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镍离子补充装置的电铸镍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69348发布日期:2018-12-07 21: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镍离子补充装置的电铸镍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铸单元(2)、电铸液储液单元(6)、离子补充单元(9)、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储液单元(16);

上述电铸单元(2)内有与第一电源(1)的正极相连的不溶性钛阳极(3),与负极相连的阴极不锈钢板(4);该电铸单元(2)具有电铸液入口和出口;

上述电铸液储液单元(6)具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第二出口;

上述离子补充单元(9)内有与第二电源(8)的正极相连的可溶性阳极镍板(12),与负极相连的不锈钢阴极(13);离子补充单元(9)中在可溶性阳极镍板(12)与不锈钢阴极(13)之间还布置有阴离子交换膜(14);阴离子交换膜(14)将离子补充单元(9)分成了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和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11);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的溶液为电铸液,上述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11)的溶液为稀酸溶液;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具有入口和出口,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11)具有入口和出口;上述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储液单元(16)具有入口和出口;阳极电解产生的镍离子在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聚集,不能进入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在阴极上沉积,而是通过系统循环循环进入电镀单元,补充被消耗的镍离子;

上述电铸单元(2)的出口和与电铸液储液单元(6)的第一入口相连,电铸液储液单元(6)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一恒流泵(5)与电铸单元(2)的入口相连组成回路;

上述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的出口与电铸液储液单元(6)的第二入口相连,电铸液储液单元(6)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恒流泵(7)与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的入口相连组成回路;

上述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11)的出口与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储液单元(16)的入口相连,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储液单元(16)的出口通过第三恒流泵(15)与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11)的入口相连组成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镍离子补充装置的电铸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铸单元(2)的电铸液入口设置于电铸单元底部中心,电铸液出口设置于电铸单元侧面并与液面限位位置对应;

上述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的入口设置于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底部中心,出口设置于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侧面并与液面限位位置对应;

上述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11)的入口设置于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11)底部中心,出口设置于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11)侧面并与液面限位位置对应;

上述电铸液储液单元(6)的第一入口、第二入口位于电铸液储液单元上方,第一出口、第二出口位于电铸液储液单元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镍离子补充装置的电铸镍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电铸过程在电铸单元(2)中进行,氧气在不溶性钛阳极(3)逸出,镍离子在阴极不锈钢板(4)沉积,镍离子被消耗;

在离子补充单元(9)中,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中的可溶性阳极镍板(12)溶解成为镍离子进入溶液;由于阴离子交换膜(14)的作用,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中的镍离子无法进入离子补充单元阴极室(11);

电铸单元(2)通过第一恒流泵(5)与电铸液储液单元(6)形成一条回路;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通过第二恒流泵(7)与电铸液储液单元(6)形成一条回路;电铸单元(2)的溶液与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的溶液在电铸液储液单元(6)中充分混合,加速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中镍离子进入电铸单元(2),以此保持电铸单元(2)中镍离子浓度的稳定;

镍离子在电铸电源(2)中被消耗,在离子补充单元阳极室(10)生成,由于第一电源(1)和第二电源(8)的电流参数相同,消耗的镍离子数量与生成的镍离子数量相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