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镀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3202发布日期:2018-09-05 01:0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体镀铬装置,属于电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工件整体镀铬,是通过二次电镀实现,即用零件一个端面先作为导电接触面,进行第一次镀铬,在第一次镀铬时,作为导电接触面的端面不能镀上铬层,进行第二次镀铬时,把零件掉头,用另一个端面作为导电接触面,通过二次镀铬实现零件整体镀铬,这种通过二次镀铬实现工件整体镀铬的方法,废时废力,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为了解决现有镀铬方法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整体镀铬装置,实现一次电镀达到工件整体镀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整体镀铬装置,包括:导电挂钩、连接板、上帽和下帽;

导电挂钩用于与导电棒相连接,起导电和固定作用;

连接板用于将导电挂钩和上帽连接起来,起导电连接作用;

上帽用于通过连接镀件把电流接入镀件,主要起导电连接作用,同时起保护阴极作用;

下帽用于保护镀件下端部,使下端部镀层不粗糙,起保护阴极作用;

导电挂钩、连接板、上帽、下帽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上帽、下帽为丁字形结构,中心立棍为螺杆,长度高于与其连接的镀件孔深,其端部设有螺纹用于与镀件连接;

连接关系:

导电挂钩与连接板固位连接,连接板与上帽固位连接,上帽、下帽分别与镀件上端面、下端面通过螺纹固位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挂钩与导电棒横截面形貌相匹配,使二者能够稳定挂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挂钩材质为铜,连接板、上帽、下帽材质为铁。

有益效果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一次电镀即可实现工件的整体镀铬,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整体镀铬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电挂钩,2-连接板,3-上帽,4-下帽,5-镀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说明,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一种整体镀铬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导电挂钩1、连接板2、上帽3和下帽4;

下面以一个重35公斤,直径φ60毫米,长1600毫米的轴作为镀件5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该轴上下端面中心各有一个深20毫米的M12螺孔。

导电挂钩1为宽40毫米,厚10毫米的紫铜板,导电挂钩上部与导电棒横截面形貌相匹配,用于二者间通过挂接方式连接;下部开有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与连接板2固位连接;

连接板2为宽40毫米,厚15毫米的铁板,上部开有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与导电挂钩1固位连接;

上帽3、下帽4均为丁字形结构,上帽为φ60毫米,厚10毫米的铁板中心焊接M12×40毫米的螺杆;下帽为φ60毫米,厚5毫米的铁板中心焊接M12×40毫米的螺杆;

连接关系:

导电挂钩1上部与导电棒挂接,下部与连接板2通过M10的螺栓固位连接,连接板2下部与上帽3上部焊接,上帽3下部螺杆与镀件5通过其上部螺孔固位连接,下帽4上部螺杆与镀件5通过其下部螺孔固位连接。

工作过程:

将上述整体镀铬装置与镀件5连接好后置入镀槽中进行电镀,使镀件5全部浸于镀液中,经过预设的电镀时间后取出,此时镀件5外表面均镀上了一个厚度均匀的铬层。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及实施方式,本说明书给出了具体实施例。在实施例中引入细节的目的不是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而是帮助理解本发明所述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其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最佳实施例步骤的各种修改、变化或替换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不应局限于最佳实施例及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