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上料的立式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9349发布日期:2018-12-07 21:49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上料的立式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成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方便上料的立式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塑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具有能一次成型外型复杂、尺寸精确或带有金属嵌件的质地密致的塑料制品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国防、机电、汽车、交通运输、建材、包装、农业、文教卫生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

注塑机主要分为立式、卧式及全电式三大类,立式注塑机的占地面积只有卧式注塑机的一半。立式注塑机设有用于盛放原料的进料斗,但是进料斗一般均设于注塑主机的上端,料斗距离地面的高度至少在1.5米以上,使得在向料斗中添加原料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上料的立式注塑机,达到方便向注塑主机的进料斗中添加原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上料的立式注塑机,包括注塑主机和设于注塑主机上端的进料斗,所述注塑主机旁设有升料管,升料管上端与进料斗之间设有连通升料管与进料斗的输送管,输送管由升料管上端朝向进料斗斜向下设置,升料管内设有中转盒和驱动中转盒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源,中转盒上端为敞口设置,中转盒靠近输送管侧开设有出料口,中转盒设有用于遮盖和打开出料口的第一挡板和驱动第一挡板上下移动的第二动力源,升料管下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进料斗添加原料前,中转盒位于升料管内部下端且位于进料口下方,第一挡板挡住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向中转盒添加原料,添加一定量后,第一动力源驱动中转盒向下移动,中转盒移动至升料管内顶部时,第二动力源驱动第一挡板向上移动打开进料口,原料从中转盒内经由输送管落入至进料斗内;相比于直接向较高的进料斗内添加原料,升料管、输送管以及中转盒的设置,使得更加方便向进料斗添加原料。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入料管,入料管远离升料管端斜向上设置,且入料管远离升料管端设有入料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料斗的设置,便于向中转盒内添加原料。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滑插有第二挡板,升料管设有驱动第二挡板上下移动的第三动力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时,第三动力源驱动第二挡板向上移动打开进料口;在不进料时,第三动力源驱动第二挡板向下移动遮盖进料口,减少灰尘、杂质或小动物如老鼠等进入升料管内。

优选的,所述中转盒与进料口所在侧面垂直的两侧面均设有滚珠,滚珠抵触升料管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使得中转盒与升料管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效地减小了摩擦阻力,进而使得上下移动更方便,以及有效地减少中转盒与升料管之间相互磨损。

优选的,所述升料管与进料口所在侧面垂直的两内壁均沿竖向开设有导向槽,滚珠抵触导向槽底部且沿导向槽上下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对滚珠起导向和限位作用,进一步使得中转盒上下移动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升料管顶部内壁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动力源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转盒移动至升料管顶部时,中转盒抵触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感应后使得第一动力源停下,进而更好地实现对第一动力源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升料管和中转盒在使用时正对操作者的前侧均沿竖向设有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窗便于查看中转盒内原料的量,避免添加过多以及在进料完成之后更好及时查看到。

优选的,所述入料管远离地面的上侧壁开设有沉头孔,沉头孔处盖合有遮盖板,遮盖板一端与入料管上侧壁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盖板转动打开沉头孔后,可通过沉头孔适当清洗入料管内的灰尘与杂质,进而更好保证进料的纯净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和第三动力源均为电动液压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液压推杆结构简单,控制简便,便于实现对进料的自动化控制。

优选的,所述中转盒底部为朝向输送管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中转盒内的原料能够更快以及基本全部经由输送管落入至进料斗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相比于直接向较高的进料斗内添加原料,升料管、输送管以及中转盒的设置,使得更加方便向进料斗添加原料;

二、滚珠使得中转盒与升料管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效地减小了摩擦阻力,进而使得上下移动更方便,以及有效地减少中转盒与升料管之间相互磨损;

三、中转盒底部为朝向输送管斜向下设置,使得中转盒内的原料能够更快以及基本全部经由输送管落入至进料斗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剖切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注塑主机;11、进料斗;2、升料管;21、进料口;22、第二挡板;23、第三动力源;24、导向槽;3、输送管;4、中转盒;41、第一挡板;42、第二动力源;43、滚珠;5、第一动力源;6、入料管;61、沉头孔;62、遮盖板;621、把手;7、入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方便上料的立式注塑机,如图1所示,包括注塑主机1和进料斗11,进料斗11设于注塑主机1上端。在注塑主机1旁设有升料管2,升料管2为中空管且沿竖向设置。升料管2下端抵触地面,升料管2上端设有输送管3,输送管3连通升料管2和进料斗11,且输送管3为由升料管2上端朝向进料斗11斜向下设置。结合图2和图3所示,升料管2内设有中转盒4和驱动中转盒4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源5,中转盒4上端为敞口设置。中转盒4靠近输送管3侧开设有出料口,中转盒4设有第一挡板41和驱动第一挡板41上下移动的第二动力源42,第一挡板41遮盖或打开出料口。升料管2远离输送管3侧开设有进料口21。

在向进料斗11添加原料前,中转盒4位于升料管2内部下端且位于进料口21下方,第一挡板41挡住进料口21。通过进料口21向中转盒4添加原料,添加一定量后,第一动力源5驱动中转盒4向下移动,中转盒4移动至升料管2内顶部时,第二动力源42驱动第一挡板41向上移动打开进料口21,原料从中转盒4内经由输送管3落入至进料斗11内。相比于直接向较高的进料斗11内添加原料,升料管2、输送管3以及中转盒4的设置,使得更加方便向进料斗11添加原料。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中转盒4的底部为朝向输送管3斜向下设置,使得中转盒4内的原料能够更快以及基本全部经由输送管3落入至进料斗11内。

如图2和图3所示,进料口21连接有入料管6,入料管6远离升料管2端斜向上设置,且入料管6远离升料管2端设有入料斗7。入料斗7的设置,便于向中转盒4内添加原料。进料口21滑插有第二挡板22,升料管2内壁设有驱动第二挡板22上下移动的第三动力源23。在进料时,第三动力源23驱动第二挡板22向上移动打开进料口21;在不进料时,第三动力源23驱动第二挡板22向下移动遮盖进料口21,减少灰尘、杂质或小动物如老鼠等进入升料管2内。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中转盒4与进料口21所在侧面垂直的两侧面均设有滚珠43,滚珠43抵触升料管2内壁。滚珠43使得中转盒4与升料管2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效地减小了摩擦阻力,进而使得上下移动更方便,以及有效地减少中转盒4与升料管2之间相互磨损。升料管2与进料口21所在侧面垂直的两内壁均沿竖向开设有导向槽24,滚珠43抵触导线槽底部且可沿导向槽24上下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升料管2顶部内壁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动力源5电连接。当中转盒4移动至升料管2顶部时,中转盒4抵触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感应后使得第一动力源5停下,进而更好地实现对第一动力源5的控制。升料管2和中转盒4在使用时正对操作者的前侧壁均沿竖向设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便于查看中转盒4内原料的量,避免添加过多以及在进料完成之后更好及时查看到。

如图2所示,入料管6远离地面的上侧壁开设有沉头孔61,沉头孔61处盖合有遮盖板62,遮盖板62一端与入料管6上侧壁铰接。遮盖板62转动打开沉头孔61后,可通过沉头孔61适当清洗入料管6内的灰尘与杂质,进而更好保证进料的纯净度。遮盖板62设有把手621,通过把手621便于带动遮盖板62转动打开和盖合。

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动力源5、第二动力源42和第三动力源23均为电动液压推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5、第二动力源42和第三动力源23也可以为电动推杆、气缸等其他可实现升降驱动的动力源。

工作原理:在向进料斗11进料时,先将原料倒入至入料斗7内,原料从入料斗7内经由入料管6落入至中转盒4内,第一动力源5驱动中转盒4向上移动至顶部,第二动力源42驱动第一挡板41向上移动打开出料口,原料从中转盒4内经由输送管3落入至进料斗11内,实现方便向进料斗11内添加原料。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