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电解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6855发布日期:2019-02-12 21:10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电解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消毒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电解槽装置。



背景技术:

2003年至今,饮用水、生活污水、医疗废水等消毒备受关注,传统的消毒方式有投加液氯、二氧化氯等。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问题,传统的消毒工艺逐渐被新型次氯酸钠发生器取代。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电解槽装置(即为次氯酸钠发生器),是先将饱和盐水和稀释水(本申请中的稀释水,指软化后的自来水或者其它符合生产条件用于稀释盐水的水)混合稀释,形成浓度在2.5%-3.5%的稀盐水,再将稀盐水充入电解池中进行电解,生产每千克有效氯的盐耗为4.0千克,直流电耗为4.5kW·h,电解效率较低、盐耗和电耗高,而且还需要针对电解槽装置设置专用的冷却系统进行降温,生产成本较为高昂;本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次氯酸钠发生器配套装置,降低次氯酸钠发生器的盐耗、电耗等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电解槽装置,无需另外设立冷却系统,电解效率高,降低盐耗和能耗。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电解槽装置,所述电解槽装置包括电解槽主体,所述电解槽主体内设有用于向电解槽主体内进行多点位注入稀释水的二次稀释装置,所述二次稀释装置连通第一稀释水管;所述电解槽主体的一端设有盐水进液口,另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盐水进液口连通有稀盐水管道。稀盐水管道用于向电解槽主体中通入浓度大于3.5%的稀盐水。

优选的,所述稀盐水管道远离盐水进液口的一端分别连通有饱和食盐水管和第二稀释水管。饱和食盐水与第二稀释水交汇进行混合形成一定比例的稀释盐水,我们通过控制各管道的流量即可控制注入电解槽的稀释盐水的浓度。

优选的,所述饱和食盐水管、第一稀释水管、第二稀释水管上均设有转子流量计;所述第一稀释水管和第二稀释水管上均设有截止阀。便于控制流量及浓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稀释水管与第二稀释水管的水流量之比为10:1。电解效率更高,盐耗和能耗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电解槽装置,在电解槽中设有二次稀释装置,在稀盐水被电解的过程中同步注入二次稀释水;二次稀释水被注入电解槽主体不但起到了进一步稀释盐水的作用,而且具有冷却效果,使得电解槽装置不需要再另外独立设立冷却装置,节约了额外的能耗;同时因为稀盐水需要进行二次稀释,所以初注入电解槽主体的稀盐水的浓度可以大于3.5%,进而使得电解效率更高;生产每千克有效氯的盐耗可以为3.2千克,电耗可以为4.0kw·h;不但节约了设立冷却系统的成本和能耗,而且盐耗低、电耗低;降低了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技术经济指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电解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电解槽装置,所述电解槽装置包括电解槽主体1,所述电解槽主体1内设有用于向电解槽主体1内进行多点位注入稀释水的二次稀释装置2,所述二次稀释装置2连通第一稀释水管3;本实施例中二次稀释装置2为一根管道,该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一稀释水管3,在该管道的侧壁上等间隔分布有若干出水开口,这些出水开口均为稀释水的注水点位。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的设置将注水点位进行分布化,比如将第一稀释管3连接多根布水管,在不同布水点进行注水等等。

本实施例中,电解槽主体1的一端设有盐水进液口,另一端设有出液口4;出液口4用于输出被电解后的电解液,即次氯酸钠消毒液;所述盐水进液口连通有稀盐水管道5。稀盐水管道5用于向电解槽中通入浓度大于3.5%的稀盐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稀盐水管道5远离盐水进液口的一端分别连通有饱和食盐水管51和第二稀释水管52。饱和食盐水与第二稀释水交汇进行混合形成一定比例的浓度大于3.5%稀释盐水,稀释盐水再通过稀盐水管道5进入电解槽主体中进行电解;我们通过控制各管道的流量即可控制注入电解槽的稀释盐水的浓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饱和食盐水管51、第一稀释水管3、第二稀释水管52上均设有转子流量计6;所述第一稀释水管3和第二稀释水管52上均设有截止阀7。便于控制流量及稀释盐水的浓度。在自动化生产中,还可以将这些转子流量计6和截止阀7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化操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稀释水管3与第二稀释水管52的水流量之比为10:1。第二稀释水管52内的水和饱和盐水混合,饱和盐水进行第一次稀释,经第一次稀释的饱和盐水浓度大于或者远大于3.5%,再经稀盐水管道5注入电解槽主体1中,第一稀释水管3内的水,经二次稀释装置与电解槽主体1内的进第一次稀释后的稀盐水混合,进行第二次稀释;

在这一过程中,先将浓度大于3.5%的稀盐水充入电解槽主体1中,在这些稀盐水被电解的过程中同步注入二次稀释水;二次稀释水被注入电解槽主体不但起到了进一步稀释盐水的作用,而且具有冷却效果,使得电解槽装置不需要再另外独立设立冷却装置,节约了额外的能耗;同时因为稀盐水注入电解槽的浓度大于3.5%,所以电解效率更高;生产每千克有效氯的盐耗可以为3.2千克,电耗可以为4.0kw·h;盐耗低、电耗低,降低了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技术经济指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