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三级排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6850发布日期:2019-02-12 21:09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三级排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三级排氢装置。



背景技术:

次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次氯酸钠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氢气,目前国内次氯酸钠发生器本身不具备排氢装置或只有一级排氢装置,并不能将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槽内部的氢气有效排出,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槽如果没有排氢装置,氢气在电解槽内部会形成较大的压力及冲击力,对电解槽及电极总成的寿命有影响,且会增加系统功耗。对比申请号为201120483763.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的二级排氢装置,它包含次氯酸钠电解槽、次氯酸钠存储罐、连接于次氯酸钠电解槽和次氯酸钠存储罐之间的气液输送管、连接于次氯酸钠存储罐上的排氢风机和排氢风管,所述气液输送管靠近次氯酸钠电解槽一端的管壁上固连有氢气排放管的一端,且所述气液输送管靠近次氯酸钠存储罐一端的管壁上固连有排氢风管,所述氢气排放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氢风管的管壁上,次氯酸钠电解槽、气液输送管、氢气排放管与排氢风管构成一级排氢装置;排氢风机、次氯酸钠存储罐、气液输送管、氢气排放管与排氢风管构成二级强制排氢装置。上述专利采用两级排氢操作,排氢效果较差,因此要设计一种新的设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三级排氢操作,增加电解槽及电极总成的寿命,同时降低因氢气给系统内部增加的能耗,使电解槽的工作更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三级排氢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三级排氢装置,包括排氢机机壳、输液管、排液管、控制装置、反应装置、泵气装置、真空装置,所述排氢机机壳一侧设置有所述输液管,所述排氢机机壳远离所述输液管一侧设置有所述排液管,所述排氢机机壳上侧设置有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一侧设置有所述反应装置,所述排氢机机壳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所述泵气装置,所述泵气装置一侧设置有所述真空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电路板、控制芯片、电源开关、显示屏、显示驱动芯片,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电打火器、打火芯片、排气管,所述泵气装置包括充气泵、气罐、气体电磁阀,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真空管、气液分离阀、氢气传感器,所述排氢机机壳上侧设置有所述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下侧设置有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显示驱动芯片、所述打火芯片,所述控制盒上侧设置有所述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一侧设置有所述显示屏,所述排氢机机壳内部下表面设置有所述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所述氢气传感器,所述反应罐上侧设置有所述充气泵,所述充气泵一侧设置有所述气罐,所述气罐一侧设置有所述气体电磁阀,所述氢气传感器上侧设置有所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部一侧设置有所述电打火器,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气体电磁阀一侧设置有所述气液分离阀,所述气液分离阀一侧设置有所述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一侧设置有所述真空管,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驱动芯片、所述电打火器、所述打火芯片、所述充气泵、所述气体电磁阀、所述真空泵、所述氢气传感器通过电连接。

上述结构中,将所述输液管连接次氯酸钠制备液体,将所述排液管连接次氯酸钠成品,通过打开所述电源开关使所述控制芯片通电,所述氢气传感器接收所述反应罐内部氢气含量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显示驱动芯片显示所述反应罐内部氢气含量,第一级排氢操作: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充气泵启动对所述气罐内部增加压力,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气体电磁阀打开使所述气罐内部惰性气体通入所述反应罐内部进行排氢处理,第二级排氢操作:所述反应罐内部氢气通过所述排气管排出,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打火芯片启动所述电打火器对所述排气管排出氢气进行点火燃烧排除,第三级排氢操作: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真空泵启动抽取所述反应罐内部气体,混合气体通过所述气液分离阀进行气液分离,气体通过所述真空管被抽取,液体流回所述反应罐内部完成三级排氢操作。

为了进一步实现全自动进行次氯酸钠发生过程中三级排氢功能,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显示驱动芯片、所述打火芯片通过焊接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全自动进行次氯酸钠发生过程中三级排氢功能,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紧固相连。

为了进一步实现全自动进行次氯酸钠发生过程中三级排氢功能,所述排氢机机壳与所述控制盒、所述反应罐通过螺钉紧固相连。

为了进一步实现全自动进行次氯酸钠发生过程中三级排氢功能,所述反应罐与所述充气泵、所述气罐、所述气体电磁阀通过螺钉紧固相连。

为了进一步实现全自动进行次氯酸钠发生过程中三级排氢功能,所述反应罐与所述氢气传感器通过粘连。

为了进一步实现全自动进行次氯酸钠发生过程中三级排氢功能,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气液分离阀通过所述真空管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三级排氢操作,增加电解槽及电极总成的寿命,同时降低因氢气给系统内部增加的能耗,使电解槽的工作更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三级排氢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三级排氢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三级排氢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三级排氢装置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排氢机机壳;2、输液管;3、排液管;4、控制装置;5、控制盒;6、电路板;7、控制芯片;8、电源开关;9、显示屏;10、显示驱动芯片;11、反应装置;12、反应罐;13、电打火器;14、打火芯片;15、排气管;16、泵气装置;17、充气泵;18、气罐;19、气体电磁阀;20、真空装置;21、真空泵;22、真空管;23、气液分离阀;24、氢气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三级排氢装置,包括排氢机机壳1、输液管2、排液管3、控制装置4、反应装置11、泵气装置16、真空装置20,排氢机机壳1一侧设置有输液管2,排氢机机壳1远离输液管2一侧设置有排液管3,排氢机机壳1上侧设置有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作用在于实现本装置的电控功能,控制装置4一侧设置有反应装置11,反应装置11作用在于实现本装置的反应功能,排氢机机壳1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泵气装置16,泵气装置16作用在于实现本装置的泵气功能,泵气装置16一侧设置有真空装置20,真空装置20作用在于实现本装置的真空功能,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盒5、电路板6、控制芯片7、电源开关8、显示屏9、显示驱动芯片10,控制芯片7型号为IC697CPM790,显示屏9型号为M077C,显示驱动芯片10型号为ME2604,反应装置11包括反应罐12、电打火器13、打火芯片14、排气管15,电打火器13型号为202-901F,打火芯片14型号为XM7300,泵气装置16包括充气泵17、气罐18、气体电磁阀19,充气泵17型号为AP-DC12VJB,气体电磁阀19型号为DP-10-13,真空装置20包括真空泵21、真空管22、气液分离阀23、氢气传感器24,真空泵21型号为 N86AT.16E,氢气传感器24型号为H2/S-2000,排氢机机壳1上侧设置有控制盒5,控制盒5内部上表面设置有电路板6,电路板6下侧设置有控制芯片7、显示驱动芯片10、打火芯片14,控制盒5上侧设置有电源开关8,电源开关8一侧设置有显示屏9,排氢机机壳1内部下表面设置有反应罐12,反应罐12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氢气传感器24,反应罐12上侧设置有充气泵17,充气泵17一侧设置有气罐18,气罐18作用在于储存惰性气体,气罐18一侧设置有气体电磁阀19,氢气传感器24上侧设置有排气管15,排气管15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打火器13,电打火器13作用在于对氢气进行点燃,排气管15远离气体电磁阀19一侧设置有气液分离阀23,气液分离阀23作用在于分离混合气内部液体和气体,气液分离阀23一侧设置有真空泵21,真空泵21一侧设置有真空管22,控制芯片7与显示屏9、显示驱动芯片10、电打火器13、打火芯片14、充气泵17、气体电磁阀19、真空泵21、氢气传感器24通过电连接。

上述结构中,将输液管2连接次氯酸钠制备液体,将排液管3连接次氯酸钠成品,通过打开电源开关8使控制芯片7通电,氢气传感器24接收反应罐12内部氢气含量信号传输到控制芯片7,控制芯片7控制显示驱动芯片10显示反应罐12内部氢气含量,第一级排氢操作:控制芯片7控制充气泵17启动对气罐18内部增加压力,控制芯片7控制气体电磁阀19打开使气罐18内部惰性气体通入反应罐12内部进行排氢处理,第二级排氢操作:反应罐12内部氢气通过排气管15排出,控制芯片7控制打火芯片14启动电打火器13对排气管15排出氢气进行点火燃烧排除,第三级排氢操作:控制芯片7控制真空泵21启动抽取反应罐12内部气体,混合气体通过气液分离阀23进行气液分离,气体通过真空管22被抽取,液体流回反应罐12内部完成三级排氢操作。

为了进一步实现全自动进行次氯酸钠发生过程中三级排氢功能,电路板6与控制芯片7、显示驱动芯片10、打火芯片14通过焊接连接,控制盒5与电路板6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排氢机机壳1与控制盒5、反应罐12通过螺钉紧固相连,反应罐12与充气泵17、气罐18、气体电磁阀19通过螺钉紧固相连,反应罐12与氢气传感器24通过粘连,真空泵21与气液分离阀23通过真空管22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