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及镀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6063发布日期:2021-10-27 19:0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及镀膜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镀膜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及镀膜机。


背景技术:

2.镀膜机是一种用于为导电基膜的表面上电镀上金属物质,来改变导电基膜的物理性质,进而来使得导电基膜的物理性质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设备。
3.镀膜机通常包括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及导电夹,导电夹用于夹持导电基膜。在电镀导电基膜时,需要使得导电夹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在清洗导电夹时,需要使得导电夹与电源正极电连接,也即是,导电夹需要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并不能够使得导电夹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需要人工切换,自动化程度低,人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及镀膜机,其能够使得导电夹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包括:
6.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为导电传送带;
7.导电夹,所述导电夹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导电夹用于夹持导电基膜;
8.导电块,所述导电块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用于带动所述导电夹及所述导电块沿导电基膜的长度方向移动;
9.第一电刷组件,所述第一电刷组件位于所述导电块的移动轨迹上且与电源负极电连接;
10.第二电刷组件,所述第二电刷组件位于所述导电块的移动轨迹上且与电源正极电连接。
11.由于第一电刷组件位于导电块的移动轨迹上且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因此,随着导电块沿移动轨迹移动,导电块可以自动与第一电刷组件接触,当导电块与第一电刷组件接触时,可以使得导电块自动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由于导电块及导电夹均固定在传送带上且传送带为导电传送带,因此,导电夹可以通过传送带与导电块电连接,进而使得导电夹自动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同理,由于第二电刷组件位于导电块的移动轨迹上且与电源正极电连接,因此,随着导电块继续沿移动轨迹移动,可以使得导电夹自动与电源正极电连接。
12.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随着导电块沿移动轨迹移动,导电夹可以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可以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13.可选地,所述导电块的移动轨迹为腰圆形轨迹,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线轨迹和第二直线轨迹,所述第一电刷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直线轨迹上,所述第二电刷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直线轨迹上。
14.通过使得导电块的移动轨迹为腰圆形轨迹,并使得第一电刷组件位于第一直线轨迹上、第二电刷组件位于第二直线轨迹上,可以使得传送带在长度方向上尽可能的短,进而可以使得整个导电基膜传送装置的空间布局更加的合理,可以起到节省空间的作用。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刷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电刷,多个所述第一电刷沿所述第一直线轨迹依次排列,多个所述第一电刷均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
16.所述第二电刷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电刷,多个所述第二电刷沿所述第二直线轨迹依次排列,多个所述第二电刷均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
17.当第一电刷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电刷时,通过使得多个第一电刷均沿第一直线轨迹依次排列、且使得多个第一电刷均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可以在导电块沿第一直线轨迹移动时,使得导电块可以依次与多个第一电刷滑动接触,进而实现导电夹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的目的。
18.其中,当第一电刷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电刷时,通过使得多个第一电刷均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可以使得电源负极与第一电刷组件的接电点较多,进而可以使得电源负极更稳定的与第一电刷组件实现电连接。
19.同理,当第二电刷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电刷时,通过使得多个第二电刷均沿第二直线轨迹依次排列、且使得多个第二电刷均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可以在导电块沿第二直线轨迹移动时,使得导电块可以依次与多个第二电刷滑动接触,进而实现导电夹与电源正极电连接的目的。
20.其中,当第二电刷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电刷时,通过使得多个第二电刷均与电源正极电连接,可以使得电源正极与第二电刷组件的接电点较多,进而可以使得电源正极更稳定的与第二电刷组件实现电连接。
21.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一电刷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轨迹两侧的两个第一子电刷,且两个所述第一子电刷相对设置的表面用于与所述第一直线轨迹上的导电块滑动电连接;
22.每个所述第二电刷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轨迹的两侧的两个第二子电刷,且两个所述第二子电刷相对设置的表面用于与所述第二直线轨迹上的导电块滑动电连接。
23.当每个第一电刷均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一直线轨迹两侧的两个第一子电刷,且使得两个第一子电刷相对设置的表面均与第一直线轨迹上的导电块滑动电连接,可以使得第一电刷更稳定与导电块实现电连接。同理,当每个第二电刷均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二直线轨迹的两侧的两个第二子电刷,且使得两个第二子电刷相对设置的表面均与第二直线轨迹上的导电块滑动电连接,可以使得第二电刷更稳定的与导电块实现电连接。
24.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子电刷相对设置的表面均为耐磨面,两个所述第二子电刷相对设置的表面均为耐磨面。
25.通过使得两个第一子电刷相对设置的表面、及两个第二子电刷相对设置的表面均为耐磨面,可以避免两个第一子电刷相对设置的表面被磨损的情况发生,也可以避免两个第二子电刷相对设置的表面被磨损的情况发生,进而可以使得第一子电刷及第二子电刷的使用寿命均更长。
26.可选地,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面竖直设置,所述导电块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顶部。
27.通过使得传送带的传送面竖直设置,且使得导电块设置在传送带的顶部,一方面,由于导电块的位置较高,进而可以避免当该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应用在镀膜机中时,镀膜机中的镀液飞溅到导电块上使得导电块短路或者漏电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还便于安装及维修导电块。
28.可选地,所述导电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面及第二导电面,所述第一导电面及所述第二导电面中的至少一个导电面与所述传送带电连接,所述导电基膜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导电面及所述第二导电面之间,所述导电夹的表面被配置为:除所述第一导电面及所述第二导电面之外的表面均为绝缘面。
29.通过使得除第一导电面及第二导电面之外的表面均为绝缘面,就可以避免在电镀导电基膜时,导电夹的除第一导电面及第二导电面之外的表面被电镀的情况发生。
30.可选地,所述导电夹包括:
31.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且与所述传送带电导通;
32.多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架电导通;
33.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第一导电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所述第一导电面与所述导向柱电导通;
34.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穿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电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且与所述导向柱电导通;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沿所述导向柱相对所述第二夹持件作直线往复运动,以使所述导电夹处于夹持状态或打开状态,当所述导电夹处于所述夹持状态时,所述导电基膜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导电面与所述第二导电面之间。
35.无论夹持导电基膜还是松开导电基膜,均是通过第一夹持件相对第二夹持件作直线往复运动来实现的。而通过直线往复运动来实现夹持或者松开导电基膜的实现原理及实现结构均比较简单,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导电夹的可靠性,降低该导电夹的制造成本。
36.另外,由于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均穿设于多个导向柱上,因此,多个导向柱可以对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在垂直于导向柱的方向上起到限位的作用。具体来说,多个导向柱可以允许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沿导向柱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但是在垂直于导向柱的方向上,多个导向柱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可以对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进行限位。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一夹持件在垂直于导向柱的方向上相对第二夹持件发生扭动、使得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之间发生错位的情况发生,同理,也可以避免第二夹持件在垂直于导向柱的方向上相对第一夹持件发生扭动、使得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之间发生错位的情况发生。如此一来,当该导电夹应用在镀膜机上时,就可以避免沿着导电基膜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夹持件相对第二夹持件出现错位的情况,因而可以使得导电夹的夹持性能变好。
37.可选地,所述导电夹包括:
38.固定夹持臂,所述固定夹持臂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且与所述传送带电导通,所述第一导电面设置在所述固定夹持臂上且与所述固定夹持臂电导通;
39.活动夹持臂,所述第二导电面设置在所述活动夹持臂上且与活动夹持臂电导通;
40.摇杆组件,所述摇杆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摇杆,所述摇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夹持臂铰接,所述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夹持臂铰接,所述活动夹持臂通过所述摇
杆与所述固定夹持臂电导通;
41.所述固定夹持臂、所述活动夹持臂以及至少两个所述摇杆构成平行四边形平面连杆机构,所述活动夹持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夹持臂往复摆动,以使导电夹处于夹持状态或打开状态,当所述导电夹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导电基膜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导电面与所述第二导电面之间。
42.通过设置摇杆组件,并使得摇杆组件的至少两个摇杆、固定夹持臂及活动夹持臂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面连杆机构,即可使得活动夹持臂能够相对于固定夹持臂往复摆动,进而使得导电夹能够处于夹持状态或打开状态,实现方式非常的简单,并且,平行四边形平面连杆机构的技术成熟,结构稳定,因此,可以使得该导电夹的结构更加的稳定。
43.另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镀膜机,包括上述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
44.由于随着导电基膜传送装置的导电块沿移动轨迹移动,可以使得导电夹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其中,当导电夹与电源负极连接时,可以用于电镀导电基膜,当导电夹与电源正极连接时,可以电解导电夹上的杂质(比如被电镀至导电夹上的物质),基于此,由于导电夹可以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因此,可以使得镀膜机自动电解导电夹上的杂质及自动电镀导电基膜,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可以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45.可选地,所述镀膜机还包括:
46.镀液槽,所述镀液槽中容置有电镀液,所述第一电刷组件对应所述镀液槽设置,当所述导电夹进入到所述电镀液中时,所述导电块与所述第一电刷组件滑动接触;
47.电解槽,所述电解槽中容置有电解液,所述第二电刷组件对应所述电解槽设置,当所述导电夹进入到所述电解液中时,所述导电块与所述第二电刷组件滑动接触。
48.随着导电块沿移动轨迹移动,当导电块与第一电刷组件滑动接触时,导电夹能够刚好位于镀液槽的电镀液中,可以自动电镀导电基膜。当导电块3与第二电刷组件滑动接触时,导电夹能够刚好位于电解槽的电解液中,可以自动电解导电夹上的杂质,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可以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49.可选地,所述导电基膜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为腰圆形传送带,所述镀液槽沿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刷组件位于所述镀液槽的上方,所述电解槽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电刷组件位于所述电解槽的上方。
50.通过使得传送带为腰圆形传送带,并使得镀液槽位于传送带的一侧,电解槽位于传送带的另一侧,可以降低传送带的长度,进而可以使得整个镀膜机的结构布局更加的合理。
51.通过使得第一电刷组件位于镀液槽的上方、第二电刷组件位于电解槽的上方,一方面,便于对第一电刷组件及第二电刷组件的安装及维修,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电镀液掉落至第一电刷组件上,使得第一电刷组件漏电或者短路的情况发生,也可以避免电解液掉落至第二电刷组件上,使得第二电刷组件漏电或者短路的情况发生。
5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53.由于第一电刷组件位于导电块的移动轨迹上且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因此,随着导电块沿移动轨迹移动,导电块可以自动与第一电刷组件接触,当导电块与第一电刷组件接
触时,可以使得导电块自动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由于导电块及导电夹均固定在传送带上且传送带为导电传送带,因此,导电夹可以通过传送带与导电块电连接,进而使得导电夹自动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同理,由于第二电刷组件位于导电块的移动轨迹上且与电源正极电连接,因此,随着导电块继续沿移动轨迹移动,可以使得导电夹自动与电源正极电连接。
54.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随着导电块沿移动轨迹移动,导电夹可以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可以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5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基膜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7.图2是图1中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夹持有导电基膜时的结构示意图;
58.图3是图2中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在a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59.图4是图2中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在b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6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夹的结构示意图;
61.图6是图5中的导电夹在c

c位置处的剖面图;
6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电夹的结构示意图;
6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镀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64.附图标记说明:
[0065]1‑
传送带;
[0066]2‑
导电夹;21

第一导电面;22

第二导电面;23

支架;24

导向柱;25

第一夹持件;26

第二夹持件;27

固定夹持臂;28

活动夹持臂;29

摇杆组件;291

摇杆;
[0067]3‑
导电块;
[0068]4‑
第一电刷组件;41

第一电刷;411

第一子电刷;
[0069]5‑
第二电刷组件;51

第二电刷;511

第二子电刷;
[0070]
g

移动轨迹;g1

第一直线轨迹;g2

第二直线轨迹;
[0071]
x

长度方向;
[0072]
100

导电基膜;200

导电基膜传送装置;300

镀液槽;400

电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74]
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75]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76]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7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0078]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79]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基膜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夹持有导电基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80]
参见图1及图2,该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1、导电夹2、导电块3、第一电刷组件4及第二电刷组件5。其中,传送带1为导电传送带。导电夹2固定在传送带1上,导电夹2用于夹持导电基膜100。导电块3固定在传送带1上,传送带1用于带动导电夹2及导电块3沿导电基膜100的长度方向x(图2中x方向)移动。第一电刷组件4位于导电块3的移动轨迹g上且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第二电刷组件5位于导电块3的移动轨迹g上且与电源正极电连接。
[0081]
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导电夹2固定在传送带1上,导电夹2用于夹持导电基膜100,因此,当传送带1带动导电夹2沿导电基膜100的长度方向x移动时,可以带动导电基膜100沿自身的长度方向x移动,进而可以实现沿导电基膜100长度方向x传送导电基膜100的目的。
[0082]
其中,在传送带1带动导电夹2沿导电基膜100的长度方向x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导电块3也固定在传送带1上,因此,传送带1可以同步带动导电块3沿导电基膜100的长度方向x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在传送带1带动导电块3移动的过程中,随着导电块3的移动,导电块3可以形成移动轨迹g。
[0083]
由于第一电刷组件4位于导电块3的移动轨迹g上且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因此,随着导电块3沿移动轨迹g移动,导电块3可以自动与第一电刷组件4接触,当导电块3与第一电刷组件4接触时,可以使得导电块3自动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由于导电块3及导电夹2均固定在传送带1上且传送带1为导电传送带,因此,导电夹2可以通过传送带1与导电块3电连接,进而使得导电夹2自动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同理,由于第二电刷组件5位于导电块3的移动轨迹g上且与电源正极电连接,因此,随着导电块3继续沿移动轨迹g移动,可以使得导电夹2自动与电源正极电连接。
[0084]
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随着导电块3沿移动轨迹g移动,导电夹2可以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可以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0085]
需要说明的是,传送带1可以为钢带,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传送带,比如,传送带1还可以为铁带或者铜带等,只需传送带1为导电传送带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对传送带1的材
质不作限定。
[0086]
另外,上述移动轨迹g可以为腰圆形轨迹(图1中为腰圆形轨迹),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轨迹,比如直线形轨迹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87]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导电块3的移动轨迹g为腰圆形轨迹,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线轨迹g1和第二直线轨迹g2,第一电刷组件4位于第一直线轨迹g1上,第二电刷组件5位于第二直线轨迹g2上。
[0088]
通过使得导电块3的移动轨迹g为腰圆形轨迹,并使得第一电刷组件4位于第一直线轨迹g1上、第二电刷组件5位于第二直线轨迹g2上,可以使得传送带1在长度方向上尽可能的短,进而可以使得整个导电基膜传送装置的空间布局更加的合理,可以起到节省空间的作用。
[0089]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及图3,第一电刷组件4包括多个第一电刷41,多个第一电刷41沿第一直线轨迹g1依次排列,多个第一电刷41均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参见图2及图4,第二电刷组件5包括多个第二电刷51,多个第二电刷51沿第二直线轨迹g2依次排列,多个第二电刷51均与电源正极电连接。
[0090]
当第一电刷组件4包括多个第一电刷41时,通过使得多个第一电刷41均沿第一直线轨迹g1依次排列、且使得多个第一电刷41均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可以在导电块3沿第一直线轨迹g1移动时,使得导电块3可以依次与多个第一电刷41滑动接触,进而实现导电夹2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的目的。
[0091]
其中,当第一电刷组件4包括多个第一电刷41时,通过使得多个第一电刷41均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可以使得电源负极与第一电刷组件4的接电点较多,进而可以使得电源负极更稳定的与第一电刷组件4实现电连接。
[0092]
同理,当第二电刷组件5包括多个第二电刷51时,通过使得多个第二电刷51均沿第二直线轨迹g2依次排列、且使得多个第二电刷51均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可以在导电块3沿第二直线轨迹g2移动时,使得导电块3可以依次与多个第二电刷51滑动接触,进而实现导电夹2与电源正极电连接的目的。
[0093]
其中,当第二电刷组件5包括多个第二电刷51时,通过使得多个第二电刷51均与电源正极电连接,可以使得电源正极与第二电刷组件5的接电点较多,进而可以使得电源正极更稳定的与第二电刷组件5实现电连接。
[009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刷41及第二电刷51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4个或者其他任意可能的数量,本技术实施例对第一电刷41的数量及第二电刷51的数量均不作限定。
[009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每个第一电刷41均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一直线轨迹g1两侧的两个第一子电刷411,且两个第一子电刷411相对设置的表面用于与第一直线轨迹g1上的导电块3滑动电连接。参见图4,每个第二电刷51均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二直线轨迹g2的两侧的两个第二子电刷511,且两个第二子电刷511相对设置的表面用于与第二直线轨迹g2上的导电块3滑动电连接。
[0096]
当每个第一电刷41均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一直线轨迹g1两侧的两个第一子电刷411,且使得两个第一子电刷411相对设置的表面均与第一直线轨迹g1上的导电块3滑动电连接,可以使得第一电刷41更稳定与导电块3实现电连接。同理,当每个第二电刷51均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二直线轨迹g2的两侧的两个第二子电刷511,且使得两个第二子电刷511相对
设置的表面均与第二直线轨迹g2上的导电块3滑动电连接,可以使得第二电刷51更稳定的与导电块3实现电连接。
[0097]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两个第一子电刷411相对设置的表面均为耐磨面,两个第二子电刷511相对设置的表面均为耐磨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电刷411相对设置的表面及两个第二子电刷511相对设置的表面分别需要与导电块3滑动接触,因此,通过使得两个第一子电刷411相对设置的表面、及两个第二子电刷511相对设置的表面均为耐磨面,可以避免两个第一子电刷411相对设置的表面被磨损的情况发生,也可以避免两个第二子电刷511相对设置的表面被磨损的情况发生,进而可以使得第一子电刷411及第二子电刷511的使用寿命均更长。
[0098]
其中,耐磨面可以为设置有耐磨体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耐磨面的耐磨性大于第一子电刷411和第二子电刷511的其他表面,耐磨体的耐磨性需大于第一子电刷411和第二子电刷511的其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耐磨体可以为由石墨粉和油石压制形成的结构,当然,耐磨体还可以为其他任意可能的结构,只需能够使得耐磨面的耐磨性大于第一子电刷411和第二子电刷511的其他表面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99]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传送带1的传送面竖直设置(即图1中沿z方向设置),导电块3设置在传送带1的顶部。
[0100]
通过使得传送带1的传送面竖直设置,且使得导电块3设置在传送带1的顶部,一方面,由于导电块3的位置较高,进而可以避免当该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应用在镀膜机中时,镀膜机中的镀液飞溅到导电块3上使得导电块3短路或者漏电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还便于安装及维修导电块3。
[0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及图6,导电夹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面21及第二导电面22,第一导电面21及第二导电面22中的至少一个导电面与传送带1电连接,导电基膜100被夹持在第一导电面21及第二导电面22之间,导电夹2的表面被配置为:除第一导电面21及第二导电面22之外的表面均为绝缘面。
[0102]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电面21及第二导电面22中的至少一个导电面与传送带1电连接,因此,当导电块3沿移动轨迹g移动,使得第一电刷组件4与导电块3滑动接触或者第二电刷组件5与导电块3滑动接触时,可以使得导电夹2的第一导电面21及第二导电面22中的一个导电面与电源负极或者电源正极电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导电夹2与电源负极或者电源正极电连接的目的。
[0103]
其中,当导电夹2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时,由于导电基膜100被夹持在第一导电面21及第二导电面22之间,因此,可以实现电镀导电基膜100的目的。当导电夹2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时,可以实现电解导电夹2上的杂质(比如被电镀至导电夹2上的物质)的目的。
[0104]
通过使得除第一导电面21及第二导电面22之外的表面均为绝缘面,就可以避免在电镀导电基膜100时,导电夹的除第一导电面21及第二导电面22之外的表面被电镀的情况发生。
[010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电面21及第二导电面22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或者其他任意可能的形状,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10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及图6,导电夹2包括:支架23、多个导向柱24、第一夹持件25及第二夹持件26。其中,支架23固定在传送带1上且与传送带1电导通,导向柱24设置在
支架23上且与支架23电导通。第一夹持件25可滑动地穿设在导向柱24上,第一导电面21设置在第一夹持件25上,第一导电面21与导向柱24电导通。第二夹持件26穿设于导向柱24上且与第一夹持件25相对设置,第二导电面22设置在第二夹持件26上且与导向柱24电导通;第一夹持件25能够沿导向柱24相对第二夹持件26作直线往复运动,以使导电夹2处于夹持状态或打开状态,当导电夹2处于夹持状态时,导电基膜100被夹持在第一导电面21与第二导电面22之间。
[0107]
由于支架23固定在传送带1上且与传送带1电导通,导向柱24设置在支架23上且与支架23电导通,因此,导向柱24可以与传送带1电导通,接着,由于第一夹持件25可滑动地穿设在导向柱24上,第一导电面21设置在第一夹持件25上,第一导电面21与导向柱24电导通,因此,第一导电面21可以与传送带1电导通。另外,由于第二导电面22设置在第二夹持件26上且与导向柱24电导通,因此,第二导电面22也可以与传送带1电导通。由于当导电夹2处于夹持状态时,导电基膜100被夹持在第一导电面21与第二导电面22之间,因此,导电基膜可以与传送带1电导通,这样,即可实现为导电基膜供电的目的,进而可以实现电镀导电基膜的目的。
[0108]
其中,无论夹持导电基膜还是松开导电基膜,均是通过第一夹持件25相对第二夹持件26作直线往复运动来实现的。而通过直线往复运动来实现夹持或者松开导电基膜的实现原理及实现结构均比较简单,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导电夹2的可靠性,降低该导电夹2的制造成本。
[0109]
另外,由于第一夹持件25及第二夹持件26均穿设于多个导向柱24上,因此,多个导向柱24可以对第一夹持件25及第二夹持件26在垂直于导向柱24的方向上起到限位的作用。具体来说,多个导向柱24可以允许第一夹持件25及第二夹持件26沿导向柱24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但是在垂直于导向柱24的方向上,多个导向柱24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可以对第一夹持件25及第二夹持件26进行限位。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一夹持件25在垂直于导向柱24的方向上相对第二夹持件26发生扭动、使得第一夹持件25及第二夹持件26之间发生错位的情况发生,同理,也可以避免第二夹持件26在垂直于导向柱24的方向上相对第一夹持件25发生扭动、使得第一夹持件25及第二夹持件26之间发生错位的情况发生。如此一来,当该导电夹应用在镀膜机上时,就可以避免沿着导电基膜100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夹持件25相对第二夹持件26出现错位的情况,因而可以使得导电夹的夹持性能变好。
[011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导电夹2包括:固定夹持臂27、活动夹持臂28及摇杆组件29。其中,固定夹持臂27固定在传送带1上且与传送带1电导通,第一导电面21设置在固定夹持臂27上且与固定夹持臂27电导通。第二导电面22设置在活动夹持臂28上且与活动夹持臂28电导通。摇杆组件29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摇杆291,摇杆291的一端与固定夹持臂27铰接,摇杆291的另一端与活动夹持臂28铰接,活动夹持臂28通过摇杆291与固定夹持臂27电导通。固定夹持臂27、活动夹持臂28以及至少两个摇杆291构成平行四边形平面连杆机构,活动夹持臂28能够相对于固定夹持臂27往复摆动,以使导电夹2处于夹持状态或打开状态,当导电夹2处于夹持状态时,导电基膜100被夹持在第一导电面21与第二导电面22之间。
[0111]
由于固定夹持臂27固定在传送带1上且与传送带1电导通,第一导电面21设置在固定夹持臂27上且与固定夹持臂27电导通,因此,第一导电面21可以与传送带1电导通。另外,
由于摇杆组件29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摇杆291,摇杆291的一端与固定夹持臂27铰接,摇杆291的另一端与活动夹持臂28铰接,活动夹持臂28通过摇杆291与固定夹持臂27电导通,又由于第二导电面22设置在活动夹持臂28上且与活动夹持臂28电导通,因此,第二导电面22也能够与传送带1电导通,基于此,当导电夹2处于夹持状态、导电基膜100被夹持在第一导电面21与第二导电面22之间时,就能够为导电基膜供电,进而能够电镀导电基膜的目的。
[0112]
其中,通过设置摇杆组件29,并使得摇杆组件29的至少两个摇杆291、固定夹持臂27及活动夹持臂28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面连杆机构,即可使得活动夹持臂28能够相对于固定夹持臂27往复摆动,进而使得导电夹2能够处于夹持状态或打开状态,实现方式非常的简单,并且,平行四边形平面连杆机构的技术成熟,结构稳定,因此,可以使得该导电夹2的结构更加的稳定。
[0113]
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刷组件4位于导电块3的移动轨迹g上且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因此,随着导电块3沿移动轨迹g移动,导电块3可以自动与第一电刷组件4接触,当导电块3与第一电刷组件4接触时,可以使得导电块3自动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由于导电块3及导电夹2均固定在传送带1上且传送带1为导电传送带,因此,导电夹2可以通过传送带1与导电块3电连接,进而使得导电夹2自动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同理,由于第二电刷组件5位于导电块3的移动轨迹g上且与电源正极电连接,因此,随着导电块3继续沿移动轨迹g移动,可以使得导电夹2自动与电源正极电连接。
[0114]
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随着导电块3沿移动轨迹g移动,导电夹2可以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可以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0115]
另外,由于导电块3的移动轨迹g为腰圆形轨迹,可以使得传送带1在长度方向上尽可能的短,进而可以使得整个导电基膜传送装置的空间布局更加的合理,可以起到节省空间的作用。
[0116]
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镀膜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该镀膜机包括导电基膜传送装置200。
[0117]
其中,导电基膜传送装置200的结构可以与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2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118]
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随着导电基膜传送装置200的导电块3沿移动轨迹g移动,可以使得导电夹2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其中,当导电夹2与电源负极连接时,可以用于电镀导电基膜100,当导电夹2与电源正极连接时,可以电解导电夹2上的杂质(比如被电镀至导电夹2上的物质),基于此,由于导电夹2可以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自动切换连接,因此,可以使得镀膜机自动电解导电夹2上的杂质及自动电镀导电基膜100,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可以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0119]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镀膜机还包括:镀液槽300及电解槽400。其中,镀液槽300中容置有电镀液,第一电刷组件4对应镀液槽300设置,当导电夹2进入到电镀液中时,导电块3与第一电刷组件4滑动接触。电解槽400中容置有电解液,第二电刷组件5对应电解槽400设置,当导电夹2进入到电解液中时,导电块3与第二电刷组件5滑动接触。
[0120]
在该实施例中,随着导电块3沿移动轨迹g移动,导电块3可以与第一电刷组件4滑
动接触,当导电块3与第一电刷组件4滑动接触时,由于第一电刷组件4对应镀液槽300设置,且此时导电夹2刚好可以进入到镀液槽300的电镀液中,因此,可以使得导电夹2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由于导电夹2用于夹持导电基膜100,因此,当导电夹2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时,可以进行电镀导电基膜100。
[0121]
随着导电块3继续沿移动轨迹g移动,导电块3可以与第二电刷组件5滑动接触。当导电块3与第二电刷组件5滑动接触时,由于第二电刷组件5对应电解槽400设置,且此时导电夹2刚好可以进入到电解槽400的电解液中,因此,可以使得导电夹2与电源正极电连接,进而可以电解导电夹2上的杂质。
[0122]
可见,随着导电块3沿移动轨迹g移动,当导电块3与第一电刷组件4滑动接触时,导电夹2能够刚好位于镀液槽300的电镀液中,可以自动电镀导电基膜100。当导电块3与第二电刷组件5滑动接触时,导电夹2能够刚好位于电解槽400的电解液中,可以自动电解导电夹2上的杂质,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可以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0123]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基膜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为腰圆形传送带,镀液槽300沿传送带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传送带1的一侧,第一电刷组件4位于镀液槽300的上方,电解槽400位于传送带1的另一侧,第二电刷组件5位于电解槽400的上方。
[0124]
通过使得传送带1为腰圆形传送带,并使得镀液槽300位于传送带1的一侧,电解槽400位于传送带1的另一侧,可以降低传送带1的长度,进而可以使得整个镀膜机的结构布局更加的合理。
[0125]
通过使得第一电刷组件4位于镀液槽300的上方、第二电刷组件5位于电解槽400的上方,一方面,便于对第一电刷组件4及第二电刷组件5的安装及维修,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电镀液掉落至第一电刷组件4上,使得第一电刷组件4漏电或者短路的情况发生,也可以避免电解液掉落至第二电刷组件5上,使得第二电刷组件5漏电或者短路的情况发生。
[0126]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及镀膜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导电基膜传送装置及镀膜机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