于自身的重力被旋出而脱离气流,而设置旋风腔的内径逐渐扩大,便于气流的扩散以及沙尘的脱离。
20.而且,通过连接管将滤尘组件中分离出的沙尘输送至集尘腔,集尘腔为沙尘粒子提供较大的容纳空间,当集尘腔内的沙尘收集到一定量后,通过排尘阀排出。集尘腔的设置能保证车辆在高沙尘的路况下,及时对分离出的沙尘进行收集,提高沙尘的过滤效果。
21.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尘阀设置为橡胶材质,集尘腔内的沙尘可因自身重力而挤压排尘阀,从而便于沙尘排出。通过在排尘阀上设置缝隙,且所述缝隙的宽度在0.3-0.5mm之间,有利于较大颗粒的沙尘粒子从该缝隙排出。通过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便于对壳体进行拆装,以方便清理集尘腔内的沙尘。
2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结构。
23.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通过采用如上的发动机进气结构,可提高预过滤效率,从而改善发动机进气质量,有助于发动机燃烧效率的提高。
2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25.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采用如上的发动机,可延长该车辆的滤芯使用寿命,降低车辆的保养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附图说明
2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结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沙尘滤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过渡管路、连接管以及上壳体的第一视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过渡管路、连接管以及上壳体的第二视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下壳体和排尘阀的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滤尘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排尘阀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进气管路;2、滤尘组件;3、集尘组件;4、间隙;
39.101、进气管前段;102、进气管后段;
40.201、滤尘管路;202、过渡管路;203、螺旋叶片;
41.301、壳体;302、连接管;303、排尘阀;
42.2011、旋风腔;
43.2021、内环;2022、外环;2023、通孔;
44.3011、上壳体;3012、下壳体;
45.3021、连接孔;
46.3031、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4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9.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51.实施例一
5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该发动机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路1,该进气管路1上设有沙尘滤除机构。并且,该沙尘滤除机构具有串连在进气管路1中的滤尘组件2,以及与滤尘组件2相连的集尘组件3。滤尘组件2通过引导进气管路1中的气流绕进气管路1轴线旋转,而将气流中的沙尘滤出,且滤出的沙尘能够进入集尘组件3中,并在集尘组件3的底部设有排尘阀303。
53.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结构,通过设置在进气管路1上的滤尘组件2,使进入进气管路1的气流旋转而将气流中的沙尘滤出,并通过集尘组件3对滤出的沙尘进行收集,再由排尘阀303排出。该沙尘滤除机构在现有技术通过滤芯过滤之前,对进入发动机的气流进行预过滤,通过提高发动机进气管路1的过滤效果和排尘能力,进而提高了滤芯的使用寿命,延长滤芯的保养周期。
54.基于以上整体介绍,作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气管路1分为进气管前段101和进气管后段102,上述的滤尘组件2固定设于进气管前段101和进气管后段102之间,集尘组件3位于滤尘组件2下方,并与滤尘组件2连通,以
承接滤尘组件2分离出的沙尘,而过滤出沙尘的气流经由进气管后段102流至发动机内。滤出的沙尘于集尘组件3最下端的排尘阀303排出。
55.本实施例中,滤尘组件2包括相连的滤尘管路201和过渡管路202;滤尘管路201的一端设有螺旋叶片203,过渡管路202插入滤尘管路201的另一端,并在过渡管路202的外壁和滤尘管路201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4;集尘组件3与间隙4连通。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4所示,螺旋叶片203设置在滤尘管路201靠近进气管前段101的一端,且该螺旋叶片203外端具有包围螺旋叶片203的圆环,本实施例中采用十个螺旋叶片203均布固设于圆环中,通过该圆环连通螺旋叶片203一同插接到与之连接的进气管前段101的连接端,并采用卡接的方式将滤尘管路201与进气管前段101固定连接。如图9所示,螺旋叶片203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螺旋叶片2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螺旋叶片203的数量可根据不同车型适应的不同环境进行相应调整。
56.此外,仍如图2至图4所示,滤尘管路201的另一端设置有圆环形凸起,并在过渡管路202上设置有与圆环形凸起相适配的圆环形凹槽,通过圆环形凸起插入圆环形凹槽,使过渡管路202插接到滤尘管路201上固定。如图5至图7所示,过渡管路202构造为包括内环2021和外环2022的双层圆环体,且内环2021与外环2022围构成向靠近滤尘管路201一端开口的圆环腔,为了便于说明过渡管路的结构,将上述的间隙4描述为圆环腔。该圆环腔靠近集尘组件3的一端构成有通孔2023,该通孔2023将圆环腔与集尘组件3连通,以使被螺旋叶片203分离的沙尘从该通孔2023中通过至集尘组件3内。该圆环另一端与进气管后段102插接固定,其连接方式与上述的滤尘管路201与过度管路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57.需要指出的是,被螺旋叶片203旋动的气流通过过渡管路202将气流与沙尘分离,沙尘由于自身重力可通过通孔2023进入集尘组件3,被分离过沙尘的气流通过内环2021流向进气管后段102。该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并使进入发动机的沙尘减少,进而提升发动机的进气质量。
58.此外,本实施例的滤尘管路201内具有位于螺旋叶片203和过渡管路202的插入端之间的旋风腔2011,且旋风腔2011的内径沿进气方向渐大设置。具体结构上,如图2至图4所示,滤尘管路201还包括连通在固定螺旋叶片203的圆环上的圆台,且该圆台向过渡管路202方向逐渐扩大。旋风腔2011设于该圆台内并连通在螺旋叶片203的出气口,其随圆台外形也向过渡管路202方向逐渐扩大,气流自螺旋叶片203旋动后通过旋风腔2011流向过渡管路202,在逐渐扩大的旋风腔2011内通过时,带有沙尘的气流沿旋风腔2011的墙壁逐渐扩大,便于沙尘依靠自身重力下沉,以达到过滤的效果。
59.为了对分离的沙尘进行收集和排出,本实施例的集尘组件3包括内部形成有集尘腔的壳体301,壳体301的上部通过连接管302与滤尘组件2连接,排尘阀303设置在壳体301的底部。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上述的通孔2023下端设置有与过渡管路202连接的连接管302,该连接管302下端与集尘腔的壳体301上部固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将过渡管路202、连接管302以及集尘腔壳体301上部设于一个整体部件,通过铸造的方式获得。当然,也可以通过各零件之间焊接成型。
60.此外,仍如图2和图4所示,在连接管302上成型有连通通孔2023与集尘腔连通的连接孔3021,该连接孔3021和上述的通孔2023的外形均依连接管302外形设置,以便于使进入圆环腔的沙尘能够进入集尘腔内。如图3至图4所示,集尘腔的壳体301构造为长方体,且该
集尘腔具有较大空间用以容纳沙尘。其中,上述的连接孔3021贯穿该壳体301上端面,该壳体301下端面成型有与排尘阀303连通的穿孔,以使集尘腔内的沙尘通过排尘阀303排出。
61.另外,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使被收集的沙尘排出,所述排尘阀303采用橡胶制成。在集尘腔内的沙尘达到一定重量后,可通过自身重力挤压排尘阀303,以便于沙尘排出。
62.为了使集尘腔内的沙尘排出,排尘阀303上设有长条状的缝隙3031,且缝隙3031的宽度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实施时,上述预设范围一般可为0.3-0.5mm,并例如可选用0.3mm、0.4mm或0.5mm。缝隙3031的长度根据排尘阀303的尺寸设计便可。此外,具体结构上,如图8和图10所示,排尘阀303被构造为一端开口的圆盖,长条状的缝隙3031贯穿于排尘阀303下端,沙尘自缝隙3031排出。当日常对车辆进行维护时,可手动挤压该缝隙3031,从而无需拆卸即可将存于集尘腔内的沙尘排出。
63.为了便于对集尘组件3进行清理,壳体301包括扣合相连的上壳体3011与下壳体3012,连接管302设置在上壳体3011上,排尘阀303设置在下壳体3012上。如图2和图3所示,上壳体3011构造为向上凸起的凸壳,下壳体3012构造为向下凸起的凹壳,于上壳体3011和下壳体3012上均设有用于连接的翻边,在上壳体3011的翻边上设有凸台,下壳体3012的翻边上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凹陷,通过插接的方式将上壳体3011与下壳体3012固定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上壳体3011和下壳体3012钣金冲压成型。
64.实施例二
6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上设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结构。通过设置该发动机进气结构,使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无需只依靠滤芯过滤,在沙尘较多的路况下,对进入发动机的进气进行预过滤,提高发动机的进气质量,从而可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减少客户对发动机滤芯的保养周期。
66.实施例三
67.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实施例二所述的发动机。通过设置该发动机,能保证车辆在高沙尘的工况下,以减少该车辆发动机的保养周期,从而降低了保养成本,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